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原始人肥胖(原始人体型)

健小宝爱喝健力宝 0
文章目录:

发胖是饮食的错?哈佛教授:不太运动的女性原始人也有健美身型

肥胖,究竟是谁的错?

关于肥胖,有人说是基因决定,也有人说与饮食、运动有关。

但你知道吗?原始人完全没肥胖烦恼!

哈佛大学教授尼尔·伯里曼在研究中发现:

即使不怎么运动的女性原始人类,也有健美的身型。

难道原始人瘦是因为吃不饱?现代人胖是因为摄入营养太多 ?

真实原因恰恰相反!其实,原始人吃杂食,食物丰富,营养均衡。而现代人吃的更精细化,摄入的营养反而没有原始人多。

而其中的营养之一就是膳食纤维。

《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提到:科学家分析了古人的粪便化石,发现古人每天可能吃膳食纤维400g,现代人每天只吃15g,摄入量是现代人的26倍。

由此看来,膳食纤维可能就是导致现代人肥胖的原因之一。

那膳食纤维究竟有什么厉害之处呢?这要从膳食纤维的成名之路谈起了。

膳食纤维成名史:从“废物”到“人体清道夫”

膳食纤维直到1991年,才被列为第七大营养素。但它的好处,早在上千年前,就被人们发现了。

古希腊人十分注重健康,在日常饮食中,他们发现当吃全谷粒黑面包较多时,大便增加。从此,人们对“粗粮”有了一定的认知。

1838年,法国科学家安斯姆佩恩第一次分离并命名纤维素。随着深入研究,到了1953年,英国著名学者Hipov提出了膳食纤维的概念。

他指出:膳食纤维是木质素不能被人体内消化酶所分解的多糖之和。

此时,人们对膳食纤维的认知,大部分还停留在无任何用处的“废物”阶段。

但随着欧美专家团的发现,让膳食纤维的“身价”瞬间翻倍。

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欧美国家发现非洲还过着近似原始人的生活,文明程度较低,但他们却极少有健康问题。这一发现激起了科学家们的兴趣,随后,欧美国家组织专家团进入非洲考察。

这一考察,他们发现了“惊天秘密”。非洲人吃的很“草”,排便量很大,每次在1公斤左右,与牛粪相似,几乎无臭味。当时参与考察的人员在日记中写道:

这里的人拉的像牛粪一样,不可思议!但他们没有便秘,慢性肠炎也很少见,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肠癌更是很少见到。

这一发现,似乎揭开了膳食纤维神秘的面纱。1956年,英国的军医上尉Cleave在多方研究后提出一个假说:

西方的“现代文明病”与摄入过量糖和过低的膳食纤维有关。

这一假说引起了2位博士的注意,随后他们致力于研究膳食纤维,最终提出并修改了膳食纤维的定义:

食物纤维是指不能被人体内源消化道酶消化吸收的所有植物细胞及相关物质的总和。

至此,膳食纤维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重视,也发现了它的诸多好处。

1960年,南非学者Oettle首次发现高纤维低脂肪食物可降低结肠癌发生率。

1971年,Burkitt首次提出纤维素对防止大肠癌的保护性作用。

1989年,日本东京举办了膳食纤维国际专题研讨会……

最终,膳食纤维被评为第七大营养素。随着对膳食纤维的深入了解,人们发现膳食纤维能预防癌症、预防胃肠道疾病、预防高血脂高血压……甚至将其誉为“人体清道夫”。

值得一提的是,膳食纤维在减肥方面备受追捧,成为很多知名人士的最爱。

如何轻松get膳食纤维?

既然膳食纤维如此nice,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轻松get膳食纤维呢?

一般来说,豆类、谷物、蔬菜、水果中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常见的食物膳食纤维含量如下: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吃全谷物(如燕麦片5.3%、红豆7.7%);蔬菜可以选择鲜豆类、菌藻类,比如鲜香菇(3.3%)、鲜毛豆(4%),叶菜类、瓜茄类膳食纤维较低;水果建议选择有小籽的水果,比如奇异果(2.6%)、火龙果(1.6%);此外,坚果膳食纤维普遍较高,可适当使用。

但即便如此,我国人均膳食纤维日摄入量仅有13克,这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年人膳食纤维日摄入量是25~35克”仍相差甚远。

这怎么办呢?如果喝水也能摄入膳食纤维,是不是能缓解人体膳食纤维“紧缺”?

这不,在炎炎夏日来临之前,小宝找到了一款超好喝的、含丰富膳食纤维的饮品——健力宝微泡水。

清新指橙风味在饱满的啤酒香中越发充盈,后劲爽口十足。

更重要的是0糖0脂肪,添加丰富膳食纤维,美味无负担!

有数据显示,健力宝微泡水每瓶含有7.5g的膳食纤维,喝完一瓶,大致相当于吃了3.5个桃,一下子就能满足人体需要膳食纤维的30%。

此外,新品依旧采用先进技术,气泡细微绵密、口感细腻,让人爱不释口。

这样的微泡水,果真是当之无愧的“社交快乐水”。

趁着夏日还未来临,让我们一起干了这份满满膳食纤维的“快乐”吧!

啊!高血压是我们进化失调!这是怎么回事?

“啊,高血压是我们进化失调!这是怎么回事,张大夫快来说一说!”

说到高血压这个疾病,张大夫常常说:高血压是现代生活方式与我们千百年来人类携带的远古时代遗留基因的一次碰撞带来的结果。说的更加客观一点,认为高血压在内的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可以看做是现代生活方式对人类基因组的一种进化适应性失调。在国外把这个词叫做:evolutionary maladaptation。

人类文明大约出现在三万五千年以前,从那个时候起到现在,我们人类的基因库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可以说比较稳定。从一个侧面说,其实现代人类,包括你和我,都还保留着农业社会时期的一些基因表达,这些基因表达适应的是务农、狩猎等生产活动。

我们接着说我们这些遗传下来的基因,而这些基因适应农耕和狩猎等原始状态的生活状态。原始社会我们的生活状态是什么呢?比如说饮食上属于饥一顿饱一顿,吃一段饭后基因就会有意识的把一些能量储存下来以备闹饥荒的时候用。正是我们机体的这种机制,反而成了现代社会我们很多现代性疾病的源泉,比如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等。

同时,还要指出的是,其实在原始社会血压升高可能是有利于原始人对付危险状态的一种有利反应。但是,原始人需要应对的危险状态时间比较短,血压短暂升高后恢复正常,产生不了大的危害。但是,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人们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血压自然而然的也就持续升高了,并随之发生了心脑肾的靶器官损伤。

从这个角度去说高血压,可能您是第一次听说,觉得有些新鲜,但是这也是确确实实有道理的。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悟到一些道理,注意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

希望我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更多健康信息,请关注张之瀛大夫头条号。

健康问题咨询,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为什么人人谈“胖”色变?历史上人类是怎么看待肥胖的?

为什么人人谈“胖”色变?历史上人类是怎么看待肥胖的?

减肥一直是当代女性一辈子的事业。当代女性对肥胖感到恐惧,几乎人人谈“胖”色变?为了减肥,可谓花样百出,韩雪在节目上说自己不吃午饭,颖儿为减肥一天只吃柚子和一天吃一粒老干妈的方法全都试过,她们认为唯有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才能让人活成想要的样子,为什么人人谈“胖”色变?历史上人类是怎么看待肥胖的?我们今天一起来分析。

一、早期原始社会至农业社会:脂肪被视为生存的重要物质

人类把脂肪当做财富这种观念最早的考古证据可追溯到3万年前,比如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著名雕塑“维伦多尔夫的维纳斯”(维伦多尔夫的维纳斯(Venus of Willendorf),一座11.1厘米(4又3/8英寸)高的女性小雕塑,该雕塑于1908年由考古学家约瑟夫·松鲍蒂(Josef Szombathy)在奥地利维伦多尔夫(Willendorf)附近一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雕像由一块非本地的、带有红赭色彩的鲕粒石灰石(oolitic limestone)雕刻而成。这座雕像体态丰满甚至臃肿,考古学家认为这象征着生育能力旺盛,肥硕丰满才是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

远古时代的人类,由于狩猎和采集,大家从事的都是体力劳动而非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对体内能量消耗巨大,所以人体对脂肪的需求量大,脂肪的积累就变得非常重要,为日常狩猎采集提供能量。人类狩猎后从动物身上提取脂肪作为食物,当然,动物的脂肪除了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来制作灯油照明,或者其他的生活日常用品,可以给当时人类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维伦多尔夫的维纳斯

二、古希腊罗马时期:肥胖被视为懒惰无能

到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肥胖的地位下滑,肥胖逐渐被视为懒惰无能,正面评价逐渐被消极评价所取代。雕像也不再是维伦多尔夫的维纳斯(Venus of Willendorf)那样的肥硕,逐渐演化为健硕的英雄,健壮开始被大家所追求。斯巴达人战士的强悍健美,因为各种影视和游戏作品给人留下非常深刻地印象,当时社会崇尚武力,脂肪便自然而然的被视为束缚身体的存在。但是在当时,肥胖依旧是一个人生活富足的象征,因为穷人连温饱都无法解决又谈何肥胖,只有物质生活足够富足的人才可以在身上看到过多脂肪的存留。

柏拉图等哲学家已经担心脂肪恐怕有问题,他们认为肥胖有悖于“更崇高的追求(loftier aspirations)”。当时在达官贵人身上时常可以看到肥胖的影子,这些人生活奢靡,与近乎苦行的健硕斯巴达战士相比起来,后者受欢迎程度明显高于前者,于是在古希腊人眼中,脂肪过多逐渐多了一种“道德软弱”的含意。

古希腊罗马时期绘画

三、中世纪时期肥胖被视为沉重的肉体,不利于灵魂修炼;十字军东征需要体魄强健的士兵

中世纪时期开始兴起了基督教,当人们有了心灵上的信仰,原本的价值观会得到很大的改变。灵魂的修炼不能够被肉体所限制,他们认为肥胖不利于灵魂的修炼,所以脂肪逐渐被大家所抗拒。基督教看重心灵上的净化,对肉体有着世俗的鄙夷,这种观点的兴起,影响了罗马信仰基督教的十字军,这种军队里的战士十分追求肉体的强壮健硕,肥胖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耻辱,是定然不能够被接受的,他们甚至以为强健的躯体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与保证,这种观念的兴起逐渐成为了中世纪的主流思想。

新教出现后,大家对脂肪的抵触情绪更加爆发,教士开始推崇纤细的身体。1602年,思想极为激进的神父托马索·康帕内拉(Tommaso Campanella)甚至提出,城市应该把肥胖的人拒之门外,他还进一步表示,任何年过14岁的少年,一旦体型过胖,就应当被逐出城市。

中世纪十字军

四、启蒙运动之后,各类小说文学作品将肥胖“妖魔化”

启蒙时代开始之后,欧洲人思想得到改变的同时对胖瘦的观念变得更加严谨起来。英国作家亚历山大·阿勒代斯(Alexander Allardyce) 曾在自己的小说中大肆诋毁印度人“肥胖而扭捏”,认为其内在品格存在严重问题而导致肥胖。在欧洲建立殖民帝国的过程中,看到肥胖的原住民时会和亚历山大·阿勒代斯有着相同的鄙夷心态,认为对方有道德缺陷,并因为对方肥胖而认为其行为粗野。到工业革命时期,军事和经济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军人工人社会需求量增多,但这两类人都都必须健壮,不能有过多脂肪,导致当时对脂肪的敌对态度不断加剧。进入20世纪后,生活温饱已经不成问题问题,大家开始追求感官视觉上的体验,人们再也不喜欢脂肪了。从原始社会以胖为美到现在以胖为丑的审美观念,脂肪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不断下降。

自由引导人民

总结

现代人以瘦为美,谈脂肪而色变。大多女性沉迷于减肥,其实很多人减肥是一种自卑的表现,首先要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其实脂肪除了视觉上的感受外,其实有着非常多的作用。脂肪的功能在于储存能量,保持体温,固定包裹脏器,特别是五脏。如果是肾脏下垂,那就需要纠正脂肪代谢的问题。有的女性减肥减到骨瘦如柴,但这类人特别容易着凉拉肚子,因为臀部脂肪太薄弱容易着凉,寒气直中脏腑。人类的大脑里脂肪含量达到了百分之六十,如果说长期饮食不当,脂肪摄入太低就会影响大脑的正常运作,就会达不到大脑所需要的养分。

根据国外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太平洋群岛的居民的饮食中饱和椰子油达到百分之六十,结果岛上的人几乎没有人患心脏病,所以说合适的脂肪还可以维持心血管运输,可以预防心脏病的发生。当然,脂肪过少会出现问题,脂肪过多也容易出现问题,对于女性而言,如果饮食不当,长期脂肪过多会影响生殖功能,容易导致不产卵不排卵,甚至出现闭经。对于男性而言,过于肥胖容易出现脱发、失眠,这同样是因为阴血不能化生所导致的。所以,正常饮食,合理地锻炼身体才是健康之道,如果一味追求变瘦而不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让自己置身危险,这种美也不一定有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当代艺术中情色问题的表现》魏津.

【2】《脂肪战争》王茜玲

【3】《脂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