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幼儿肥胖的危害(幼儿肥胖的危害ppt)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家长注意!儿童肥胖危害大,宜及早干预

5岁的离离是个小胖墩儿,爸爸妈妈看着他胖乎乎的样子,觉得特别可爱。然而,在一次体检中,医生却告知离离的爸爸妈妈,儿童肥胖会给身体带来很多危害,离离需要控制体重了。

体重指数可判断儿童肥胖程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儿童肥胖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有研究报告显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计2030年,我国7岁以上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28%,超重肥胖儿童将增至4948万人。

肥胖会对孩子的身体带来一系列的危害,需要家长及时发现,及早预防。如何判断儿童是否肥胖呢?这需要根据不同身高列出相应标准体重作为标准进行评价,该方法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普遍应用的方法。

体重指数(BMI)即体重除以身高平方(千克/平方米)可作为诊断肥胖的简易指标,不同年龄性别对应不同BMI超重肥胖诊断值。儿童正常体重(千克)估算公式:1—6岁的儿童,体重计算公式为年龄(岁)×2 8;7—12岁的儿童,体重计算公式为(年龄×7-5)/2。2—12岁的儿童正常身高(厘米)估算公式为:年龄×6 77。

肥胖会影响多个器官和系统功能

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由于病因及严重程度的不同,可对机体产生不同影响。肥胖会对儿童身体带来哪些影响呢?

肥胖会影响呼吸系统。肥胖儿童全身脂肪明显增多,呼吸肌运动受限,腹腔内脂肪的增多会使腹压增高,上述因素都会影响正常的肺通气功能,严重时会表现为头晕、乏力、疲倦、嗜睡等。由于呼吸效率降低,造成肺动脉持续高压,最终还可能导致肺心病。肥胖的孩子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还可能导致哮喘和睡眠障碍。同时,肥胖引起的缺氧会使儿童呼吸道疾病不易治愈,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呼吸衰竭。

肥胖儿童易患消化系统疾病。儿童肥胖容易导致脂肪肝的发生。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严重时会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以及发热、疲倦无力等。肥胖严重时还会引发儿童患上胆结石和胃食管反流等消化系统疾病。

肥胖儿童还容易患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儿童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浓度比较高,长期下去就会为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埋下伏笔。除此之外,2型糖尿病患者与肥胖是有着直接关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摄入的油脂及垃圾食品过多,而活动量较少所致。肥胖还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以及体内的糖代谢异常,所以肥胖儿童比其他正常儿童患有2型糖尿病的几率更大。

肥胖儿童容易性早熟。性早熟,是指在性发育年龄以前出现了第二性征,即乳房发育,阴毛、腋毛出现,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外生殖器发育等。一般认为,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可诊断为性早熟。儿童肥胖易导致内分泌系统异常,性激素分泌紊乱,出现性早熟。

肥胖儿童易出现智力低下及心理问题。研究表明,过于肥胖的儿童,其智商常常低于健康儿童,并且肥胖儿童的自我意识受损,自我评价低、不合群,心理方面会比健康儿童更焦虑。久而久之会出现抑郁、自卑、孤僻等消极心理,导致儿童严重的心理发育障碍。通常这种心理上的疾病比身体上的疾病对孩子造成的打击更大更持久,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如果儿童肥胖的状况持续到成年,还容易患胆结石、骨关节病、皮肤病、静脉曲张、痛风、肿瘤等疾病。所以家长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早预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运动,少吃甜食和油腻食物,保持健康的体态。过于肥胖的儿童,如果符合手术指征,还可以选择减重与代谢手术这种治疗方式。

转自:科普时报

作者:古建辉

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

图源:摄图网

来源: 蝌蚪五线谱

“小胖墩”日益增多 专家:儿童肥胖危害多 健康关口需前移

近年来一到暑假,各大儿童医院的内分泌科门诊内,前来问诊的“小胖墩”家长大幅度提升。如今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营养摄入给予极大关注,但这种关注有时会演变成误区。杭州市儿童医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委桑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儿童肥胖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除了身心健康方面的影响,肥胖甚至可能导致注意力缺陷,引发智力方面的问题。关注体重管理,健康关口必须前移。

随着经济发展,当下儿童的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高糖食品、含糖饮料过多摄入,以及体力活动的减少,这些都增加了儿童肥胖的发生风险。儿童肥胖率不断攀升,已经成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今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自2024年起,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

如何判断儿童是否肥胖?专家表示,首先需要结合孩子的身高,bmi(身体质量指数)是国际社会推荐的评价儿童超重和肥胖的首选指标。bmi=体重/身高的平方,目前多采用《ws/t586-2018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来评估儿童是否超重和肥胖。

桑杲提到,儿童肥胖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肥胖可能导致儿童在外观上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学校中遭受孤立和嘲笑,从而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进而间接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其次,肥胖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系统是最常见的,例如高血压和高血脂;呼吸系统也可能受到影响,许多肥胖儿童患有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此外,肥胖可能导致多动、注意力缺陷,甚至智力方面的问题。

“在临床中,医生会根据肥胖程度和原因,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案予以治疗。对于家族性肥胖,我们需要进行基因评估和分析,排除遗传代谢疾病的可能性,并为家长提供优生优育方面的指导。”桑杲说。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儿童肥胖问题,杭州市儿童医院特别开设生长发育障碍多学科联合门诊,该门诊汇集了内分泌科、中医科以及营养和运动领域的专家,共同从内分泌学和遗传基因角度出发,深入研究相关机制。

专家还表示,从中医角度出发,通过体质辨识也可以预防肥胖,特别是对于痰湿质和气郁质的孩子,家长应特别留意。“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和外治手段,我们希望为家长提供全面的营养治疗干预方案和运动治疗指导,为每位肥胖或超重的儿童量身定制治疗计划。”桑杲说。

预防成为“小胖墩”,一饮一食十分关键。在培养健康生活习惯方面,专家表示,除了确保营养摄入均衡和丰富外,家长更应关注哪些食物不宜摄入。“我们建议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及烧烤、煎炸等重口味烹饪方式制作的食品。从中医角度出发,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不宜给儿童食用。”桑杲说,此外在饮食习惯上,中医提倡以白开水作为儿童唯一的饮料选择,尤其应避免摄入含糖和碳水化合物的饮品,以及汽水类饮料。

“在运动方面,儿童在不同成长阶段有不同的运动需求,包括运动类型、持续时间和频率等也都不同。肥胖问题在学龄前和学龄期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建议学龄前的孩子每天累计运动三小时,而学龄期儿童则应保证每天至少一小时的运动,并且每周至少进行三次中高强度的锻炼。”桑杲说。(张煜欢)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儿童肥胖危害大!医生支招科学饮食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目前,儿童及青少年因肥胖患病率上升,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湖南省儿童医院消化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赵红梅提醒道,家长不要过度喂养孩子,以免造成儿童肥胖发生。

这是由湖南省儿童医院举办的小胖墩瘦身夏令营,旨在帮助8至14岁肥胖青少年儿童集学习科学减肥知识、科学运动训练、健康营养膳食。(受访单位供图)

赵红梅表示,长期摄入高热量饮食、长期过量饮用含糖饮料、缺乏体育运动都可能造成肥胖。肥胖容易诱发儿童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家长应鼓励孩子适度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吃动平衡。

“近年来,我们接诊了很多因过度摄入奶茶等含糖饮料的儿童,这些儿童不仅体重超标,还出现了糖尿病前期的症状。”赵红梅说。

孩子们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举办的小胖墩瘦身夏令营营区内。(受访单位供图)

对此专家建议,合理饮食,避免肥胖发生。学生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是要做到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克的新鲜蔬菜,并可搭配菌藻类食物,合理摄入水果,注意果汁不能替代鲜果;二是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比如鱼、禽、蛋、瘦肉等;三是规律进餐,定时定量,足量饮水,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过度食用零食,避免晚上吃得太饱,造成消化不良。

专家提醒家长不要给孩子摄入过多高油脂、高糖的食物,要让青少年儿童保证“吃动平衡”。

赵红梅提示,针对超重青少年儿童如何合理减重的问题,目前保持合理饮食和锻炼是主推方法。青少年儿童瘦身不能盲目强调减重,应在确保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基础上科学瘦身,可以选择慢跑、慢走、健身操、游泳、跳绳、呼啦圈等有氧运动项目。应避免孩子脂肪增加过快,多让孩子吃新鲜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分,避免摄入过多咸菜、腊肉、咸蛋、罐头食品等。鼓励孩子适度参加体育锻炼,进行户外活动,保持吃动平衡,避免发生单纯性肥胖,增加患病风险。

记者:帅才、胡函博

制作:新华FM工作室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