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啊纹痒(肥胖纹痒要警惕四种病)
长高、长胖留下的膨胀纹,要如何才能去掉?
大家有没有发现,当我们经历了体重和身材变化,皮肤就会出现各种纹路:
- 孕妈「卸货」后,肚皮仍有妊娠纹;
- 正长个儿,膝盖出现生长纹;
- 减肥瘦身,肥胖纹依旧「站岗」……
- 这些顽强的纹路,到底是啥来头?
以上提及的妊娠纹、生长纹和肥胖纹都有共同的名字:膨胀纹,亦称牵拉纹,萎缩纹。
膨胀纹,顾名思义是皮肤膨胀后出现的纹路。
可以理解为,皮肤赶不上身材变化,真皮层被过度拉扯,破坏了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使皮肤弹性和延展性变差,从而形成萎缩性瘢痕的皮肤损伤。
膨胀纹的一生会经历两个变化:
刚长出来的膨胀纹呈红色或紫红色的隆起条纹,故称红纹。具有「无症状或轻微瘙痒、疼痛,颜色随时间推移而变淡」的特点。
变淡后的膨胀纹呈灰白色,亦称白纹。有「轻微凹陷、触之柔软,无明显不适,不会自行消退」的特点。
膨胀纹爱长这些部位青春期快速长高、肥胖、妊娠、肌肉剧增等情况会诱发膨胀纹;
有些疾病如糖尿病,或正接受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亦可导致膨胀纹的出现。
这些纹路通常盘踞在大腿内侧、腰部,腹部和臀部等处,不同年龄和性别分布的部位还不一样:
- 青春期女性
膨胀纹好发于大腿、臀部和胸部;
- 成年妊娠女性
膨胀纹好发于腰腹、胸部和大腿;
- 成年非妊娠女性
大腿和胸部是膨胀纹的好发部位。
- 青春期男性
膨胀纹好发于臀部、大腿、小腿和背部;
- 成年男性
臀部是膨胀纹的好发部位。
有朋友问,孕妈能避免妊娠纹吗?
妊娠纹与肚子维度增加,雌孕激素有一定关系。
如果孕妈有家族妊娠纹史、孕前BIM>26(即体重越高)、孕期体重增加越多(>15kg)等情况,发生妊娠纹的风险越高。
看着这些纹路,心里就不舒服。想用那些宣称能消除改善的产品,靠谱吗?
外用产品能否减轻膨胀纹?尚缺乏客观评判标准
我们的需求在哪,商家的营销就在哪。
健康君也曾因广告效果入手,到手发现基本是维生素E、橄榄油、杏仁油、透明质酸等制品。
说白了,这些产品的核心是给皮肤做好保湿工作,避免皮肤干燥而降低皮肤弹性,导致弹性纤维断裂。
换句话说,这些产品和一般的保湿润肤霜没啥区别!
想要彻底消除是不可能的,有稍微改善作用,可避免新纹出现。但是对于陈旧纹路依旧无能为力。
激光疗法可改善膨胀纹不影响健康,但影响美观。
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治疗的。如果出于美观考虑,可选择外用药物或激光疗法改善:
对于红色或紫红色膨胀纹,可以混合维A酸类药膏加乙醇酸之类的药物外用,坚持使用有一定改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想更快见效的,可以选择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就是价格稍贵,需定期维护。
如果是灰白色的陈旧膨胀纹,可选择点阵激光或射频等激光疗法改善。
膨胀纹是皮肤的印记,也见证了我们的身材变化过程。
对于青春期生长导致的生长纹,我们没办法控制;
对于肥胖纹,我们可以保持健康的体重,借助运动和健康饮食习惯避免忽胖忽瘦;
除了这些,也要做好皮肤保湿工作哦。
冬季皮肤痒别不当回事!女子手脚突现“蟒蛇纹”?这个习惯你可能也有
入冬以后
不少人都会觉得皮肤瘙痒
有这类症状的人可得多注意了
可能是皮肤干燥引起的湿疹
⚠⚠⚠
提起湿疹,由于名字中有“湿”,一些人常认为由潮湿引起。事实上,它是因为皮肤干引起的。每年冬季,往往是这种病症发作或加重的时间,个别情况严重的人,一抖贴身衣服皮屑宛如“下雪”。
在云南大学附属医院记者注意到,前来皮肤科就诊的人不少。据了解,其中因冬季皮肤瘙痒不云前来就诊的人不在少数。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主任 蔡梅:“这个就是属于比较干的,有鱼鳞病的感觉。”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主任 蔡梅:“天气寒冷、干燥都会让皮肤水分丢失,冬天穿得比较多,洗澡喜欢用热水去烫和搓,会感觉比较舒服。这些会让皮肤皮脂丢失,引起皮肤干燥,会引起皮肤屏障受损。”
医生介绍,皮肤屏障受损就容易导致过敏物质进入皮肤内出现瘙痒,甚至严重的还会出现干性湿疹。
根据皮肤的受损表现,湿疹可分为3种:
急性湿疹: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出、结痂等,可循序出现,也可2~3种同时出现,很多人觉得痒就不停地抠,反而会加重病情,进展成后面两种类型的湿疹。
亚急性湿疹: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抠的话还容易出现糜烂。
慢性湿疹:长湿疹的皮肤浸润增厚,变成暗红色。
一抖衣服就“下雪”,警惕干性湿疹
冬天有些人在脱贴身衣物时,可能会发现上面粘附着白色皮屑,一抖衣服就像“下雪”一样。
对于部分人来说,这并非简单的干燥,而是皮肤屏障破坏诱发的干性湿疹。
干性湿疹的学名是乏脂性湿疹、裂纹性湿疹,呈现慢性湿疹特点,表现为皮肤干燥,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伴有细小的糠样鳞屑,严重时皮肤出现细裂纹,裂纹处红色更深,类似“碎瓷”。
不同严重程度和表现的乏脂性湿疹
高发人群
洗浴方式错误者:碱性洗涤用品祛除油脂的能力非常强,洗浴次数过多、洗浴时间过长、水温过高……都会严重破坏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加速水分挥发,导致皮肤变得非常干燥,引起严重瘙痒症状,诱发干性湿疹。
老年人:随着年纪增长,雄激素调控的皮脂腺分泌日渐减少,加上冬季气温偏低,出汗减少,由皮脂和汗液混合而成的皮脂膜随之明显减小,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导致干性湿疹。
做好4件事,预防湿疹发作或加重
干燥的冬天,要想减少湿疹复发或加重,建议做好以下几件事:
1、皮肤涂抹保湿霜
选择保湿效果好、不过敏的润肤霜。及时修剪指甲,避免长指甲抓破皮肤,加重湿疹。
轻度湿疹患者用低敏护肤霜;对中重度湿疹患者来说,在保湿的同时还要遵医嘱配合外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湿疹的保湿治疗不同于平时护肤,不是挖硬币大小的量涂均匀就行,而是需要擦大量温和无刺激的保湿霜。
孩子每周至少用100克,大人每周至少用250克,每次都需把保湿霜厚厚地涂在湿疹皮肤处才能达到保湿效果。
2、多吃富含维A食物
如果肌肤感觉干燥、瘙痒,患者可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茴香、胡萝卜、菠菜等。
水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如苹果、香蕉、梨等,有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功效。
3、暖气房使用加湿器
暖气会使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加速皮肤水分流失,使皮肤纤维失去韧性、刺激痒觉神经,严重者还会患上干性湿疹。建议患者多喝水,并在暖气片上放盆水或购置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
4、洗澡水温、频率有讲究
医生表示,在冬季,特别是年龄较大的人群应当减少洗澡次数或缩短时间,一些小妙招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干性湿疹。
相关报道>>《冬天有必要每天洗澡吗?》
《中国皮肤清洁指南》建议,一般情况下每隔2~3天洗一次澡就好了。那么,遇到特殊情况怎么选择?下面这个表格,欢迎对号入座。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主任 蔡梅:“洗澡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5-10分钟,水温不要太高,一般37℃左右,而且不要用力搓洗,洗完澡趁着身上有水,把一些保湿霜和身上的水擦在一起。”
此外,温泉的水温一般较高,且含有大量矿物质,对过敏体质及皮肤病患者很不利。
需要注意的是,湿疹患者不要抠患处,否则越抠越严重,可用干净的凉毛巾冷敷患处;若患处没伤口,可用保湿霜暂时缓解瘙痒,患处破损的话,可用碘伏、聚维酮碘等消毒,并坚持遵医嘱用药。
此外
天气一冷
暖宝宝、电热毯、热水袋等
各种“取暖神器”出现了
你用上了没?
但使用时注意了!
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伤害
70岁阿姨皮肤长出“蟒蛇纹”
竟是热水袋所致
前段时间,浙江的王阿姨发现自己的手和腿上多出了一大块网状黑红色的花纹,就像蟒蛇纹一般,怎么都除不掉,这是怎么回事呢?
医生检查后发现,原来是天冷后王阿姨一直贴身使用热水袋给手脚取暖,久而久之发生了"低温烫伤",导致出现了这种难看的网状花纹。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主任 蔡梅:“局部皮肤受到长期慢性的高温刺激,这种高温又不至于马上出现烫伤,这个温度刺激后引起血管扩张,出现皮肤炎症。”
医生表示,像这种网状纹的烫伤在临床上被称为"火激红斑",虽然痛感不明显,但影响美观,恢复期较长,一般在半年到一年左右时间能自动修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没有修复,持久病变有时可遗留永久性色素沉着。如果火激红斑长期持续不退,病情迁延,极有可能发生病变,演变为鳞状细胞癌等严重疾病,建议规范治疗,定期随访。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主任 蔡梅:“一直没注意、一直烤下去会出现红斑,颜色变暗变成暗红斑,甚至出现色沉,再往下发展会出现皮肤变厚,甚至出现皮疹。这时候一定要注意,极少部分人会出现皮肤癌变,出现皮肤鳞状细胞癌。”
冬季需注意低温烫伤
医生表示,低温烫伤是冬季极容易被忽视的烫伤。这种烫伤一开始并不容易被注意到,但一旦形成伤害,就会比较深。
冬季用于取暖的热水袋、暖风机、暖宝宝、电热毯等,其实都超过了安全温度,不建议长时间使用。特别是棉被具有蓄热能力,如果在睡觉时使用就更容易烫伤。
图源:社交网络平台
医生表示,每年冬季被低温烫伤的患者都不少。
患者中有高温作业的,还有长期红外线透热疗法的病人,更多的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所导致的,比如:长期使用火炉烘烤、暖宝宝、热水袋等取暖物品。
医生回忆,最夸张的是,她曾接诊过一名女性患者,大腿上出现了一片火激红斑,最后发现,她只是因为习惯性把笔记本电脑放在腿上导致,可以说低温烫伤无处不在,防不胜防。
值得一提的是,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环障碍者、肥胖者、年老体弱者、长期卧床者、婴儿等对温度感应能力相对迟钝,这类人群更易低温烫伤。
如何预防低温烫伤
防止低温烫伤最重要的是
与致热源保持适当距离
且避免长期反复暴露于温热环境
主要做好这几点
↓↓↓
1、热水袋的水温不要太高,最好套上套子;
2、要避免长时间使用取暖物品;
3、电热毯上床后应及时关掉电源;
4、用暖风机时,避免直吹。
温馨提示
天气虽冷
但保暖物品要控制温度
不然一旦发现烫伤就来不及了!
来源:8099999街头巷尾
部分来源:科普中国、生命时报、杭州发布
编辑:李彤
编审:李菁
终审:赵文
你还在为“膨胀纹”苦恼?这些预防措施了解一下
很多胖胖的人身上都有一道道“花纹”,就像皮肤“裂开”一样,一些孕妈妈也有着类似的痛苦,怀胎十月好不容易“卸”了货,肚皮上却留着一道道触目惊心的“妊娠纹”。
此外,一些瘦高瘦高的年轻人,虽然没有胖过,却也因为青春期快速生长,在腿、屁股等位置出现了“生长纹”。这些花纹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膨胀纹。长沙市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黄敖为你科普膨胀纹的那些事。
膨胀纹,又称为萎缩纹,一般表现为境界清楚的波浪形条纹状萎缩,最初为淡红色或紫罗兰色轻微隆起的条纹,称为“红纹”,随后,颜色转为带有光泽的苍白色,略微凹陷,表面平滑或者有细微皱纹,称为“白纹”。膨胀纹通常无瘙痒等自觉症状,一般不会自然消退。
有研究认为,当身体迅速生长时,皮肤受到拉伸,此时,如果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这些是保持皮肤紧致必需的)跟不上身体的变化,就可能导致真皮和表皮撕裂,出现膨胀纹。
此外,在膨胀纹发生的过程中,激素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皮质醇的含量增加会阻碍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从而降低皮肤的柔韧性,促进膨胀纹的生成。因此,如体重的快速增加、身高的快速变化(如青春期生长突增)或肌肉增加都有可能产生膨胀纹,所以青少年、妊娠、肥胖者是膨胀纹的常见人群。
膨胀纹也可见于导致皮质醇增多的病理状况,如库欣综合征、长期系统或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等。
如何预防膨胀纹?
对于膨胀纹的预防,很多临床研究都发现,市面上常用的橄榄油、妊娠油、乳液等等对于膨胀纹,包括妊娠纹的预防作用有限。总的来说,目前最有效的预防膨胀纹的方法还是控制体重和维度,增加皮肤弹性、预防弹性蛋白断裂的作用。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预防。
控制体重:注意控制体重,避免体重增长过快,改善导致皮质醇增多的病理状况。
积极锻炼:锻炼是预防膨胀纹的最佳方式,适当锻炼,可以维持健康体重,适度拉伸训练也可以延展皮肤张力。
注意饮食:此外,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维生素A 、C、 E的食物,可以更好地补充皮肤所需的营养。(通讯员 李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