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小儿肥胖中成药(小儿肥胖中医)

吴文博中医药科普 0
文章目录:

单纯性肥胖症与中成药治疗

吴文博中医药科普

声明:介绍现代疾病与中成药治疗,只是为了介绍中成药的临床应用相关知识,不涉及第三方利益。使用中成药,需要中医师或中药师的指导。主要参考文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

1. 单纯性肥胖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单纯性肥胖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概念摘自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 化浊轻身颗粒

在2005年《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中,明言可以治疗“营养性疾病之肥胖症”的中成药 是化浊轻身颗粒(治疗单纯性肥胖)。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 何首乌、龙胆草、夏枯草、玄参、陈皮、益母草、黄芪、冬瓜皮、夏枯草。

[功能与主治] 滋补肝肾、清热降浊。用于肝肾阴虚、痰湿郁结而致的单纯性肥胖症,以及肥胖症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闭经、月经不调。

[方解]方中何首乌味苦、甘、涩、微温,功擅补肝肾,益精血,润肠通便,化浊降脂,为君药。龙胆草清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夏枯草清肝火,散瘀结:玄参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三药合用,助君药清热降浊,以为臣药。陈皮理气除湿;益母草活血化瘀;黄芪健脾升阳,利水消肿;冬瓜皮淡渗利湿,利水消肿;合用佐助君药活血化痰,除湿降浊,以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清热降浊之功。

[临床应用] 肥胖此因肝肾阴虚,痰湿郁结所致,症见头晕月眩,耳鸣耳聋,腰膝瘦软,胸中烦闷,痰多,肢体麻木,口苦咽干,二便不畅,闭经或月经不调,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或弦滑。

[注意事项]1.脾胃虚寒者不宜用。2.饮食宜清淡、低糖、低盐、低食勿过饱。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用法与用量]用开水冲服。一次2.5~5g,一日2次。饭前服.

儿童肥胖危害猛如虎 中医药内服外治防患于未然

来源:【江苏健康】

如今,全国多地因疫情防控需要,中小学、幼儿园开启上学“网课”模式,小朋友们活动骤减,而家长们慰劳的美食却从未停止,“小胖子”一下子多了起来。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儿科主任中医师施益农介绍,一般儿童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平均体重的20%以上,就被称为儿童肥胖症。每年5月11日为世界防治肥胖日,他提醒广大家长朋友,儿童肥胖危害猛如虎,必须早防早治。

儿童肥胖症的危害究竟有哪些

1、引发呼吸道疾病

肥胖的孩子相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患呼吸道疾病的几率会更大。重度肥胖的孩子,由于其咽部以及胸腹部脂肪增多,对正常的呼吸功能产生阻碍,如睡眠打鼾如雷、呼吸暂停等,使儿童的身体容易发生缺氧症状,而一旦患上了呼吸道疾病,往往不都是容易痊愈的,极度肥胖儿可由于胸廓及膈肌活动限制,使得呼吸浅快,肺泡换气量减低,形成低氧血症,出现发绀,可并发血红细胞增多、心脏扩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即所谓肺通气不良综合征,可危及生命。

2、心脏功能降低

儿童时期的肥胖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肥胖儿童有可能过早出现高血压,且往往比较难治,在青春期即发生冠心病。此外,肥胖程度越高血液粘稠度就越大,血流缓慢造成组织灌注不足,给心脏造成负担,使细胞组织供血供氧不足,导致肥胖儿童大脑反应迟钝、动作缓慢、活动能力下降等。

因肥胖而导致的心脏功能下降是可逆的。也就是说,要在肥胖刚刚开始时,把肥胖控制住,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心脏的负担,心脏功方能恢复正常。

3、高血脂

有研究表明,在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血浆脂类含量对比中,肥胖患儿血脂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超出正常范围30%左右。由于肥胖,胆固醇、甘油三脂等在血液中的浓度会比一般要高,长久的持续这种状况的话,部分肥胖症可并发高血压,患上冠心病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4、血糖高

目前已公认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在长期肥胖的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为普通人的4倍,且发生肥胖时间越长,患糖尿病的风险就越高。为避免给将来患糖尿病埋下危险的种子,家长和孩子还是要多加注意,尽量远离肥胖。

5、肝脏损害

脂肪肝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是指肝细胞的脂肪堆积过多导致的病变。有研究表明,肥胖程度越重,脂肪肝患病率就越高。脂肪肝发生是因为肝细胞内大量三酰甘油累积所致,和高血脂有着密切的联系,且和成人后的多种慢性病关系密切,如肝纤维化等肝细胞变性疑难病。

6、心理影响

除了身体上的危害,肥胖也会对儿童造成心理上的危害。而且,往往心理上的创伤要比身体上的损伤严重。如果因为肥胖而受到朋友、师生们的歧视,更会在其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心理上的压抑和损伤对潜能发育有消极的影响,对自己体型自我评价差、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冲突,可使患者丧失自信心,变得孤僻,青春期因苦恼于肥胖的体型或急于减肥造成许多激烈的心理冲突。

减少儿童肥胖在生活方面要注意什么

1、饮食干预:主要是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不得偏食糖类、高脂、高热卡食物,对儿童摄入的总热量进行合理的控制;限制每日的脂肪摄入量,适当供给糖类食物,主要为谷类食物,尽量少食冰激凌、甜点,慎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食用脂肪含量低的肉类食物、蔬菜。叮嘱患儿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三餐定时定量,尽量少食零食。

2、运动干预:养成儿童参加各种体力活动、劳动的习惯,比如可以走路的场合尽量不坐车,上下楼时要自己爬楼而不要坐电梯,养成每天都有一定体育锻炼的习惯。为肥胖患儿制定合理的有氧运动计划,保持运动量适宜。大强度运动时主要消耗的能源物质不是机体脂肪而是糖类,运动强度以达到最大心率(220-年龄/分钟)的60%—65%为宜。叮嘱患儿坚持按照运动计划进行锻炼,需要保持每次运动≥30分钟,每周锻炼3—5天。

3、健康教育:向患儿详解导致肥胖的原因及危害,指导患儿保持膳食的合理性。同时,根据患儿的心理特点及需求给予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患儿充分的关心和关爱,以使患儿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防治肥胖的依从性。

施主任介绍,中医对于儿童肥胖,诊断辨证标准参照《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等中医药行业标准,并根据临床经验,充分考虑肥胖儿童的生理特点以及体质因素,又针对性很强地将单纯性肥胖分为肝郁气滞型、脾肾两虚型、脾胃湿热型、脾虚湿困型等来进行准确治疗。还结合行之有效、适合儿童的中医外治法,如:

1、外用中药消滞贴脐膏:每日1次,每次6—8小时。

2、耳穴贴压法:主穴取胃、口、饥点、神门、下屏尖,随证配穴。

3、推拿疗法:穴位主选摩腹、捏脊、补脾清胃、清肝、清大肠、揉板门等。

通讯员 端梓任

记者 孙苏静

本文来自【江苏健康】,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告别肥胖,这5种中成药是你的瘦身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