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肥胖(很肥胖的人如何减脂)
世界防治肥胖日:肥胖是一种病,8种因素导致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5•11的谐音是“我要1”,最后的“1”代表苗条,通俗讲就是“我要瘦”。本期特邀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左小霞讲述科学减肥,健康享“瘦”。
肥胖是一种病
世界卫生组织已确认肥胖是一种疾病,并向全世界发出忠告:肥胖病将成为全球首要的健康问题。
肥胖症是指身体中含有过多的脂肪组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2023年3月,世界肥胖联盟发布了2023《世界肥胖地图》,预测到2035年,全球超过40亿人属于肥胖或超重,占全球人口的51%。到2035年,中国成年人的肥胖率预计达到18%。
全球营养改善联盟(gain)在华盛顿发布的《全球营养不良状况报告》显示,中国逾3亿人属于超重和肥胖人群,其中7%的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专家指出,超重与肥胖人数庞大,与饮食量、饮食结构不合理和运动缺乏有关。
肥胖会带来哪些危害
1、高脂血症:由于肥胖会导致人体的代谢障碍,所以会出现代谢综合征,造成高脂血症;
2、糖尿病和高血压:肥胖会导致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且肥胖也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及危险因素;
3、血管疾病:肥胖也是冠心病、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4、骨关节异常:肥胖会对膝关节、踝关节、腰椎关节造成压迫,导致负重的关节过早退化;
5、激素分泌异常:肥胖还会导致激素的分泌异常,导致有些女性会出现月经不调、不孕,某些男性出现不育等;
6、胆囊炎、胆石症及脂肪肝。
肥胖症的判定标准
BMI 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体质指数 BMI =体重(kg)/身高(m)× 身高(m)
BMI :24-27.9超重
BMI :≥28 肥胖
WC 腰围 ( Waist Circuit)
亚洲标准:男性 WC >85cm
女性 WC >80cm
WHR 腰臀比( Waist to Hip Ratio )
中心性肥胖:男 WHR>0.9
女 WHR>0.85
脂肪含量
体内脂肪占体重的%:
男 > 25%
女 > 30%
肥胖发生的主要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肥胖形成的作用约占20~40%
双亲均为肥胖者,子女肥胖率70~80%
单亲(特别是母亲)肥胖者,子女肥胖率40%
2、饮食因素
脂肪和糖是导致肥胖的两个危险因素。
3、进食过量
4、进餐速度过快
5、丰盛的晚餐
晚餐吃得十分丰富,有的甚至在临睡前加一顿夜宵,这种吃法是肥胖的祸根。另外,晚上8点以后吃饭,容易导致内脏脂肪肥胖。
6、静坐生活方式,缺乏运动
体力活动减少可导致能量消耗少,多余的能量就转化为脂肪储存体内,从而导致肥胖。
7、精神情志与肥胖病
人有一种“情感饥饿”的心理状态,由于情感需要未获满足,而以食物来补偿,结果过食,导致发胖
8、饮酒与肥胖病
酒精是一种产热很高的物质,仅次于脂肪。另外,酒精还影响酶类的活性,间接引起甘油三酯增多。
肥胖的治疗
1、外科治疗:空肠回肠旁路手术;脂肪切除术;局部注射溶脂药物;胃部切除术。
2、药物治疗:食欲抑制剂;口服降糖药;脂肪酶抑制剂;肉碱制剂;脂解素;中药。
3、饮食控制与运动:适合大多数人,安全、有效。
如何控制饮食与运动
1、控制总能量的摄入
合理低能量
男性:1400-1600Kcal/d,女性1200-1400Kcal/d
比原来习惯摄入的能量低300-500Kcal/d
进食量比原来日常水平减少约1/3
随着运动量的加大,能量摄入可相应增加。
应保持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生理需要。
2、控制脂肪的摄入
每天烹饪用油大约25克,不宜选择肥肉、动物内脏。
3、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每天主食200~300g,保证一半粗粮、全谷物。
4、增加优质蛋白质的供给
鱼虾类40g-75g;畜禽肉类40g-75g;蛋类40g-50g;豆腐每天50-100克。
5、确保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
不偏食、不挑食,饮食均衡,食物多样化;每天吃蔬菜300~500g,深色蔬菜至少应占一半;每日吃水果200g-350g。
6、确保膳食纤维的供给
蔬菜、水果、粗粮、薯类、杂豆、菌藻类是获得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另外,建议每人每天摄入豆类及坚果25g-35g。
7、注意三餐的分配与烹调
早中晚餐的热量比例可以按照30%、40%、30%的比例分配。
宜采用蒸、煮、烧、汆、炖等烹调方法,忌用油煎、炸的方法。
8、适当运动
运动强度可达最大吸氧量 60~70%,心率 年龄=170。
每次不少于30分钟,时间在晚饭前两小时最佳。每周4~5次。
一般首先可考虑慢跑、快走、跑走结合、体操、打太极拳等;体质较好者,可选择游泳、爬坡、打乒乓球、羽毛球等。
工人日报客户端《乐健康》第347期
工人日报客户端 工人日报记者 姬薇
来源: 工人日报
太好“科”了丨真相暴击!被肥胖盯上很难跑掉,身体竟然会“记住”肥胖
【来源:四川在线】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长了二两五。冬天减肥真的太!难!了!运动一整年,好不容易减下去的十几斤,一入冬又长回来了。国际科学顶刊《Nature》最新研究成果揭秘:身体竟然会记住肥胖,即便减重已达2年的人,肥胖所引发的细胞转录变化仍旧留存。
监制:胡敏 赖永强
主创:徐莉莎 兰珍
剪辑:郭雨荷
编辑:张运骄
主播:徐莉莎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这4种体质的人太容易发胖!瘦不下来的来看看
在这个追求健康、崇尚纤瘦的时代,面对体重秤上的数字,不少人难免心生困惑:“为何我吃得不多却依然易胖?”其实,体重管理并非单纯计算卡路里摄入与消耗的数学题,个体差异,尤其是体质因素,往往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下面,我们将揭示4种太容易发胖的体质类型,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助大家突破瘦身瓶颈,顺利迈向健康苗条的目标!
一、湿热体质:易水肿,易生痰湿
湿热体质者体内湿邪与热邪相互交织,导致水液代谢失常,容易出现水肿现象。同时,湿热体质者脾胃运化功能相对较弱,易产生痰湿,表现为食欲旺盛但又容易腹胀、大便粘腻。这类人群往往容易形成腹部肥胖,且减肥过程中体重下降缓慢。
应对策略:
1、饮食调理
避免吃油腻、辛辣、烧烤、甜食等易生湿热的食物,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比如绿豆、冬瓜、薏米、黄瓜等。烹饪方式以煮、炖、蒸为主,减少煎炸。
2、运动排湿
选择有助于出汗、排湿的运动,如瑜伽、太极、游泳、慢跑等,既能消耗热量,又能通过汗液排出体内湿气。
3、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以利于脾胃功能恢复和水液代谢正常。
二、痰湿体质:体态臃肿,易疲劳
痰湿体质者体内水液代谢失常,形成痰湿阻滞,表现为体态臃肿、肌肉松软、面部油脂较多、易困倦乏力。这类人群往往体重基数较大,且减肥过程中容易反弹。
应对策略:
1、饮食调整
减少吃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的比例,选择山药、白扁豆、荷叶、陈皮等健脾化湿食材。
2、加强运动
选择有氧运动结合力量训练,如快走、跑步、跳绳、健身操等,有助于提高基础代谢率,减少体内痰湿。
3、健康生活
避免久坐不动,定时定量进餐,保持情绪舒畅,减少思虑过度,有助于改善痰湿体质。
三、阳虚体质:畏寒怕冷,易发胖
阳虚体质者体内阳气不足,新陈代谢速度较慢,能量消耗减少,容易导致热量过剩而发胖。这类人群通常伴有手脚冰凉、面色苍白、精神疲倦等症状。
应对策略:
1、温补阳气
饮食上选择羊肉、韭菜、鸡肉、核桃、黑芝麻等温补阳气的食物,避免吃过多寒凉食物如冰棒、冷饮、苦瓜、西瓜等。
2、适当运动
选择能提升体温、促进血液循环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瑜伽、爬山等,避免剧烈运动耗损阳气。
3、保暖养生
注意防寒保暖,尤其要保护好腰腹、下肢等部位,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或阴冷环境中。
四、气郁体质:情绪波动,易积聚脂肪
气郁体质者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导致气机运行不畅,影响脾胃运化,易形成脂肪堆积。这类人群往往伴有情绪低落、胸闷、嗳气、食欲不振等症状,且情绪波动时易暴饮暴食,加重体重问题。
应对策略:
1、疏肝解郁
饮食上可选择玫瑰花、茉莉花、佛手、金桔等疏肝解郁的食物,避免过度压抑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2、适量运动
进行有助于放松身心的运动,如瑜伽、冥想、散步、呼吸练习等,有助于调节情绪,改善气机郁结。
3、心理调适
学习压力管理技巧,保持良好的社交活动,适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以维持心理健康,避免情绪波动引发的过量进食。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找到适合自己的减肥方法,拥有健康、苗条的身材。同时,也请大家注意,减肥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耐心与毅力,切勿盲目追求快速瘦身,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