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者捐血(肥胖可以捐献造血干细胞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引起肥胖、让人上瘾?这些关于献血的真相你应该知道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自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国无偿献血人次和采血量连续二十年持续增长,1998年,全国无偿献血人次大约是30万,到了2018年接近1500万人次。1998年全国采血量不足500万单位,到2018年达到了2500万单位,增长超过4倍。

但一提起献血,很多人会有抗拒心理,这是由于对献血的认识有误区造成的。其实经常献血的人可以提高血管的健康,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且一些心血管的疾病是对身体非常有害处的,而且也会是一些生活得到一定的混乱性,所以说经常献血的话对血管堵塞一些都会有所提高的,而且如果是经常献血的话,对身体是有一定好处的,因为献血可以使身体内的铁元素达到一定的平衡,所以就会减少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而且还有能够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问题,所以说献血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那么,还有哪些误区是常见的呢?

献血前不能吃东西

【真相大白】献血一定不能空腹!

【原因解释】平时去医院体检,抽血检查时常常被要求空腹,所以大家误以为献血也应该是空腹,其实不然。因为空腹时体内血液葡萄糖含量相对降低,献血后血容量下降,较容易使献血者出现轻度或重度献血反应。而进食可提高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和血容量,可大大减少献血反应特别是重症献血反应的发生。

【温馨提示】如果您忘记吃早餐了,我们的各大献血车(屋)都是给您准备了饼干和糖果的哟。

献血前后不能喝水

【真相大白】献血前后要适当多喝水!

【原因解释】献血前半个小时可以喝一些糖水,因为糖水更容易进入血液,另外,喝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管充盈,对献血者来说也有安全、舒适的感觉,从而使得采血过程顺利进行。献血后,需要对血容量进行补充,而补充血容量最快的方法是补充水分。通过大量补充水分,可使血容量在1-2小时内恢复正常。

【温馨提示】献血前一定不要喝浓盐水,这样会使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相对变少,而血浆变多,这对由于贫血而需要输血的病人来说,血液质量就打了折扣。对于献血者本人来说,也会增加胃肠负担。

献血后会引起肥胖

【真相大白】肥胖的原因一定是摄入过多!

【原因解释】正常情况下,献血是不会直接导致人体发胖的,因为造血并不是造脂肪,不能简单将二者对等起来。献血后,人体会在120天内完成全身所有血液的一个循环和补充,在此期间,如无特殊情况,人体会加大对营养的需求。正是因为如此,许多人会经常感觉到饥饿,食量也会变大,如果不加以控制,是很容造成肥胖问题的。

【温馨提示】献完血后,补充营养要讲究方式方法哟,不要食用高热量、高油分的食物,清淡饮食才是对身体最好的呢。

献血可能感染疾病

【真相大白】无偿献血一定不会感染疾病!

【原因解释】无偿献血采血工作人员均为经过采血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采供血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国家《血站技术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对采血过程使用的关键物料:如血袋、试剂、消毒液、辅料等有严格的进货质控环节,对采血过程中的消毒有严格的时间及范围要求,献血者所用的采血物料均为一次性使用,用后销毁,没有任何获得感染的机会。因此,参加无偿献血是非常安全的。

献血会让人上瘾

【真相大白】无稽之谈!

【原因解释】献血不是吸烟,更不是吸毒,当然不会“上瘾”。献血后人体会以正常的速度再生血液,不会因血液“产生过多”而迫使献血者不停地献血。或许还是有人会问,那些献血多次的献血者,他们是为什么一次又一次来献血呢?小编回答你,因为爱。

献血会造成气血虚弱

【真相大白】你小看了人体的调节机能!

【原因解释】献血不会使人“虚亏”、“伤元气”。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7%—8%,一个60公斤重的人总血量约为4800毫升,其中80%的血液参与外周循环,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脏和脾脏中。一个人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存储在肝脏、脾脏的血液会被动员出来,保证参与循环的血量不会减少。科学证明,健康人一次失血10%,在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不会引起不适。血液每时每刻都在吐故纳新,人体对血量的调节机能也十分健全,献完血后绝不会产生气血虚等情况。事实上,献血者在离开献血现场时,机体已经开始对献出的血液进行补充。数小时后,血容量即可达到正常水平,不会感到不适。献血者当天仍可从事非强体力性日常工作。

【温馨提示】献血后的二十四小时内是不宜做剧烈运动的哟,请您好好休息。

献血会贫血晕倒

【真相大白】血液会新生。

【原因解释】不少人以为,献血后需要补血,否则容易贫血。其实,献血者按规定间隔日期献血,不会引起贫血。每次献出的少量血液通过机体调节,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并不影响血液再生功能。

【温馨提示】贫血是种疾病,贫血的人是不能参加献血的。

献血会导致血压异常

【真相大白】正常人的血压异常多为紧张所致!

【原因解释】献血不会引起高血压或低血压。有些献血者献血后,可能会出现暂时血压偏高或偏低的症状,这是由于献血时精神紧张所致。健康人献血是不会出现血压浮动的现象,更不会使人患上高血压或低血压疾病。一些人看到血液流动就会产生紧张害怕的情绪,或者本身有晕血现象的人都有可能出现昏厥的情况。专家指出,有这样情况的人不适合献血。

献血会影响生育功能

【真相大白】献血和生殖系统关系不大!

【原因解释】民间素有“一滴精,十滴血"的传言,然而,生育能力取决于人体生殖系统的发育是否正常,取决于受精卵生长发育的条件与否,而与是否献血没有直接关系。

每逢献血胖三斤?都是贪嘴惹的祸!

血液对生命至关重要,一个健康人如果一次失血超过总血量的30%,就会危及生命。截至目前,科学家还未研发出人体血液的替代品,医疗输血仍然依靠人们的无偿捐献来提供。

但网上却有不少传言称,献血其实对献血者的身体是有害处的。

献血降低免疫力?

我们知道,血液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组成,其中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杀灭细菌,参与体内免疫过程。而网上有传言称,由于献血之后白细胞数目会变少,所以人体的免疫力会降低,危害健康。

那么网络传言是否属实?

其实,献血所失去的血量,只占人体总血量的很小一部分。按照我国《献血法》,无偿献血者经健康查体合格后,每次可捐献全血200或400毫升。这是什么概念呢?一般成人的血液总量为4000-5000毫升,所以若一次献血200毫升,献出的血量仅占个体总血量的1/20-1/25。

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科专家的解释,献血所献出的白细胞,只占人体白细胞总数的1%-2%。1-2小时之内,骨髓就会生成新的白细胞,使其数量水平恢复如初。

白细胞虽然是免疫细胞的一种,但人体的免疫细胞除白细胞外还有肥大细胞、血小板等。免疫系统依赖于免疫细胞与脾脏、扁桃体等免疫器官,以及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相互协调、共同合作。白细胞水平在极短时间内的微小波动,并不能代表身体免疫力的下降。

献血危害身体健康吗?

关于献血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早在2012年,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就在其官方网站作过解释:

人体20%-25%的血液贮存在脾、肝等器官中,当人体血循环需要血液时,脾脏等会连续不断地释放血液进入血管,参与血循环。献血并不会影响到正常的血液循环。

由于骨髓有着强大的造血功能,每个健康成人每年新生的血细胞相当于人体血细胞的总量。一位体重为50公斤的正常人一次献全血200-400毫升,在献血后5-10天,献血者体内的红细胞就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血小板、血浆蛋白、碳水化合物和水也会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水平。适量献血不会影响健康。

夏天不能献血?

有说法称,夏天不能献血,因为高温天气会使人大量排汗,这时献血不利于身体健康。那么夏天到底能不能献血呢?

上文已经解释,在身体状况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的情况下,适量献血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这与献血时的季节并没有关系。

相关专家表示,夏季人体易出汗,确实会使血液失去一部分水分,血液浓度会略微升高。但人体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正常排汗不会影响健康。夏天献血前,可先适当补充水分。

然而,如果进行了大量剧烈运动使身体严重脱水,或由于中暑等原因导致身体不适,那么这样的健康状况就无法达到健康检查标准,此时不建议献血。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身体状况是衡量能否献血的主要标准。献血前,血站的工作人员会对志愿者的身体状况作出评估,并取少量血液进行初步验血,只要符合条件,夏天适量献血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献血之后变胖了?

“献血会使人变胖”的说法一直存在。其实,脂肪的形成主要源自于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转化吸收,血液则是由脊髓造出,二者的产生方式完全不同。造血过程会促进脂肪积累的说法也并不存在。

但从一些网友发布的内容来看,确实有人在献血之后变胖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今年六月,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无偿献血”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专家指出: 献血跟胖瘦没关系,很多人献血之后会变胖,是补充过多营养造成的。原来献血后,人体会加速造血,在此期间,对营养的需求也会大一些。许多人在献血后刻意“进补”,大吃大喝,甚至专门增加一些营养品,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变胖。

献血后血液中的各种成分会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快速恢复,所以保持正常饮食就好,不必刻意补身体。

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际红十字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就开始建议和提倡自愿无偿献血,目前世界上已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无偿献血制度。我国鼓励符合条件的人积极参加无偿献血。

献血是好事,但献血的同时还应该听从医护人员的建议,并牢记相关注意事项。献血后充分休息,合理饮食,保证血液的正常新生。

参考来源:新华网、人民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

19岁胖小伙猝死前8个月献血浆16次,官方通报:涉事血站停业整顿

是什么样的原因,能让19岁的胖小伙忽然猝死?近日,山西小伙猝死家中,生前8个月有偿献血浆16次引起热议。网友纷纷把矛头指向血站,质疑死亡是否因为献的血浆太多,频次过高。对此,卫健委通报:涉事企业已经停业整改,事件进一步调查中!

事件经过

2024年,刚满19岁的赵信猝死家中,救护车到时已经没有生命体征,根本来不及抢救。父亲赵志杰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自己儿子去世前卖血浆20多次,8个月献血浆16次,最短的间隔时间仅仅12天!而且赵志杰质疑血站为了100元一人次的人头费,频繁诱导刚刚成年踏入社会的人卖血浆,非常的不妥!

而且赵志杰回忆了孩子出事前几天的状态,当时父子一起吃饭,赵信吃了2口就说自己不想吃了,吃不进去!而且对于自己身体出现问题,赵信生前也是有所感知的,他还去医院做了检查。检查单也在遗物中被翻出,当时已经重度贫血,出现造血功能障碍!

据悉,赵志杰只有赵信一个儿子,儿子的离去对他来说可谓沉重的一击。所以赵志杰决心为儿子讨个说法。

血站回应

随后血站方面做出回应,称一切都是按要求合法合规的,如果有异议家属可以走法律途径。好像吃定了自己一切都是没问题的!法律规定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六个月。对于献血浆,就宽松了一些。规定献血浆的时间间隔不可小于2周,而且1年内不能超过24次。

不过,2周也是要长于父亲赵志杰称的12天有矛盾,这样来看血站还是理亏的!如果走法律途径,最少赵志杰还是占优的,但是怎么证明死亡与献血浆有直接关联才是重点。如果是间接导致的死亡,影响因素占比是多少,也是关注点。毕竟19岁已经是成年人了,献血浆前收了钱,肯定也签了不少合同。从这两点看,赵信也要为自己的死负一定的责任。不过血站这种推脱态度,也是让人寒心。

网友评论

虽然鼓励大家献血,毕竟救死扶伤不能离开血。但是要是利诱、拉人头、罔顾献血者身体状况、追求经济利益,那献血就变了味!不少网友也在评论区称自己献血后有身体不适的!

最新进展

因为事件引发网友热议,当地卫健委也已经对涉事的血站和企业开展调查,目前血站处于停业状态!

这次忻州血站明显是带有盈利性质的,和我们平时认知的无偿献血,有一定的差异。赵信献出去的血浆可能变成商品进行买卖。有盈利的地方就更应该加强监管了!坐等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希望世界少一些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