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症肥胖(多囊症引起肥胖能恢复吗)
肥胖多毛不孕 当心多囊卵巢综合征
本报讯 (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陈锋)小玲(化名)体形偏胖,平时月经不准,婚后3年没有怀孕,到医院一查,医生说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过治疗,最近她终于如愿怀上了宝宝。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内分泌专家提醒,如果女性月经不规律、体毛多、容易长痘,要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种疾病不仅影响生育,还与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关系密切。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里缺乏长大成熟的卵泡,没有正常排卵,影响女性激素分泌,从而出现内分泌失调,常见的症状主要有:月经异常、长痘、肥胖、体毛增加、皮肤黝黑粗糙以及因不排卵造成的怀孕困难。
需注意的是,月经异常往往表现多样、原因复杂,不一定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已经来过月经的女性,出现月经延迟或不规律出血,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可能性才比较大。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首先要存在月经异常,再考虑是否有面部痤疮、多毛、脱发等表现,另外还需检查激素六项、彩超等,才能综合诊断确定。
肥胖的女性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几率增大,容易内分泌失调,进而引发卵泡发育障碍,出现月经异常、高雄表现等一系列问题。肥胖不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决定性因素,不过,临床研究发现,减脂对于女性恢复规律月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仅引起月经紊乱、不孕,还会带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远期影响。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往往需要接受激素治疗。对于非生育要求的患者,推荐短效避孕药,这是高雄激素和不规律月经的一线治疗药物;对于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还需针对血糖、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血压偏高等情况,相应地采取降脂、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有生育意愿的患者,可以通过前期的激素调整后,配合促排卵药物,达到排卵和生育的目的。
医生提醒,药物治疗只是第一步,患者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科学运动、按时作息等,才能更好地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来源: 厦门日报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超重/肥胖,如何进行生活方式管理?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多数合并超重/肥胖,后者增加PCOS患病风险,促使PCOS患者的生殖、代谢及心理问题更严重,有效管理体重是此类患者的治疗基石。《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重管理内分泌专家共识》提出了超重/肥胖PCOS患者体重管理的诊疗建议,关于超重/肥胖PCOS患者的生活方式管理,一起来看专家共识怎么说?
1 控制体重
推荐降低基础体重的5%~15%,尤其是注重减少内脏脂肪、治疗中心性肥胖(腰围<80cm、腰臀比<0.8),并根据BMI、能量需求及体力活动消耗,设定合适的个体化减重目标,坚持长期管理。
2 饮食管理
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和减重目标制定可持续的限制能量平衡饮食、恢复健康饮食结构,包括:控制碳水化合物比例、减少摄入饱和脂肪酸和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减少单糖和盐的摄入、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如ω-3脂肪酸)、高膳食纤维、维生素D和富含铬食物的摄入等。目前常用的饮食模式有地中海饮食、得舒(DASH)饮食、限热量饮食、限碳水化合物饮食等。生酮饮食短期内减重效果显著,但鉴于这种不均衡饮食对健康的潜在风险,建议要遵循专业医生指导,且不能长期应用。
(1)青春期:青春期PCOS患者相关饮食治疗的研究证据较为有限。参考《中国超重/肥胖的医学营养治疗指南》推荐,肥胖儿童青少年采用限制能量的平衡饮食,即按照同年龄正常体重儿童每天所用的总能量,适当减少能量供给,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为碳水化合物50%~60%,脂肪20%~30%,蛋白质15%~25%,同时应避免食用过度加工、营养素单一或能量密度过高的食品,如含糖饮料、高脂饮食。
(2)育龄期:推荐减少饮食中总热量的30%或减少500~750kcal/d,每天总热卡在1200~1500kcal。
(3)绝经期:建议定时定量、均衡饮食;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避免反式脂肪酸、油炸、油煎食物;少食动物脂肪;限盐、控糖、少油、限酒、足量饮水;确保饮食结构要多样化。
3 运动管理
运动干预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以及两者结合。可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和减重目标制定适合且可持续的运动方案,应注意关节等运动器官的保护,严防运动相关损伤。
(1)青春期: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次60min中度至高强度运动(包括力量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可以减少时间成本,更有助于PCOS患者的健康获益,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量身定制运动计划,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参与度和自我驱动力。
(2)育龄期:减重推荐每周进行≥250min的中等强度运动或每周≥150min高强度运动;预防增重推荐每周进行≥150min的中等强度运动或每周≥75min的高强度运动,同时,每周进行2d肌肉力量训练。
(3)绝经期:推荐每周至少坚持150min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走路、慢跑、骑车、游泳、跳舞等;每周至少进行2~3次肌肉力量训练,以增加肌肉量和肌力,运动前与医生进行沟通,确定运动方式和强度,并根据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4 行为管理
包括认知和行为调整。通过积极宣教及引导正确认识PCOS疾病的危害和长期生活方式管理的重要性,保证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缓解不良的情绪,必要时可转诊至心理医学科等相关学科进一步干预治疗,应限制使用加重PCOS症状(如体重增加)的药物。建议提供全面的家庭支持,并由专业团队帮助患者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过渡。
来源: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重管理内分泌专家共识[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5,41(01):1-11.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体重300斤重度肥胖多囊卵巢患者上海成功获救
一名重度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上海成功获得救治。 郑佳琦 摄
一名重度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上海成功获得救治。 郑佳琦 摄
中新网上海7月16日电 (陈静 郑佳琦)肥胖,尤其是重度肥胖,一直是腹腔镜治疗的相对禁忌症。记者16日获悉,一名重度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上海成功获得救治。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国妇婴)的专家为这名身高169cm、体重达300斤的女患者成功实施单孔腹腔镜微创治疗。
国妇婴妇科专家张健表示,厚实的腹部脂肪层会对腹壁和脏器的分隔产生极大地阻碍。“患者李女士这样的情况,在我的行医生涯中也是头一次遇到。”
“若行手术开腹,腹部脂肪层可能导致术后刀口恢复可能较差。而腹腔镜微创治疗,虽然有难度,但只要处置得当,无论从后期恢复,还是从满足患者需求的角度考虑,都是有益处的。”张健说。
国妇婴妇科主任黄勇带领多学科团队针对李女士的病情,一同进行细致的探讨,结合医院既往开展的数千例腹腔镜手术经验,制定了两套治疗方案。手术当日,医生们组成的手术团队特地选取了加长版手术器械,由原本15cm加长至18cm,以便更好地在厚实的脂肪层下开展腹腔镜治疗。
由于李女士腹部脂肪肥厚,医生团队多次尝试后仍无法建立气腹。手术一度陷入停滞,张健当机立断,决定采用第二套方案:转为直视下脐孔进腹。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仅做一个切口,所有的腔镜镜头和器械均通过这唯一的小孔完成操作。与多孔腹腔镜相比,手术视野更为狭窄,器械操作空间狭小。加之,重度肥胖患者腹腔内脂肪较多,使医生在单孔手术中本就有限的操作空间变得更加狭小,操作起来难上加难。
据透露,对于李女士而言,肥胖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一旦发生静脉血栓,将对病人的生命产生极大的威胁。专家们对其开展静脉血栓的有效预防和干涉。
手术后,李女士恢复良好,术后3小时即排气,6小时起床活动,术后1天恢复正常活动,生命体征平稳,并于2天后顺利出院。医生告诉记者,切口愈合后几乎不见疤痕。
医院方面告诉记者,该院妇科团队近年来广泛开展针对盆腔巨大包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常见疾病的腹腔镜治疗单孔腹腔镜手术。相对于传统腔镜手术,由于切口少且小,患者疼痛感较轻,术后粘连与并发症也相对较少,术后恢复更快、更佳。这些优势也为肥胖的妇科患者带来了新的福音。(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