肥胖健身房(肥胖者去健身房应该练哪些项目)
春节胖了几斤?节后健身房迎来一波小高潮
结束了史上最长的春节假期,每逢佳节吃吃喝喝的你胖了几斤?
这不,在节后,燃烧脂肪的健身房也迎来了一波热度小高潮。尤其是这个春节档电影《热辣滚烫》带来的效应,“龙年第一练”不少人已经安排上了。
中午的跑步机忙到停不下来
还有人选择早起健身后开工
2月18日中午12点半,位于杭州体育场路上的某健身房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春节期间每天都没怎么动,吃得也比平时多,所以今天趁着午休时间赶紧来动一动。”正在撸铁的小邹告诉记者,自己原本是想着避开晚上的人流,没想到中午也有这么多人。
“刚刚我到的时候几乎每一台跑步机上都有人,有人没吃午饭就来锻炼了,这会儿稍微空出来了,我准备练好去慢走放松一下。”小邹表示,过年的时候作息不太规律,整个人懒洋洋的,“这会儿练完出出汗感觉状态也好了很多。”
“龙年第一练,学贾玲偷偷‘卷’一波惊艳大家。”在节后开启挥汗模式的还有从事办公室文职的姚女士。
“我早上五点半就起床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只不过没想到和我一样早起的还有那么多小姐姐。”姚女士告诉记者,她去的健身房是24小时营业的,对想在工作日早起锻炼的打工人来说很友好。“六点钟开始锻炼,练好洗一个澡刚好九点钟到单位,整个人很清爽。”
“过年回老家肯定少不了聚餐,自己吃出来的肉也得靠自己含泪减下去。”姚女士笑着表示,连今天同事邀约的奶茶拼单也婉拒了。“先定个小目标,把年后穿着有点吃紧的瑜伽裤练松一点。”
“我们健身房办了龙年第一练的集体活动,虽然一整个运动下来需要两个多小时,小伙伴们之间的互动全程都挺愉快的,流汗也觉得没那么辛苦了。”在城北某健身房办卡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团体活动也让自己的参与积极性更高了。“希望龙年自己的体质好一点,少感冒一些。”
办卡报课相较年前增长不少
有教练一早上就收获三单
“春节过后大家锻炼的热情很高涨,不光是有顾客提前找我预约了私教课,一早上就有三个人找我签了新单。”下沙某健身房的贾教练告诉记者,在放假期间就有一些顾客通过微信向他咨询办卡、报课的事宜,自己开工的第一天就迎来了开门红。
“现在大家的健康意识都提高了不少,都乐意为瘦身付费买单,上午有两个小伙子是结伴来办的卡,说要一起练个好身材。”贾教练表示,龙年第一练也不单单只是一个形式,其实也是有效地缓解节后综合征,提高开工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无独有偶,拱墅区某健身房的孙店长告诉记者,店里无论是办卡还是报课的人,都比年前有明显增加。“其中有不少都是看了电影以后想来打拳的。拳击课目前成了除瑜伽课以外,又一受到女性欢迎的课程。”
不过,孙店长也提醒,突击减肥还需要把握节奏,主打两个字——坚持。“最好是跟着教练做体能方面的测试,教练会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出具适合本人身体情况的训练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减重减脂。”
“管住嘴,迈开腿,每逢佳节的胖三斤基本上在两三周内就能迅速恢复正常。”孙店长说。
(钱江晚报)
上海一女子被隔离在健身房,每天运动,网友:这叫14天减脂训练营
事情是这样的:一条来自@太原广播电视报分享的一个视频,视频内容是:上海一女子被隔离在健身房,每天坚持运动。该女子表示,大家要在健身房集中隔离14天。
对于这位女子被隔离在健身房,来看网友们是怎样评论的:
1、这不是隔离,是封闭式训练。
2、温州有几个隔离在厕所的,我笑死了。
3、这不叫隔离,这叫14天减脂训练营。
4、我们就不太乐观,隔离在大食堂。
5、衣服谁帮他们洗,这是我最担心的。
6、这下把办卡费赚回来了。
7、这不就是放假吗?
8、趁着隔离,好好锻炼,解禁后又要开启007的生活状态!
在这里不禁要问健身的小伙伴们,如果你被隔离14天,你会坚持锻炼吗?相信有很多人还是会坚持锻炼身体的,毕竟整天呆在家里不能外出,时间一长整个人都会疯掉。而通过锻炼不仅可以提高免疫能力,还是最有效的解压方式。
一个人连续14天不锻炼,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头3天没什么变化,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你会尽情享受这段放纵的时光。7天后你就会感到焦虑,多巴胺水平开始降低,逐渐感到焦虑、空虚,身体上依然不会有明显的退步,但心理上对运动的需求感会降低。
14天后你肌肉开始萎缩,身体开始意识到你不再需要这些肌肉,肌肉纤维逐渐开始萎缩、力量水平下降。同时身体最大摄氧量也会下降大约12%。让你出去跑一圈儿,很容易就会累得气喘吁吁的。
如果你变胖了,在疫情期间就比较危险。
一篇来自公众号杨子名医团的文章说:新冠病毒喜欢传染给胖子。以下是文章头部标题截图:
文章中说:有一项研究表明,肥胖者会更容易感染新冠。
这项研究于2020年发表在Obesity Reviews(肥胖评论)期刊上,文章名为“Individuals with obesity and COVID-19: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the epidemiology and biological relationships”,中文译作“肥胖和 COVID-19 患者:流行病学和生物学关系的全球视角”。
这项荟萃研究汇集了来自399000名患者的评议论文数据。结果证明,感染COVID-19病毒的肥胖者住院的可能性比健康体重的人要高出113%,入住ICU的可能性要高出74%,死亡的可能性更是高出48%。
对于新冠病毒喜欢传染给胖子这个研究提醒,来看网友们是怎样评论的:
1、我在Albert趣说英文3.14日发表的文章上也看过这段,但我认为这里的obesity更指的是超重人群,或体重超出健康范围的人群,牛津词典对obesity的解释:of people 人) very fat, in a way that is not healthy 臃肿的;虚胖的;病态肥胖的,所以我认为大可不必传达这种胖子更容易得病的焦虑,只要你的bmi指数健康合理,身体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就不必担心。
2、我觉得病毒在针对我。
3、减肥的动力这不就有了吗?
4、相关性不代表因果性,此病毒易传染给肥胖导致的代谢疾病患者。
5、可以但没必要,朋友圈的微商已经开始拿这个文章开始卖减肥药和医美了,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被忽悠。
6、本来我减掉30斤就是为了穿漂亮的衣服,今天这个研究一出来,原来我是为了保命。
7、减肥还来得及吗?
8、有必要攻击胖子吗?我真服了,什么勾八啊,每一个在努力的胖子不应该被攻击。
9、减肥不为美,健康最重要。
10、就是容易传染给免疫力差的人嘛,怎么老拿胖子说事儿呢,这不扯吗?
11、看到有人说看到这篇文章被卖假药做医美的转发去当噱头。可锻炼才是人们最需要的,最健康的一种瘦身办法,如果这点东西都不明白,还想去买药抽脂减肥,那就活该被骗。
12、美国这下完了,百分之四十的人群肥胖。
13、为什么要为难胖子呢?逼得我不得不减肥了。
14、连夜办健身卡。
看完这个研究提醒以及网友们的评论,是不是给你的锻炼带来动力呢?就像网友所说,减肥不为美,健康最重要。为了自身健康,为了提高免疫力,行动起来。
有条件的小伙伴可以去专业健身房锻炼,没有条件的小伙伴可以选择在家做一些徒手训练。
最后,贴心的小编给健身的小伙伴们送上30天波比跳挑战。
这个挑战不仅让你脱油减脂,还提高你的心肺能力。由于波比跳是一个运动比较剧烈动作,因此在练习前请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有心脏病等身体疾病的人群不建议做,练习过程中如有身体不适请立即停止。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安排。
有人一年花费18万!体重190斤女孩揭秘“减重训练营”:最后依旧反弹
7月底,大一女生小慧(化名)在哈尔滨市一家减肥机构减肥期间猝死。小慧在哈尔滨一所高校读大一,身高1.68米的她体重约180斤,为了减肥,小慧到该机构进行21天的封闭训练,没想到在第15天出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减重训练营,在我们身边已见多不怪。150天减重113斤;54天减重60斤……这是一些减肥(重)训练营经常分享的学员成功减重故事。对特别想减肥的人来说,这样的减重速度非常诱人。
这些训练营是怎么运作的?那些亲历者又是什么体验?钱报记者作了一番调查。
教练说,不用担心身体条件和训练强度
这类减重训练营大多有统一的咨询电话、微信客服。从他们的官方网站和微信公号中可以看出,训练营是在全国不同的城市建立训练基地,学员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报名不同的基地。
在网上咨询后,对方会指派一位所谓的教练或者老师和意向学员联系。
年龄、身高、体重。这是教练们会问的第一个问题。
30岁,160公分,135斤。记者报出这样一组数据后,两家训练营的教练都表示这属于中度肥胖,标准体重应该是100斤。
参加训练营需要做身体检查吗?有基础疾病能参加训练吗?
“你报名后,我们会带你到医院做体检的,包括血糖、血脂血压、心电图等。不过,如果血压血糖略微高一些,也没问题。”一家训练营的刘教练说。
另外一家训练营的一位姓李的老师先是说不需要做检查,后来又表示,学员入营后要做运动风险评估和医学检查,“如果身体条件不适合会退钱,但基本上只要没有很大的肥胖危害因素和传染疾病,就没问题的。”
训练中途如果觉得接受不了训练强度,可以退营吗?
“如果是基地(原因)导致运动坚持不下来,我们会承担责任的。但只要可以参加,你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6岁的孩子都可以很好的坚持下来。”
从课程安排来看,两家训练营的课程都包括有氧燃脂、体能强化等,具体是球类、游泳、有氧器械、搏击操、动感单车等,全封闭训练,28天为一个训练周期。
对于不同训练营课程体系的模式,有业内人士给出这样的说法,有些训练营,课程当中80%到90%都是高强度有氧运动,比如跑步机、椭圆机、单车等,这样训练下来,减掉的是水分和肌纤维,看数字,体重减少了,但自身的体脂率没有太大的改变。如果学员想做功能性训练,塑形等,只能再去买私课。“都是套路。还有的机构,最近几年,扩张迅速,师资力量也不到位,有些教练其实就是老学员,很不专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封闭训练减重,有人一年花费18万多
从两家训练营提供的食谱上来看,一日三餐,荤素搭配,而且每餐都有主食。
“我们讲究科学饮食,不是减脂餐。”李老师说。
多数减重训练营都承诺减重,这也是它最有诱惑力的地方。
“像我们这里的学员,一个月减重十四五斤的很正常,你这个体重,我们可以承诺一个周期最低减轻10斤,减不了会退钱。”刘教练说。
李老师也承诺,第一个周期可以保证减掉自身体重的10%左右,也就是13到15斤。
从对外公布的信息以及教练发来的宣传图片来看,训练营的基地大都在酒店,学员报名后,吃住、训练也基本在酒店内部。
在报名费用方面,28天为一个周期,费用基本在一万四五千元左右。
从李老师发来的价格表来看,共有7种班型,28天是最短的,最长的班型是336天班,费用18万多。“有学员待一年,像那种体重三四百斤,甚至更高的,都是参加一年的班型。”
280天,从332斤 减到了160斤;210天,从230斤减到125斤。李老师发来的成功案例中,的确有训练八九个月的学员。
那么,出营后,是否会出现体重反弹呢?
“回去后,肯定要坚持运动,当然强度不用这么大,饮食上尽量少油少糖,如果吃了,最好能做相应的运动,消耗掉。”刘教练和李老师都表示:没有任何一种减肥方法是一劳永逸的。
学员多是二三十岁,暑期是高峰期
之后,记者实地去探访了一家训练营在杭州的营地。
这个营地在一家酒店内,距离杭州市区30多公里,开车一个小时左右。
酒店是普通的经济型酒店,不算大,周边正在施工,进进出出都是大型货车。从酒店周边环境来看,和宣传片中营造的氛围还是有一些出入的。
训练场地就在酒店的一层楼内,可以看到器械有动感单车、椭圆机等,在练的学员10名左右,穿着统一的运动服,有人席地而坐,像在休息,有人在骑单车,看起来都比较年轻。
“我们这里的器械不多,没有跑步机,很多学员体重很大,不适合跑步,椭圆机更好用。”一位教练说,游泳和羽毛球这些训练是需要到另外一个场地,到时会有车辆统一接送,“这段时间学员人数相对比较少,最多的时候是暑假,有14岁以下的青少年夏令营,还有在校学生,快开学了,学生都回去了。我们的学员主要是20岁-30岁这个年龄段。”
李老师也表示,他们这里的高峰期也是暑假,7月份在营人员达到300人。
营地是不是可以承诺减重的?
对于这个问题,这位教练这样解释:训练强度是根据每个人的体能来安排的,如果要减重,训练强度肯定要上去,但如果你的体能不能适应,那就没那么容易把重量减下去。“所以,也不能刻意强调一定要减掉多少。”
那么训练结束后,体重会不会出现反弹呢?
“你和自己的教练保持联系就好,教练会给你一些指导的。”该工作人员表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训练中受伤,这样的纠纷时有发生
去年12月底,《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发布,中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超过50%。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减肥咨询服务相关企业6648家。其中2018年新增1750家,2019年新增1941家,2020年新增1155家,2021年截至目前新增349家。从地域分布来看,上海以1261家位列第一,其次是山东,有876家,广东,有725家。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减重训练营有市场:短时间内,承诺减重。对很多人来说,这非常有吸引力。
不过,记者从裁判文书网、企查查等渠道查询发现,这样的减重训练营时有纠纷发生。这些纠纷包括使用明星肖像做宣传引发的肖像权纠纷、学员在训练中受伤引发的健康权纠纷。受伤部位包括膝盖、小腿、关节等。曾有学员在减重训练营安排的对抗训练中膝关节扭伤,被鉴定为十级伤残。
从减重训练营的微信公号上发布的学员减重心得中,也能看到训练中时有四肢等部位的损伤。一些体重过重的学员也表示,因为长久不运动,刚入营时,会出现呼吸节奏跟不上、有氧运动时有窒息感等情况。
体重190斤的女孩两次参加减重训练营:每次都能减下来,但每次都反弹
减重训练营是魔鬼训练营吗?究竟有否效果?钱报记者对话了两位亲历者。
24岁的梅梅(化名)曾先后两次入营,“每天都好饿好累,每次都能减下来,但每次都会反弹。”
30岁的小范(化名)参加训练营后不到一周就退出了,“条件太差,和说得完全不一样,有点受不了。”
每天训练四五个小时,时常有饥饿感
梅梅曾在杭州读大学,她从小就胃口好,体重也一直比同龄人要重。读大一时,梅梅的体重达到历史最高:190斤。并伴随各种疾病。
她和肥胖斗争了很多年,试过所有的减重办法,因为胖,她自卑,也曾经抑郁、轻生。
梅梅说,胖,不仅伤害我们的身体,也伤害我们的精神。
大一暑假期间,梅梅去广东参加了一个减肥训练营。
“入营的时候做了基础体检,抽血,查了血糖,血压,尿酸这些,还会问有没有得过什么疾病。”梅梅说,每天的训练时间在4到5个小时,“上下午各两三个小时,午间休息两个小时。”
梅梅的训练课程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杠铃操、有氧操、平板支撑、游泳、羽毛球、跑步等。“不是说几个小时都是高强度的运动,会和一些趣味性的活动穿插。”
因为体重基数大,梅梅最初进去,很多运动并不能做,比如不能在跑步机上跑步,“跑不动,也容易伤到膝盖。”
做平板支撑的时候,她需要膝盖跪在地上,“基本上就是不能跟着上完整的课,另外,运动难度要降低。”
梅梅花了大概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适应训练营里的课程。
除了大量的运动,训练营里强调的另外一点就是饮食。
“不能吃零食,我们进来的时候会检查行李。一周买一次水果,只能买10个,西瓜、葡萄不能吃,只能买苹果、火龙果、柚子这些,但是1个火龙果要等于3个水果。”梅梅对水果限量印象深刻。
至于三餐的伙食,她觉得还算满意,“都是那种餐盒,荤素搭配,有米饭、但是限量,一天吃一两多,会用玉米、红薯来代替主食。”
对胃口一直很好的梅梅来说,一天下来,会时常有饥饿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第二次参加训练,她的体重很难再减轻
“运动量大,吃上面又限量,再加上体重基数大,前面一个月,体重下降还挺明显的。”梅梅记得自已一个月就减掉了近30斤,不过,很快,她就进入了瓶颈期,“这是很多进去的人都会经历的阶段,基本一个月左右就会出现吧,无论你怎么加大运动量,怎么去节食,体重都不会减少了。”
梅梅曾经在吃完饭后,通过用手指抠喉咙、呕吐的方式来让自己掉称,“有时候,教练会让我们吃一顿‘欺骗餐’,就是当天放开吃,然后再减,就很有成效。我也不知道什么原理。”
第一次,梅梅在减重训练营里待了3个月,最后减重到145斤。
回去大概一年后,梅梅复胖,体重回到了180斤。“你出去后,不可能像在训练营里那样吃东西、每天都锻炼。”
对梅梅来说,这样的体重不仅影响到她的外貌,加剧自卑,更重要的是,身体已经不健康。“我试过很多办法,吃减肥药,节食,吃中药,都没效果,最后决定再去一次减重训练营。”
第二次的效果明显要差很多。梅梅的体重似乎很难再下降。
她哪怕每天只喝水,体重也会往上走;自我催吐也没办法减重;她的身体开始出现异常,时不时会突然眼前一黑;拳击课上,她用尽了全力,但出拳依旧是轻飘飘;本来就有的心脏早搏,也越来越明显。
来源视觉中国
这一次,训练营还没结束,梅梅就因为坚持不下去,退了出来。两次参加训练营,梅梅花了差不多四五万元。
“训练营里的训练其实很辛苦,但说实话,我很开心。因为大家都是胖子,就不会自卑。”这也是梅梅觉得训练营中最让她珍惜的地方,“很多肥胖的人在生活中都会自卑。”
在训练营里,梅梅遇到的大多都是体重比较大的人,一百八九十斤,甚至两三百斤的,“也有体重不足110斤的女孩,对自己要求高,想更瘦。不过,他们这种体重轻的人,其实减重的效果不会很明显。”
在梅梅看来,待在减重训练营里,体重肯定会减轻,“但是出来后,很难维持,复胖的可能性也挺大的。”
住宿的地方晚上没空调,他热到无法入睡
小范是浙江人,身高170公分,体重200斤左右。前段时间,他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当地一家减肥训练营,决定报名试试。“看他们的宣传,吃住都在一家酒店,两人一间,条件还不错。还有专业营养师,负责配置三餐 。还承诺训练期间能减多少斤。”
为了减肥,小范吃过减肥药、去过健身房,“吃药吃出过问题,在健身房里锻炼,还是有效果的,我一个月减掉过10多斤。”
后来,一起健身的小伙伴不去了,小范一个人觉得很难坚持,“所以才想去训练营,很多人在一起,有动力。”
小范最后花了11000多元报名了三个月的课程。让他没想到的是,训练营里的情况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入营后,小范首先接受了所谓的体检,“主要是测体脂率,脂肪,没有抽血这些项目。”
“本来说的是住酒店式公寓,实际上是那种工厂宿舍,感觉很久没人住了,三人一间,有些床的螺丝是松的,感觉晃一晃都能掉下来,有人睡到半夜摔下来。”
最让小范不能忍受的是,宿舍里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热得睡不着,我每天晚上三四点睡,六点多就醒,眼睛熬得通红。”
这种状态下,小范根本没有精力进行训练。
不满条件太差,他不到一周后退营
让他不满意的还有一日三餐。“食谱上说有水果、荤素搭配,其实早饭是馒头、咸菜、粥;午饭是各类青菜,荤菜不多,我只记得有一些鸡肉丝。我反正是觉得吃不饱。”
训练时间是每天4个小时,场地中的器材主要是跑步机、杠铃,然后就是做操。
“我以前在健身房练过,这里的教练我看一点都不专业,看他们的动作和身体,也不像健身的人。”
因为空调和训练条件的问题,小范去找训练营的负责人反映,觉得没有效果后,他提出退营退款。
双方协商不成后,小范拨打了当地的市长热线,最后市场监管部门介入,最终,小范被退回了两个月的费用。
“我本来是想报另外一家训练营的,但它在我们这里没有营地。我朋友去了,最后遇到和我一样的问题,就是里面的条件和说得不一样,他待了一个半月,瘦了10多斤,受不了,也退营了。”
不过,虽然有了这种不愉快的经历,小范还是对减重训练营抱有期待,“可能是我们去的地方不正规吧,说实话,对我们这些大体重的人来说,做梦都想掉体重,能帮我们做到这点,有时候,都不会计较那么多。”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吴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