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芥酸与肥胖(芥酸对人体)

中国经济网 0
文章目录:

低芥酸菜籽油风靡海内外 吃了到底有何好处?

来源:重庆晨报

日常买油的人开始注意到,低芥酸菜籽油开始流行了。有数据显示,菜籽油是我国第一大自产食用植物油,占国产植物油的50%以上。低芥酸菜籽油在我国规模化生产只是近十几年来的成果,所以尽管科研人士在竭力宣传,知道其好处的老百姓并不多。

那么,食用低芥酸菜籽油到底有何益处?未来的发展前景到底如何?

什么是“低芥酸菜籽油”?

菜籽油作为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色泽金黄,气味鲜香,用它炒出来的菜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价值高。

不过,传统油菜籽中芥酸和硫代葡萄糖苷硫甙含量较高,其中芥酸含量为20%~60%。由于芥酸会诱发心肌脂肪堆积、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为保障公众健康,美国FDA规定菜籽油中芥酸含量不能超过总脂肪酸的2%;我国菜籽油国家标准规定:低芥酸菜籽油中芥酸含量不大于3%。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介绍,如果饱和脂肪酸过高,容易导致血管硬化等疾病,而在大众食用油里面,低芥酸菜籽油的饱和脂肪酸最低,只有7%,这就意味着不饱和脂肪酸在所有食用油里是最高的,达到了93%。同时低芥酸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构成非常合理,约含油酸65%左右,亚油酸20%左右,亚麻酸10%左右,亚油酸和亚麻酸是人类必须的两种脂肪酸,需要从外界摄取。

然而,低芥酸菜籽油的健康优势究竟是什么,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综合各种信息来看,低芥酸菜籽油拥有四大营养成分:首先是拥有含量均衡的脂肪酸。研究发现,饱和脂肪酸含量越低,油酸含量越高,营养价值较高。低芥酸菜籽油较其他食用植物油饱和脂肪酸含量低,油酸含量高,益于人体健康,是改善饮食模式的食物来源。

其次是含有丰富的亚麻酸。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而自身又不能合成的脂肪酸,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它是人体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物质,是合成细胞膜和生物酶的主要成分,对人体健康和智力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被誉为人体血脂管家、血管清道夫和脑黄金。2014年6月,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2013年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首次增加了α-亚麻酸推荐值,规定中国居民(孕妇)每天摄入1600~1800mg的α-亚麻酸。而低芥酸菜籽油中含有亚麻酸9%左右,属ω-3(α-亚麻酸)系列脂肪酸。

第三是拥有高含量的酚类物质。低芥酸菜籽中的酚酸总量最高,除延缓油脂氧化外,还具有抑菌、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重要功能活性。而且,还含有一定量的甾醇、维生素E等。这些日常饮食中重要的微量营养素和功能性成分,在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抗炎症、抗癌、免疫调节方面、改善脂质代谢等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

多年来,国内外科研人员纷纷开展对于低芥酸菜籽油的营养功能评价和机理研究,证实其具有不少健康益处,如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缺血性中风,抗脂质过氧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耐糖性等。

国内外发展情况如何?

当前,我国每天人均的食用油消费量约为74克。但根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议,我国成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仅应为25克~30克。

上述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的植物油人均消费量已经达到推荐量的2倍以上。而医学研究显示,高脂饮食影响脂类与能量在人体内的代谢,因此食用油供给的增加与我国居民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的大幅上升密切相关。

于是,低芥酸菜籽油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上世纪80年代,我国育成了首批低芥酸油菜品种,不过由于抗性差、单产和含油量偏低难以推广应用。到1990年,湖北、四川、江苏、湖南、安徽、江西、贵州等主产区先后成立了由科研、推广、销售、加工等部门相互组成的联合开发体,创建了一批油菜品种。但机械化生产程度低、技术集成度差、加工产业品质低等问题也一直限制着油菜产业的发展。

为此,王汉中院士带领团队创新技术路线,创建了简便、快速、可靠的菌核病抗性和抗倒性鉴定技术,育成了低芥酸油菜新品种10个,累计推广8600多万亩,将我国油菜低芥酸化率从2002年的28.1%提高到2016年的62.2%,亩产由98.5公斤提高到128.7公斤。

2010年10月12日,为了进一步推进湖北省低芥酸油菜产业发展,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低芥酸油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1-2015)的通知,通知称,“加快低芥酸油菜产业发展,是培植农业经济增长点的一项重要措施之一”。

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11年起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长期支持“低芥酸”油菜开发。同时,中央下拨的油料大县奖励资金将用来重点支持低芥酸油菜产业发展,各县市应当安排30%以上的资金支持低芥酸油菜统一供种。

不仅国内,国外也很重视低芥酸菜籽油的推广。美国FDA早已认定低芥酸菜籽油为安全食用油。2006年美国FDA倡导每天吃19g低芥酸菜籽油,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2010年法国建议每天摄入1~3勺低芥酸菜籽油,可增加α-亚麻酸的摄入量,以保持身体健康。

对此,有营养专家认为,低芥酸菜籽油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营养健康功能,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低芥酸菜籽油的优势,由需求拉动生产,促进中国菜油产业提质发展,让老百姓都可以吃上最营养健康的油,为健康中国加油。

可以看出,低芥酸菜籽油作为一种兼顾健康与美味的高品质食用油,未来前景非常可观。

晨读丨12月29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权威发布】

我国人群总体处于新冠低感染水平

中国疾控中心组织完成的全国新冠肺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发现,武汉地区的社区人群新冠抗体阳性率为4.43%,湖北武汉外市州抗体阳性率为0.44%,湖北之外六省份(北京、辽宁、上海、江苏、广东和四川)的1.2万余人中仅检测到2例抗体阳性,阳性率极低。曾接触过确诊病例的人群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中老年抗体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总体处于低感染水平,以武汉为主战场的疫情控制取得成功。

【科学饮食】

高血压人群每天食用油别超过30克

患有血压高的人群,不仅要限制盐的摄入,吃油也有所讲究。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博士后王国义建议,首选橄榄油、茶籽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同时,血压高的人群还要避免吃“老油”,即反复加热的油。

茶籽油、低芥酸菜籽油、花生油等可以用来炒菜、炖煮;芝麻油、亚麻籽油和紫苏籽油尽量不要加热,可以用来做凉拌菜。血压高的人每天食用油的量不宜超过3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下,大约相当于3白瓷汤勺。

【药物获批】

肺动脉高压药安立生坦片获批上市

人福医药子公司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安立生坦片的《药品注册证书》。安立生坦片适用于治疗有WHOⅡ级或Ⅲ级症状的肺动脉高压患者(WHO组1),用以改善运动能力和延缓临床恶化。

根据米内网数据统计,2019年安立生坦片剂在我国城市、县级及乡镇三大终端公立医院的销售额约为2600万元,在城市药店的销售额约为4000万元,国内的主要生产厂家有PATHEON、豪森药业、正大天晴等。

【健康提醒】

老年人健走不宜快,步幅不宜过大

在小区、公园中见到很多老人在健走,北京老年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陈雪丽提醒,老人身体状态与年轻人不同,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每次健走至少20分钟,速度不宜快,以走路时气息微喘但不影响说话为宜,以免引起血压升高、膝关节损伤;健走时要抬头挺胸,肩部和手臂都要放松;为减少膝盖周围的肌腱负担,步幅不宜过大。此外,要及时补水,健走时缺水会感觉疲劳,且血液浓度升高,可能导致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后果。

【医学探索】

咖啡豆壳提取物能增强胰岛素敏感

《食品和化学毒物学》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咖啡豆壳的提取物能够减缓实验小鼠体内与肥胖相关的炎症,还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当肥胖相关炎症出现时,巨噬细胞和脂肪细胞相互作用,脂肪细胞内线粒体减少,脂肪燃烧的能力下降,氧化应激水平提升,从而干扰葡萄糖吸收,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研究发现,咖啡豆壳中提取的酚类物质可以阻断巨噬细胞对脂肪细胞的这种影响,使脂肪保持燃烧的能力、刺激脂肪分解,同时刺激胰岛素通路的敏感程度。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校对 贾宁

来源:新京报

低芥酸菜籽油风靡海内外,吃了到底有何好处?

日常买油的人开始注意到,低芥酸菜籽油开始流行了。有数据显示,菜籽油是我国第一大自产食用植物油,占国产植物油的50%以上[1]。低芥酸菜籽油在我国规模化生产只是近十几年来的成果,所以尽管科研人士在竭力宣传,知道其好处的老百姓并不多。

那么,食用低芥酸菜籽油到底有何益处?未来的发展前景到底如何?

什么是“低芥酸菜籽油”?

菜籽油作为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色泽金黄,气味鲜香,用它炒出来的菜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价值高。

不过,传统油菜籽中芥酸和硫代葡萄糖苷硫甙含量较高,其中芥酸含量为20%~60%。由于芥酸会诱发心肌脂肪堆积、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为保障公众健康,美国FDA规定菜籽油中芥酸含量不能超过总脂肪酸的2%;我国菜籽油国家标准规定:低芥酸菜籽油中芥酸含量不大于3%。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介绍,如果饱和脂肪酸过高,容易导致血管硬化等疾病,而在大众食用油里面,低芥酸菜籽油的饱和脂肪酸最低,只有7%,这就意味着不饱和脂肪酸在所有食用油里是最高的,达到了93%。同时低芥酸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构成非常合理,约含油酸65%左右,亚油酸20%左右,亚麻酸10%左右,亚油酸和亚麻酸是人类必须的两种脂肪酸,需要从外界摄取。

然而,低芥酸菜籽油的健康优势究竟是什么,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综合各种信息来看,低芥酸菜籽油拥有四大营养成分:

首先是拥有含量均衡的脂肪酸。研究发现,饱和脂肪酸含量越低,油酸含量越高,营养价值较高。低芥酸菜籽油较其他食用植物油饱和脂肪酸含量低,油酸含量高,益于人体健康,是改善饮食模式的食物来源。

其次是含有丰富的亚麻酸。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而自身又不能合成的脂肪酸,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它是人体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物质,是合成细胞膜和生物酶的主要成分,对人体健康和智力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被誉为人体血脂管家、血管清道夫和脑黄金。2014年6月,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2013年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DRIs) 》,首次增加了α-亚麻酸推荐值,规定中国居民( 孕妇) 每天摄入1 600~1800mg的α-亚麻酸。而低芥酸菜籽油中含有亚麻酸9%左右,属ω-3(α-亚麻酸)系列脂肪酸。[2]

第三是拥有高含量的酚类物质。低芥酸菜籽中的酚酸总量最高,除延缓油脂氧化外,还具有抑菌、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重要功能活性。

而且,还含有一定量的甾醇、维生素E等。这些日常饮食中重要的微量营养素和功能性成分,在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抗炎症、抗癌、免疫调节方面、改善脂质代谢等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3]

多年来,国内外科研人员纷纷开展对于低芥酸菜籽油的营养功能评价和机理研究,证实其具有不少健康益处,如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缺血性中风,抗脂质过氧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耐糖性等。

国内外发展情况如何?

当前,我国每天人均的食用油消费量约为74克。

但根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议,我国成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仅应为25克~30克。

上述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的植物油人均消费量已经达到推荐量的2倍以上。而医学研究显示,高脂饮食影响脂类与能量在人体内的代谢,因此食用油供给的增加与我国居民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的大幅上升密切相关。

于是,低芥酸菜籽油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上世纪80年代,我国育成了首批低芥酸油菜品种,不过由于抗性差、单产和含油量偏低难以推广应用。

到1990年,湖北、四川、江苏、湖南、安徽、江西、贵州等主产区先后成立了由科研、推广、销售、加工等部门相互组成的联合开发体,创建了一批油菜品种。但机械化生产程度低、技术集成度差、加工产业品质低等问题也一直限制着油菜产业的发展。

为此,王汉中院士带领团队创新技术路线,创建了简便、快速、可靠的菌核病抗性和抗倒性鉴定技术,育成了低芥酸油菜新品种10个,累计推广8600多万亩,将我国油菜低芥酸化率从2002年的28.1%提高到2016年的62.2%,亩产由98.5公斤提高到128.7公斤。

2010年10月12日,为了进一步推进湖北省低芥酸油菜产业发展,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低芥酸油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1-2015)的通知,通知称,“加快低芥酸油菜产业发展,是培植农业经济增长点的一项重要措施之一”。

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11年起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长期支持“低芥酸”油菜开发。同时,中央下拨的油料大县奖励资金将用来重点支持低芥酸油菜产业发展,各县市应当安排30%以上的资金支持低芥酸油菜统一供种。

不仅国内,国外也很重视低芥酸菜籽油的推广。

美国FDA早已认定低芥酸菜籽油为安全食用油。2006年美国FDA倡导每天吃19g低芥酸菜籽油,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2010年法国建议每天摄入1~3勺低芥酸菜籽油,可增加α-亚麻酸的摄入量,以保持身体健康。[4]

对此,有营养专家认为,低芥酸菜籽油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营养健康功能,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低芥酸菜籽油的优势,由需求拉动生产,促进中国菜油产业提质发展,让老百姓都可以吃上最营养健康的油,为健康中国加油。

可以看出,低芥酸菜籽油作为一种兼顾健康与美味的高品质食用油,未来前景非常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