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者糖耐量(肥胖做糖耐)
长得越胖糖尿病发病率越高?注意!减肥拯救的不只是你的颜值!
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
肥胖的害处不仅仅影响外貌,更会危害健康,引发冠心病、脑梗塞等重大心脑疾患。
前几天去健身房的时候,看到很多体重有些超标的人都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经过了解,原来这些人都是健身减肥的,主要原因就是不想得糖尿病。
那么,糖尿病和肥胖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人为什么会胖,就是因为我们的摄入量大于排出量了,我们的身体消耗不了那么多,就会引起肥胖和糖尿病,所以说我们就要控制我们的摄入量。
要是在以前,可能很少有人会把肥胖和糖尿病联系在一起,但是现在的话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特别是一些医生见到超重或肥胖的患者,都会建议他们及早的减肥,避免自己出现健康问题。
肥胖患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
一方面肥胖者脂肪细胞多,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另一方面常伴有血脂异常,游离脂肪酸增多,易形成胰岛素抵抗。
在欧美等国家,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都是胖子,但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2型糖尿病患者的肥胖率没有那么高。
所以轻微超重的人,也要警惕糖尿病的“侵袭”。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腹型肥胖,也就是经常说说的“啤酒肚”。
这类人群看起来不胖,但内脏脂肪细胞的数目和脂肪容积却很高,表现为“外瘦内胖”。
他们往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如果不限制饮食或运动减少内脏脂肪堆积,就可能让胰岛细胞受到损伤,从而促发糖尿病。
对于与超重或肥胖有关的糖尿病患者,减肥是关键,只有把体重降下来了,胰岛素抵抗就会有所减轻。
但是这种情况需要有效的减肥,用一年减肥和5年减肥,效果肯定不一样。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要实现短期内有效减肥,这些血糖获益才会很大,就能实现不用吃药或打胰岛素,血糖却能维持在正常水平。
下面来看看从肥胖到糖尿病的进展:
肥胖→糖耐量低减→2型糖尿病→难以控制的高血糖→糖尿病并发症→致残及死亡。
世界各地的糖尿病患者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患有2型糖尿病,而肥胖正是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的起源,80%~9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超重或肥胖现象。
有统计显示,糖尿病在体重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仅为0.7%;体重超过正常值20%,糖尿病发病率为2%;体重超过正常值50%,发病率高达10%。
中度肥胖者的糖尿病发病率约增加4倍,极度肥胖者则增加30倍。长期持续肥胖者,糖尿病发病率可高达普通人群的4倍之多。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二区医务人员提醒:
肥胖与消瘦的很多原因与内分泌代谢紊乱相关,需要内分泌科医生的细致甄别。
而“减重”是防控糖尿病的基础:哪怕你再肥,只要体重减轻5%,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降低。
体重下降可改善血糖代谢,不仅肥胖型二型糖尿病患者需要以减轻体重来控制病情,正常体型者也要注意控制体重。
有些轻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减轻体重后,不用服降糖药就能很好控制血糖水平。
中重度的患者,减肥可以提高降糖药的疗效,使降糖药的使用量减少,这样可以降低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黄程程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妊娠安全系列小讲座之妊娠期糖尿病
重视妊娠安全 警惕过度“甜蜜”之妊娠期糖尿病知识小问答
第一页:
小慧是一个爱美的胖女孩,为了减肥,孕前基本几乎很少吃主食,也努力控制自己不吃最爱的甜品。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她,在35岁终于怀上了宝宝,这个期盼已久的孩子让全家都十分高兴!
熬过早孕反应,小慧终于可以毫无顾忌的吃东西,尤其是吃甜食了。老公和婆婆也说,“一人吃俩人补,为了宝宝努力吃!想吃啥都是身体需要,决不能缺乏营养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怀孕刚过了6个月,小慧的体重已经比孕前飙升了18斤,肚子也和孕8个月一般大,但是小慧的心却充满了甜蜜和幸福。
可是这次产检,糖筛化验结果显示血糖数值超标,小慧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了!
小慧一时不知所措,心里充满了疑惑。“糖尿病不是好多老年人得的吗?我怎么会得这个病?妊娠期糖尿病能治好吗?”体内血糖高是不是对孩子也有好处啊,因为小孩子都喜欢甜食呀?”
带着这些疑问,小慧进入了王医生的诊室进行咨询…..
第二页:
王医生:咱们先说说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吧。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在妊娠期才出现的糖尿病,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如果孕期能合理控制血糖,大部分患者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2型糖尿病机会增加,这病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必须引起重视。
“那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有什么影响吗?不痛不痒的,我能不管它吗?”
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影响母婴的健康,特别对胎儿和新生儿可造成严重危害。
1. 孕妇感染机会增加。如孕妇容易患霉菌性阴道炎同时合并细菌的感染。
2. 孕期容易羊水过多,早产,在孕中晚期胎死宫内。
3. 导致孕期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增加。
4. 孕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危险。可导致孕妇死亡。
5. 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机率增加。
6. 胎儿生长受限。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使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出现低体重儿。
7. 容易发生巨大儿。增加难产、产钳助产和剖宫产发生的几率。
8. 胎儿畸形率增加。可发生在心脏、神经系统、骨骼、胃肠道及泌尿道畸形(如肾缺如、肾囊肿、双输尿管等)。
9. 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低钙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等。
第三页
小慧心中一惊,赶紧问“哪些孕妇容易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呢?”
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孕妇肥胖、糖耐量异常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家族史;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流产史、巨大儿分娩史、胎儿畸形和羊水过多史、妊娠期糖尿病史;本次妊娠期发现胎儿大于孕周、羊水过多;反复发生霉菌性阴道炎的孕妇。
“怎样才能发现是否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呢?”
通常在孕24~28周,医生会对孕妇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必要时在孕晚期重复糖耐测验。
进行糖耐测验的方法:在试验前连续3日正常体力活动,正常饮食(即每日碳水化合物不少于150g)。检查前1日晚餐后禁食至少8小时至次日晨(最迟不超过上午9点)。检查时,5分钟内口服含75g葡萄糖的液体300ml,保持静坐、禁烟,然后分别抽取服糖前、服糖后1小时、2小时的静脉血测定血浆葡萄糖水平(注意从饮用葡萄糖水开始计算时间)。
OGTT的正常值:空腹<5.1mmol/L,服糖后1h<10.0mmol/L 服糖后2h<8.5mmol/L,其中任何一项血糖值异常者应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第四页
小慧终于明白了,自己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加上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高危人群,又不注意孕期饮食和控制体重,结果就步入了妊娠期糖尿病行列中。
“那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小慧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首先应明确治疗的原则是积极控制血糖,合理膳食是基础。注重食物营养的同时,要合理控制总热量,才能合理控制体重增长。
1、饮食方面:以少量多餐为总原则,每日三次正餐,三次加餐,以保持无低血糖,无餐后高血糖,无酮症。学习应用食物交换份的知识,食物多样化,建议可按照最新发布的孕期妇女膳食指南(2016)合理的搭配饮食。由于孕妇每个人饮食习惯,基础不同,建议到产科医院的围产营养门诊咨询个体化的营养处方。
2、运动方面:建议孕妈妈循序渐进,逐渐过渡到每天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走路、游泳、骑固定单车、体操等)。
3、孕检方面: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要积极参加医院孕妇学校课程,掌握营养的相关知识,加强自我监测,定期按照要求进行孕期检查。
如果经过饮食调节和运动,仍不能达到治疗指标,则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加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不易通过胎盘,对胎儿较安全。
第五页
听了王医生的介绍,小慧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赶紧预约了孕妇学校的相关课程和围产营养门诊就诊号,下定决心不能随心所欲的“进补”了!
虽然“糖”是甜的,但是高血糖的妈妈,会影响到妈妈和宝宝的安危,甚至会对母儿今后的健康埋下祸患,更何谈美丽与甜蜜?
学习科学知识,合理搭配营养;
保持适量运动,严格控制体重;
积极聆听孕妇学校课程,按时产检和适时就医;
小慧终于明白了:做个血糖平稳的健康妈妈,才是这世界上最甜蜜的事!(北京市计划生育网络宣教馆)
招募肥胖伴糖耐量异常患者
招募课题:探索性评价针刺改善超重/肥胖伴IGT患者糖脂代谢疗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将开展临床研究,拟在北京市招募超重/肥胖伴葡萄糖耐量异常患者60例。
招募条件
如果您或您的亲属、朋友超重/肥胖伴葡萄糖耐量异常,请关注以下信息:
✔ 年龄18~60岁;
✔ BMI>24.0(即体重 (kg) / 身高² (m²)>24.0);
✔ 空腹血糖(PG)<7.0mmol/L且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小时血糖(2hPG)在7.8-11.1mmol/L之间;
✔ 能坚持一周2-3次针刺治疗者;
✔ 近3个月内未接受减肥/降血糖治疗的患者。
如您符合条件,可电话、微信咨询,或携带近期相关检验、检查结果报告现场咨询报名。我们将为入选患者免费提供:
✔ 免费的个性化生活方式的指导;
✔ 免费的专业量表检测;
✔ 免费的针刺治疗。
就诊信息
就诊地址: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新楼5楼503诊室
联系方式:何医生
电话:15910448046(微信同号)
就诊时间:周二、周四、周日下午13:00-17:00
招募时间:2022年6月-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