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者克星(攻克肥胖)
- 1、药店不起眼的一个中成药,竟是肥胖“克星”,用来减肥再好不过了
- 2、Science公布202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肥胖克星”GLP-1药物登榜首
- 3、药店不起眼的一个中成药,竟是肥胖“克星”,用来减肥再好不过了
药店不起眼的一个中成药,竟是肥胖“克星”,用来减肥再好不过了
【本内容为故事性医疗科普文章,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张医生,我真没想到一盒便宜的山楂片,竟然帮我甩掉了20斤肥肉!"坐在我诊室里的李女士满脸喜悦地说道。作为一名从医二十年的中西医结合科主任,我见证了无数求医问药的患者,李女士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
记得三个月前这位32岁的银行职员第一次来找我看诊。那时的她体重达到了165斤,满面愁容地跟我诉说着她的烦恼。
"我这几年上班压力大,饭后总喜欢吃点零食解压。体重蹭蹭往上涨,血脂也超标了,前几天体检完全吓到我了。"李女士说着从包里掏出一沓体检报告。
我仔细查看了她的检查结果:甘油三酯2.8mmol/L,总胆固醇6.1mmol/L,这些指标都明显超出正常范围。
"您平时都吃些什么零食呢?"我一边记录一边问道。
"奶茶、蛋糕、巧克力...办公室里谁带什么我就吃什么。"李女士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我笑着拿出一盒山楂片:"您知道这个吗?"
"这不就是药店里卖的那种酸酸的零食吗?我小时候经常买着吃。"李女士显得有些困惑。
"这可不是普通的零食。"我指着药盒上的成分表解释道"山楂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特别是枸橼酸、苹果酸等,这些成分能够促进脂肪代谢,帮助分解体内多余的脂肪。"
李女士瞪大了眼睛:"这么神奇?那我得多吃点......"
"慢着!"我连忙制止她"任何药物都需要合理使用。山楂确实有助于减重但用法用量很关键。"
接着我给她详细讲解了山楂的作用机理:山楂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胰脂肪酶的活性,减少脂肪的吸收;同时山楂还能增加瘦素的分泌,调节食欲。
"不过山楂性偏温,易伤胃阴,空腹服用容易引起胃部不适。建议您饭后半小时服用,每次2-3片一天不超过3次。"我细心地叮嘱道。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去年参加的一次中医药研讨会。会上有专家提出很多传统的中药其实都具有调节代谢的功效,只是我们往往忽视了它们的价值。
"除了控制饮食,运动也很重要。"我一边开具处方一边建议她"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效果会更好。"
李女士认真地记下我说的每一个细节。临走时她还有些担心地问:"张医生,这么便宜的药真的有效吗?"
我理解她的顾虑。现在市面上减肥产品琳琅满目,动辄几百上千元,反而让人对这些传统的、价格亲民的中药产生了怀疑。
"药贵精不贵多。"我跟她分享了一个老中医的观点"很多传统中药看似普通,实则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关键在于是否合理使用。"
三个月后李女士果然如约复诊。她不仅体重下降了20斤,连带着血脂指标也恢复到了正常范围。更让我欣慰的是,她改掉了爱吃零食的习惯,生活作息也变得规律了。
"现在办公室里同事都说我气色好了很多。"李女士开心地说"以前总觉得减肥特别难,没想到换个零食就能有这么大变化。"
听着李女士的分享,我想起了这些年遇到的无数同样为体重困扰的患者。他们中有人花费重金购买各种减肥产品,有人尝试极端的节食方案,结果不是收效甚微,就是身体受到了伤害。
其实健康减重不在于方法多么新颖昂贵,而在于是否科学合理。传统中医强调"治未病"的理念,通过调理脾胃、活血化瘀来达到减重的目的,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山楂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不仅能帮助消化油腻食物,还能调节血脂,改善代谢。更难得的是,它的口感酸甜可口,完全可以替代那些高糖高脂的零食。
不过我也要提醒大家,任何药物都是"双刃剑"。山楂虽好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胃病患者慎用,特别是胃酸过多的人;
月经期间不宜服用,以免加重经期出血;
服用期间要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不能过量服用,以免影响正常饮食消化。
夜幕降临我收拾着诊室,想着李女士的变化心中不禁感慨:有时候最朴实无华的东西,反而蕴含着最珍贵的价值。就像这小小的山楂片虽然不起眼,却能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成为对抗肥胖的有力武器。
希望每个为体重烦恼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之道。记住减重不是一场短期冲刺,而是一次持久的马拉松。保持耐心,相信科学,健康的体魄终将属于那些持之以恒的人。
让我们以李女士的经历为鉴,用理性的态度对待每一种减重方法,让传统的智慧之光照亮我们追求健康的道路。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拥抱生活。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Science公布202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肥胖克星”GLP-1药物登榜首
继日前 Nature 公布 2023 年“Nature’s 10”之后,美东时间 12 月 14 日,Science 也发布了 2023 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它们同样代表着过去一年里,科学领域的关键发现和重要进展。下面,就让我们再次回顾下今年取得的一些重要科学突破。
(来源:Science)
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 药物
全球范围内的人类都可能面临因体重过重而导致的肥胖。数据显示,在美国,这一比例大于三分之二;在欧洲,肥胖人数的比例则超过一半。
为找到安全有效的减肥药物,并降低由肥胖引发的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风险,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着。
上世纪八十年代,研究人员发现,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能够降低血糖。在此基础上,又证明了它在治疗肥胖上的有效性。
后来,含有 GLP-1 的利拉鲁肽(Victoza)、司马鲁肽(Ozempic)和司美格鲁肽(Wegovy)等减肥药物先后上市,并备受欢迎。
目前,GLP-1 的应用范围正在加速扩大,Science 则将该药物评为年度科学突破冠军。
地球的碳泵正在减缓运行
在控制地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南极洲大洋的碳泵扮演了重要角色。
作为全球翻转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碳泵能够与世界上所有的海洋相连,并帮助它们封存人类每年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
2023 年以来,根据多项相关研究,该碳泵正面临着非常危险的形势,即南极底层海水正在变暖,体积也在缩小,这说明深海环流正在减缓运行。
不过,截至目前,科学家们并未找出发生减缓的原因,也不清楚给气候造成的具体的影响。他们猜测这可能与南极洲冰川融化导致淡水增加,进而影响海水下沉有关。但能够预见的是,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这种形势还会更加严重。
寻找天然氢气的热潮正在不断升温
相较于石油等化石能源来说,氢气因来源广泛、可再生、无污染等优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较强可替代性的清洁能源。近年来,许多勘探者发现,除南极洲以外,从每块大陆上都可以找到大量氢沉积的迹象。
这说明,地球上或许蕴藏着巨量氢气,能够满足人类对氢气的需要。另外,从经济成本的角度来看,直接从地球上开采天然氢气,要比制造绿色氢便宜得多。
基于此,如今,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天然氢的热潮正在不断升温。
用 AI 预测天气已经成为现实
通常情况下,人类对天气的预测是借助现代计算机来完成的,主要利用大量的计算能力,来求解控制大气的流体动力学方程。
如今,随着 AI 的出现,AI 模型已经能够实现对天气的预测。并且,能在大幅减少计算开销的条件下,保证预测准确度与传统模型相同。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用 AI 模型预测天气的方法并非求解方程,而是基于数值模型训练而来,这些模型则是通过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在过去四十年里积累的观测数据构建的。
不过,该方法目前还不够完美,至少包括飓风强度在内的某些天气基本特征,还不能被很好地预测。未来,研究人员还将继续改进。
用疫苗抗击疟疾的希望正在大大增加
由全球性医药公司葛兰素史克生产的 Mosquirix(RTS,S/AS01)疫苗,在此前抗击疟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能将严重疟疾的发病率降低超过 20%,并将由疟疾导致的死亡率降低 10% 以上。
如今,牛津大学开发了一款名为 R21 的疫苗,有望在抗疟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
据了解,与 Mosquirix 疫苗相比,该疫苗的效果完全不逊色。并且,它的生产成本比前者小得多,产量也更高。目前,R21 已经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批准,或将在 2024 年中期之前得到广泛使用。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数量正在逐渐增长,其中,中国已经成为该疾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不过,对于该疾病,医学界一直以来都没有开发出很好的治疗方案,少数得到批准的治疗方法,也仅针对疾病症状而非疾病本身。
如今,新的科学进展正在打破这一局面。该领域的科学家们发现,一种名为仑卡奈单抗(lecanemab)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能够帮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能力下降的速度减缓27%;而另一种名为多奈单抗(donanemab)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则能帮助患者认知能力下降的速度减缓 35%。
据了解,未来,科学家们会继续探究上述药物如何更好地发挥效用,并努力找到效果更好的新疗法。
揭示最早的美洲移民来自两万年前的历史真相
据此前相关研究,第一批美洲移民自亚洲迁徙而来,时间约为 16000 年前。但在 2023 年,科学家们的新研究推翻了这一结论,认为真实的时间至少比上述时间早 5000 年。
2021 年,研究人员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国家公园发现:早在 21000 至 23000 年以前,一个古老湖泊的岸边就留下了明显的人类足迹。
为了证实这一发现,他们先后通过一种草类水生植物的种子、陆地植物的花粉,以及嵌入轨道下方沉积物中的石英颗粒,对日期做了进一步确定。
结果显示,上述发现是正确的。这项研究的出现,可能会促使更多考古学家进一步探索其他冰河时代的沉积物。
宇宙中可能有数百万个超大质量黑洞双星系统存在
黑洞属于宇宙中的致密天体,超大质量黑洞则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它位于星系中心,重量是太阳的数百万甚至数十亿倍。当星系之间发生碰撞时,超大质量黑洞通常会在轨道上成对存在。
为了捕获由超大质量黑洞产生的引力波,天文学家会对脉冲星进行监测研究。
2023 年,来自全球范围内的五个团队联合宣布,他们在对脉冲星进行长达 15 年的监测后,发现宇宙中可能有数百万个超大质量黑洞双星系统存在。
目前,这些团队正在寻找更多的脉冲星,以进一步扩展超大质量黑洞双星系统图。
在全球机构中系统性改变处于职业早期的科学家们的待遇
据了解,近年来,报酬低和工作环境恶劣,一直是研究生和博士后们对学术系统不满的关键。在过去的一年中,处于职业早期的科学家们,正在要求对这一现状进行改革。
例如,2022 年冬天,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近 5 万名学术工作者,举行了大规模的学术罢工,从而为研究生和博士后赢得大幅加薪。
2023 年 5 月,加拿大数千名学者举行了为期一天的大规模抗议活动,要求增加对研究生和博士后的资助。
目前,一些大学正在采取相应的行动,为教职工打造能够帮助他们蓬勃发展的科研生态系统。
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打开科学大门
2023 年,由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打造的 Frontier 超级计算机,已经成为第一台公开向科学用户开放的百亿亿次计算机。
据了解,Frontier 能够以每秒百亿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帮助材料、气候、交通等领域应对挑战。
例如,来自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采用 Frontier 提高了美国能源部的一些全球气候模型的分辨率,这能帮助改善模型对气候变化的预测。
预计到 2024 年,全球还将有大约 60 个团队基于 Frontier 开展比赛。除此之外,包括德国、法国和日本在内的国家,也有望在不远的未来推出其他的百亿亿次计算机。
参考资料: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breakthrough-of-the-year-2023
药店不起眼的一个中成药,竟是肥胖“克星”,用来减肥再好不过了
很多肥胖与“吃”离不开关系。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追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各种各样的美食越来越多,我们也很难经受住美食的“诱惑”,摄入各种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也让身体逐渐被“脂肪”填满,越来越胖。
肥胖带来的不仅仅是外在的问题,还会给身体的各个器官带来更大的负担。脂肪堆积在肝脏,就会导致“脂肪肝”;沉积在血管,就会导致“高血脂”,引发心血管疾病;在胰腺周围堆积,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暴饮暴食、过度进食油腻食物,还会让肠胃负担过重,影响脾的运化功能。
所以,为了身体的健康,控制体重是非常有必要的。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中成药——轻身消胖丸,它堪称肥胖的 “克星”,健脾又降脂,用来减肥再好不过了。
轻身消胖丸主要由罗布麻叶、泽泻、白术、薏苡仁、芒硝、防己、海藻、当归、川芎、荷叶、大黄、麻黄、玫瑰花、茯苓、滑石、山楂、黄芪等多种中药组成。
其中,白术、薏苡仁、茯苓等具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可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水湿代谢,从而减少体内湿气的积聚。
泽泻可以降低血脂,减少脂肪在体内的堆积;
海藻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的摄入;
荷叶具有清热利湿、升发清阳的作用,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和代谢。
当归、川芎等活血化瘀,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肥胖者大便不畅会导致体内毒素堆积,大黄、芒硝润肠通便的中药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排出体内毒素,有助于减肥。
以上成分从健脾、利湿、降脂、活血、通便五大方面帮助调理脾胃,提升消化和代谢功能,适用于常常感到浑身无力、饥饿感强烈,甚至心悸、口干口臭、便秘,还伴随着脸色暗沉的代谢失衡型肥胖者。
提醒:使用药物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辨证指导,不可盲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