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传染吗肥胖纹(肥胖纹会遗传吗?)

中国新闻网 0
文章目录:

澳媒:肥胖会传染?研究表示肥胖具有社会传染性

中新网1月25日电 澳洲新闻网刊发编译文章称,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周围有一群胖子,那他很有可能也会走上肥胖之路。这项研究将对医生治疗肥胖症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即治疗超重的父母是长期帮助孩子的有效途径。

资料图:一个身材较胖的人。

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进行研究发现,肥胖是存在“社会传染性”,这种传染可以通过模仿和从众行为,达到思想和行为模式的传播。

对此,研究人员调查了3140个军人家庭,他们根据军队需要分配到社区。研究发现,被送到肥胖率较高地方的军人,他们长胖的机率就更高。而他们在那里呆的时间越长,肥胖就越严重。

“我们有点惊讶,”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达塔尔(Ashlesha Datar)博士解释道,“传统上,我们认为建筑环境才是影响因素,或者人们选择一种环境来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但调查结果显示,肥胖与社区的关系依然密切。”

在美国的一些州,大约37.7%的成年人患有肥胖症。澳大利亚也有类似的情况,这里成年人的肥胖比例为27.5%,35.3%超重。

悉尼大学儿童研究肥胖研究员鲍尔(Louise Baur)教授表示,澳大利亚需要更多地关注生活环境对肥胖的影响,通过“增加新鲜健康食品的供应”和“让社区居民多行走”等方式,来平衡社会环境。

环境不同,健康方面的差异似乎也很大。澳大利亚成年人如果居住在次发达地区(68.8%)而不是城市(60.1%),则更有可能肥胖。而最近研究发现,居住在富裕的悉尼城区,人们的肥胖率要比那些不富裕的人低得多。

儿童也会受到这种差异的左右,56%居住在远外郊地区的儿童超重或肥胖,而在主要城市,这一比例为25%。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达塔尔博士认为,“传染”往两个方向发展,即健康和不健康的方向。“在旧金山,每个人都会骑自行车,这也是社会传染。”

这些针对肥胖的研究,可能会对医生治疗肥胖症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有一篇文章已经指出,研究支持了这样一种理论,即帮助父母摆脱超重的状态,是长期帮助孩子的有效途径。

鲍尔教授称,这已不是一种新方法。“父母影响孩子,研究表明,如果家庭中的母亲减肥,那么孩子就更有可能不会超重。”

美健康研究新发现:肥胖更易在兄弟姐妹间传染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韩联社7月9日报道,据美国研究团队的一项研究结果,和父母子女相比,肥胖更容易在兄弟姐妹间相互传染。

美国杜克大学保健研究生院的马修•哈丁博士表示,在一个有两个孩子且父母中一人肥胖的家庭中,年龄较大的孩子患肥胖的可能性高,若是年龄大的孩子肥胖,那年龄较小的孩子变胖的可能性更高。

哈丁博士表示,对收集到的1万多个家庭的资料进行分析后,得出了上述结论。兄弟姐妹间出现肥胖的可能与兄弟姐妹的数量和性别有关。在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中,大孩子肥胖,小孩子更容易变胖。若两人性别相同,这种可能性会更高。

总的来说,虽然父母对孩子的健康会产生影响,但兄弟姐妹间的影响更大。这是因为哥哥、姐姐的像饮食偏好、运动等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等会给弟弟妹妹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多数情况下,弟弟妹妹会很像哥哥姐姐。(实习编译:伊昱好 审稿:李小飞)

惊人发现!胖这件事,真的会“传染”

感觉最近胖了?可能你被“传染”了……

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于2007年刊发了一项题为“The Spread of Obesity in a Large Social Network over 32 Years”的研究,通过为期32年的追踪探究了肥胖是如何在社会网络中蔓延的。研究发现,肥胖真的会“传染”,而且会在家庭成员之间和朋友之间传播。

研究中提到,在固定时间内,如果调查对象的朋友变胖,那么他本人变胖的几率增加57%;如果调查对象的兄弟姐妹或配偶变胖,他变胖的几率将增加40%或37%。

而通过计算发现,如果一个人的体重增加7.7公斤,那么他朋友的体重将会相应增加2.3公斤。

其实,肥胖的一个重要“传染”途径便是生活习惯,相同的饮食爱好、相同的运动习惯等。

不过,研究也表示这并没有那么简单,一个人的朋友或亲属变胖,同时也会改变他对标准体重的观念。

赶紧改掉这些“传染”肥胖的习惯吧!

生活中,有时候要学会拒绝亲朋好友,别被这些肥胖习惯“传染”,甚至可以通过自己的自律来影响周围人。

1. 喜欢一起熬夜、晚睡,要改掉!

别被身边喜欢晚睡的朋友影响,毕竟熬夜的人,更容易变胖。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叶京英2017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介绍,睡眠实验结果表明,如果一个人连续两晚上睡眠小于4小时,瘦素水平降低18%,饥饿激素增加20%。而瘦素的功能是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取,增加能量消耗,抑制脂肪合成。缺觉后,瘦素减少,就会增加长胖几率。

此外,晚上睡觉时间缩短,势必会增加活动量,额外摄入食物概率也随之增加。夜间晚睡的人进食往往选择零食,例如坚果、巧克力、薯片等高热量食品,长此以往体重自然往上飙!“睡眠不足,还会造成体内发生炎性反应,造成水肿,从而增加肥胖几率。”

2. 喜欢一起喝奶茶、糖饮料,要改掉!

“我想点奶茶喝,你要不要一起?”不少朋友喜欢一起点奶茶喝。不过,还是建议尽量少喝。

众所周知,奶茶的热量、含糖量并不少。澳大利亚DAA认证注册执业营养师刘遂谦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一杯奶茶约含60克糖,能为人体提供约240卡热量,外加脂肪的热量,一共约300多卡。如果再加上珍珠和奶盖,五六百卡就不在话下了(这个热量值基本等同于2两主食 1两瘦肉 1两纯肥肉 1份凉拌青菜),按照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连续跑一个小时也消耗不完。

2. 喜欢吃高油、高盐、高糖食物,要改变!

常说婚姻是把杀猪刀,恋爱、婚姻是怎么“催人肥”的呢?两个人在一起,约会、打卡、美食、点外卖、吃零食,躺着靠着看电视……然后就胖了。

尤其是出去各种吃吃吃,不仅面对美食有时候会吃到“十分饱”,而且大部分在外就餐都存在高油、高盐、高糖的问题,肉多、主食多、蔬果少。不知不觉中热量摄入超标,就胖了。

不如和朋友、亲人、伴侣,一起在家从食材制作开始,共同做一顿健康美食,吃着同样开心,而且还更加健康。

·吃饭得慢下来。一来品尝食物的美味,二来也能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

·吃够七分饱。就是胃没有觉得很满,但是对食物的热情已经下降。

·每天吃够12种食物,每周吃够25种食物。

·少油少盐少糖,多蒸煮,少煎炸。

3. 喜欢瘫着看电视、刷手机、不运动,要改变!

家人、朋友下班回家,忙碌了一天,喜欢一起瘫在沙发上看电视、刷手机。

但是这种久坐不动的生活,真的很容易让人一起变胖。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高珊2015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认为,脂肪的堆积其实是有定向性的,人体的臀部和腰腹部都是脂肪比较容易堆积的部位。再加上久坐族长期不运动,如又喜欢高糖高脂食物,形成胰岛素抵抗,引发脂代谢紊乱,脂肪就会在这些部位堆积,这又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形成肥胖的恶性循环。

其实,大家可以一起运动,一起吃得健康。

资料:健康时报

编辑:杨军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