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型大鼠(肥胖小鼠造模成功判断标准)
糖尿病与辣椒素
辣椒素(反式 8-甲基-N-香草基-6-壬烯酰胺)是辣椒的主要活性成分,同时也是辣椒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辣椒素单体是一种斥水亲脂、无色无味的结晶或蜡状化合物。有研究表明,辣椒素类似物是由14种以上的同系物组成,其中辣椒素(46%-77%)、二氢辣椒素(21%-40%),以及有少量的降二氢辣椒素、高辣椒素、高二氢辣椒素等。
近年来,随着辣椒素提取纯化技术的提高和应用的日益广泛,对辣椒素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接下来,大家随我共同学习下辣椒素的作用及它与糖尿病的关系吧!
01、镇痛作用
辣椒素是通过初级传入神经元末梢和胞膜上特殊的分子受体介导产生作用的,这一受体称为辣椒素受体,又称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受体 1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 TRPV1)。在机体受到伤害性热刺激和化学品刺激时,辣椒素能使伤害性神经元因敏感作用而呈痛觉现象,但持续性作用则会导致该神经元发生脱敏作用而达到镇痛的效果。临床试验也证明含 8%的辣椒素镇痛片对于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术后神经痛、创伤后神经病变、多发性神经病以及混合疼痛综合征等是安全和可靠的,且该药在缓解疼痛、改善睡眠时间和质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依赖性以及抗癫痫方面均有显著的效果。
02、减肥作用
人体摄入含有辣椒素的高脂饮食,饮食所诱导的生热效应和脂肪氧化会显著增加,进而会导致机体所摄入的能量消耗加剧;局部应用辣椒素可以增加脂联素的表达,进而导致肥胖型大鼠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堆积减少,达到减肥的效果。据文献报道,辣椒素能够改善糖耐量,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03、抗癌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辣椒素具有抗癌特性,能够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抑制其转移、增加抗癌药物的敏感性以及改善癌细胞导致的代谢紊乱等作用,在治疗肺癌、大肠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等过程中均有抑制其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的效果。相关文献指出,辣椒素抗癌机制的作用位点是癌细胞的线粒体,其抑制增殖和诱发凋亡的作用均通过此位点来实现的,辣椒素能使肠癌细胞形态变化、DNA 链裂解及磷脂酰丝氨酸易位,诱导其凋亡。此外,辣椒素还可以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k (Nuclear factor-kappa, NF-k) 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的活性,对前列腺癌细胞产生影响。
04、降血糖作用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正常人群的空腹血糖值大约在3.89-6.11mmol/L 之间。胰岛素是人体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具有控制血糖,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在预防、延缓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辣椒素可以降低胰腺和胰岛血流量,然而反复刺激则导致胰腺和胰岛血流量增加,使胰岛素和胰腺中消化酶的分泌相应发生变化。据研究发现,辣椒素可降低餐后血浆胰岛素增加量、曲线下面积、C-肽和能量消耗值,表明辣椒素的不同摄入量和摄入频率,可能会对糖尿病患者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此外,研究还发现,相关研究表明辣椒素在刺激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抵抗及炎症方面有显著效果,原因可能是辣椒素激活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离子通道,上调TRPV1的表达来刺激胰岛素分泌;同时也有文献表明,TRPV1并不会直接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而是通过改善了胰岛素抵抗来达到其降血糖作用的。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要获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资料来源:转自文糖医
螺旋藻具有抗衰老、抗疲劳、降血脂血压等功效?别被广告欺骗了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关注袁大夫,科普健康知识,同享健康生活。欢迎收藏 转发!
医学知识科普我们是认真的,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螺旋藻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等作用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应接受规范化的降压、降糖等治疗,不要盲目相信保健品的宣传噱头。
“螺旋藻减肥”目前还只是在动物体内做过相关研究,没有人体研究证据。减肥的科学方法是减少热量摄取及增加热量消耗,而非依赖保健品。
螺旋藻并非总是“有益”,使用中应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在大剂量使用螺旋藻后,还要注意重金属感染。
当下,养生观念深入人心,服用保健品也成为健康新时尚,尤其很多老年患者热衷于购买各类保健品。作为保健品中的“明星”,很多大品牌几乎都出过此类产品。
在广告宣传中,螺旋藻不仅能减肥,还能抗衰老、抗疲劳、抗缺氧、抗辐射、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养肝护胃等等,不仅能做成中成药,还能做成面膜。甚至还有报道称螺旋藻对儿童保健有积极的价值,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一、螺旋藻一般应用于某些疾病的辅助治疗,并没有医学证据显示其具有抗衰老、抗疲劳、降血脂血压等功效
螺旋藻(Spirulina)是一种多细胞丝状蓝藻, 属蓝藻门、颤藻目、顺藻科、螺旋藻属, 共有36种, 其中32种为淡水种, 4种为海水种[1]。螺旋藻富含藻多糖、不饱和脂肪酸、藻胆蛋白、β-胡萝卜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多种维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2]。
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藻蓝蛋白可能通过卵巢内的活性氧物质途径挽救由自然衰老引起的小鼠生殖能力下降[3]。研究还发现螺旋藻具有明显的抗疲劳、抗缺氧及镇痛作用,随着螺旋藻灌服用量的增加,作用也越明显[4]。另外,螺旋藻多糖也表现了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5]。
不过,螺旋藻片和螺旋藻胶囊目前只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为甲类非处方药,对于说明书以外提到的抗衰老、抗疲劳、抗缺氧、抗辐射、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等等作用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螺旋藻实际上没有宣传中那么神奇。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一定要规范地接受降压、降糖等治疗,切不可以盲目用药甚至停药。现阶段,还没有药物能够根治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任何宣称可以根治这些疾病的保健食品都是骗人的。
二、螺旋藻减肥效果好?只有动物实验,并没有进行过相关人体临床研究
“螺旋藻能减肥”的说法在一些爱美人士中很有市场,方法是进食前30分钟或1小时服下数克,补充营养且减少热量摄取,以达到减肥目的。
相关动物实验确实证明了螺旋藻对肥胖型大鼠体重增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6]。但在人体中并未做过相关研究,安全性也未能确定。螺旋藻药品的适应症中也并无减肥的疗效。
事实上,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治疗肥胖两个主要环节是减少热量摄取及增加热量消耗。通常强调以行为、饮食、运动为主的综合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或手术治疗,继发性肥胖针对病因进行治疗[7],而不应把所有希望寄托于保健品。
近些年,卫生部门在对减肥类食品添加化学药品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发现多种减肥产品含有西布曲明、芬氟拉明等禁止加入食品的化学药物,会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如:标示为“澳奈斯绿色经典牌螺旋藻片”、“鸿洋神螺旋藻”、“康爱斯牌螺旋藻片”等产品为假冒保健食品,标示为福建省幸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幸福来牌螺旋藻片(康特力斯)”、批号为“20111214”的保健食品,铅、砷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限量规定[8]。若长期使用这种不合格的保健品减肥会造成肝肾功能受损,电解质紊乱、心律不齐等副作用。
三、螺旋藻并非总是“有益”,使用中应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面对天花乱坠的广告词,恐怕很少有人会想到这种健康食品的背后,其实还有很多不健康的因素。随着螺旋藻相关制剂的广泛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也日益增多。比如,查阅文献发现螺旋藻可导致高蛋白过敏症状、剥脱性皮炎、阴道出血等不良反应[14-15]。在大剂量使用螺旋藻后,不良反应更容易发生。螺旋藻药品说明书中明确表示其有偶见高蛋白过敏症状的副作用。
同样不可忽视的还有重金属感染,如果养殖螺旋藻的水中含有汞、铅、镉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很容易被螺旋藻吸收。这种有害的螺旋藻制成保健品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因此,消费者不要因为产品包装上有了“螺旋藻”三个字,就盲目地认为它具有了药物般的治疗功效,那些宣传噱头,没必要当真。螺旋藻可以作为药用原料,不能直接作为药物使用。对于以它为成分的药物需要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之内使用,超过规范范围的使用都需要谨慎。
参考资料:
1.王依涛,孟春晓.螺旋藻研究现状及展望[J]江苏农业科学,2010,5: 343-345
2.佘琴,石忠峰.广东药学院学报[J],2014,2:249-252
3.藻蓝蛋白改善自然衰老雌性小鼠生殖力的机理研究[D].韩哲.内蒙古大学 2018
4.顾饶胜,沈楠,王艳春等.螺旋藻对小鼠抗疲劳、抗缺氧及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空军医高专学报,1999,3(1):135-137
5.王苏仪,常雪莹,赵帅等.螺旋藻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5,23: 3229-3231 3235
6.王宫吴,华嵩,林海.螺旋藻减肥胶囊减肥效果的实验研究[J].海峡药学,2002,3:21-22
7.陈皓珠,钟南山,路再英.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性疾病 肥胖症[M].内科学,2014,3(88):769-773.
8.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查处康爱斯螺旋藻片等假冒保健食品的通知》食药监办[2012]41号.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妆品卫生标准(GB7916-1987).
14.黄玉斌.螺旋藻异形片致剥脱性皮炎1例[J].《药学实践杂志》,2005(1):65
15.马照琳,马静.螺旋藻胶囊致不规则阴道出血1例报道[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6):156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关注袁大夫,科普健康知识,同享健康生活。欢迎收藏 转发!
#健康科普大赛# #新作者扶植计划# #青云计划# #把健康带回家#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春节送礼别上当:螺旋藻不是「万能药 」| 健身小课间
新年将近,拜访亲戚朋友、看望长辈自然要买些礼物。当下,养生之风盛行,各类保健品层出不穷,尤其是对于上了年纪的长辈,保健品自然是比烟酒等伤身礼物更适合。
作为保健品中的「大明星」,螺旋藻成了各类品牌主打卖点,在宣传广告中,螺旋藻成为了集减肥、抗衰老、抗疲劳、抗缺氧、抗辐射、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养肝护胃等功能于一身的「神奇成分」。
但螺旋藻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螺旋藻(Spirulina)是一种多细胞丝状蓝藻, 属蓝藻门、颤藻目、顺藻科、螺旋藻属, 共有 36 种, 其中 32 种为淡水种, 4 种为海水种。
螺旋藻富含藻多糖、不饱和脂肪酸、藻胆蛋白、β-胡萝卜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多种维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
螺旋藻只是「辅助」
并没有科学依据表明其有显著治疗作用
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螺旋藻具有明显的抗疲劳、抗缺氧及镇痛作用,随着螺旋藻灌服用量的增加,作用也越明显。另外,螺旋藻多糖也表现了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
不过,螺旋藻片和螺旋藻胶囊目前只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对于常见宣传中的抗衰老、抗疲劳、抗缺氧、抗辐射、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等等作用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而且不少商家还有夸大宣传称服用「螺旋藻保健品」一段时间后便可不用再服药的行为,但实际上,目前并没有药物可以根治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还是要谨遵医嘱规范地接受降压、降糖等治疗来缓解病情。
简单地说,任何宣称可以治愈这类疾病的保健食品都是骗人的。
螺旋藻能减肥?
只有实验室小白鼠知道
为了打进年轻消费者的市场,也有不少螺旋藻产品宣扬「螺旋藻能减肥」。
实际上,「螺旋藻减肥」目前只在针对肥胖型大鼠身上起到过抑制体重增加的作用,从未在人体中进行过相关研究,安全性也并未确定。
而且肥胖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需要做的还是「管住嘴」「迈开腿」,除了特殊情况需要药物或者手术治疗,其他时候并不应该将减肥寄托于药物,更遑论保健品了。
螺旋藻并没那么「神」
不良反应屡见不鲜
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卫生部门检查出多种减肥产品含有西布曲明、芬氟拉明等禁止加入食品的化学药物,其中就有诸如「澳奈斯绿色经典牌螺旋藻片」「鸿洋神螺旋藻」「康爱斯牌螺旋藻片」,而长期使用这种不合格的保健品减肥会造成肝肾功能受损,电解质紊乱、心律不齐等副作用。
在天花乱坠的广告词背后,有学者也发现所谓「健康食品」并不一定就完全健康,随着螺旋藻相关制剂广泛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
同样还有重金属感染,如果养殖螺旋藻的水中含有汞、铅、镉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很容易被螺旋藻吸收。这种有害的螺旋藻制成保健品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因此,消费者不要因为产品包装上有了“螺旋藻”三个字,就盲目地认为它具有了药物般的治疗功效,那些宣传噱头,没必要当真。螺旋藻可以作为药用原料,不能直接作为药物使用。对于以它为成分的药物需要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之内使用,超过规范范围的使用都需要谨慎。
内容来源:腾讯网、果壳
监制:汤怡虹
编辑:洪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