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静息心率(肥胖心率多少算正常)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一百种减肥方法对你都没用:也许是怪你小时候“睡眠不足”导致的

我摸着性感的小肚子,一天超过两顿饭就鼓得跟吹皮球似的,忍受整个部门减肥的舆论,感慨着一个刻骨铭心的领悟:再不敢随便吃饭了。如果工作能像长胖那么容易,就好了。

听说你也试过一百种减肥方法,但都失败了?也许是你的体质在找你茬。

一 、 怎么都胖的体质(易胖不易瘦体质,悲剧往往都是自己造成的)

自我诊断:是不是爱吃爱吃爱吃 无饱腹感 小时候睡眠不足?

原因:小时候睡眠不足,瘦素受体水平低下,导致成年后肥胖。

鹅爹个人的观点是:瘦素(肥胖荷尔蒙、瘦蛋白、抗肥胖因子)是由脂肪组织分泌(所以越胖,瘦素就越多)的信息物质,与其受体结合后,会给身体一个“能量充足,可以停止进食”的信号,但根据最新研究,小时候睡眠不足的人,由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除了影响身高之外,最大的影响就是导致瘦素的受体不足,所以体内积攒了一大堆瘦素仍然没有饱腹感。

这也是为什么越胖的人瘦素越多的原因——停止进食的开关坏掉了!

解决方案:科学家在去年的研究表明,在婴儿时期摄取瘦素,可能可以固定大脑对食欲的反应,进而一生都不会过度饮食。另外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能忽视的早餐、饮食规律吃够基础代谢,是成年人减肥该干的事。

瘦素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对脂肪及体重的调控:

1、抑制食欲:瘦素可使人类进食明显减少,体重和体脂含量下降。

2、增加能量消耗:瘦素可作用于中枢,增加交感神经活性,使大量贮存的能量转变成热能释放。

3、对脂肪合成的影响:瘦素可直接抑制脂肪合成,促进其分解,也有人认为可促进脂肪细胞成熟。

4、对内分泌的影响:胰岛素可促进瘦素的分泌,反过来瘦素对胰岛素的合成、分泌发挥负反馈调节。

二. “节食”也不瘦的体质(一天只吃一顿饭了,怎么还不瘦?)

自我诊断:是不是经常节食 一天只吃一顿饭,也并不太饿?

原因:和遗传有关,节食可以轻易瘦下来的人,一定很饿。节食很轻松的人,往往瘦不了。

鹅爹个人的观点是:节食的时候,身体会按血糖-糖原-蛋白质-脂肪的顺序分解供能,不吃饭所以血糖很容易消耗掉,长期节食导致肝糖原消耗干净了,你猜身体会先分解肌肉供能还是先分解脂肪供能?高中生物课本上写得很清楚,会优先分解蛋白质……

节食也不瘦,小心肝病找你玩!而且如果你只节食而不运动,那么你会瘦肌肉,真的,不骗你~

三. “越睡越胖”的体质(有人怀疑,难道不是所有人都越睡越胖吗?不是,不信你看看医院的病人……)

自我诊断:总觉得很累 总是睡不醒 虽然不明显但每天都更胖了;

原因:睡眠时新陈代谢速率慢,睡前又吃得太多。这种人有一个专有名词“虚胖”。(猪 = 吃饭 睡觉)

鹅爹个人的观点是:有人听说熬夜会变胖,就拼命睡,结果……更胖了!因为他不知道:睡多了也会胖!!!研究发现,每晚睡9-11小时的人发胖的机率会更大!

当你过度睡眠时,生物钟被打乱,能量分配也就会被打乱,所以你早餐不吃,午餐也就吃得更多,也就难逃胖了。

(体力精力不足,胃肠状态不佳,各种负面buff的加成,导致一个虚弱的胖子缓缓膨胀。)

四. “运动”也不瘦的体质(每天十万步也瘦不下来?是我运动的姿势不对吗?)

自我诊断:是不是不活动时心率很低(静息心率原因:身体底子曾经不错,心肺耐力较高,运动后心率提高有限。

鹅爹个人的观点是:心率低说明代谢低,越是爱运动的人,一般越容易胖。即便是国家运动员也不例外。心肺耐力好的人,静息心率甚至可以低于60次/分,当你肌肉发达的时候,所有肌肉都在消耗能量,往往不容易胖,但当肌肉少了,代谢很低的“前运动员”食量又不减小,不胖才怪!

不过,运动虽然不是决定你减重的关键,但对你的健康还是绝对有益的!

知道了运动不能帮你瘦的各种原因,所以运动对减重就真的一点帮助也没有了吗?

当然不是!无谓的增加运动时间、运动量,的确不能提高热量消耗帮你瘦;关键在于:你要从改变本质、改变身体的调节机制开始!

而这个关键,就在于运动强度。

不用减肥的人生,我觉得有必要分享一下:

一. 越睡越瘦体质(不用怀疑,鹅爹用人格担保,这世界上真的有这种体质。)

自我诊断:戴一个心率检测手环,如果平均睡眠心率>65次/分,恭喜你,躺着就能瘦。

原因:睡眠时新陈代谢快,越睡越瘦。醒了就要吃饭,瘦的反而慢。

鹅爹个人的观点是:睡眠时代谢高,也往往意味着睡眠质量并不是特别好,经常熬夜工作的人往往都不会太胖,不为别的,累的啊~

睡觉减肥法是一项据医学研究表明的减肥方法,主要是通过睡眠时间和睡眠的质量来影响荷尔蒙的分泌来分解脂肪,使其燃烧,促进新陈代谢消除浮肿、刺激生长激素,指导身体把脂肪转化为能量,这可是爱睡觉却不节食的瘦女孩常保窈窕的小秘诀。

二. 怎样都瘦体质(易瘦不易胖体质,这种体质是病,需要赶紧治疗~)

自我诊断:是不是经常心慌 不活动的时候测心率也很快(静息心率>85次/分) 不爱运动?

原因:新陈代谢速率快,虽然比别人吃的更多,但仍然胖不起来,至少没有那么肥。

鹅爹个人的观点是:新陈代谢的速度与年龄、体重和心率有关,这里主要和心率有关,如果不活动的时候心率也超过100,差不多是普通人的1.5倍,所以即便吃别人的1.5倍的饭,也不会胖(但吃太多还是会胖的)。

解决方案:心率过快的人心脏的代偿能力低,应对意外状况的能力不足,要注意预防心血管意外哦~(换成人话就是,心率本来就很快了,稍微动一下更快,运动起来简直要死,万一受了惊吓或者便秘用力过猛,都很容易爆血管,这种体制往往是“zuo”出来的,少熬夜,可能就可以恢复正常。)

科学研究发现,吃不胖的人FTO基因是正常的。基因组中的FTO基因,掌管着人体的胖瘦奥秘,两条FTO基因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拥有两条正常FTO基因的人,肌肉和脂肪比例合适,食欲正常,不会吃太多,也不会吃太少。发生变异的FTO基因会失去维持肌肉和脂肪比例的功能,造成代谢紊乱,同时会让人失去“饱腹感”严重者甚至引起“贪食症”。假如其中一条发生突变,肥胖概率增加30%;假如两条FTO基因都发生突变,肥胖概率增加70%。

总的来说,FTO基因决定了吃不胖人群的饮食喜好,管理着他们的食欲。拥有FTO基因的人,只要他们吃饱了。鸡排烧烤小龙虾对他们来说,都没有一点吸引力。而胖的人摄食欲望都偏高。那些说自己“狂吃不胖”的人,虽然号称不忌口却并不是每天都吃很多。瘦子这种人没办法进行暴饮暴食,因为他们的身体不允许。哪怕他们很想吃可一旦热量摄入超过了限度,他们就会开始呕吐。

每个人都有FTO基因(也叫肥胖基因)主要看是否突变:“FTO基因不突变的人”容易有饱腹感(就是瘦子);“FTO基因突变的人”饱腹感缺失(突变的就容易变成胖子);

给胖的你,建议直接做个肥胖基因检测。减不下去,或许真的不怪你不努力。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锻炼不够、喝水太少、甲状腺不正常……心脏为何会乱跳

大多数人理想的静息心率(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在每分钟60~85次之间。如果你有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这是身体发出紧急求救信号的方式。每天花1分钟查查脉搏,对保持心脏健康非常有益。美国《预防》杂志网站近日盘点了心率不正常的七个可能原因。

1.压力山大。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副教授帕姆·陶布博士认为,压力会造成心率上升和血压升高,让身体进入“战斗或逃跑”的模式。长期压力会让心脏处于高度警觉状态,增加人们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可能性。

2.心脏的电传导系统短路。心脏有其独特的电传导系统,这个信号网络有助于它正确的跳动,心率放缓可能表明出现了异常。电传导系统出问题,人会感觉头重脚轻。通过做心电图医生就能准确查明心脏出现故障的原因。

3.锻炼不够。“用进废退”的原则也适用于心脏。心脏是块肌肉,它需要锻炼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不运动和肥胖会促使静息心率升高。反之,充足的锻炼有助于降低静息心率。竞技项目运动员的静息心率通常低于60次/分钟。

5.药物副作用。某些特定的药物会重置心率读数,设定新的正常值。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是引起心率放缓的主要药物,它们都会对心脏起到放松作用,一般不会造成危险。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咖啡因会在短时间内加快心率。它通常存在于治疗头疼的药物中,也会潜伏于食物和饮料中,如巧克力和茶。有些人对咖啡因高度敏感,在喝过咖啡或能量饮料之后,他们的心率会立即上升。

6.脱水或喝水太多。喝水太多或喝水不够,就会导致人体系统中电解质与水的比例失衡,扰乱身体中的化学反应。如果钾、钙或镁的含量偏低,就会诱发心律失常,表现为心率加快。

7.甲状腺功能不正常。甲状腺所生成的激素有助于身体功能正常运转。如果它生成的激素不够充足,就会患上甲状腺机能减退,从而造成心率放缓。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果甲状腺生成了多余的激素,就会患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它会加快心率。如果怀疑有甲状腺问题,查个血就可以。

(周铭)

揣着“小鹿”去上班,怎么回事?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林辉 通讯员 陈璐 魏佳琳

核心提示丨“走在春天的人,都揣着春天的小鹿”这句话很有诗意。而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许多人也揣着“小鹿”去上班,却不是春天的小鹿,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正常人的心跳是有节律而平稳的,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每分钟在60~100次。当心律失常(中医称为心悸)时,就像揣着一只‘小鹿’,可表现为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至不能自主。”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心内科四区主任朱翠玲教授说,现代研究表明,当我们体内交感神经兴奋时,会分泌出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物质,在这些激素的作用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当交感神经持续活跃,肾上腺素分泌的水平持续大量地升高时,心脏的消耗也同时变大。

朱翠玲说,心律失常有很多原因,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常见原因如下:

1.压力山大。压力会造成心率上升和血压升高,让身体进入“战斗或逃跑”模式。长期压力大会让心脏处于高度警觉状态,增加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

2.心脏的电传导系统短路。心脏有其独特的电传导系统,这个信号网络有助于它正确的跳动,心率放缓可能表明出现了异常。电传导系统出问题,人会感觉头重脚轻。通过做心电图可以了解其出现的原因。

3.锻炼不够。“用进废退”的原则也适用于心脏。心脏是块肌肉,它需要锻炼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不运动和肥胖会促使静息心率升高。

4.药物副作用。某些特定的药物会影响我们的心率,会让心脏失去原来的正常值。

5.咖啡和浓茶。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咖啡因会在短时间内加快心率。有些人对咖啡因高度敏感,在喝过咖啡或能量饮料之后,心率会立即上升。

6.脱水或喝水太多。喝水太多或喝水不够,就会导致人体系统中电解质与水的比例失衡,扰乱身体中的化学反应,也诱发心律失常,表现为心率加快。

7.甲状腺功能不正常。甲状腺所生成的激素有助于身体功能正常运转。如果它生成的激素不够充足,就会患上甲状腺机能减退,从而造成心率放缓。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果甲状腺生成了多余的激素,就会患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它会加快心率,我们可以通过抽血查个甲状腺功能。

“心跳的规律与否以及心率的跳动次数,都影响着人体健康,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朱翠玲提醒,当你感觉上班揣着“小鹿”时,不要过于紧张,但是也要引起一定的注意,正常的体检和不适时就医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