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中心性肥胖什么意思(中心性肥胖什么时候停止)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你属于哪种类型的肥胖?进来了解一下

//

关于肥胖,很多青年男女只关注肥胖带来身材走样的问题,而更多的中老年人已经开始承受肥胖相关的各种代谢性疾病的困扰。但是努力减肥谈何容易,减重真的只是“管住嘴,迈开腿”这么简单的事情吗?有些人哭诉自己喝凉水都胖,有些年轻人看起来明明不胖却还在拼命节食,也有些人把自己的肥胖归咎于父母的遗传……肥胖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你又是属于哪种肥胖类型?了解这些,你才不会在减重的路上越走越艰难。

由于导致肥胖发生的原因、部位、程度不同,临床上对肥胖的分类也不尽相同。

以肥胖原因分类

根据肥胖发生的原因,可将肥胖分为原发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医源性肥胖等。

原发性肥胖又叫单纯性肥胖,一般与遗传和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有关。而继发性肥胖(也叫获得性肥胖),则是由于某些诊断明确的疾病导致的,这些疾病包括下丘脑—垂体炎症、肿瘤、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继发性肥胖一般占总肥胖人群的1%。医源性肥胖是治疗其他疾病过程中,因为药物和治疗方式等医疗手段而导致的肥胖。

以脂肪分布分类

根据脂肪分布的不同,肥胖还可以分为外周性肥胖(也叫均匀性肥胖、全身性肥胖等)和中心性肥胖(也叫内脏性肥胖、腹型肥胖等),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肥胖分类。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是利用人体成分检测仪器来判断是哪一种肥胖。如果脂肪均匀分布于四肢及皮下,或者下半身(臀部及大腿)脂肪较多(常见于“梨形身材”),我们称为外周性肥胖。而脂肪主要集中在躯干部、腹内,或仪器检测出内脏脂肪超标而四肢较细的“苹果型”身材,则被称为中心性肥胖。

苹果型身材常见于男性,因而也被称为男性型肥胖,但近期的研究也发现,在我国老年人群中,女性的中心性肥胖率超过男性。

由于脂肪分布的差异,脂肪集中于腹部和内脏的中心性肥胖的危害,远大于脂肪分布于四肢或下半身的外周性肥胖。研究发现,中心性肥胖的人群患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代谢性疾病和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更高,同时内脏脂肪的聚积还可能导致脂肪肝、脂肪心、脂肪肾、脂肪胰等,最终使得这些内脏器官的功能出现异常。

另外,中心性肥胖也与一些妇科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如:有研究指出,腰臀比(更能代表中心性肥胖的特征)的升高会使绝经前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79%,使绝经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50%。也有研究指出,由于中心性肥胖者体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浓度下降,游离雌激素水平升高,且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全身炎症反应,因而较外周性肥胖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相较于中心性肥胖,外周性肥胖者由于脂肪主要集中在大腿及臀部的皮下,因而患以上疾病的概率也大大降低了。

其他分类方式

近几年,有科学家依据人体是否存在肥胖伴发的相关疾病,将肥胖分为代谢正常性肥胖和代谢异常性肥胖。也有专家根据个人的BMI数值大小,将肥胖分为轻、中和重度肥胖。

由于肥胖发生的原因复杂,目前临床上的干预和治疗手段也不尽相同。不分原因的盲目减重很有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无论怎样,正确认识肥胖,保持身体健康最重要。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微信公众号

文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营养科 秦桐

来源: 健康报

肥胖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科学减重需长期管理

【来源:健康时报网】

“肥胖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当体内脂肪过度蓄积,超过一定数量时,就会演变为肥胖症。”11月22日,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普通外科潘立峰主任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谈到,肥胖症需要科学减重,并进行长期管理。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胃肠外科潘立峰

“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是由遗传易感性、不健康⽣活⽅式、社会⼼理因素、致胖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潘立峰介绍,超重和肥胖不仅会影响的不仅是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降低生活质量,还和诸多疾病息息相关,很多肥胖患者可能会合并多种疾病,像代谢综合征就曾被称为肥胖血脂异常综合征,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此外,儿童肥胖还会导致孩子的生长发育迟缓,出现健康问题。

正确的肥胖诊断与评估是优化肥胖患者管理的基础。肥胖症诊断最基础的措施就是评估身体质量指数(BMI),也就是用我们的体重公斤,除以身⾼米的平⽅,得出的数值,正常范围在18.5~24之间,24~27.9属于超重,28~32.5属于轻度肥胖,超过32.5-37.5属于中度肥胖,超过37.5属于重度肥胖。此外,腰围是腹型肥胖的主要诊断指标,⼥性腰围超过85厘米,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属于中心性肥胖,应该警惕。

潘立峰谈到,虽然肥胖症被定义为⼀种疾病,但是可以被治疗和管理的,应该向专业医疗⼈⼠寻求咨询与指导,获取科学、个性化的解决⽅案。肥胖症的治疗提倡全生活方式的管理,包括手术、用药、饮食、运动等。如果BMI超过30,就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中枢性减肥药如每周皮下注射的周制剂司美格鲁肽,以及中草药制剂等,用药前一定要完善必要检查。对于BMI≥32.5的病人,强烈推荐行减重代谢手术;27.5≤BMI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是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的代谢病医院,以治疗包括糖尿病、肥胖症、甲状腺等代谢性疾病为特色,医院内开设减重与糖尿病微创外科门诊开展肥胖症治疗,设有包括普通外科、内分泌科、代谢科、营养科、中医科等在内多学科会诊减重团队,设置个案管理师进行生活随访,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责编:荆雪涛)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健康科普 | 关于“肥胖”那些事儿

什么是超重和肥胖?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脂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一般用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判断。它不是指单纯的体重增加,而是体内脂肪组织积蓄过剩的状态。通常由于食物摄入大于消耗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肥胖是百病的温床,与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胆道疾病、乳腺癌等)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超重是一种体重偏高的状态,指18岁以上成年人BMI在24kg/m2至28kg/m2之间。BMI计算方法为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²),它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衡量体重情况的指标。超重并不等同于肥胖,但它已经表示了体重在正常范围之上,这可能会增加许多健康风险,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

肥胖症的诊断标准

1.体重指数(BMI)

是测定肥胖的最常用指标,BMI(kg/m 2 )=体重(kg)/身高(m2 )。依据现行《成年人体重判定》(WS/T 428-2013)行业标准:

2.根据腰臀比(腰臀比=腰围/臀围)来判断中心型肥胖

腰围是反映中心性肥胖的常用指标,基于我国成年人群特点和健康风险评估,正常腰围定义为90cm(男性)和>85cm(女性)即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3.评价体内脂肪分布的指标

体脂率,又称体脂百分数,是体内脂肪总量(包含了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所占人体重量的百分比。同等重量下,脂肪的体积大约是肌肉的1.4倍,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体重并不算重,但是体型上一点都不苗条。可以说,体脂率,才是判断胖瘦标准的硬指标。正常男性成人脂肪组织重量占体重的10%~20%,女性占20%~30%。目前将成年人体脂比超过25%(男性)或者30%(女性)定义为体脂过多,随年龄增长,体脂所占比例相应增加。

目前医院营养门诊有专业的体脂秤进行人体成分分析。

肥胖和超重人群的生活指导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医生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生活方式:

饮食调控:

食物多样,以全谷物等低升糖碳水化合物为主,提倡广泛食用多种食物多吃蔬菜及水果类;

控制食物量和进食速度,细嚼慢咽;

适当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

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油控制在25g/天,盐控制在5g/天。

运动调控:提倡运动方式:慢跑、游泳、瑜伽、五禽戏等,运动强度:每周2-3次,每次1-2个小时。

定期监测体检:检测体重、血脂、血糖、血压等情况。

注意:肥胖或/和合并相关代谢并发症者,经饮食控制和恰当运动后无改善,可以考虑微创减重手术治疗。(通讯员 吴丹 何宇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