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产后肥胖是肾(产后肥胖是湿胖吗)

康复Therapy 0
文章目录:

肌酐升高,未必是肾病的预兆!你可能忽略了6个因素,也会有影响

血肌酐升高往往让人紧张不已,特别是在体检报告中看到肌酐数字超标时,许多人可能第一时间会联想到“肾脏问题”。然而,肌酐的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肾脏病的到来。在医学上,肌酐升高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不同的因素,甚至和你常忽视的生活习惯、药物使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今天我们来深挖血肌酐升高的多重可能性,帮助大家从多角度思考,理解这个常见指标背后到底代表了什么。

@康复Therapy

血肌酐:肾脏健康的“守门员”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血肌酐的基本概念。肌酐是由体内肌肉代谢产生的废物,几乎完全由肾脏排泄。正常情况下,血肌酐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一般来说,男性的肌酐正常值为53-106微摩尔/升,女性为44-97微摩尔/升。当血肌酐水平超出正常范围时,意味着肾脏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可能出现了问题。

但肌酐升高并非“肾病专属”。事实上,许多其他因素也能引起肌酐的波动。过于局限地将肌酐升高与肾脏病挂钩,可能会错失更重要的健康线索。

不是肾病,肌酐升高的非肾脏原因1.脱水:水分少,肌酐浓度偏高

有些人可能会发现,早晨起床时或者某段时间内因为喝水少、气候炎热等原因,血肌酐水平升高。原因很简单——脱水。当体内水分不足时,血液中的废物浓度会增加,肌酐也随之升高。这种情况下,肾脏本身并没有损伤,但水分缺乏却影响了正常的代谢排泄功能。

解决方法:保持良好的水分摄入,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或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肌酐因脱水而升高。

2.高蛋白饮食:吃得太多,肾脏负担加重

高蛋白饮食尤其是大量红肉或补充蛋白质的饮料,可能会导致血肌酐升高。虽然这不会直接伤害肾脏,但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肾脏的过滤负担,导致肌酐的升高。这对于健康的肾脏并不是一个大问题,但对于已有肾病的人来说,过多的蛋白质可能加速肾脏损伤。

解决方法:避免过量摄入动物性蛋白质,控制高蛋白饮食,尽量选择低脂肪、低蛋白的饮食方式。

3.剧烈运动:肌肉损伤,短暂性肌酐升高

剧烈的运动,特别是重量训练、马拉松等强度较大的运动,可能导致肌肉组织微小损伤,释放大量肌酐进入血液。此时的肌酐升高通常是暂时性的,不会对肾脏造成长期影响。尤其是对新手运动员或者恢复期的运动员来说,适度的恢复时间非常重要。

解决方法:适当调整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训练,特别是在恢复期时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对肌肉的伤害。

4.药物使用:肾脏“毒性”药物可能会影响肌酐

某些药物,尤其是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抗生素(如头孢类)、化疗药物等,可能对肾脏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导致血肌酐升高。这些药物虽然有助于治疗一些疾病,但滥用或者长期使用时,肾脏的负担就会增加,从而影响肌酐的水平。

解决方法: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如果需要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应定期监测肾功能。

5.急性心衰:心脏问题也能影响肌酐

一些心脏问题,尤其是急性心衰,可能间接导致血肌酐升高。因为心衰会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血液供应减少,肾脏的血流量减少,导致肌酐无法有效排泄。虽然这不是肾脏本身的问题,但同样会导致肌酐的升高。

解决方法:早期识别和治疗心衰等心脏疾病,避免其影响肾脏功能。

6.怀孕:孕期身体的正常变化

怀孕期间,尤其是妊娠后期,许多孕妇会发现肌酐值略有升高。这个现象在某些孕妇中较为常见,因为怀孕期间肾脏的代谢负担增加,虽然并不一定代表肾脏出了问题,但需要进行适当的检查以排除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可能。

解决方法: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确保母婴健康。

如何应对肌酐升高?

血肌酐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肾脏出现问题。对待血肌酐升高,最重要的是冷静分析,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找到确切的原因。

  1. 进一步检查,找出真正原因
    如果发现血肌酐升高,建议进行全面的体检,包括尿常规、肾脏超声等检查,评估是否存在肾脏损伤、脱水、药物影响等因素。
  2. 调整生活方式,减少肌酐升高的诱因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蛋白饮食,增加水分摄入,定期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此外,要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对肾脏的压力。
  3. 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
    一些药物可能导致肌酐升高,因此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特别是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潜在损害的药物。
  4. 监测并治疗潜在疾病
    如果肌酐升高与其他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相关,及时治疗原发病,减轻对肾脏的负担。
结语:肌酐升高并非绝对的肾脏警报

血肌酐升高常常让人焦虑不安,但它的升高并不总是代表肾脏疾病的发生。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适当的药物使用和及时的医学检查,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血肌酐升高的真正原因,避免误诊和过度担忧。记住,肌酐升高并不是肾脏问题的“绝对证据”,它只是身体健康的一种信号,我们要通过全面的检查和分析,去找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头条健康#健康##肌酐##关于肾脏那些事#

孕妈肥胖与宝宝肾脏健康:一项你不可不知的研究

正常情况下,每个人有两个肾脏,他们像两台“泵水机”,主要为人体排出多余的水和代谢废物。由于先天或后天获得性因素导致一侧肾缺失,对侧肾称为孤立肾。包括单侧肾未发育或发育不良所致的先天性孤立肾和因肾肿瘤、外伤、结核、活体捐肾等原因切除单侧肾脏的获得性孤立肾。无论先天性还是获得性孤立肾,均存在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脏病的风险。


01

1.先天性孤立肾流行病学

先天性孤立肾是先天性肾脏及尿路发育畸形常见的表型之一,也是儿童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患病率约0.5‰~2‰,左侧肾缺失较右侧多见,男女比为1.8∶1。

02

先天性孤立肾病因

发育因素:泌尿、生殖系统在胚胎发育上具有同源性,故先天性孤立肾常伴随生殖系统发育畸形,女性生殖系统畸形主要为Muller管畸形,常见类型包括单角子宫和双角子宫、双阴道和双子宫等。男性主要表现为Wolff管畸形所致的精囊、输精管和附睾的缺失或闭锁等。在一部分综合征及其伴随的染色体异常所致的畸形中也可出现单肾缺失

基因因素:在肾脏发育过程中,致病基因突变可导致单肾缺失,如HNF1B、PAX2、Wnt家族、Wt1和DSTYK等基因发生突变。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为孕产妇疾病、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妊娠早期服用激素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吲哚美辛、布洛芬)、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霉酚酸酯)、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降尿酸药物(秋水仙碱、别嘌醇)及化疗药物等均可能与单肾缺失的发病相关。2023年9月荷兰一项发表在Nephrol Dial Transplant上的研究报道,位于ARSB基因内含子的rs3098698变异与母亲超重或肥胖(定义为BMI>25kg/m2)之间的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即母亲超重或肥胖或可导致婴儿先天性孤立肾。

03

临床结局

孤立肾并非一种良性状态,可发生慢性肾脏病甚至终末期肾脏病。孤立肾患者慢性肾脏病发生率为 2/1000,其风险是普通人群的3.26 倍,获得性孤立肾发生慢性肾脏病的风险较先天性孤立肾更高(HR 6.10 比 2.22)。先天性孤立肾患者高血压、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32.2%、43.0%和25.4%。合并其他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者或者存在肾脏病家族史者孤立肾预后差。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的研究数据显示,孤立肾患者肾功能不全[eGFR<60 ml·min-1 ·(1.73 m2 ) -1 ]的发生率为 41.5%,年龄增加、贫血、高尿酸血症和高尿蛋白水平为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周伟欣,张文君,景梦怡.孤立肾的研究现状[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9,28(3)

[2]张文君. 对孤立肾的认识和临床管理进展[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0, 36(8): 637-642.

[3]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driving congenital solitary functioning kidney.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23 Sep 20.

【科普】生完孩子,肚子怎么还越来越大了?

36岁的小杨终于收获了爱情的结晶,因为知道高龄妊娠风险会增加,她比年轻妈妈更加认真地进行孕期检查,但到了28周时产检时,还是发现了特殊情况。

那天小杨常规到产科门诊检查,产科王晶医生发现她血压居然达到了189/105mmHg,不仅血压高,小便里面还有蛋白 。医生诊断小杨这是得了妊娠期高血压合并重度子痫前期,需要立即收住入院。

每次检查好好的怎么忽然得了重度子痫前期?

孕前血压正常的孕妇,在妊娠20周以后发现血压增高,就属于妊娠期高血压。如果再合并蛋白尿、水肿、肾功能损害等症状就称为子痫前期。

严重时可因全身血管痉挛发生抽搐甚至昏迷症状,危及到孕妇的生命,也就是子痫。

小杨病情符合诊断子痫前期的两个主要依据:

1. 血压≥160/110mmHg

2. 尿蛋白≥5.0h/24h或尿蛋白( )

虽然怀孕仅28周,但小杨的情况已经无法让她继续妊娠了,为了避免更糟糕的症状出现,在进行规范促胎肺成熟治疗后,产科余春风主任医师为小杨实施了剖宫产终止妊娠。

术后小杨被送入重症监护室,宝宝也去了新生儿监护室治疗。

子痫前期来势汹汹产后又引发重度并发症

一般子痫前期患者产后血管痉挛情况会逐渐改善, 血压会逐步趋于稳定,可以减少降压药物用量, 尿蛋白会同步逐渐减低,小便量增多。

但重症监护室苏俊主任考虑到小杨本次病情发展迅速,发现时已有肝脏、肾脏以及心肌损伤的表现,而且产前使用了比较大剂量的降压药效果不好,尿蛋白始终还是 , 因此特别叮嘱需要警惕重度子痫前期常见的几种危险并发症:HELLP综合征、肝包膜下血肿、心力衰竭等情况。

果然,ICU阮志强主治医师发现小杨的血压术后也降得不太理想,对比每日的尿量,还在逐步减少,这可不是好苗头。

更离奇的是, 2天后,小杨的肚子开始隆起,肠道胀气明显,并逐渐出现了大量的胸腹水,肚子变得比之前怀孕时还要大!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ICU医生一贯的临床思路,经过综合分析判断,苏俊主任考虑这是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了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毛细血管渗漏

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各种致病因子造成毛细血管的内皮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引起大量血浆蛋白质、水分渗透到组织间隙,从而出现组织间隙的水肿、低蛋白血症、低血容量休克、急性肺水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因为小杨是重度子痫前期,这个疾病会引起全身血管痉挛和血管内皮损伤,而她的病情在进一步加重,故而引起了毛细血管渗漏。

多学科联合治疗对症下药“拿下”毛细血管渗漏

找对原因就可以有的放矢,他们当即开始针对引起毛细血管渗漏的原因进行治疗:

一方面通过补充白蛋白、羟乙基淀粉等胶体提升血浆胶体渗透压,同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

为了精准地控制液体出入量,量出为入,需要严密监测容量负荷和尿流率,精准施治,动态调整。

为了更快康复,监护室还邀请了中医科医生给小杨针灸、中药治疗。

在杭妇院多学科团队的精心治疗下,之前最多时有8公分的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5天后完全吸收。

1周后,带着满满的感激之情,小杨顺利回到了产科病房。此时,新生儿科也传来宝宝健康状况良好的喜讯。

子痫前期高危人群有哪些?如何预防?

好好的,还那么重视产检的小杨怎么就得了这个病,感觉防不胜防啊!

让我们来看看哪些是子痫前期的高危人群吧

初产妇;孕妇年龄过小(<18岁);孕妇年龄过大(>40岁);多胎妊娠;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等;糖尿病;肥胖;既往子痫前期病史。

如何预防?

子痫前期一般出现在妊娠中期,也就是妊娠20周左右。为了提早发现子痫前期,在怀孕20周左右,孕妇妈妈应该可以重点检查血压和蛋白尿。

一旦发现异常就赶紧联系医生进行治疗,若是发展到子痫阶段就会有生命危险。医生会根据情况使用药物控制相关的症状。

杭妇院为杭州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在产科和重症医学科上有着丰富的高危孕产妇救治经验,为每一位子痫前期准妈妈保驾护航。

END.

素材提供丨阮志强

医学审核丨苏俊

编辑/监制 | 健康事业发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