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宿便图(肥胖型便秘怎么形成的)
人体内真有6公斤的宿便?如何才能排出那些“赖着不走”的便便?
“喝 ××润肠茶,通通多年老便 秘 ,清宿便 、排肠毒、润肠道⋯⋯” “快给肠子洗洗澡吧”,这样的广告语很多人耳熟能详。
网上甚至还一度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正常人体内有3- -6公斤宿便,肥胖、便秘者体内则有7- 11公斤宿便,这些便便无声无息地囤积在你的大肠小肠里。
因此,我们的肠道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宿便所带来的压力。宿便是人体肠道内一切毒素的根源一“一日不排便, 胜抽三包烟”。如果你能够将宿便从体内清除,你身体内的毒素减少,人体的自然修复系统得以正常运作,进而可以达到百病不生的健康状态,从此远离医药!
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有无科学依据呢?
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耀华解释道:一般人对“宿便”的理解是非常模糊的,一些人认为自己体内会存在“几年”甚至是“几个月”的宿便。甚至去洗肠的时候,医生会告知患者清洗了肠道内几年的宿便,让患者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大部分人认知里的宿便是长期“滞留”在肠道内的粪便,而不是三五天没有排出来的便便。
在网上搜索一下“宿使”,最佳答案是:“宿便即肠管内长期停滞淤积的陈旧大便,一般3~5 日不解大便而停留于肠管内的粪块叫宿便。宿便往往非常顽固,要使其排出,并非那样简单”。
其实宿便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粪便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长期停留在结肠道内。它在肠道内就跟“河水”一般,会一直向前流动。
从摄入食物,到食物残渣从小肠进入结肠后,就会开始不停在肠道内进行搅拌,同时又会将这些残渣往直肠方向推动。这个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分节运动、蠕动以及集团运动。
其中,分节运动的作用是将粪便混合搅拌;蠕动则是将粪便推动到直肠内;集团运动则是一个强烈的蠕动波,会推动粪便前进很长的一段距离。每天大约会进行2~3次,在每天这种不间断的运动中,粪便不可能长期停留在直肠内。
最有可能的是粪便会在直肠内停留数天才被排出,而我们的直肠本身就有储存粪便的能力。即便是储存2~3天,也是在正常不过的。
宿便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只要保持有规律性的排便,都是健康的。
不少人在听到商家宣传宿便的危害以及清宿便的好处后,非常热衷于通便。殊不知,刻意的通便反而会给健康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刻意的通便,有害无益清肠并不适合所有人,有下述特征2个或以上的人群,才需要考虑清肠:
·至少有25%的粪便为硬块状、25%排便肛门直肠有阻塞感、25%排便需用手辅助、每周排便少于3次;
·没用泻药的情况下,无法排出软粪便;
·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没有上述特征的人,“硬”要清肠的话,会给身体带来这些不利影响:
首先,每天2次以上排便,会导致身体无法吸收全部的食物残渣,会导致大便稀软。在这种情况下,肛周的皮肤非常容易出现湿疹和皮炎,肛门直肠末端也容易出现痔静脉充血以及肛垫下移等,会引起痔疮、肛窦炎等病发生。
其次,一些本身便秘的人群,刻意地使用泻药等方式来通便,反而会加重便秘的症状。因为接触性泻药内的成分蒽醌类会导致致癌物堆积在肠壁上,长此以往下去易诱发肠癌发生。
对于便秘的人群而言,想要改善症状通过药物显然是不合适的。正确的方式应该是这几种!
清肠通便,不妨采用4种方式
1、生活规律
想要预防便秘,保持规律的生活非常关键。在晨起时,可以选择喝一杯温开水,这样做可以起到清洁和刺激肠道的作用,让粪便变软易于排出。除了晨起以外,白天在生活中也需要注意多喝水,至少每天需要保持有8杯水的摄入量。
此外,还需要注意保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不要熬夜。在夜间睡眠状态下,肠道也处于休息状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对于预防便秘有一定帮助。
2、饮食调节
饮食也是预防便秘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生活中要注意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水果和蔬菜,这样做可以刺激胃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并且饮食要以清淡的为主,刺激性食物、辣椒以及煎炸的食物要尽量少吃或不吃。
3、适当运动
运动可以有效促进胃肠道进行蠕动,让粪便排出的速度加快。坚持进行运动可以有效改善便秘,还可以增强体质。
4、积极治疗肛肠疾病
部分肛肠疾病也会诱发便秘、排便异常出现,如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一旦患病要及时就医治疗。这些疾病不及时治疗,发展到后期还容易诱发肠癌发生。
“宿便”的概念并不科学,不要盲目地相信一些商家为了卖货而想出的说辞,在日常我们只需要保持有规律排便就是健康的。当身体突然出现排便规律改变、粪便性状异常时,要注意及时就医检查。
参考资料:
[1] 《通便“排毒”,不可取》.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耀华
[2] 《清肠排毒 当心“肠变黑”》.医药锦囊
[3] 《宿便 一个杜撰的医学名字》.专家谈病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人体内有6公斤宿便?有毒还致癌?如何排出“赖着不走”的便便?
60岁的张阿姨一直有便秘问题,听说每个人都有6公斤的宿便,吃酵素可以通宿便,于是便买酵素来吃。吃了酵素后,张阿姨上厕所变得顺畅很多。
就这样,她一直吃了三年的酵素。近日,张阿姨到医院做例行体检。医生在给张阿姨做结直肠检查时,发现她的大肠表面出现黑色一格格鳄鱼皮状的纹路,医生判断张阿姨患上了结肠黑变病。
55岁的李阿姨长时间受便秘困扰,听人说宿便有毒会致癌,吃芦荟可以排肠毒通便,于是她上网买了芦荟胶囊来吃,并吃了足足两年。
一个月前,李阿姨开始出现食欲不振、厌油的情况,住进了医院。经过肠镜检查,结果被确诊为结肠黑变病,存在恶变为结肠癌的风险。
结肠黑变病是一种非炎症性、良性、可逆的病变,主要跟口服泻药有关。
上述两个案例中的患者,都是因为自认有宿便问题,然后乱买酵素、芦荟胶囊等含有泻药成分的药物服用,由于服用时间长、剂量大,所以才会导致结肠黑变病病变严重。
宿便真的存在吗?宿便真的会在肠道产生毒素,让人胖、让人老化,甚至致癌吗?下面就来给大家详细解析关于宿便的种种问题。
一、每个人都有6公斤宿便?宿便有毒还致癌?“宿便”在字面上的意思,是指长时间停留在体内并且未能排出的粪便。但医学上根本就没有“宿便”这个词,更没有宿便会致癌的相关科学依据,宿便只是商家们为了营销而夸张化创造出来的名词。
“每个人有6公斤宿便”的说法更是没有科学道理的,因为正常人体内是不可能积累这么多粪便的,只有患特发性巨结肠病的患者,由于结肠发生了特异性改变,才会出现很多大便堆积在肠道却不觉得肚胀的情况。
网上传言说宿便是健康杀手,如果不清宿便排肠毒,人就会长胖、长皱纹、变老,宿便的毒素甚至会导致大肠癌,这些观点其实都毫无依据。
传言一:宿便会压迫小肠绒毛,还会改变腹部和脊柱形状
食物经过口腔进入食道,然后在胃部和十二指肠被各种消化酶分解,接着进入到小肠,此时食物已变成粥样状的物质,再和小肠绒毛充分接触,养分被吸收。
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会继续运行到大肠,等水分和电解质被吸收后,最终形成粪便,经由肛门排泄出体外。
所以粪便是在大肠形成的,又怎么会在小肠压迫小肠绒毛呢?而且粪便实质上是食物残渣的集合体,是十分柔软的,即使碰到脊柱,也不会把脊柱弄变形,更谈不上压迫脊柱。
同理,粪便也不可能会改变腹部的形状。之所以有的人腹部凸起或看到胃肠被撑起的形状,要么是因为疾病而出现腹壁松弛菲薄的老人或极度消瘦者,要么就是腹部脂肪堆积所致,都和宿便没有一点关系。
传言二:粪便发酵会导致酸毒症
胃中的PH值大约是1.4-5,胃酸是强酸性的;而小肠的PH值大约是7.6,大肠的PH值大约是8.4-8.55,大小肠中的肠液都是碱性的。
如果食物发酵产生酸性物质,早在进入胃部时就会被胃酸杀灭掉。即便进入到大小肠,也会被肠液迅速地中和,不可能会有酸性物质堆积的情况,更不可能进入血液中导致酸毒症的发生。
粪便积存在肠道中时间过久,的确是会产生一些问题的。因为如果粪便停留在大肠内的时间过久,大肠会持续吸收粪便中的水分,于是粪便就会变得更加干硬,导致排便时出现费力的情况。
这时如果用尽全力去排便,可能会让腹部肌肉受到压迫,引发发炎、疼痛等症状,长期下来还会导致憩室炎、痔疮的发生;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可能会因此导致并发阿斯综合征(又称为心源性昏厥),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
很多人听信了宿便危害的传言,于是就去买各种产品来清宿便、排肠毒。
但实际上,这些产品很多都是打着排毒的幌子,添加了类似蒽醌类化合物的药物成分。
而蒽醌类化合物是泻药的主要成分,会直接刺激肠道黏膜神经,使身体出现排便反射,导致结肠平滑肌收缩,肠道蠕动加快,从而达到促进排便的效果。
如果长期服用这些含泻药成分的产品,很可能会导致肠神经损害和肌肉萎缩,而且通常是不可逆的,甚至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
像肠润茶类产品,大部分都含有蒽醌类成分。而且添加的强泄剂中往往含有色素,会引起肠道粘膜色素沉着,导致结肠变黑(即结肠黑变病)。
而酵素类产品,主要成分是酶,功能是帮助消化,不仅无法保证所添加的酶在进入人体后还是否有活性,而且促进消化的效果也是有限的。
如果吃了酵素类产品,会让你有立刻排便的效果,通常是因为产品里添加了强泻剂或软便剂,绝不是因为酵素。
至于所谓的肠道水疗,实质上就是一种灌肠处理,如果频繁使用会导致身体脱水或电解质出现紊乱。如果技师操作不当,还可能会刺穿肠道或使肠道破裂,引发腹膜炎,严重时还会致死。
还有一些极端的人会服用泻药来帮助排便,这样其实是有很大危害性的。因为泻药造成的腹泻会严重影响肠道功能,导致肠道水分丢失,大量肠液分泌等,严重时可导致人体水电酸碱出现紊乱,引发昏迷,甚至威胁生命。
四、预防便秘,这4点才靠谱如何排出“宿便”,在医学上的科学说法应该是如何预防便秘。所谓的便秘,肛肠科医生在临床上采用的公认标准是,只要每周大便次数超过3次,排便量也不少,就不算是便秘;
只要每天排便次数不超过3次,也没有明显的拉稀或粪便异常的情况,就不算是拉肚子。
想要预防或改善便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法入手:
1、调整饮食
首先要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在1.5-2升以上,这样能促进身体循环、软化大便,起到预防便秘的作用。
其次,要多吃玉米、燕麦等粗粮,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能加快肠道蠕动,有助于排便。
还有就是日常饮食要尽量清淡,少吃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可以适当吃一点坚果或植物油等油脂类食物,帮助润肠通便。
2、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消化功能,刺激肠胃蠕动,从而让排便变得更加顺畅。另外,腹部按摩和盆底肌锻炼也有助于改善便秘症状。
3、定期排便
要改掉不良的排便习惯,避免忍便、排便时过于用力、排便时玩手机或看书、久坐或久蹲等;应养成固定时间排便的习惯,每天排便1-2次,每次排便时间控制在5-10分钟。
4、补充益生菌及益生元
可以适当补充益生菌和益生元,改善肠道菌群平衡,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和改善便秘。选购益生菌产品时要选购时要关注所含菌株种类、菌株数量、使用时菌株的存活率、产品保质期、储存方法等。
大多数便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而得到改善,如果非药物方法也无法改善便秘问题,可以前往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相关的药物或疗法来治疗便秘,切勿乱信偏方或自行购买泻药来服用。#谣零零计划# #守护银龄世界#
参考资料:
[1]别再被骗了,医学上压根没有“宿便”这个词.生命时报.2015-05-06
[2]每人“带着”12斤宿便?清除能排“肠毒”?.健康界.2018-10-21
[3]肥胖和便秘竟然是一对“难兄难弟”!预防便秘,这几招最靠谱!.保健时报.2021-07-1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好奇!大肚腩里都有什么,是“宿便”吗?
有的人明明其他地方不胖,偏偏肚腩很大,特别是中年男性常常有大肚腩,人们称之为 “啤酒肚”。很多人都说,大肚腩里都是脂肪,也有传言说是“宿便”的累积。
那么,大肚腩里到底是什么呢?
从医学上来讲,并不存在宿便这样的概念,更没有所谓的“人体内往往残留有几公斤的宿便”这样的说法。大肚腩的成分主要是脂肪,并且有两种,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
用手一掐肌肉,如果能掐住肌肉,能捏成一个把手,就是皮下脂肪积聚,一般久坐族的肚腩都是皮下脂肪。
但如果你的肚腩高高隆起,像一个顶起的面包,那就是内脏脂肪了,很多饮酒男性的“啤酒肚”多属此类。内脏脂肪作为能源短期性贮存起来,以便在空腹时或是运动后给组织器官提供能量,但饮食及生活作息不正常等能导致脂肪代谢紊乱,加速内脏脂肪的囤积。
皮下脂肪易形成梨型肥胖,这类型的人,其肥胖是由于腹部、腰、大腿、臀部的皮下脂肪的蓄积造成的,一旦生成就很难减下来,但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性很低;内脏脂肪易形成苹果型肥胖,当内脏脂肪蓄积过多,就会引起动脉硬化和脑中风的并发症,因此是比较危险的脂肪。
目前公认最有效的减肚腩方法就是强度低、持续时间长的有氧运动。
运动开始时,机体消耗的是肌肉储存的糖原,随着时间增加,糖原参与逐渐减少,脂肪才会被调动起来。通过这种锻炼,氧气能充分酵解体内的糖分,还可消耗体内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合适的运动有,快走、慢跑、打球、爬山、游泳、骑车等,每天坚持运动半小时以上,一小时最佳。
文/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副教授 王立国
通讯员 岳金凤
编辑 于家兴
图/源自网络
推荐文章: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