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虚且肥胖(身体虚且肥胖怎么办)
为何身体越“虚”的人,反而会越胖?虚胖多有3种表现,不妨自查
今年61岁的李阿姨,因为子女工作繁忙的缘故,自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就承担起了照顾孙子起居的工作,但李阿姨自己并没有抱怨,因为对孙子的喜爱,看着他一天天的成长,可以说是打心眼里高兴。
也正是因为这份爱,让李阿姨对孙子的照顾有些过了头,小孙子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胖了起来。不仅如此,孙子的体能也变得越来越差,常常走几步路就开始气喘吁吁。找了很多有经验的中医,都说自己的孙子是“虚胖”。这让李阿姨很是疑惑,不都是越胖说明营养越好吗,怎么还能越补越虚了?
为什么身体越“虚”的人,反而会长得越胖?
可能有不少年龄大的朋友也有和李阿姨类似的观念,觉得小孩长得胖,是身体强壮的一种表现。如果在爷爷奶奶年轻的那一代,人民普遍劳动强度高,在这样的环境下营养充足,体型较胖,这种情况也被称为“实胖”。
但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饮食富足,很少存在老一辈人营养匮乏的身体情况,现代的“胖”,也并非是曾经肌肉锻炼出来的体格,而更多的是因为营养冗余所造成的。而造成营养冗余的主要原因,在于脾胃消化方面的虚弱。
总结来说,脾胃虚弱的人在摄入食物以后,例如脂肪,碳水等营养物质难以被消化系统完全吸收,因此会更多地留在身体环境中,脂肪在体内堆积的越来越多,肥胖的情况也会越来越明显。加上因为脾胃虚弱而营养吸收不足,所以在肥胖的同时,还会有例如浑身无力,营养虚弱的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虚胖”。
所以,在如今的生活条件下,我们不能仅仅凭借高矮胖瘦来评判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虚胖的情况变得越来越普遍,及时发现,及时调理,才能守住身体健康。
想知道自己是否“虚胖”?自查有无这3种表现
身体很胖,但却没有力气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虚胖者的营养冗余在体内,并没有被实质性吸收,导致肌肉长期处于缺乏营养的状态。
所以虚胖的人虽然体格庞大,但普遍没有力气。可以试着将自己的拳头攥紧,如果有明显的无力感出现,可能说明你正在陷入虚胖的状态。
经常流汗且手脚冰凉
中医认为,造成虚胖的主要原因在于“脾胃两虚”和“肾阳虚”,脾胃两虚导致饮食营养不能被完全吸收,产出的血气会变少,而肾阳虚导致身体阳气逐渐减少。
在阳气和血气双重缺乏的情况下,因为“固本”的能力减弱,虚胖者可能稍微动一动,就要满头大汗的情况出现,且阳气不足,维持体温的能力下降,也会有手脚冰凉的情况出现。
小便颜色清淡,大便粘腻
导致虚胖的主要原因,在于身体运化系统受到了脾胃虚弱的影响。消化效率降低,代谢产物和正常人相比也会出现异常。
正常人的小便大多呈现微黄色,而大便则基本成形。虚胖者则小便多颜色清淡,且大便难以成型,多有粘腻粘马桶的现象出现。如果有类似的情况,也要警惕是否存在虚胖的隐患。
综上所述,虚胖并非是单纯的肥胖,而是因为脾胃虚弱而形成的一种“疾病”,需要通过合理的生活习惯进行纠正调理。
虚胖怎么减肥才有效果?牢记这3种方法
首先,运动自然是少不了的
适度地运动,能够加速身体的代谢水平,代谢能力提高,肠胃消化能力自然也能提高,脾胃虚弱的情况也能有所缓解。
所以,虚胖的朋友首先要养成运动的习惯。但因为身体虚弱,不建议立即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可以先从慢跑,走路等常规轻量运动做起,逐渐提高运动量,才能在增强体质的前提下,起到减肥的效果。
”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
虚胖人群虽然肥胖,但身体营养是处于缺乏状态的,盲目地进行节食,不仅减肥难以出现效果,还有可能增加营养不良情况出现的概率。
所以,虚胖人群的饮食,应该遵循“高蛋白低脂肪”的模式,减少脂肪摄入,避免营养过度淤积。同时增加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肠胃动力的主要来源,也是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例如鸡胸肉,鱼肉等,都属于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推荐虚胖人群食用。
健脾祛湿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虚胖是身体湿气过重,导致脾脏运转受到影响,从而出现运化不周的情况。和现代营养吸收效率不足的原理相似。
所以,健脾祛湿,也是帮助虚胖人群减肥且恢复健康的方法。例如白术,茯苓,党参等,都是祛湿补脾常见的中药,建议在中医的监督下调理服用。
现如今,肥胖人群在我国越来越多,但肥胖并不代表吃得多,也有可能是身体存在“虚胖”的情况。了解清楚,合理调养,才是守护身体健康的正确方法。
身体易发胖怎么破 中医告诉你这么调
生活中,我们常说胖子没有春天;在本公子认为,胖子还没有未来!作为微胖界的“常驻大使”,每每想到如此,本公子也是无限哀伤,然后在心中默默发誓:吃完这顿,我一定好好减肥。很多人都说:上帝是公平的!但为什么有些人吃再多也不胖?而我只是喝了点水,体重还稳如泰山呢?真相只有一个,就是你脾虚胆虚,消化吸收不好!中医认为,身体易胖多半跟脾虚胆虚相关,要想瘦首先得调理脏腑。具体怎么调呢?且听本公子来分解!
中医认为身体易发胖 多半是脾虚胆虚
“明明我只是喝了杯水,而她吃了那么多的米饭还有那么多的肉,为啥俺是个悲哀的胖纸,而她却是个窈窕的妹纸?”这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朋友都会遇到的问题,瞬间感觉累觉不爱了有木有啊?
其实呢,身体易发胖是有原因的,除了我们熟知的饮食过量、缺乏运动、遗传因素,体质的原因是发胖的根本。如果了解自己的体质特点,并进行有效的调理、建立健康的膳食结构、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从微胖界、胖子界顺利毕业,成为瘦纸将不再是梦想!
中医认为,身体易发胖,多半跟脾虚(脾虚包括脾气虚和脾阳虚)、胆虚等密切相关。
“脾气不好”容易发胖
所谓“脾气不好”,在中医中称为脾虚,一个人若脾虚,很容易导致脾运化水谷的能力失健,从而导致消化不好、体内废水无法外排导致肥胖。在中医中,脾胃被称为酒囊饭袋,仓廪之官,其掌管人体的受纳运化之功能,脾喜燥恶湿,若脾被痰湿所困必然会造成脾阳受损,运化水谷的能力就会减弱。《四圣心源》里说到:脾升而善磨,即水谷入胃,全依赖于脾阳来运化,脾有多好运化能力就有多强。
关于脾虚致肥胖,主要有两点论述:
第一, 脾主肉,《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曾说打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这里所说的肉主要指肌肉,其营养主要从脾的运化吸收而得,肌肉的丰满与消瘦,与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若脾气足,则肌肉丰满,形体健美,如脾虚,则肌肉松弛,形体臃肿。
本公子友情提醒:对于爱健身的朋友来说,上午巳时(9:00-11:00)是最佳锻炼时机,此时脾经最旺,最利于锻炼肌肉!
第二,脾虚会导致水谷运化不利,而水谷运化不利包括水液运化不利和五谷运化不利。前者长期如此必造成体内湿气重,使得体内的废水不能排出,从而出现水肿;后者必然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等不能够被分解,从而积聚体内、滋于肉下,造成肥胖。
脾虚怎么破?本公子告诉你这么调!
近些年来,中医临床上脾虚之症越来越高发,这主要与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相关。长期吃喝生冷之食是造成脾虚的主要原因。故调节脾虚多从饮食出发,因脾喜阳,所以脾虚者应该多吃温性食物,像冷饮、冷菜、凉茶、生冷瓜果、辣椒、油炸类等该戒的就戒了吧,该少吃的也要少吃。此外,推荐一款食疗粥,红豆薏米粥,常吃当饭吃不仅养脾除湿,还美容养颜,让你瘦到没朋友!
你这个胆小鬼,居然还是个胖子
很受伤有木有,人家胆子已经够小了,为何还是个胖纸,中医认为胆虚也是肥胖的原因之一。胆是六腑之一,所谓肝胆相照,胆与五脏之肝互为表里,与肝相连,有浓缩、储存、排泄胆汁的作用。《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到:“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胆为中正之官,,断所出,胆气升,则脏腑之气皆升,而脾胃的正常受纳运化、消化吸收同样依赖于胆汁的正常分泌。胆气足,则胆汁分泌旺盛,脾胃升降有序,消化能力才强;反之,若胆虚,则胆汁分泌不足,相应就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导致其受纳运化失健,从而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水肿等症。
另一方面,胆虚会致肥胖还与胆汁相关,胆囊分泌的胆汁是分解脂肪的第一战将,当人体进食后,胆囊就会外排胆汁如十二指肠,帮助消化系统进行消化和吸收。若胆虚则胆汁分泌不足,脂肪便得不到充分分解,滋于皮下,就会形成肥胖。还有我们常说肝胆相照,其实胆汁即是由肝的精气所化,且胆汁的排泄必须依赖肝的疏泄功能。当机体胆汁分泌出现障碍时,亦可反致肝气郁结,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届此肝胆皆失衡,肥胖同时亦会出现头面浮油长痘。
胆虚怎么破?本公子告诉你这么调!
在临床上,很多人会切除胆囊,认为胆并非人体生存之根本,其实不然,这绝对是对自己生命的折减,因为五脏六腑这十二官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胆腑的健康与否,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思维谋断。不仅如此,其还是人体的消化吸收、体表形象(如发质、肥胖)等密切相关。关于养胆腑,本公子给出三点建议,第一,子时入眠,因为子时胆经当令,胆经最旺,此时入睡有助于养胆经,可使晨起后头脑清醒、气色红润;第二,杜绝宵夜,因为吃宵夜会阻碍胆汁的分泌,不仅容易长胖,还不利于养胆;第三,敲打胆经,通过敲打胆经上的重点穴位,可舒筋活血,防止少白头的产生。
结语:市面上的减肥方法有很多,无论是健康的少食多运动,还是不健康的节食吃减肥药,都拍死了很多减肥者。前者难以坚持,后者于身体不利,所以从机体体质进行调理才是根本,只有将身体的内环境塑造成为易瘦体质才能真正享“瘦”。
这里越虚身体越胖!肥肉总是减不掉?院士为您指点迷津
很多胖人都想把体重减下来,有人成功了,但大部分人仍旧朝着肥胖的方向继续发展。
甚至有人感慨自己喝凉水都胖。
减肥为何这么难?
减肥的过程中,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区分自己属于“实胖”还是“虚胖”。
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是当代运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领军人物,他发现,现在的糖尿病患者百分之八十都肥胖,在大量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上,仝小林院士提出了这个分型原则。
如何正确判定自己到底是“实胖”还是“虚胖”呢?
先说一个总的原则:
大吃大喝导致肥胖,通过运动或节食比较容易瘦下去,这是实胖;
少吃少喝还是胖,无论怎么运动或者节食,都没有明显效果,一般这就是虚胖。
实胖
01
实胖的本质就是饮食过量,摄入的能量太多,而又根本不运动或运动量太少,能量没有地方消耗,最后只能转化成脂肪。
回忆一下,你是不是在学生时代还很瘦,但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因为经常应酬,大鱼大肉、啤酒饮料不断?
如果是应酬不断而迅速变胖的,那很可能就是实胖。
仝小林院士对这种肥胖有一个形象的描述:纵腹垂腴。
这个词的意思是说肚子太大了,承担不了重量,就下垂了。
这些贴在肚皮底下的脂肪,在中医里叫做“膏脂”。
膏脂的危害是能渗入血管之中,形成“血浊”。
一旦膏脂入血形成血浊,高脂血症、高尿酸症就都找上来了。
若还不注意节制饮食,接下来的发展就是冠心病、脑血栓、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病足,失明、烂足、中风瘫痪、心梗等后续风险相继增大。
仝小林院士指出,肉类能够令人内热,热积累多了就会消耗人体津液,最后形成脾疸——2型糖尿病前身。
这种肥胖人群要想减肥,没有别的办法,必须要立下志向,持之以恒地节食加运动,此外还可以试试陈皮山楂饮。
陈皮山楂饮
配方:陈皮10克,山楂10克。
陈皮和山楂都是药食两用之品,可每日代茶饮,有化痰行气之效。
可以连吃一个月看效果,不妨拿一根尺子前后量一量腰围做一下对比。
当然,平时也不要忘了节食,每顿饭只吃七分饱,持之以恒。
虚胖
02
很多女性朋友属于“虚胖”。
她们很少应酬,日常生活中也并没有顿顿大鱼大肉。吃得不多,身上的赘肉却越来越多。
她们也尝试过节食减肥,甚至一天就只啃俩黄瓜,结果还是胖,而且越节食减肥,身体反而越虚弱。
其实,这是身体代谢水平太低导致的,如果能够把基础代谢率提起来,减肥就会变得容易。
代谢水平为什么会低呢?
中医认为,这是因为脾虚了、肾虚了。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气、脾气,分别是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气的本质,是脏腑功能的体现,好比脏腑干活能力的强弱。
气虚了,脏腑干活就干得慢,体内的营养、水湿迟迟得不到代谢。
代谢不掉的就变成了脂肪,中医把这种脂肪称作痰湿。
而且,这种脾虚、肾虚的“虚胖”人,因为气虚,阳气亦不足,每天特别累,动则气喘吁吁,四肢无力感非常明显。还怕冷,下肢容易肿。
虚胖的人肌肉比较疏松,脂肪下垂,轻轻拍拍自己身上的肉,如果有晃动感,那就要警惕可能是虚胖。
虚胖者不仅仅胖,关键还有虚,体虚则自身阴阳与气血调节受损,造成抵抗力降低,产生疾病。
因此,虚胖患者必须调理脏腑,先把脾肾补起来,让水湿处理得快,不要老是滞留在体内。
对于这类人群,推荐“仝氏健脾瘦身汤”
仝氏健脾瘦身汤
配方:取生薏米30克、茯苓9克、怀山药15克。
上三味可每日煮粥,每日一次,吃半年以上。或者把上三味打成超细粉,每天开水冲服。
腰酸软、性欲低下者加枸杞子15克。
全方共用,主治虚胖。
适用于气喘吁吁、囊囊肚腩,手脚发胀或水肿之人,以女性为多见。
资料:养生中国
编辑:毕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