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啊肥胖(啊肥胖怎么办)

中国新闻网 0
文章目录:

(国是健康)专家称肥胖本身就是营养不良的表现

近日,杭州一26岁体型偏瘦的刘女士,被查出患有营养不良型肥胖。“人瘦却有小肚子”这一现象引起广大年轻网友的共鸣。什么是营养不良型肥胖?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教授、注册营养师范志红介绍,其实肥胖本身就是一种营养不良的表现。很多人虽然体重不会达到肥胖的标准(BMI>28),但体成分不良(体脂率高、内脏脂肪高),也容易出现胖人常有的各种问题,比如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如果体重正常,如何有效减腹部脂肪?范志红称,重点要放在改善饮食质量、增加运动、改善睡眠三个方面。体重正常或瘦弱的情况下减肥,千万不能少吃,不可以让自己感觉饥饿。保证蛋白质供应,适当增加全谷杂粮,避免糖油混合物,远离各种类型的甜饮料。每天有至少30分钟的运动,运动总量超过一万步。每天睡够7-8小时,充足的睡眠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措施。最后,范志红提醒,要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情愉快。精神焦虑的人,很难提升睡眠质量。压力过大,就会造成血糖、血压上升的状态,身体也更不容易分解脂肪。(高晓烜 王东宇)

当别人说:“你最近有点胖唉!”别说“是吗?”,高情商这样回复

回复:

这不是赘肉堆砌,而是幸福在悄然累积。

回复:

胸襟开阔,自然体态丰腴,秘诀在于少操心、多自在。

回复:

你瘦归你瘦,轻盈如风,连林间小猴见了都要礼让三分!

回复:我是美食当前,乐享其中而身形渐圆;你却似乎饭后总爱找茬。

回复:

嘿,说来也怪,近来财运亨通,莫非真有“福胖”一说?你这清瘦身材,恐怕福气都溜走了呢!

回复:

瞧我这圆润,正好衬托你的苗条,不然我若纤细,岂不是让你黯然失色?

回复:

我吃的是自己的饭,享的是自家的味,既没偷你家珍馐,也未蹭你一粒米,更没挡你家网络信号吧?

回复:

至于我这日渐增长的体重,还不是和你一样,面对美食诱惑,难以自持?

中医谈肥胖!!!!

在追求健康与美的时代,减重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对于减重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中医认为,肥胖的发生并非仅仅是脂肪堆积那么简单,而是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中,脾主运化,若脾失健运,水湿代谢失常,就容易聚湿生痰,痰湿在体内积聚,进而导致肥胖。此外,肝郁气滞会影响气血的运行,使得体内的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也可能引发肥胖。而肾阳不足,会导致身体的阳气亏虚,代谢功能减弱,脂肪燃烧缓慢,同样会造成体重增加。

基于这些理论,中医减重有着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

饮食调理是中医减重的重要一环。中医强调食物的性味归经,建议多食用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降脂功效的食物。例如,薏米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有健脾利水、清热排脓的作用,可煮粥食用;荷叶味苦、涩,性平,归肝、脾、胃经,能清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用荷叶泡茶,有助于降脂减肥。同时,要避免食用过多油腻、甜腻、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运动锻炼在中医减重中也不可或缺。中医倡导适度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太极拳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缓慢、柔和,能调和气血,促进脏腑功能的协调,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帮助消耗多余的脂肪。八段锦则通过不同的动作姿势,对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锻炼,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增强体质的目的。

穴位按摩是中医减重的特色方法。一些特定的穴位与人体的脏腑经络相连,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比如,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 3 寸。经常按摩足三里,可调节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促进脂肪的分解代谢。还有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它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按摩此穴位能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对改善身体的代谢功能有很大帮助。

中医减重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注重从整体出发,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以及穴位按摩等方法,不仅可以减轻体重,还能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让我们在追求美的同时,收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