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加肥胖(低血糖肥胖者怎么减肥)
肥胖患者饱受低血糖困扰十来年,原来是这种肿瘤在作祟
总觉得肥胖患者常常会有高血糖的困扰,但是66岁的邵女士,10年来却因为低血糖反复发作备受折磨。近日,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朱桂祥带领团队成功为她实施了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既成功保留了脾脏,又切除了隐匿在体内的肿瘤病灶。
图源 视觉中国
肥胖患者常规术法难题多 巧施微创术解决难题
66岁的邵女士,近10年来低血糖反复发作,给生活带来极大困扰。来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就诊后,行检查发现邵女士是较为少见的胰岛细胞瘤患者,肿瘤位于胰体尾处,需行肿瘤切除术。为此,普外科主任医师朱桂祥带领袁超、王亚巍等医师等组成的医疗团队,认真分析患者病情。由于邵女士体型偏胖,如果按照以往常规开放手术方法,采用上腹部大切口,创伤大、恢复慢,还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如需同步切除脾脏,更会带来患者术后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经医疗团队反复讨论和患者及家属沟通,拟行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在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及术中术后预案,2020年12月中旬,成功为邵女士实施了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术后腹部仅留下5个小切口,术后第一天就能进食流质,可自行下床活动,很快邵女士就康复出院。
胰腺间多血管相连,术中稍有不慎会大出血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的手术方式有:联合脾脏切除、保留脾血管保脾的(Kimura 法)和离断脾血管保脾的 (Warshaw 法)。Warshaw 法手术难度稍低,但术后可能会出现脾脏血供障碍、脾梗死、区域性门脉高压等并发症。朱桂祥主任团队本次手术采用的是手术难度大的Kimura法,成功保留了患者脾血管且避免了以上并发症。它的难点在于脾动脉和脾静脉全程并行于胰腺上后方,与胰腺之间有多支行程极短的小血管相连,稍有不慎,即会造成术中大出血,特别是在腹腔镜下更难以止血,往往导致中转开放手术或被迫一并切除脾脏。
这种肿瘤高发年龄为40-50岁,首发症状为低血糖
朱主任介绍,胰岛细胞瘤有以下特点:因胰岛β细胞瘤或β细胞增生造成胰岛素分泌过多,进而引起低血糖症,其胰岛素分泌不受低血糖控制。该病在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最为常见,女性略多于男性,高发年龄为40-50岁,大多为良性、单发,体积小,直径一般为1-2cm。首发症状是低血糖,患者常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症表现,即空腹或运动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症状发作时血糖低于2.2mmol/L,进食或静推葡萄糖后可迅速缓解。
目前,腹腔镜技术已拓展至普外科所有亚专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作为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将持续努力提高医疗技术,积极推进学科建设,着力将科室打造成为南京主城北部地区的普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及微创治疗中心,更好地为周边人民的健康服务。
通讯员 罗鑫 殷舒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碧莹
校对 徐珩
来源:紫牛新闻
身体出现3个“小变化”,请接受现实:糖尿病找你了
大家都知道治疗疾病是越早干预越好,所以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以免患了糖尿病而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与其等到疾病发作去治疗,不如就从一开始就进行预防。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血糖水平的变化而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在糖尿病发生初期,一般都是有迹可循的,如果身体出现这些小变化,最好尽快去看医生,检查一下。
1、心慌多汗
长期出现身体多汗、心慌、身体乏力、手发抖的等症状表现,那么则表明你体内的血糖水平可能出现了问题,这种情况下还请尽快去医院进行血糖检查。
2、视力下降
眼睛容易觉得疲劳,视力急剧下降,还会有眼睛黑蒙、近视、视物模糊等情况。其实这些都可能是糖尿病眼病的预警信号。
3、经常感到饿
吃饭时间稍微晚一点就饿得发慌,甚至出现低血糖,心慌出虚汗、眼前发黑甚至虚脱。
如果你的身体出现这些症状,如果不早期进行预防和治疗,任其发展的话,糖尿病尽早就找上你,所以生活中要慎重。
蔬菜含有丰富的钙、镁、磷等矿物质元素,每天食用适量西兰花、黄瓜、苦瓜都可以有效降低患糖尿病病风险。另外吃饭之前可以先吃蔬菜,尽量不要加其他作料,力求清淡。
酒性辛热,可直接干扰机体的能量代谢,加重病情。因这乙醇可以加快降糖药的代谢,使其半衰期明显缩短,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忌酒。
糖尿病人饮食的调理是非常的关键的,因为我们平时如果不注意糖分的摄入的话,会增加肥胖的机率,会使糖尿病人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而且严重的话还会引起一些并发症,甚至会危及生命。
糖尿病人,出现心慌、冷汗时,要提防低血糖
华子在回答一位糖尿病人的咨询时,嘱咐他平时要注意预防低血糖。他有些不解,糖尿病不是血糖升高吗,为什么还要提防低血糖?华子告诉他,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偶尔的高血糖问题不大,但是如果出现低血糖,就会导致严重的问题,甚至有生命危险。
华子有一位朋友,家里的叔叔就是因为低血糖造成了脑损伤,在ICU里住了两周,最终成为了“植物人”。
人体正常血糖在3.9~6.1mmol/L之间,健康人血糖低于2.8mmol/L,或是糖尿病人血糖低于3.9mmol/L时,就是低血糖。人的大脑依赖葡萄糖提供能量,当出现低血糖时,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应,就会“死机”。
初期会出现心慌、手抖、出汗等症状,随着程度加重,可能会出现躁狂、妄语、行为异常、精神错乱等脑功能障碍症状,之后会发生昏迷,如果6小时内得不到有效救治,大脑将发生不可逆转的水肿、坏死。
曾经在一个案件中,有个护士趁男友睡觉时,向其注射了胰岛素,最终导致了男友死亡,利用的就是低血糖对人体的伤害。
1、空腹饮酒:酒精可以阻止人体肝糖原分解与糖异生反应,空腹状态下饮酒容易引起低血糖,使人更容易醉酒。所以在喝酒前,要吃些主食“垫底”,不要空腹饮酒。
2、反应性低血糖:肥胖、糖尿病前期者,会存在胰岛素分泌异常,如果吃碳水类食物过多,可能会刺激胰岛素过度分泌,在餐后2~3小时造成反应性低血糖。
3、肿瘤:在胰腺内发生肿瘤,会刺激胰岛素过度分泌,导致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
4、糖尿病:糖尿病人需要使用降糖药物、饮食控制以及规律运动共同控制血糖,在用药过量、吃饭不及时或是运动过量时,就容易出现低血糖。
在发生低血糖时,初期表现为心慌、冷汗、手抖,此时要迅速补充含糖食物。糖尿病人最好随身携带糖果、含糖饮料,在出现低血糖症状时立即食用。
要注意的是,如果降糖药物中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时,会抑制多糖、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吃普通的含糖食物不能解救。在发生低血糖后,需要直接补充葡萄糖才可以。
同时服用洛尔类药物的糖尿病人要注意,因为洛尔类药物有降低心率的作用,可能会掩盖低血糖时的心慌症状,从而没有低血糖的前驱症状,就有可能直接进入脑功能障碍、昏迷。
如果糖尿病人已经发生昏迷,则不建议强行喂食或是喂水,因为此时有可能误入气管,造成窒息。此时需要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让医生通过静脉输液方式进行抢救。建议糖尿病人随身携带联系卡,写明所患疾病与联系人电话,在出现意外时便于施救。
总结一下,有糖尿病的人,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要注意低血糖的威胁。平时要对血糖进行监测,不要低于3.9mmol/L。如果出现了心慌、冷汗时,要提防出现低血糖。不要随意更改用药剂量,要按时吃饭,不要过度运动。对用药有疑惑时,要向医生或是药师咨询,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