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腰脱与肥胖(腰脱会引起)

辽沈晚报阜新时刻 0
文章目录:

「阜新卫生健康」《身边专家讲健康》白少英和您谈防“腰脱”

随着年龄增长,很多人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腰脱”。对于“腰脱”的病人,平常一定要锻炼好腰背部肌肉的力量,因为强健腰背部肌肉,对腰椎有维持和保护的作用,能够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

今天我们《身边专家讲健康》栏目就请来中医骨科专家和大家谈谈如何锻炼腰背部肌肉来防止“腰脱”。

请点击视频

本期专家

白少英,阜新市中医医院骨科专家,主任中医师,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曾进修于解放军总医院。擅长治疗骨折脱位,颈、肩、腰、髋、膝部疼痛,活动障碍,骨髓炎,骨缺损,微创治疗拇外翻及足踝部伤病。

知识拓展

科学防护 远离腰痛

腰背部肌肉是维持腰椎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经常锻炼对人体好处非常多——

能够增强身体素质,可以改善腰背肌营养、增强组织协调性、提升腰背力量,并且还可以很好的缓解腰背肌紧张疲劳。

有助于维持及增强脊柱的稳定性,从而延缓脊柱劳损退变的进程,预防急、慢性腰部损伤和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疾病发生,让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能够增强人体的抗劳能力。

专家提醒,除了锻炼之外,更重要的是日常预防

纠正不良的姿势

避免弯腰过久或伏案过低,坐一小时左右后要换姿势或起身活动,使用靠垫为腰部缓解压力,背重物时,胸腰稍向前弯,髋膝稍屈,迈步要稳,步子不要大。

防止过劳

腰部作为人体运动的轴心,过度劳累,必然造成损伤而出现腰痛,因此,在各项工作或劳动中注意有劳有逸。

使用硬板软垫床

过软的床垫不能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所以最好在木板上加一张10厘米厚的软垫。

控制体重

控制体重,身体过于肥胖,导致身体重心前移,腰椎和腰背肌力负担增加,日久造成损伤,引起腰椎疾病发生。所以,需要节制饮食,加强锻炼。

最后强调重点:

任何运动都贵在坚持!

来源:阜新市中医医院

健康科普堂|久坐带来的健康问题不可小觑

【导读】

人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稀里糊涂地就和颈椎病、腰脱、肥胖等结伴而行了,很多人不知道这些健康问题其实就是“温水煮青蛙”。“久坐”看似舒服的行为,让人在舒服的生活方式中不知不觉就中招了,就成为了“久坐一族”。而久坐会带来的一系列的健康问题会让人痛苦不堪。

什么叫久坐?《自然》子刊上的一项研究认为,不论是长时间坐着、斜靠还是躺卧,凡是能量消耗小于1.5倍基础代谢率的清醒行为,都属于久坐和缺乏身体活动。(笔者注:基础代谢是指清醒静息状态下维持机体细胞、器官正常功能和稳态所需要的能量消耗。如果每天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工作,不做额外的运动,那么每日的总消耗是基础代谢率的1.2倍。)

一、久坐会带来哪些健康问题

1.久坐易患“腰突症”。研究表明,人体在坐位时,如果保持正确的坐姿,腰椎间盘内的压力是平卧位时的6倍;如果坐姿不良,压力会飙升到平卧位时的11倍。很多人不喜欢端坐,喜欢向前倾斜着坐,这样腰椎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坐的时间太长,人体的腰背肌肉或者韧带就会长时间地处于紧张状态,很容易产生腰肌劳损,甚至会引起腰间盘突出。

2.使血管发生严重的硬化。经常久坐,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会影响舒张因子的分泌,使血管发生严重的硬化,内皮的收缩力量进一步减弱,弹性变得更差。久之,就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3.增高患癌风险。德国研究人员发现久坐与结肠癌、乳腺癌及子宫内膜癌的患病风险增高有关。因为人体中免疫细胞的数量随着活动量的增加而提升,久坐不动会使人体缺少足够的免疫细胞。日本在对接受胃癌手术患者的调查中也发现,吃得太饱和久坐不运动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4.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习惯久坐的生活方式会导致2型糖尿病危险增加112%。研究人员分析认为,因久坐缺乏锻炼,身体会出现重力性脂肪组织分布异常。脂肪堆积在下腹部和腰背部,导致向心性肥胖,从而出现代谢异常,诱发糖尿病。

5.下肢深静脉血栓。研究指出,每天固定一个坐姿3小时以上的人,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是其他人群的2倍。久坐不动,腿部的肌肉收缩减少,下肢血流速度减慢,会增加血栓发生的几率。

6.对心脏的危害。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发现,与每周坐不到11小时的人相比,久坐超过23小时的人,因心脏病突发而死亡的几率高出64%。久坐时,血液流动缓慢,脂肪酸沉积在血管,更容易阻塞心脏血管。

7.颈椎病。患颈椎病大多是久坐惹的祸。坐着低头看手机,好比给脖子上挂了个重物。造成颈部疼痛、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

8.容易发胖。久坐的人,因缺乏锻炼,对能量的消耗减少,身体新陈代谢减慢,身体的热量消耗远远小于热量的摄入,会出现重力性脂肪组织分布异常。脂肪堆积在下腹部和腰背部,导致向心性肥胖。而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9.痔疮。长时间保持坐姿,腹部血流速度会减慢,下肢静脉血不能回流,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在这种情况下,直肠静脉丛容易发生曲张,导致血液淤积,最终形成一个静脉团,即痔疮。

二、如何应对“久坐”

问题来了,久坐这么多“罪状”,我们该怎么办?《自然》子刊上的研究明确指出,“少坐多动”是预防和管理心血管病的重要方法,利用环境、教育、激励等干预措施,减少久坐时间,能够显著改善人群健康状况。美国糖尿病学会发布的指南也明确提出,所有人应该减少久坐时间,特别是要避免每次久坐超过90分钟。

1.尽量保持正确的坐姿。首先要保证坐直了,不要前倾。肘部弯成90度,脚平放在地上,采用靠背椅,然后人尽量往椅背靠,坐的姿势应该是两个90度比较合适,也就是腰和大腿成90度,膝关节也成了90度,这个时候人体腰椎所承受的应力相对来说就比较小。

2.坐着的期间要动一动。坐了一小时起来动一动,或每隔四十分钟起来走一走。人很难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坐了40~60分钟后要站起来活动5~10分钟,不仅有助身体健康,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所以,在办公室工作中要经常通过倒杯水、去卫生间,或者上下楼等来增加活动量。

3.办公时可以坐和站着交替变换一下。美国梅奥诊所的一项研究显示,站立办公每分钟会多消耗0.15千卡,若将每天久坐的一半时间改为站着,有助减肥。所以在办公桌前办公不妨试试坐和站着交替变换一下。因为站立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运动”。站立能改善姿势,缓解背部疼痛,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

4.选择一些科学适度的运动。

(1)颈部保健操。选择简单科学的颈椎操活动颈部,可以在工作间隙进行颈部活动。

(2)腰背部活动。加强腰部肌肉的活动伸展,减轻腰部压力,放松久坐疲劳的腰部肌肉。放松背部肩部,缓慢呼吸,减轻身体劳累感。

(3)对墙画圈。面墙而立,手臂伸直,对墙做画圆圈的动作。多次做这个动作,活动肩膀,放松肩部肌肉,可以防治肩周炎。

(4)下蹲、深蹲。对于脂肪堆积在臀部腹部这些位置的办公室久坐的人群,如果没有膝关节问题,最好的运动方式是下蹲、深蹲。对气血经络的流通和减肥,都有很好的效果。

(5)坐着时绷脚尖和勾脚尖交替。平时应该养成这种勾脚的锻炼习惯。这在长途乘车或坐飞机时尤其重要。有利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造成的可怕的肺栓塞。

朋友们,应对“久坐少动”的最好方法就是平时用科学运动弥补久坐的危害。现代人普遍缺乏运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缺乏运动是全球死亡的第四大危险因素,有60%~85%的人没有进行足够的运动。我们可根据运动专家的建议,即每周“3、5、7”运动原则(每次至少运动30分钟,每周运动5天,运动后心率170-年龄)持之以恒地去运动。请记住,科学运动能很好地帮助久坐人群维持身心健康。

【本期专家】

孙逊,和平区疾控中心原副主任,主任医师。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成员,辽宁省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辽宁好人,辽宁省老科协银领讲师团成员,沈阳市关工委老专家报告团成员,沈阳市科协科普大学教研中心主任,沈阳市十佳科普名师,沈阳市老科协健康养生科普宣传老专家孙逊工作室,和平区卫健局健康教育巡讲团顾问。

9岁小胖墩确诊腰椎间盘脱出!专家:或与久坐不动、肥胖有关

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吕彦霖)“这么小确实是比较少见!”1月16日,南京市中医院骨伤科杭柏亚主任的门诊来了一位小患者,9岁的鹏鹏(化名)因长期腰痛前来就诊,确诊为L5/S1椎间盘脱出(中央型)。

记者了解到,小学生鹏鹏大约从半年前开始出现腰痛的症状。不过起初,鹏鹏和妈妈都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直到不久前因腰痛久久不能缓解,还有加剧的趋势且影响到了生活,才在当地医院就诊。“拍了片子就是L5/S1椎间盘突出(中央型),还有脊柱侧弯,医生建议要动手术”,鹏鹏妈妈痛苦地回忆。一听这么小的孩子要动手术,妈妈又辗转带着鹏鹏在多地就诊。

“就片子来看孩子现在可能已经发展成腰椎间盘脱出了,脊柱侧弯也是由于严重的腰椎问题代偿所致。”杭柏亚主任告诉记者,椎间盘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病变。一般认为是由于随年龄的增长,导致椎间关节的承载能力因退变而逐渐降低,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膨出、突出或脱出。由于压迫相邻神经,可能产生疼痛、麻木、酸胀等症状。这其中,“脱出”就是相比于“突出”“膨出”,更为严重的情况。

“腰脱”通常被认为多见于成年人,儿童发生率较成人低,但有报道称,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是为何?杭柏亚主任认为,除了先天性发育异常,后天致病的因素也正不断加剧,须引起关注。“很多儿童青少年经常久坐,学习或者刷手机,也有一些孩子趴着午休,也可能是孩子每天背的书包过重,这些都会带来腰椎间盘压力负荷增大,无形间给腰椎‘催老’。”

同时专家指出,由于缺乏体育运动,腰背肌肉、椎旁肌群和韧带等得不到有效锻炼,也会造成对腰椎间盘的支撑不足,腰椎疾病风险无疑增加。

“鹏鹏的体重已明显属于超重范畴,这个原因也肯定会影响腰椎。”专家指出,肥胖会导致腰部肌肉松软无力,腰椎稳定性降低,使得腰椎间盘压力加大。

值得一提的是,腰椎间盘一旦出现退变则不可逆。专家呼吁,预防过早中招腰椎疾病,儿童青少年以及家长和学校都应该重视。生活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伏案学习。同时加强体育运动,注意科学锻炼,避免不恰当运动也会造成的腰椎损伤。“出现了症状不要拖,尽早就医才能避免更严重的后果”,专家强调。

据悉,儿童腰椎间盘疾病建议先接受保守治疗。儿童腰椎髓核含水量高,柔软且粘稠,不像退变的成人髓核一样容易脱水和吸收。“目前我们考虑采用手法正骨、贴敷等中医外治方法治疗,同时提醒孩子抓紧减重,尽量避免受吃药、手术之苦。”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