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胰岛腺肥胖(胰腺肥大的危害)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产后肥胖?别急!产后减重慢慢来

产后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产后肥胖的危害是容易患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心脏病等。

糖尿病

临床统计发现,产后肥胖女性中出现糖尿病的人数为非糖尿病人数的4倍,这一比率随和肥胖程度成正比。这主要是由于肥胖细胞过多,胰岛腺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一般为正常时的5-10倍),血液中的糖分变为能量。致使胰岛长期负荷过重,功能衰退时,血液中的糖分增加,无法被充分利。

高血压

肥产后肥胖高血压患者人数可达20%-50%,并伴随着肥胖程度的提高,这一比率将成倍增加。

高脂血症

产后肥胖者的机体对游离脂肪酸的消耗减少,血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堆积,血脂容量上升。

心脏病

当产后脂肪和体重上升时,人体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也提高。这就要求心脏负荷运转,增强收缩,输送大量的血液,以满足血液运送到组织器官的需要。因此,心脏的负担增大,心脏功能受影响,加大发生心脏病的几率。

产后肥胖怎么减肥最快

一、跳舞

产后跳舞是消除腹部赘肉的最佳方法之一。随着身体的扭动,腹部松垮的赘肉可以在不断的运动中快速地消耗,而且舞蹈的强度不会非常剧烈,但是却可以让腹部的肌肉在不断的运动锻炼中慢慢地变得更加紧实。除此之外,在运动中让身体内的代谢功能发生作用,从而让减肥瘦身的功效更加明显。只要能够坚持下去,重拾苗条身材就指日可待了。

二、瑜伽运动

瑜伽也是运动强大不大但效果极佳的产后减肥方式之一。产后的妈妈可以通过塑身瑜伽,帮助促进肠胃的蠕动,从而让身体的消化功能正常进行,达到良好的整体瘦身效果。长期坚持下去,还会让身材更加凹凸有致。

三、 跨马步

跨马步即最简单的蹲坐方式。跨马步的运动可以轻松地紧实臀部的肌肉线条,从而甩掉臀部多余的赘肉,让臀部的变得更加紧实挺翘。除此之外,对于锻炼腿部的肌肉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和效果。

产后肥胖减肥注意事项

1.月子期间不宜减肥

女性在生产后,身体正处于最虚弱的状态,需要充分恢复,同时在月子期间还要频繁母乳喂养和辛苦育儿,需要消耗很大能量,因此无论如何在坐月子期间都不要以任何形式试图减肥恢复体型,那样会严重地伤害到身体。不过也要注意,在月子期间亦不能享用太多高油脂和高糖分的高热量滋补品,那也会给日后的减肥加重负担。

2.不要节食减肥

怀孕时候,妈妈们都会吃很多食物进补。在生育后,一些妈妈就会想着通过节食的方式来快速减肥。然而,产妇的身体还未恢复到孕前的程度,还应保证营养的供给。节食会给妈妈们本身虚弱的身体带来伤害。

3.不要过早运动

在产后的2个月内,身体都比较虚弱,不适宜做运动。当分娩满2个月且身体得到恢复后,妈妈们可以从强度低的运动开始,循序渐进做一些运动了。在产后6个月,可以加大运动的强度。

4.不要吃得太“补”

经过生育,妈妈们耗尽“元气”,家里人就会用各种美食来给妈妈进补,犒劳妈妈们。但是,吃多了,会让妈妈们胖上加胖。因此,妈妈们在产后进补还得认清食物热量,选择低热量的食物。

5.不要不把肥胖当回事

很多人认为产后发胖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就会不把肥胖放在心上。如果你是这样放纵自己身材的话,你就没有动力减肥,好身材离你就会更远一步了。

6.腹带不能过紧

腹部肥胖是产后发胖的突出问题。产妇在产后早期可以使用腹带。因为,产后产妇的肚皮较为松弛,每当活动量大时,体内游离的脏器牵拉会使人感到非常难受,但应切记腹带不能过紧。

7.保持充足睡眠

睡眠是美容瘦身最轻松方法。然而,新生儿的出生会打扰妈妈的作息。为了保持充足的睡眠,建议分担照顾新生儿,不要把所有事情自己揽上身。

宠物狗发胖原因及应对策略

很多时候,单凭审视狗只的外观,便可约略猜到它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据美国的研究显示:百份之二十五到四十的美国狗只都是过重的。这是富裕社会产生的富贵病。那么导致狗狗肥胖的原因有哪些呢?

什么是肥胖

从医学角度看,肥胖的定义是:体内有过多脂肪积聚。而狗只体重超出标准百份之十五至二十五,便算是肥胖。肥胖引起的常见疾病症狗肥胖会危害健康。狗只身体过重,令到日常行动不便。首当其冲的是脊柱神经,出现的问题包括:脊椎盘移位、关节炎、臀部和手肘发育不良,韧带破裂等。

肥胖狗的皮肤抵抗力较低,易受病毒和传染病感染,而且极易患上高血压症。肥胖狗的心脏负荷很重,脂肪组织阻塞血管,妨碍血液循环;呼吸困难,很容易患上肺部疾病。肝脏功能也会受影响。至于肠胃的问题则包括消化不良,大便失调、胃气胀、胰岛腺发炎。肥胖狗最易因胰岛素失调而患上糖尿病。

——肥胖狗对兽医来说也是一项挑战,因为狗只一旦要做手术,兽医很难厘订麻醉药的注射剂量。手术过程亦会因脂肪组织过多而受阻,缝合伤口也较困难。手术后肥胖狗要较长时间才能苏醒。狗只肥胖的成因:

1.进食过量情绪不稳、苦闷、无聊、压力,都会令狗只过量进食。如狗只在幼犬期便已如此,身体的脂肪细胞便会大量增加,特别是一些体型细小的品种,更易出现这种情况。2.运动量不足适量的运动会把养份转化为有用的能量,相反,不用的能量就会转化为脂肪。

3.遗传有些狗只具有先天易肥的倾向,如拉布拉多寻回犬、比高犬、巴色特犬和猎肠犬,都属这一类;另外有些狗只则属后天易肥,包括凯恩爹利犬、小型牧羊犬、金毛寻回、英国曲架和迷你史纳莎等。

4.阉割很多人以为阉割手术直接导致狗只肥胖,实际上,狗只在阉割之后活动意欲降低,身体不需要太多能量,但如果仍然照阉割前的份量进食,则会致肥。

5.病患影响患上甲状腺分泌失调的狗只,体重会失控,垂体腺机能和脑下丘也会出现问题。有以上病症的狗只,会经常饥饿,因而大量进食。

喝无糖饮料不发胖,这样的鬼话你也信

夏天最快乐的事情,

莫过于钻进街头巷尾的便利店,

打开一罐冰凉爽口的饮料,

咕咚咕咚地喝上几口~

其快乐的秘诀,离不开味蕾接触到高糖之后大脑产生的多巴胺。

多年来,商家们牢牢把握住这个秘诀,不断地用甜蜜创造出各种快乐水:从健力宝、可乐、雪碧再到冰红茶、奶茶、酸奶 ......

但近些年来,这种简单的快乐变了。

随便走进一家便利店,你会发现曾经备受追捧的饮料大佬可乐、雪碧、冰红茶等退居冰箱的犄角旮旯,取而代之的是种类繁多、颜值颇高的新式苏打气泡水、蛋白饮料和茶饮。

如今,本想买可乐的你,打开便利店的冰箱门就突然改变主意了:买无糖的不是更好吗!

在这些新式饮料的包装上,“无糖 ”、“低卡”甚至“0卡”等大字出现在最显著的位置,仿佛在昭示着健康饮品的尊贵身份。

随着全球健康消费风潮的来临,“无糖”成了饮料界的新风口。

但无糖饮料真的更健康吗?

这恐怕只是一种幻觉。

无糖革命拯救了谁?

2017年,斯里兰卡总统迈特里帕拉 · 西里塞纳在某次公开演讲中,突然挥舞起一袋饮料,并言辞激烈地抨击其“罪状”——“糖放太多了”。

斯里兰卡政府对饮料含糖量过高的控诉并非小题大做。近几十年来,“饮料糖分过高”已经成为世界级问题。

肥胖已经成了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大因素之一。/ 图虫创意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糖尿病人报告》指出,全球的糖尿病患者已达4亿多人,也就是说,平均每11个人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罪魁祸首无疑就是“糖”。

这个严峻的数字,让各国政府加快了“控糖”措施的出台。仅2017年一年,包括印度、法国、英国、南非、阿联酋在内的近10个国家开始对高糖饮料征糖税。而在此之前,美国部分州、墨西哥、智利等国家已征收糖税好几年。

糖税有利地降低了居民身体的 " 含糖量 "。/《财经》杂志

在政策的倒逼下,饮料巨头们纷纷走上了自我减糖的道路。

比如英国饮料市场上的巨头碧域就火速调整了产品配方,将含糖量降低到了5% 以下;印度的饮料厂商则在碳酸饮料中用天然果汁代替糖分,这样就可以使纳税比例从40%降低到12%。

中国虽然还没有征税,饮料行业早已开始未雨绸缪。

  • 国内食品企业康师傅主动调整自身饮料产品的配方,将糖降低到6%以下 ;

  • 可口可乐则在2016年推出了号称能减肥的“纤维无糖雪碧”,除了继续销售低糖、无糖产品外,可口可乐还对芬达、美汁源果粒橙等产品的配方做了减糖的调整。

  • 百事可乐则已于2013年和2015年分别推出了减糖25%的七喜和减糖30%的美年达橙味饮料。

减糖其实正迎合了市场需求。

意外的是,减糖政策的倒逼,反而让众多饮料巨头迎来了新生。

要知道在此之前,全球碳酸饮料市场不断萎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其中两大饮料巨头可口可乐、百事可乐2017年净利润分别比2016年减少了81%和23%,跌至过去5年的最低点。

好吓人的暴跌线。/ 中国产业研究院

如今看来,饮料巨头们低糖、无糖的策略是成功的。

2018财年和2019财年,可口可乐碳酸饮料的含糖量分别降低1.7%和4.0%,销量相应增长了1.6%和2.2%;

2019年,减糖的百事可乐集团实现收入671.61亿美元 ,同比增长3.9%。

在可口可乐、百事这样的大公司的示范下,去糖化的趋势席卷了国内饮料市场。

首先是号称“刮脂肪”的茶饮料在市场十分活跃。日本饮料巨头伊藤园进入中国两年之后之后营业额连续攀升,2018年为500亿元人民币,2019年则达到了6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了22%。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蛰伏期,三得利的无糖黑乌龙茶以及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系列迎来了春天。

其次是碳酸饮料市场上,诞生了包括元气森林、汉口二厂等无糖零卡苏打水产品。其中,网红苏打水品牌元气森林还在2019年的天猫618购物节中拿下了水饮品类的TOP1。

看来,饮料界的无糖风口真的来了,谁能在无糖道路上取得先机,就有可能占据市场空缺。

远远看去,你看看到几款网红无糖饮料?/ 图虫创意

无糖饮料怎么是甜的?

许多人也许还记得第一次喝无糖饮料的感受:“不是无糖吗?怎么还这么甜。我是不是被骗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不甜的汽水你下次还会买吗?

毕竟,嗜糖是人类的本性。在“要好喝还是要健康”这个问题上,消费者的行动很诚实。2017年,可口可乐旗下已有12年历史的零度可乐宣布停产,原因就是这么多年来,“不甜”的无糖零度可乐一直不温不火。

失去了高浓度糖分的碳酸饮料,魅力不再。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方法是找到可以替代糖,却没有热量的物质。

看一眼低糖或无糖汽水的配料表,不难发现所谓的无糖饮料,一般添加了人工代糖或者天然代糖。

“安赛蜜”就是让纤维雪碧保持甜蜜的关键。/雪碧官网

在市面上,人造代糖主要有阿斯巴甜、安赛蜜、蔗糖素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超级甜”——它们的甜度,分别约等于蔗糖的200倍、250倍、600倍。这些人工代糖几乎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不会增加额外的热量。

但即便是这些人工代糖都被各国政府批准使用,其安全性和对健康的负面影响一直存在争议。

所以近年来,为了加强自身产品健康绿色的形象,饮料巨头们纷纷投入大成本,从天然植物中寻找那一味“自然甜”。

于是,罗汉果、甜叶菊、赤藓糖醇和菊粉等更健康的天然代糖产品出现了。

无糖饮料还引起了甜叶菊的种植热。/图虫创意

比如统一的小茗同学和农夫山泉的茶π,以及可口可乐于2013年推出的低糖低卡可乐,都用到了天然代糖——甜叶菊。这是一种从菊科植物中提取的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 200到300 倍,可热量仅为蔗糖的 1/300。

而最近几年的新晋网红苏打水品牌元气森林则采用了一种成本更高的自然代糖赤藓糖醇,其甜度只有蔗糖的60%-70%,虽然热量为蔗糖的1/10,但据称它“丝毫不会增加肠胃负担”。

这些花样百出的无糖饮料,有效地扭转了传统饮料有害健康的形象,让人们也开始相信:无糖饮料,可以放心敞开肚皮喝!

夏天路过便利店总是忍不住买一瓶!

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无糖,健康的幻觉

各种代糖的发明和使用,看起来似乎是一个让“健康和好喝”两全的办法。

但别开心得太早,这种“健康”很可能只是个幻觉。有不少研究都表明,饮用无糖饮料也会让人发胖。

一项 2013 年发表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报告,对66118 名受试者进行了长达 14 年的研究调查后显示:长期摄入含有人工代糖的饮料更易诱发肥胖及Ⅱ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患者特征为高血糖、相对缺乏胰岛素、有胰岛素抗性等。/图虫创意

2014年,发表在美国权威科学杂志《自然》上的一项研究则进一步证明,代糖可能会干扰人体控制血糖的能力。

他们让300多位非糖尿病患者的志愿者摄入人体可承受范围最大剂量的人工代糖,5天后,一半人出现糖耐量下降的情况。

而在动物实验中,被喂食人工代糖的小白鼠则食量增加,且新陈代谢变得更加缓慢,两周内就噌噌噌涨了 14% 的脂肪。

为什么代糖不是糖,还是会影响血糖,甚至导致糖尿病和肥胖?

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人的肥胖机制。美国科学家加里·陶伯斯在《我们为什么会发胖?》这本书中写道:”肥胖归根结底是由激素(胰岛素)失衡,而不是卡路里失衡造成的。“进一步说,胰岛素的升高会让身体的脂肪开始积累。

胰岛素失衡才是发胖的直接原因。

而代糖引起的胰岛素分泌失衡,则是糖尿病和肥胖的罪魁祸首。

很多研究人员认为,虽然代糖不是糖,但是这个”假糖“却戏弄了我们的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腺体)。

当我们吃到甜的时候,神经信号就会把这份甜甜传递给大脑,于是胰腺就收到通知:“该分泌胰岛素了。“

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从血液中吸收血糖,让血糖浓度降下去。

如果你吃的是代糖,虽然很甜,但是血糖却没有升高。于是,胰岛素分泌出来,却没有用武之地。

疑似“吃糖”之后胰岛腺的反应,就是要分泌胰岛素来消化糖。

久而久之,胰腺就不搭理这些信号,不再及时释放胰岛素,也就造成了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于是患Ⅱ型糖尿病、发胖的风险就增加了。

除此之外,还有科学家认为代糖可能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对血糖代谢造成影响。

比如蔗糖素曾被认为是一种惰性分子,进入人体不会发生任何反应作用。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

研究人员用安全剂量的蔗糖素喂养大鼠12周,发现大鼠肠道总菌落的数量和多样性都明显下降。原来蔗糖素不经任何消化,直接到达小肠,和小肠里的菌群有了“矛盾”,从而影响了肠道内血糖代谢的失衡。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觉得,以上实验用的都是人工代糖,很多新型的饮料用的不是对人体没有任何影响的天然代糖吗?

当你仔细看看这些饮料的配料表之后,就会发现,其实那些宣称用了天然代糖的无糖饮料,往往也会在里面搭配适量的人工代糖,以达到最佳的口感。所以本质上你还是喝了人工代糖。

你仔细看看,是不是看到“三氯蔗糖”,这就是人工代糖蔗糖素。

但即便是100%使用天然代糖的饮料,可能也有助于你增肥。

美国犹他大学营养学和医学信息硕士陈晓芮说道:“所有甜味剂的原理都是在欺骗大脑,而大脑接收到甜味信号后,却发现血糖没有上升,反而会增加对真糖的渴望。”

回想一下,你是不是因为喝了无糖饮料,就以为今日的嗜糖指标还有很多,于是就心安理得地投入了奶茶和甜点的怀抱了?

看来,健康和好喝,你真的只能选一个。

不过,

与其艰难抉择,

我建议你还是多喝纯净水吧。

来源:新周刊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