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病里性肥胖(病理性肥胖)

极目新闻 0
文章目录:

节后减肥热,肥胖专病中心门诊咨询患者增多,专家提醒:肥胖先明确病因,病理性肥胖不容忽视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刘姗姗

绘图 刘阳

每逢佳节“胖三斤”,春节假期刚结束,不少“长胖一族”开始计划减肥了。2月21日,记者从武汉市中心医院了解到,节后到肥胖专病中心门诊就诊咨询的患者明显增多。

专家提醒,减肥千万不能盲目,也不要急于求成,肥胖首先应明确病因,尤其是病理性肥胖不容忽视。

假期胡吃海喝胖上加胖,小伙身体多项指标出现异常

22岁的小陈(化姓)身高1.8米,体重却高达150公斤。过年期间,各种聚会应酬不断,基本上每天都是大鱼大肉,顿顿喝酒。短短一个星期,他又胖了七八斤。因为家中有人患糖尿病,担心儿子太胖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小陈的母亲赶紧带他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肥胖专病中心就诊。

经过详细检查和评估,医生发现小陈不光体重超标,还合并糖代谢、脂代谢及尿酸等代谢异常,必须进行减重治疗。针对小陈的情况,该院肥胖专病中心团队为其量身制定了一套个体化的减重方案,包括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等,并定期随访监测体重。

该院内分泌科、肥胖专病中心主任医师张旭艳介绍,由于假期里吃得好、动得少,导致不少人体重上涨。春节过后前来肥胖专病中心门诊就诊咨询的患者明显增多,大部分患者属于单纯性肥胖,但也有少数可能是病理性肥胖,不容忽视。

25岁女孩越减越肥,一查竟是甲减作怪

25岁的肖雨(化名)最近半年莫名胖了30斤,一开始以为自己是吃胖了,便开始去健身房锻炼,甚至节食减肥,可却一直瘦不下来,反而越来越胖,整个人也变得乏力懒动。今年春节回家后,亲戚朋友见面都说她胖了不少。自己明明吃得很少,却怎么也瘦不下来,她为此十分苦恼,于是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肥胖专病中心就诊。

该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贾婷详细询问了解到她平时有乏力、畏寒、嗜睡等症状,经过内分泌激素检测,结果显示她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偏低,这才知道体重增加,竟是因为甲减惹的祸。像她这种因为甲减导致的水肿和体重增加,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医嘱补充甲状腺激素,随着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水肿减轻后,体重也会慢慢恢复。

该院内分泌科、肥胖专病中心主任医师张旭艳介绍,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人体长胖,主要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导致机体的基础代谢明显下降,此时人体处于低代谢的状态,容易引起水肿,导致体重增加,甲减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倦怠乏力、畏寒怕冷、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等。

减肥应避开这些误区,科学减重应循序渐进

张旭艳介绍,肥胖不仅影响外观,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发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脂血症等疾病的发生。判断是否肥胖,一般可以使用体质指数(BMI)、腰围等进行综合判断。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²,当BMI值为28以上为肥胖。另外,腰围也是评价腹型肥胖的重要指标,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就属于腹型肥胖,而腹型肥胖者因内脏脂肪过多,影响到脏器的正常代谢,对身体的危害很大,需要引起重视。

张旭艳提醒,春节过后减重不能盲目,也不能急于求成,应避开以下误区:一是完全不吃主食。如果长期不吃或少吃碳水化合物,会造成体内蛋白质流失,导致机体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后期体重反弹明显。因此,减肥期间可用粗粮、杂粮代替精白米面,并控制总量。二是水果当正餐减肥。由于水果中含果糖,过量摄入的果糖会被肝脏转化为脂肪,导致体重增加,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产生等,并且果糖的代谢过程中不会产生饱腹感,因此很容易过量摄入。第三是盲目服用减肥药物。减肥药物种类繁多,长期服用不当会有副作用,造成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等,需要经过专业医师检查评估后指导用药。

专家建议,节后要清淡饮食,在控制量的基础上,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粗杂粮,饮食均衡,烹调方式采用蒸、煮、炖等,减少油、盐、糖的摄入,以减轻身体负担。同时,加强运动锻炼,通过运动来消耗脂肪,加速身体新陈代谢。科学的减肥速度是1周减1至2斤,减肥并非一蹴而就,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当体重严重超标时,还是建议及时进行肥胖病因的筛查,看究竟是单纯性肥胖还是病理性肥胖。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太可怕!山西这两人卖自制减肥药牟利,成分竟然有西布曲明

伴随A4腰、漫画腿、锁骨放硬币等话题不断占据热搜,越来越多的俊男靓女在“以瘦为美”的畸形审美观念下,轻信朋友圈减肥“奇效”的减肥广告,不断购买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危及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10月26日,临汾市检察院向社会发布信息,日前,临汾市尧都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季某某、马某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案,尧都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经查,2020年8月开始,被告人季某某从他人处获得减肥药制作配方,在明知西布曲明为《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中所列物质的情况下,购入西布曲明、荷叶粉和空胶囊壳等制作原材料,在自己的出租屋内制作减肥胶囊,并通过微信号向他人进行销售,销售额共计381235元。2020年2月开始,被告人马某先后从广东两个上线以及被告人季某某处购进减肥胶囊,在明知减肥胶囊内含有西布曲明的情况下,从网上购进减肥药外包装、手压式封口机,在家中进行包装,并通过网络渠道销售减肥药,销售额共计190380元。

近日,两名被告人被判处缓刑三年至有期徒刑六年九个月不等,并处罚金共计4万元,没收违法所得。同时,判处两名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支付惩罚性赔偿金,并在国家级媒体上向消费者赔礼道歉。

“瘦绝对不是审美的唯一要求,尤其是在多元化的时代。即便大家想做出相关改变,但在选购食品药品时要擦亮眼睛,一定要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检察官介绍,生产、销售含有西布曲明的减肥胶囊行为不仅违背了商家应有的道德准则,更触犯了相关法律规定,侵害了不特定多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为此,检察院依法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对上述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不仅能够切实打击此类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检察机关也通过请求判令被告人支付惩罚性赔偿金的方式,体现了对此类犯罪行为人的处罚力度,这也能对相关犯罪行为的发生起到有效遏制作用。

西布曲明属于中枢神经抑制药物,具有兴奋、抑制食欲等作用,最早用于治疗抑郁症,后因减重作用明显优于抗抑郁作用,被用于病理性肥胖的治疗。一些无良商家也正是利用西布曲明的这一特性,将其添加进减肥类产品中,并依托近年来崛起的电商经济,以直播带货的方式将这类产品粉饰成热销减肥产品。

早在2010年,西布曲明就因风险问题被逐出药品行列。西布曲明可能引起头痛、口干、失眠、头晕等不良反应,还可能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产生影响,导致内分泌代谢失调、精神紧张、睡眠障碍等,最为严重的是,它可能引起心梗、脑卒中、心脏骤停。尤其是对于有冠心病、心律不齐等心脏疾病或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更高。201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保健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中,西布曲明这一成分就位列其中。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辛戈

来源: 山西晚报

小伙半年胖70斤!一查原因吓坏……

一个小伙在半年内

突然长胖了70斤

家人一度以为是

吃太多或上夜班劳累所致

最终查明,竟是脑肿瘤惹的祸!

今年23岁的钟凯(化名)在惠州一间加油站工作。“我原先170多厘米,只有110斤,是个帅气的瘦小伙。”

钟凯说,去年大约半年的时间里,突然间就胖了70斤,体重最高竟达180多斤。

网络资料片,图文无关

“他长得像我,但突然间胖得认不出来了,感觉肉都把眼睛‘撑’得只剩下一条缝了。”钟凯的妈妈黄女士(化姓)说。

不过对于儿子的突然间长胖,黄女士一直认为是公司伙食好、吃太多导致的。“也想过可能是上夜班劳累导致的。”

去年10月,在上完一个夜班后,钟凯突然在单位晕倒。在当地医院,钟凯被告知颅内鞍区有占位性病变,但具体情况不能确定。

钟凯回忆:

其实早在2018年,就偶尔会出现头痛的症状,不过一般稍作休息就可缓解,所以一直也没太在意。

大约从去年8月开始,头痛就比较明显了,有时候还会出现头晕,手脚也经常没力。

为寻求进一步的诊疗,去年10月23日,钟凯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一检查,竟因长了脑肿瘤!

该院接诊的副院长、肿瘤综合诊疗科主任蔡林波仔细查看患者的影像资料,结合相关病史,认为是生殖细胞瘤的可能性较大。最后,病理结果显示为生殖细胞瘤,进一步证实了蔡林波的诊断。

“短期内突然肥胖与其所患的生殖细胞瘤有密切的关系。”蔡林波介绍,由于肿瘤位于鞍区且播散到脑室和下丘脑,导致患者出现内分泌紊乱、下丘脑综合征等,从而出现病理性贪食的症状。“主要是大量进食,导致体重短期内迅速增加。”

网络资料片,图文无关

医生提醒

短期内迅速增重

可能是病理性肥胖

一定要引起重视

及时体检!

来源:广州日报

来源: 新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