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免肥胖(吃芬吗通如何避免肥胖)

观察者网 0
文章目录:

严重缺兵后,台军提高免除兵役门槛:肥胖或过瘦也需要服役

(观察者网讯)据联合新闻网今日(22日)报道,由于募兵困难,岛内相关部门拟提高免除兵役的门槛,原本属于肥胖或过瘦的年轻人以后也需要服役。

以1米72的男性为例,原本,体重在48kg以下或93.4kg以上,可以不用服役;如今,这个范围调整到44.2kg以下或103.7kg以上;此外,新规规定,身高在1米55-1米57的男性也需要服替代役。

图自台湾联合新闻网

报道称,近期,岛内防务部门发布了“兵役体重区分标准”第二条附件修正草案,调整最多的指标是衡量是否过胖过瘦的BMI值(身体质量指数),其计算方法是以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根据原本的规定,常备役役男BMI值应在17-31之间,修正后,这一数据值调整至16.5-32;而替代役所征集对象的BMI值在16.5-17之间或31-31.5之间,如今这一标准被放宽到15-16.5或32-35之间。

以具体体重来看,按照以前的标准,一名1米72的男性,如果是常备役役男,体重需在50.2-91.8kg之间,替代役役男需在48.7-50.1kg之间;如果超过这个区间,也就是体重在48kg以下或93.4kg以上,可以不用服役。

而修改后的标准是,体重在48.7-94.8kg之间的可以应征常备役役男,44.3-48.6kg之间或94.7-103.6kg之间的男子都属于替代役征集对象,体重在44.2kg以下或103.7kg以上的才可以不用服役。

身高限制则调整为,以前,1米57以下的可以免除兵役,新规将1米55-1米57之间这个身高列为替代役身高。

此外,根据岛内原本的规定,心律不齐、心脏冠状动脉病、甲状腺机能过低、贫血或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椎间盘突出症、视力、杜瑞氏症等病症都属于免役疾病,修改后的标准对这些疾病的认定更加严格,例如,心脏冠状动脉疾病必须出示如心导管冠状动脉电脑断层血管摄影等证明;关节炎病变,则需达到患部肿胀、疼痛及热感等标准,才能符合免役标准。

原先,岛内年轻人诊断为妥瑞氏症(即图雷特综合征,常见症状是频繁的运动性抽动)即可免役,如今则改为确诊后经治疗6个月以上,仍持续呈现症状,且须由精神科或神经内科专科医师诊断,并提供6个月以上完整病历才可以免除兵役。

近期,台军也因募兵频引关注,此前,台军人才招募单位进入看守所募兵引发批评,“中正干部预备学校”(简称“中正预校”)又被质疑让成绩不及格本应留级或退学的学生重修补考。台媒指出,这是因为,目前台军基层队伍的尉级军官与士官至少缺2.5万人,各军种的中、少尉、上尉也都严重缺员,其中陆军缺员最多;尤其是其主战部队,由于战训频繁,条件艰苦,募兵非常困难,始终无法达标。

为了达到征兵目的,多家台媒还爆料,台当局有意延长服役时间。但中时新闻网此前发布评论指出,蔡英文应该不会在任内做出这一决定,因为怕得罪年轻选票。

文章认为,陈水扁任内采取的是“温水煮青蛙”策略,本来2年的义务役役期,每隔一段时间,就减2个月,交到马英九当局时,役期只剩1年。马英九推动募兵制,1年役期取消,但法律规定男子有服兵役义务,因此在不修法的情况下改成4个月的军事训练役。美国政府一直给蔡英文压力,一是强化后备战力,二是延长役期并恢复征兵。但蔡当局只是把以前退役8年内征召4次,每次5到7天改为14天,但可抵两次。这是换汤不换药,对年轻选票影响不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远离慢性病,靠吃就够了?

文/赵芳迪

很多人认为,危害健康、生命的是突如其来的重大传染病。其实恰恰相反,慢性病才是真正的“杀手”。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和行为危险因素流行对慢性病发病的影响,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将不断扩大,因慢性病死亡的比例也会持续增加,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88.5%,普及健康知识的教育刻不容缓。在2021年8月3日的直播中,邀请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科教处处长何丽教授就慢性病与营养健康相关知识进行了科普。防慢病、治未病,应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

传播知识,关爱生命。为了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健康知识需求,助力“健康中国”战略,《中国经营报》和智金未来联合推出了《名医面对面》“健康中国合作伙伴计划”。通过邀请多家知名企业成为“健康合伙人”,从而充分发挥各自在专业内容和专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共同将《名医面对面》打造成健康知识内容聚合高地。以专家名医参与栏目直播的形式,为公众提供覆盖其生命全周期的高质量科普知识,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什么是慢性病?

所谓慢性病,它的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并不是指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一个范畴的概念。

何教授表示,概括来说慢性病可以分为三大类: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肺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肺心病、肺气肿等,除了各种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等也都属于这个范畴。

据2020年12月2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营养和健康监测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的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是27.5%。糖尿病患病率是11.9%,肿瘤患病率是235/10万。另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亡人数中有88.5%为慢性病所致。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慢性病和饮食结构密切相关?

据何教授透露,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发病状况呈井喷式爆发,首先是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运动锻炼的时间减少、不健康的饮食等原因,其次是随着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的延长,很多疾病也慢慢凸显出来。

何教授表示,慢性病和饮食结构密切相关。举例来说,如果孩子长不高、长得不够结实、发育迟缓,这叫营养不良。但孩子超重、肥胖,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又叫营养不均衡。

据临床研究显示,很多疾病和营养的摄入有密切的关系。何教授还举例,多年前,我国从东北到西南一带的地方性心肌病(克山病)患者很多,后来发现这些患者体内缺硒,补足硒以后,我国克山病的患病率明显下降。

另外随着经济的提升,饮食的改变,国人肿瘤发病的位置也有所改变,从上消化道,例如食管癌、胃癌、肝癌转移到下消化道,例如结直肠癌等。这些都是膳食结构的改变,比如脂肪摄入量的提升所致的。何教授表示,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和健康所营养与健康监测得到的居民每日摄入量来看,我国居民大多数人每天脂肪的摄入量是严重超标的。

平衡膳食很重要

想要身体健康,远离慢性病的侵扰,日常饮食一定要注意平衡膳食。何教授自己还编了一首膳食歌谣:玲珑塔,有五层,膳食宝塔记心中;讲平衡,食多样,谷类为主有粗粮;菜果蔬,绿红黄,薯类也要多尝尝;肉禽蛋,要适量,鸡鸭鱼虾较优良;常吃豆类和牛奶,有利促进骨健康;食盐五克油半两,饮食清淡寿命长;经常活动勤喝水,控制体重免肥胖;把烟戒,将酒限,食动平衡身体健。

另外,直播期间有网友提问,现如今很多年轻人选择的轻食或是代餐减肥是否健康?何教授表示,轻食和代餐都不是长久之计,光靠节制饮食减体重,首先减掉的大多是身体里的水分,然后才是脂肪和肌肉,而反弹回来的大多是脂肪。

逃不开的遗传因素?

除了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这些外在因素,遗传因素也是慢性病的很大一个成因。何教授透露,家族遗传史很重要,很多糖尿病、高血压甚至癌症的患者,都有家族遗传史。家族中有慢性病的发生,尤其是直系亲属,那么就更需要远离导致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如果提早预防,例如不吸烟、少喝酒,不吃过于油腻、高盐的食物,加强身体锻炼等,也可以延缓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病时间和发生发展。

(校对:颜京宁)

这菜全身宝,清脂刮油好营养,保持苗条免肥胖,冬天不懂吃可惜了

冬季天冷已经很长时间了,相信大家都吃进了不少高热量的食物,尤其是肉类等高脂肪抗寒的美味,在吃进这些食物的同时,有没有称量一下自己的体重呢?可别让层层的衣服欺包裹,骗了自己的眼睛,冬季是最容易长肉的季节,悄悄贴膘上个三五斤,不通过称量,是很难感觉得到的,稍不注意,等来年春天脱掉厚衣服再上秤,那数字就晃眼了。想要保持住好身材,不在冬到把自己吃胖,可要隔三差五给自己的肠道刮刮油,清清脂,随时清理掉影响体内垃圾代谢的阻碍物,这样才能保证正常代谢,避免肥胖长肉。

能够做到清理肠道的蔬菜不多,其中豌豆苗就是很好的一道刮脂清肠蔬菜,新鲜的豌豆苗绿油油的,看着特别清爽惹眼,炒制出来的形就不那么漂亮了,像草一样,乱糟糟的,但您却不能凭此小看了这道菜,豌豆苗刮油清脂作用特别强,每吃上一顿,都可以带走肠道内的大量油脂和垃圾,堪称清脂刮油利器。冬天我们吃上几顿高油高热量饭菜以后,最好吃上一顿豌豆苗,把肠道内多余的油脂扫除殆尽,保持新陈代谢通畅,别上垃圾拥堵肠道。豌豆苗营养丰富,又称“龙须菜”,全身是宝!它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清香滑嫩,鲜美好吃;豌豆苗中所含的独有的止权酸、赤霉素和植物凝素,有抗菌消炎、增强代谢的作用;豌豆苗中还含有丰富的粗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有很强的清肠作用。做汤、涮锅、清炒都不错!吃多了大鱼大肉,记得吃一顿清炒豌豆苗,美食是享受,但是保持苗条身材也很重要哦!

【清炒豌豆苗】

食材:豌豆苗300克;花椒20-30粒,干辣椒2个,大蒜3瓣;油2汤匙,盐3克,蚝油1汤匙。

做法:

1、豌豆苗切掉底部约2厘米长稍老的茎,放水中清洗干净。豌豆苗底部根茎白如玉,但也不是整条茎都是嫩的,最底部的依然会老上一些,可以用手掐一下,将不容易掐动,比较老的部分在捆着的情况下,一刀切掉。

2、准备20-30粒花椒,大蒜拍扁剁碎,干辣椒切碎。不喜欢花椒和辣椒的不放,花椒在素炒菜中有着增加香气的作用,辣椒也使素炒菜的味道更好。

3、锅烧热,先放入花椒炒出香味,再放蒜末与辣椒末爆香。

4、放入洗干净的豌豆苗大火炒断生。

5、最后放食盐与蚝油翻炒入味。

素炒的豌豆苗特别清爽好吃,隔三差五吃上一顿,肚中油脂无处可藏。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您的“一评、一赞”便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把它分享出去,谢谢!瓢饮取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典故,我崇尚美食即是爱的主旨,深信投入爱才能做出美味,即使同一食物你我的做法相同,如果有爱,你会做得比我好,欢迎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