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肥胖症(肢体肥大症怎么治疗)
单纯性肥胖症与中成药治疗
吴文博中医药科普
声明:介绍现代疾病与中成药治疗,只是为了介绍中成药的临床应用相关知识,不涉及第三方利益。使用中成药,需要中医师或中药师的指导。主要参考文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
1. 单纯性肥胖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单纯性肥胖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概念摘自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 化浊轻身颗粒
在2005年《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中,明言可以治疗“营养性疾病之肥胖症”的中成药 是化浊轻身颗粒(治疗单纯性肥胖)。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 何首乌、龙胆草、夏枯草、玄参、陈皮、益母草、黄芪、冬瓜皮、夏枯草。
[功能与主治] 滋补肝肾、清热降浊。用于肝肾阴虚、痰湿郁结而致的单纯性肥胖症,以及肥胖症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闭经、月经不调。
[方解]方中何首乌味苦、甘、涩、微温,功擅补肝肾,益精血,润肠通便,化浊降脂,为君药。龙胆草清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夏枯草清肝火,散瘀结:玄参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三药合用,助君药清热降浊,以为臣药。陈皮理气除湿;益母草活血化瘀;黄芪健脾升阳,利水消肿;冬瓜皮淡渗利湿,利水消肿;合用佐助君药活血化痰,除湿降浊,以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清热降浊之功。
[临床应用] 肥胖此因肝肾阴虚,痰湿郁结所致,症见头晕月眩,耳鸣耳聋,腰膝瘦软,胸中烦闷,痰多,肢体麻木,口苦咽干,二便不畅,闭经或月经不调,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或弦滑。
[注意事项]1.脾胃虚寒者不宜用。2.饮食宜清淡、低糖、低盐、低食勿过饱。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用法与用量]用开水冲服。一次2.5~5g,一日2次。饭前服.
患肢“肥胖”知多少,“减肥”妙招不可少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不慎导致了肢体骨折而住院,入院后他们的患肢会越来越“胖”,那么患肢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它们”变胖“的原因又会是什么?
有人可能会觉得,患肢“变胖”了是不是脂肪细胞变多或者体积增大了呢?其实这和脂肪细胞没什么瓜葛,而是患肢发生了肿胀。人体靠动脉血运输各种营养物质、水分及氧到达肢体,保证正常机能;同时利用静脉血把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尿酸等废物分别输送到呼吸器官及排泄器官,继而排出体外,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而肢体骨折后静脉回流受阻、以及活动受限导致的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所造成的肢体肿胀,这是它“变胖”的因素之一;周围组织的毛细血管破裂引发出血,血液渗透到组织间隙,引发肢体肿胀,所以一般都伴有皮下青紫,这是“变胖”的第二个因素;创伤后,组织发生炎症性病变,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等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异常升高,聚集并浸润局部组织,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且创伤部位的组织中的血浆、纤维蛋白原等血管内容物增多,进而使局部的渗透压增高,出现组织肿胀,严重时,还会产生张力性水泡,这是“变胖”的第三个原因。所以骨折的肢体三天之内会逐渐肿胀“变胖”的。
患肢的这种“肥胖”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手术时间,而且还会影响术后伤口的愈合。针对这种“肥胖”,专业“减肥”的妙招不可少。
小妙招一:局部冷疗能明显消除肿胀。冷疗的主要原理是刺激皮肤感觉,促进微血管收缩,从而降低其通透性,减少出血,最终能改善组织的血液微循环,降低组织局部的温度,抑制细胞过快代谢,产生消肿止痛、止血的功效。常见的方法有冰袋间断冰敷,硫酸镁冷敷贴冷敷等。
小妙招二:患肢的组织血液循环不流畅,通过抬高患肢,能改善大静脉血液循环,促进组织血液回流,能有效缓解患肢肿胀。患者患肢抬高呈20-30°角,抬高的过程要注意变换肢体位置,注意观察临近关节的活动情况,以免产生其他的并发症。
小妙招三:早期康复锻炼可以通过肌肉泵的作用,加快患肢静脉血流,减轻水肿,降低肿胀的发生率,同时又能加快愈合时间和减轻疼痛。早期康复锻炼已经被研究所证实,能够有效改善患肢的微循环障碍,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缓解肢体肿胀,达到“减肥”疗效。
当受伤的肢体前几天越来越“胖”时,请您不要太紧张,那是机体正常的变化过程,遵医嘱合理的运用小妙招及药物来“减肥瘦身”,效果会非常可观。另外,提醒大家如果“肥胖”肢体局部皮肤张力很高,出现张力性水泡或者牵拉痛,要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需要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手足外科:许金燕)
患病后面容会改变,“肢端肥大症”究竟是怎么回事?
曾经有一位47岁的妇人,原来样貌清秀,10年前手脚便开始变粗,原本以为是中年发福,没想到脸部两颊也变宽、嘴唇变厚,鼻子与舌头也跟着变大,就连牙齿也快要掉光了。去医院检查才发现,竟然是脑部下垂体长了一颗2.6厘米肿瘤,并罹患有肢端肥大症。
何谓“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症是由于腺垂体分泌过多生长激素所引起的体型及内脏器官异常肥大,并伴有相应生理功能异常的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
“肢端肥大症”有何表现
1、特殊外貌:由于生长激素对骨、软组织、皮肤的促生长作用,本病患者可出现特殊面容。眼眶上嵴、颧骨、下颌骨增大而致眉弓外突,下颌突出,牙齿分开,咬合错位,枕部外隆凸出。头皮过度生长而下垂呈回状深褶,眼睑肥厚,鼻增大变宽,唇厚舌肥。因为扁桃体、软腭、悬雍垂增厚及鼻软组织增生,患者会出现声音低沉、鼻阻、嗅觉减退,常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胸腔胸骨突出,肋骨延长,前后径变大呈桶状胸,椎体增大,有明显后弯以及轻侧弯畸形。还会出现骨盆变宽,四肢长骨增粗,手足变大,手指及足趾增粗,平足,患者鞋帽手套尺寸不断变大。因为汗腺肥大,患者常多汗。又由于毛囊扩大,女性可有多毛。
2、高血压:发病率可高达约30%~63%。因为心脏肥大,心肌重量增加,心室肥厚,可发展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本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较早,且发生率高。
3、糖代谢紊乱:因为生长激素拮抗胰岛素导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导致糖代谢紊乱。本病患者中大概有一半有继发性糖尿病或糖耐量低减。
4、压迫症状:因垂体肿瘤压迫蝶鞍附近的视交叉肿胀引起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甚至引起颅内压升高,还有睡眠障碍、尿崩症等。
5、肌肉骨骼:表现在血管及其他结构,可出现头痛、视乳头水肿。例如肿瘤压迫下丘脑,能出现食欲亢进、肥胖。
“肢端肥大症”如何治疗
第一,手术治疗,80%的垂体生长激素腺瘤都需要手术切除来治疗,手术的方式有开颅与微创两种方式,对于微小的腺瘤可经鼻—蝶窦手术在显微镜或内镜的观察下,在一侧或双侧的鼻孔做切口到达垂体进行微创手术,而开颅手术通常是针对侵袭性巨大垂体瘤。
第二,放射治疗,也是临床上治疗肢端肥大症的一种主要方法,一般用于术后还有残留的肿瘤,是一种常用的辅助方法,放射治疗可防止肿瘤再继续生长,抑制肿瘤细胞增生,进而减少激素的合成及大量分泌,有效的控制肢端肥大症的病情进一步进展。
第三,药物治疗,许多肢端肥大症的患者可应用药物来控制,譬如临床上较常用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与卡麦角林,这类药物对症状的改善有一定的效果,同时也可选择生长激素抑制剂来治疗,如临床上较常用的兰瑞肽、奥曲肽等药物。
本文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主任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责编:王欣玥、董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