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型闭经(肥胖引起的闭经吃什么药)
长痘体胖闭经,就是它搞的鬼
小张自上高中以来来月经老是不规律,起初不以为意,觉得可能是学习压力太大,等上大学以后应该慢慢会好起来吧。上大学后,月经没见改善,脸上的痤疮越来越多,上唇、颊旁和下颌等处竟然慢慢长出明显胡须,身体也发福了很多,月经不来别人不知道,这痤疮、胡子和肥胖对女孩子来说却是大煞风景的事,严重困扰着小张,多番求医都没改善。大学毕业了,结婚后计划怀孕,可是两年来没有任何进展,小张变得焦虑、忧郁,这才到大医院不孕不育专科就诊,后经过详细检查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小张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一切都是这个PCOS惹的祸。
认识PCOS——多囊卵巢综合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多发生在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发病率约有5~10%。在临床上询问病史发现,有些青春期的女孩是从初潮开始即出现月经的异常,经过1-2年的仍无法形成正常周期;有些女孩则是原来月经正常,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比如:中考、高考压力,出国后饮食结构改变,体重明显增加而发病。其发病因素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相关,包括高雄激素、抗癫癎药物的应用、地域、营养和生活方式等,均可能是PCOS的危险因素、易患因素、高危因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由于长期月经周期不排卵,很多已经发育而又不能成熟排卵的小卵泡就聚集在卵巢的表面,所以行盆腔B超特别是经阴道B超检查多会发现双侧卵巢增大,每个卵巢内有12个以上直径小于10mm小卵泡回声,由于卵巢出现这种多囊性改变,故而名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而这种改变则是由于女性体内内分泌出现异常或失调引起的。检查可出现高雄激素、高黄体生成素或黄体生成素与卵泡雌激素比值升高、高胰岛素血症等。
PCOS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影响女性一生。月经失调、多毛、痤疮、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见症状。生育年龄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还容易不孕。另外,当前医学界对PCOS的治疗观念已不再局限于关注排卵与妊娠方面,PCOS远期并发症(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癌等)所带来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研究显示,PCOS女性发生糖耐量受损的概率是正常人的5~10倍,且发病年龄前移(大约在30—40岁左右),约50%的年轻PCOS女性存在脂代谢异常,PCOS女性绝经后心肌梗死的发生概率更是明显升高,约为非PCOS女性的7.1倍。
许多国家和地区针对PCOS女性临床常见的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IR)、高雄雄激素血症、不孕及各种代谢并发症等问题积极探索,通过诸多干预性研究,深入探究PCOS的病因和防治措施,开展了不同层面的临床试验,其中涉及到了妇产科学、内分泌学、分子生物学以及遗传学等诸多领域。以期为PCOS的治疗性研究提供借鉴。
生活方式调整
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女性多存在不健康生活方式,如摄食行为异常及运动不足。临床治疗也应根据个体需要采用综合措施以调节月经,恢复生殖功能,纠正糖、脂代谢异常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目前,临床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运动、饮食疗法和食品营养增补剂调整。
运动、饮食疗法等可通过体重的减轻而降低雄激素和血脂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肥胖型PCOS女性月经的恢复和排卵率的提高。
那么,怎样判断是否肥胖呢?我们可以用体块指数(BMI)公式来计算自己的体重是否符合标准,一般来说BMI在18-23为正常体重,23以上为超重,25以上为肥胖。计算方法:BMI=体重(KG)÷身高(M)2 ,比如小体重65kg,身高160cm,那么她的BMI=65÷1.62=25.39,属于肥胖。
人们往往认为,低脂、高碳水化合物饮食能够较好地减轻体质量、改善生殖及代谢功能。然而,最近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得出的结论却恰恰相反,高蛋白质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或适度的脂肪饮食可以更好地减轻体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阻止PCOS长期发展所带来的生殖与代谢异常等不良后果。
肥胖的女性可以选择的有氧运动项目有:
步行、慢跑、滑冰、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做韵律操等等。
有氧运动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长。与举重、赛跑、跳高、跳远、投掷等具有爆发性的非有氧运动相比较,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
判断是不是“有氧运动”,衡量的标准是心率。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钟的运动量为有氧运动,因为此时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 因此,它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要求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坚持3到5次。这种锻炼,氧气能充分燃烧(即氧化)体内的糖分,还可消耗体内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是健身的主要运动方式。所以说,体重超标的PCOS女性要想通过运动来达到减肥的目的,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像慢跑、骑自行车。
食品营养增补剂主要应用维生素类和矿物质,主要包括叶酸、维生素B、维生素B3(其他名称:尼克酸)、维生素D、硫辛酸等。有研究发现,硫辛酸不仅可以增强PCOS女性胰岛素的敏感性,还可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和氧化应激能力。
生活方式调整具有价廉、安全、有效的特点。多数PCOS女性,当体重下降2%~7%时,便可以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多毛、痤疮等症状,改变或减轻月经紊乱,改善卵巢的排卵功能。体重下降10kg可减少胰岛素水平40%,减少睾酮水平3.5%;并有可能恢复排卵。
临床上还发现很多青春期和育龄期的PCOS女性,晚上由于各种原因经常熬夜,造成睡眠时间、规律质量不保证,也大大影响身体健康,导致月经失调,妨碍疾病的康复痊愈。
中医理论认为亥时(21~23点)手少阳三焦经运行时间。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睡眠三焦运行通畅,能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子时(23~1点)足少阳胆经运行时间。人在子时前入眠,胆经方能正常完成代谢。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丑时(1~3点)足厥阴肝经运行时间。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 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正常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或者肝脏调节功能失调。即使白天可以补眠,也不足以代替夜晚的睡眠,一般认为最佳睡眠时间是晚上10半以后。
中医饮食调护
中医理论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与肾的先天禀赋不足、脾胃后天运化失调以及肝气郁结有关。认为本病发生主要是肾、肝、脾三脏功能失常,常常虚、痰、瘀、热互结,虚实错杂。临床上常见的辨证分型有肾虚型、痰湿型肝经湿热型及气滞血瘀型。
体针、腹针、艾灸、耳穴贴压、及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PCOS,在改善症状、调整月经周期和控制体重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的饮食调护也非常重要,合理的饮食习惯是辅助治疗的关键。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忌食肥甘厚腻之品,避免辛辣刺激的饮食,需要避免甜食,油腻之品,免伤脾胃,加重病情。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饮食调养,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十分有帮助。
杜仲核桃猪腰汤
【组成】猪腰1对,杜仲30g,核桃肉30g。
【制法用法】猪腰去白筋,与杜仲、核桃肉功入沙锅,加水500ml煮熟,去杜仲,食猪腰、核桃肉,喝汤。每日1次。
【说明】杜仲入肝肾经,功能补益肝肾,强筋骨。核桃入肾、肺经,功能补肾强腰。猪腰性平,能和理肾气,全方具有温肾填精的功效,用于肾阳不足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2.黄芪大枣黄鳝汤
【组成】黄芪50g,大枣5枚,黄鳝500g,生姜二片、食盐半茶匙。
【制法用法】黄芪、大枣(去核)洗净,烧浸泡;黄鳝宰后洗净,切断,与生姜、食盐齐置炒至微黄。与药物一起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炖熟,吃肉喝汤,可经常服用。
【说明】黄芪性微温,味甘,为补气生血之要药,具有补益脾胃作用。黄鳝性温,微甘,功能补益气血,通脉养颜,加上益气血的大枣,全方共凑具有补益脾胃,益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虚证闭经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3.薏米陈皮粥
【组成】炒薏米30g,陈皮6g,大米适量。
【制法用法】炒薏米、陈皮、大米共煮粥服用。
【说明】薏米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其性凉,味甘甜,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作用。陈皮功用健脾祛湿、理气化滞。全方具有健脾祛湿、理气调经的功效。适用于痰湿阻滞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名医介绍
黎小斌,女,主任医师,教授,
医学硕士及硕士研究生导师
广东省名中医李丽芸教授学术继承人
广东省中医名医培养项目培养对象
广东省优秀中医药临床人才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优生优育协会常务理事
从事妇科医学临床、教学、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及参加各级科研课题多项,参编学术专著多部,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堵塞、妇科内分泌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月经失调、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脱垂等,熟练掌握妇科的各种腹式及阴式手术,及妇科恶性肿瘤的广泛全宫切除术、盆淋巴清扫术,宫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等。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月经失调、痛经、妇科内分泌疾病等,擅长各类妇科肿瘤的腹式及阴式手术,妇科宫腔镜、腹腔镜手术,妇科恶性肿瘤的根治术以及盆腔淋巴清扫术等。
本文由快问养生编校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需黎小斌教授二维码备用或结交私人医生,欢迎关注公众号向小编索取
微信搜索“kuaiwenyangsheng”,一个你无法抗拒的健康养生号。
专注养生:女性美容养颜,男人修身养性,老人延年益寿。
超过5000位大师级中医不定期发表权威养生文章
由“快问中医”倾情打造的专注中医养生订阅号
作者:头条号 / 快问中医
楚天名医大讲堂|胖美眉不孕,当心是“多囊卵巢”惹祸
楚天都市报记者郑晶晶 通讯员 谯玲玲 童天玄
一些胖美眉婚后备孕几年却怀不上宝宝,经检查原来患上了多囊卵巢综合征。随着近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例越来越多,该疾病也引起不少不孕不育家庭的关注。
那么,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上该疾病还能有属于自己的宝宝吗?近日,本报“市民有约·楚天名医大讲堂”走进武汉市第一医院,邀请该院生殖医学科胡雅君主任为广大市民讲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知识。
专家简介:
姓名:胡雅君
职务:武汉市第一医院生殖科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不孕不育和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治、辅助生殖技术在生殖领域的应用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周四上午、周五上午
月经不规律雄激素高当心“多囊”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月经稀发、肥胖多毛、雄激素水平高、卵巢的多囊样改变为一体的综合征,3到6成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讲座伊始,胡雅君主任如是表示。
她介绍,多囊卵巢患者常有月经不规律(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淋漓不尽、频发等月经紊乱),雄激素高(主要表现为多毛、痤疮、黑棘皮征、脂溢性脱发),肥胖(糖耐量异常或是糖尿病等胰岛功能异常),不孕等情况。该疾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研究发现该疾病具有家族聚集性,约70%的病例是基因遗传。但也有许多不确定因素。
那么,如何确诊多囊卵巢综合征呢?胡雅君表示,如果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雄激素高、B超显示多囊卵巢,以上3项至少满足2项,就可以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由于该病涉及多个系统,如果疾病长期存在,患者发生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会显著升高。
“多囊”并非都会不孕
近年来,常有一些胖美眉婚后备孕几年却怀不上,去医院就诊时,医生发现其长期月经周期不规律、多毛、爱长痤疮等,一查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
那么,是否女性出现痤疮或者多毛的症状,就一定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呢?胡雅君表示不一定,“医生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一定是首先看有无月经稀发,即月经出现35天以上的周期,再合并有痤疮、多毛或者B超下卵巢的多囊样改变,我们才能够诊断是多囊卵巢综合征,这样的情况我们才会去治疗。”她表示,如单纯只出现痤疮或者是多毛,但是月经是正常的,这种情况医生是不会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也是不需进行药物治疗的。
很多青春期的女孩子月经不规律,有时2个月来一次,有时半年不来,突然又恢复正常。对此,胡雅君提醒家长切勿掉以轻心,如果女孩子月经不调,又长了痘痘或者身材丰满,最好前往医院检查,以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
那么,多囊卵巢综合征一定会导致不孕吗?胡雅君表示并非如此,“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它可以导致排卵障碍,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不孕,所以患者不要焦虑。对于有稀发排卵的人群,还是可以怀孕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一旦确诊,患者需要积极治疗。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经过合理的治疗,使体重下降、高雄激素情况改善,可以有正常排卵,患者可能恢复正常月经和正常排卵,自然受孕;在代谢和健康问题改善后仍然无排卵的,可用药物诱导排卵;如上述治疗后仍然无法怀孕的,可以采用辅助生殖技术。
患者需进行终身健康管理
一些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生下宝宝后就认为万事大吉了。
对此,胡雅君表示,因为这实质上是个代谢性疾病,就像高血压、糖尿病这样的代谢性疾病是一样的。研究表明,“多囊”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是正常同龄女孩的4倍;患糖尿病的风险与正常人群相比增加2到5倍;大于45岁的“多囊”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显著增加;约70%的患者伴有血脂升高等。
因此,它不可能通过短暂的药物性治疗就能够达到治愈的目的。胡雅君表示,针对不同年龄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会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治疗目的。如果是年轻的、有生育需要的患者,治疗目的是以药物调整月经周期和促排卵帮助怀孕为目的;生了孩子之后,患者也需要进行终身的健康管理,长期用药物来控制,以减少发生高血压、糖尿病这一类代谢性疾病和子宫内膜癌等的发生。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日常保健方法,胡雅君表示,因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里不少是肥胖型的,建议这类患者首先要减重,如果能把体重减少了其基础体重的5%,她的月经就能够恢复。此外,这类病人还要长期进行体重的管理,无论是生育前还是生育后,这也能够减少胰岛素抵抗所带来的一些代谢性问题。
长胖了,变丑了,月经推迟,这个妇科常见病很多姐妹中招!
以下文章来源于付虹大夫
妇科门诊,25岁的姑娘南南(化名)愁眉不展,最近4年,她的体重涨了40斤,平素就月经推迟的她,这下月经就更不爱来了。
仔细询问病史,南南主诉:停经40天。12岁月经初潮,平素月经7-8/37-40,量偏多,轻微痛经,末次月经:2024年2月1日,量少。近4年体重增长40斤,近3年月经周期延长,45天~5个月,去年因为停经5个月中药调理,服药后阴道少量出血。南南工作压力偏大,熬夜,自觉进食量正常,较少吃零食,工作后运动少。婚育史:未婚,孕0。近期无男友。
查体:身高:1.60米,体重:80千克,BMI:31.25,面部散在痤疮,上唇可见小胡子,乳晕有一根粗毛,无溢乳。余未见异常。
盆腔B超和性激素6项,结果回报如下:
盆腔B超:子宫前位,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内膜厚约5mm,回声均匀,子宫肌层回声均匀,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囊实性包块。
性激素回报:雌二醇(E2):50.27pg/mL(换算后),促卵泡激素(FSH):4.81IU/L,促黄体生成素:8.01U/L,催乳素(PRL):108.85uIU/L,孕酮(PRG):0.97ng/mL(换算后),睾酮(TT):1.38nmol/L。
抗苗勒氏管激素(AMH):16ng/ml
根据:2023年《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路径专家共识》,采用鹿特丹标准,①月经异常如稀发排卵或无排卵;②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③PCOM(卵巢多囊样改变)。符合上述其中2条,排除其他引起排卵障碍的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卵巢早衰、下丘脑-垂体闭经、高催乳素血症等),以及引起高雄激素血症的疾病(包括Cushing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内分泌肿瘤等),即可诊断。
南南目前诊断:1、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2、肥胖
不打算要孩子,多囊卵巢综合征需要治疗吗?
该病可能导致的危害:
1、不孕:卵巢稀发排卵或者无排卵,导致无排卵性不孕。
2、子宫内膜病变:卵巢没有排卵,则没有孕激素的产生。没有孕激素拮抗雌激素保护子宫内膜,雌激素长时间作用子宫内膜,刺激子宫内膜增殖,增加子宫内膜病变的风险,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癌变。
3、并发症:如高雄激素症(满脸痘痘、多毛等)、代谢异常(糖尿病、高血脂等)。
4、心理压力增大:月经不规律、不孕、严重的痤疮、肥胖等情况,容易影响精神、情绪及生活质量。
关于治疗,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科的郁琦教授指出: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疾病,贯穿整个生命周期,关乎女性一生的健康,需要进行长期的管理。对于无生育要求的PCOS育龄期女性,要积极使用药物调整月经周期以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
如何治疗?南南没有生育要求,存在高雄激素血症。
1.调整生活方式:体质量减轻对于肥胖型PCOS的治疗效果已得到有效验证,体质量减轻5%~10%后,患者排卵、月经周期、胰岛素抵抗均可得到改善。减重也应循序渐进,一般以6个月完成减重目标为宜。
(1)饮食控制:建议吃低升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食物,多吃不饱和脂肪酸,同时摄入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合并超重或者肥胖的患者,可以限定能量摄入量比标准摄入量减少30%,或减少2 100~3 100 kJ/d(5 000~6 300 kJ/d),避免过度限制和营养不均衡。
(2)合理运动:建议中等强度运动至少150 min/周,适用于18~64岁的成年人;或身体素质允许者可进行高强度运动,至少75 min/周;或中高等强度运动换比等效组合。这些运动应包括每周至少2 天的非连续的增强肌肉力量的活动。避免久坐。
2.调整月经周期: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COC):育龄期PCOS女性,若暂无生育需求,推荐首选短效COC治疗。推荐有多毛、痤疮等高雄激素临床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的青春期及有避孕需求的育龄期女性首选短效COC。
因为目前南南停经40天,盆腔超声提示子宫内膜5mm,激素提示:无排卵,双侧卵巢无大卵泡,考虑处于早卵泡期。她的BMI:31.25诊断肥胖,我给南南开了雌激素含量较低的剂型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调整月经的同时,治疗痤疮和多毛,既往建议用药3~6个月可停药3个月观察月经恢复情况,必要时再次周期性服用。目前主张若无药物禁忌,可长期服用。
建议完善甲状腺功能、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血糖、服糖后2小时血糖水平;空腹血脂指标测定;肝功能检查。对于患者出现心血管及代谢相关疾病时,依据相关指南给予治疗,合理选择不同专科介入的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人际交往敏感、焦虑、抑郁、偏执,医生也要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鼓励患者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关注患者身心健康,保护患者隐私,给予积极引导,必要时可转诊至心理医学科等相关学科进一步干预治疗。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内分泌科李艳主任点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由于稀发排卵或无排卵,缺乏孕激素,故可以使用口服孕激素或复方口服避孕药(COC)治疗。COC更适合于同时伴有高雄激素的患者,但因其含有雌激素,故不宜用于有血栓高风险的患者。此患者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同时伴有高雄激素临床表现,从机理上使用COC更适合,但是患者严重肥胖,可能已经存在代谢性疾病,尤其糖代谢异常,为血栓高风险人群,使用COC血栓风险高。目前治疗方案:做相关检查,明确是否存在代谢性疾病,尤其是糖代谢异常(需要做胰岛素释放实验和糖耐量试验);改善生活方式,减脂增肌,增加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抵抗可导致雄激素升高,在有效控制体重,积极治疗胰岛素抵抗后(常使用二甲双胍),高雄激素临床表现就会得到明显改善;定期每月给予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规律月经,待患者体重改善后,也可以使用COC治疗。
北京朝阳医院生殖中心与妇科内分泌主任医师、博士后刘姗主任点评:患者停经40天,我个人的经验更倾向于先用孕激素来一次月经,而后续雌孕激素周期序贯治疗适用于少数由于内源性雌激素不足致子宫内膜薄的PCOS患者,常用治疗方案为口服雌二醇1~2 mg/天,每周期21~28 天,在后半周期的10~14 天加用孕激素。结合患者目前的B超结果和性激素,提示卵巢基础状态,口服复方口服避孕药(COC)也可以,患者BMI:31.25,排除其他药物禁忌,选择雌激素含量较低的剂型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短期服用没问题,动态观察有无不良反应。从长远来看,生活方式的改变,减轻体重,患者排卵、月经周期、胰岛素抵抗均可得到改善,要持之以恒。治疗痤疮和多毛,既往建议口服复方口服避孕药(COC)用药3~6个月可停药3个月,观察月经恢复情况。目前主张若无药物禁忌,可长期服用。
O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