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腺炎肥胖(做工程的合同怎么写)
化脓性汗腺炎
作者:骨科小锤子
链接:
来源:头条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汗腺感染后在皮内和皮下组织反复发作,广泛蔓延,形成范围较广的慢性炎症、小脓肿、复杂性窦道和瘘管,称为化脓性汗腺炎(suppurative hidrosadenitis)。发病部位多在大汗腺分布区,如腑下、肛门、生殖器、臀部、股部、腹股沟、乳晕、脐部和外耳道,发生于肛门周围者称为肛周化脓性汗腺炎。在中医学中属蜂窝漏、串臀瘘的范畴。20~40岁身体肥胖多汗的人,易患此病,女多于男。本病长期不愈有恶变可能,大多发生在病后10~20年。国外Jackman报道,125例肛周化脓性汗腺炎中有4例恶变为鳞癌,发生率为3.2%。
病因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正气虚弱,湿热侵渍,下注肛周,蕴结不散;或心脾两虚,健运失职,痰湿内生,结聚肛门而发。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复杂,可能与体内激素失衡、胚胎发育不良、局部潮湿、吸烟过多、细菌感染等诸多因素有关,细菌侵入汗腺、毛囊及与相通之导管,迅速繁殖,放出霉素,使腺管发炎、水肿、阻塞、化脓,在皮下蔓延扩散,形成多个脓肿。其间窄道相互通连,以致造成反复感染,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厌氧菌和厌氧链球菌。本病感染的细菌有一定的规律性,腋部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特别是革半氏阴性球菌,会阴部主要是厌氧链球菌;肛门和生殖器主要是F组链球菌感染。
大汗腺、皮脂腺和它们开口所在的毛囊,在发育上都受雄激素的控制。青春期开始分泌,活动的最高峰是在性活跃期。女性绝经后,大汗腺逐渐萎缩,分泌功能明显的减弱。本病的发病完全与大汗腺的活动一致,青春期以前从不发病,绝经期后不再发作。有文献报告例阉人用雄激素后发生本病。因此,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病理上,均表明本病是一个雄激素依赖性疾病。
局部卫生欠佳、多汗、吸烟、搔抓、磨擦等各种刺激因素,均易诱发本病。
症状
皮肤大汗腺部位长期反复发作多发性结节,持续时间最少3个月,不一定排脓或有波动感,但逐渐广泛蔓延,形成许多浅皮下瘘管、窦道和小脓肿,瘘管和肛管常无明显联系,肛管直肠无病变,无肛瘘内口,但有条索状融合的倾向。非大汗腺部位的耳后有黑头粉刺存在是本病早期诊断的标志,月经前多病情加重。本病极易误诊,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一疖:毛囊性浸润明显,呈圆锥形,破溃后顶部有脓栓,病程短,无一定好发部位。
二淋巴结炎:结节较大、坚实,炎性浸润较深,附近有感染病灶。
三复杂性肛瘘:管道较深,内有肉芽组织,常有内口,多有肛门直肠脓肿史。
四潜毛囊窦道:几乎总位于会阴缝的后部,且在许多病例中,脓性分泌物中可见毛发。
五畸胎瘤:瘘管很深,常通入明显的脓腔。
化脓性汗腺炎多在青春期后出现症状,常发生在身体健康、皮肤油脂过多、常有痤疮的青壮年人。初起为在骶会阴、阴囊区单发或多发的、皮下或皮内大小不等、与汗腺毛囊一致的炎性条索状硬结、脓疱或疖肿。以后化脓发生溃疡,瘘道形成,红肿明显,自觉疼痛,溃后排出恶臭的糊状脓性分泌物。但病变仅位于皮下,不深入内括约肌。随着第一个窦道形成,许多窦道相继形成,融合成片,皮下发生广泛坏死,皮肤溃烂,可扩展到肛门周围、阴囊、阴唇、骶尾部、臀部、腰部和股部,愈合后常导致硬化和瘢痕形成。常瘵有发热、全身不适、淋巴结疼痛肿大及肛周出现藏毛瘘。晚期可出现消瘦、贫血,或并发内分泌和脂肪代谢紊乱等症状。
治疗
一内治法:
1、中药内服:
⑴实热型:局部红肿疼痛明显,分泌物多,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洪数。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方用仙方活命饮或五味消毒饮加减。
⑵痰湿型:身体肥胖,咳嗽痰多,局部湿烂,分泌物多,舌胖淡,苔白腻,脉濡滑。治宜燥湿祛痰,方用二陈汤合三仁汤加减。
⑶心脾两型虚型:久病体弱,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体倦无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皮色晦暗,大便溏薄,肉芽不鲜,脓水时多时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补养心脾,解毒除湿,方用归脾汤加连翘、苍术、黄柏、土茯苓。
2、抗感染治疗:急性期可酌情应用抗生素,一般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决定选用抗生素的种类。常选用的药物有青霉素、红霉素、强力霉素、万古霉素等,但因本病常反复发作,病灶周围纤维化,抗生素可能不易透入,所以药敏试验不一定与临床效果一致。
3、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应用,可控制炎症,但不宜久用。
4、抗雄性激素治疗:近年来研究应用雄性激素药物环丙氯地孕酮(CPA)治疗化脓性汗腺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外治法:
1、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剂,水煎熏洗。可选用硝矾洗剂、葱硝汤、二花一黄汤等。
2、外敷拔毒祛腐生新之剂,如五味拔毒膏。
3、待腐尽伤面红活时,用生肌收敛之剂,如皮粘散。
4、急性炎症期可局部应用505硫酸镁溶液冷湿敷。对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可用浅层X线照射治疗。
三手术治疗:根据病变情况,手术可一期或分期进行。
1、病灶小者,可敞开病灶基底部换药。
2、病灶广泛,深达正常筋膜者可广泛切除感染灶,伤口二期愈合或植皮。
3、病灶待大者,可行广泛切除加转流性结肠造口术。造口是为了避免创口污染,并非常规,一般不轻易采用。
化脓性汗腺炎是个什么病,该怎么治疗?
化脓性汗腺炎是大汗腺感染后在皮内和皮下组织形成的范围较广的炎性皮肤病症,常并发脓肿、复杂性窦道和瘘管,反复发作,广泛浸润,发病部位多位于大汗腺分布区。
该病可能与体内激素失衡、胚胎发育不良、局部潮湿、吸烟过多、细菌感染等诸多因素有关,细菌侵入汗腺、毛囊及与相通之导管,迅速繁殖,放出霉素,使腺管发炎、水肿、阻塞、化脓,在皮下蔓延扩散,呈瘘管性、脓肿性和瘢痕性,发病以20~40岁青壮年男性,肥胖多汗、有长期吸烟者多见。本病的发病完全与大汗腺的活动一致,青春期以前从不发病,绝经期后不再发作。
本症常与聚合性痤疮﹑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慢性脓皮病可同时存在(又称痤疮四联征)。汗腺炎临床较少见,且表现多样,容易误诊,据Wilts统计报告,误诊率81%。
该病诊断主要根据:
⑴好发部位多位于大汗腺发布区如腋窝、腹股沟、乳头周围和肛门周围、会阴区等;
⑵临床表现特点: ①病区有多个窦道开口,且病变区皮肤增厚、变硬、呈暗紫色,周围皮肤凸凹不平; ②全身症状轻; ③无囊性肿物或波动感,无论早期病变或晚期都不能通过肛门直肠; ④窦道方向为纵横交错;⑶病程一般较长,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化脓性汗腺炎的治疗:
⑴药物治疗:中药、抗生素、皮质激素、抗雄激素等;
⑵手术:脓肿形成后需手术治疗,因病变位于皮肤真皮层,且脓腔不规则,多分支、多盲道,若简单切开引流常易复发,需广泛切开窦道或瘘管以及切除病灶周围的汗腺结构,这也是治疗的关键。
⑶护理:①注卫意皮肤生,避免出汗时冷水浴面;②防止皮肤损伤,避免搔抓、皮肤摩擦等刺激;③患病期间禁饮酒、辛辣刺激等食物。
【宁波市第九医院 肛肠外科 彭联明】
外科苑|化脓性汗腺炎,外科及早介入疗效会更好!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外科苑】专栏,逢周六推送!本栏文章由该院外科专家名医亲自撰文或指导写作,内容涉及众多外科常见病的科普讲解与防治建议,实用、权威!敬请关注!
化脓性汗腺炎,外科及早介入疗效会更好!
图文/肛肠科 赵永昌主治医师
阳光帅气的小周今年27岁,但他有一个难言之隐,近5年来两侧屁股靠近肛门处皮肤反复出现疖肿、疼痛、流脓,曾在当地多家医院就诊,西药、中药、内服、外用,尝试了很多治疗,不但没有控制病情反而越来越重。这些皮肤疖肿逐渐连成一片,接近手掌大小。病灶反复的肿痛、流脓对他的生活、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疼痛让他坐立不安,脓液污染衣裤,脓液的恶臭气味让他很难跟朋友、同事们正常交往。这个病就是——肛周化脓性汗腺炎。
2023年6月份,他来到我院肛肠科门诊,“赵医生,我是看了一篇你写的公众号科普推文来的,您看一下我这个情况是不是需要手术呢?”我给他做了系统的专科检查,跟他介绍病情所处阶段并建议住院手术彻底治愈。随后几天,在完善相关检查准备后,我们团队给小周右臀部较大病灶实施了团队原创设计的手术方式“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病灶扩大切除 病灶原位皮肤再利用适形植皮术”,术后移植皮肤成活良好、伤口快速愈合。本次住院将进行第二次手术,拟将左侧臀部病灶彻底清除,“斩草除根”。
一、化脓性汗腺炎是一种什么病?
化脓性汗腺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va,HS),也被称为反常性痤疮,是一种衰弱性、皮肤炎症性疾病。化脓性汗腺炎的诊断基于其特征性的慢性病程、皮肤改变性质、发病部位。患者通常会在臀部、肛周、腋窝、腹股沟的皮肤皱褶处出现疼痛性炎症结节、脓肿、窦道或瘘管。化脓性汗腺炎通常开始于青春期以后,反复发作。由于严重的疼痛、恶臭的脓性分泌物和运动限制,以及可能并发的共病(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此病对患者的生活、工作等有着深远的负面影响。欧洲的一项研究表明其发病率约为1%。
腋窝化脓性汗腺炎
腹股沟化脓性汗腺炎
臀部化脓性汗腺炎
二、化脓性汗腺炎要怎么治疗?
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维 A 酸类药物和生物制剂(阿达木单抗等)在内的抗炎药物,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早期和中期化脓性汗腺炎的治疗,能起到控制和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但需长期、反复用药。所以有研究认为目前化脓性汗腺炎的药物治疗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起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其既不能完全治愈又不能防止再发,充其量只能提供短期缓解。我们团队在临床上见到的大多数患者到我科就诊时多数已经出现症状5年以上,并多次尝试全身和局部治疗疗效不佳。我们的经验是,对于轻中度化脓性汗腺炎,外科手术就应该积极介入;对于中重度化脓性汗腺炎,应该积极行病灶切除或扩大切除并辅以皮肤移植、皮瓣转移等,可长期控制局部疾病并显著提高了生活质量,对患者有长期的积极作用。
三、化脓性汗腺炎要怎么预防?
目前化脓性汗腺炎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针对肥胖以及吸烟的化脓性汗腺炎患者,患者应积极进行戒烟和体重控制。除此之外,由于皮肤褶皱区域的机械摩擦会促使化脓性汗腺炎的进展或使其恶化,所以也应该尽量避免摩擦肛周、会阴、臀部、腋窝等易患部位的皮肤。
四、肛周难愈创面适形皮肤移植技术
肛周感染创面污染严重、护理困难,创面二期愈合完全上皮化修复时间长,甚至迁延数月不能完全修复,是业内公认的棘手问题。在2010年前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李玉英主任带领团队逐步运用皮肤移植术处理这类伤口/疾病,并于2017年创新性设计,提出了肛周适形皮肤移植术(shaped skin grafting,SSG)的理念。至今运用这一创新术式已治愈大面积复杂化脓性汗腺炎、骶尾部藏毛窦、肛瘘等患者逾百例,疗效卓著。相关研究发表核心期刊及SCI论文10余篇。
部分参考文献:
[1] Miller I, Lynggaard CD, Lophaven S, Zachariae C, Dufour DN,Jemec GBE.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randomized trial of adalimumab in the treatment of hidradenitis suppurativa. Br J Dermatol. 2011;165(2):391-3
[2] Reyes-Baraona F, Herane MI, Wortsman X, et al. Guía clínica chilena para el estudio y tratamiento de hidradenitis supurativa. Resumen ejecutivo [Chilean clinical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hidradenitis suppurativa - executive summary]. Rev Med Chil. 2021;149(11):1620-1635.
[3] Ingram JR. The epidemiology of hidradenitis suppurativa. Br J Dermatol. 2020;183(6):990-998.
[4] Hendricks AJ, Hsiao JL, Lowes MA, et al. A Comparison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hidradenitis suppurativa. Consensus Guidelines. Dermatology 2021; 237: 81-96.
作者简介
赵永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肠肛门及盆底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兼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胃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肛肠保健分会常务委员等。
擅长: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结直肠良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直肠脱垂、直肠阴道瘘等肛肠、盆底疾病;中医药治疗慢性便秘、肠炎等。在骶尾部藏毛窦、大面积肛周化脓性汗腺炎及其他肛周复杂难愈性伤口采用皮肤移植治疗经验丰富。手术风格精细,注重围手术期无痛化管理。
出诊安排:周三、周四下午(门诊楼5楼肛肠科)。
温馨提示
校对:黄嘉扬
编辑:蔡佳均
复核:王爔晨、王晓雪
责编:刘庆钧
审定:刘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