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跑步(肥胖跑步减肥的正确方法)
为什么不建议肥胖的人跑步?怎么通过运动瘦下来?
#为什么不建议肥胖的人跑步?#
你喜欢跑步锻炼吗?跑步是一项促进血液循环,激活身体肌群、强化心肺功能,提升活动代谢的有效方法。
长期跑步锻炼的人,肺活量会变旺盛,腰酸背痛、肌肉劳损问题会改善,免疫力也会有所提升。
跑步的过程中,身体也会释放更多的多巴胺,让你提升抗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颜值也会不知不觉得到提升。
但是,不建议肥胖的人跑步,这是为什么呢?
肥胖的人平时缺乏锻炼,体脂率比较高,体重负重比较大,体能耐力大都比较差,很难坚持下来。
一般跑不了10分钟就气喘吁吁,需要停下来休息了。而这样情况的人通常坚持不了几天就会放弃了。
因为辛辛苦苦跑步1小时,大概消耗550-600大卡的热量,相当于3-4碗米饭的热量。因此,少吃一碗米饭节省的热量,比辛辛苦苦跑步消耗一碗米饭的热量要简单、快速得多。
如果你的身材肥胖,那么不建议你进行跑步,因为大多数人无法坚持下来,最后会产生气馁心理,从而放弃减肥。
小编推荐你选择一些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广场舞、骑行、乒乓球之类比较容易坚持、娱乐性比较高的运动,可以逐渐提升心肺功能,让你养成健身锻炼的习惯。
坚持一段时间后,体重基数有所提升,运动能力有所提升后,再稍大强度训练,比如跑步、开合跳、跳绳之类的运动,这样更容易坚持下来,还可以让你更科学、快速的瘦下来。
如果你想要瘦下来后,身材线条更紧实,建议,你一周安排2-3次抗阻力训练,可以从自重训练深蹲、俯卧撑、山羊挺身、低位引体向上训练入手,可以强化身体肌群,提升基础代谢值,瘦下来后身材比例更好看。
为什么每天跑步反而胖了?这些错误别犯了,吃对时间比吃少更重要
深夜刷手机时,总能看到这样的广告:"月瘦20斤不反弹"、"躺着吃也能瘦"、"某某明星同款减肥茶"。你的朋友圈里,或许正有人在炫耀"7天断食挑战"的战绩。这些令人心动的承诺背后,往往藏着健康风险与复胖陷阱。
体重秤的骗局:这些数字游戏你还在玩吗?误区1:体重下降=脂肪减少
当小李在朋友圈晒出"3天减重5斤"时,他可能不知道:人体60%是水分。极端节食或疯狂运动造成的体重骤降,流失的往往是水分和肌肉。医学研究表明,每减少1公斤纯脂肪需要消耗7700大卡热量,这相当于连续慢跑13小时——显然不是短期能实现的。
误区2:BMI决定一切
身高体重指数(BMI)忽略了肌肉量与脂肪分布的差异。举重运动员可能被判定为"肥胖",而四肢纤细、内脏脂肪超标的"瘦胖子"反而显示正常。更科学的指标是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5)和体脂率(男性15-18%,女性20-25%)。
科学原理:
人体就像精密的恒温系统。当摄入热量突然减少,基础代谢率会自动下调20-30%,这正是节食减肥遭遇平台期的根本原因。更危险的是,长期低热量饮食会导致"代谢损伤"——即便恢复正常饮食,身体仍会疯狂囤积脂肪。
颠覆认知的实验数据: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追踪了《超级减肥王》选手发现:6年后,14人中13人复胖,且基础代谢比同龄人低500大卡/天。他们的身体进入了"饥荒模式",如同被饿怕的守财奴。
营养学家的私藏食谱:吃对时间比吃得少更重要黄金法则:
- 早餐要吃"皇帝餐":起床后1小时内进食,蛋白质占比40%以上(如2个鸡蛋 希腊酸奶)
- 午后递减原则:午餐碳水放在蔬菜之后吃,晚餐避免高升糖食物
- 16:8轻断食实操:将进食窗口控制在8小时内(例如9:00-17:00),其余时间只喝水或茶
超级食物清单:
- 抗炎明星:三文鱼(富含Ω-3)、姜黄
- 燃脂助手:绿茶(EGCG)、黑咖啡
- 饱腹王者:奇亚籽(遇水膨胀12倍)、魔芋
错误示范:
王女士每天晨跑5公里,但午餐奖励自己一块蛋糕(=白跑1小时)。更糟糕的是,单一有氧运动会导致肌肉流失,代谢率下降。
运动金字塔(由哈佛医学院推荐):
- 底层:NEAT非运动消耗(站立办公比久坐多燃脂30%)
- 中层:抗阻训练(每增加1公斤肌肉,每天多消耗110大卡)
- 顶层:HIIT高强度间歇(运动后持续燃脂36小时)
试试这个"懒人燃脂套餐":
- 早晨:10分钟爬楼梯(心率达120次/分)
- 午后:边追剧边做靠墙静蹲(每次1分钟,做5组)
- 睡前:瑜伽拉伸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 皮质醇这个"压力激素"会:
- 触发内脏脂肪囤积(哪怕吃得少)
- 让你疯狂渴望高糖高脂食物
- 打乱瘦素分泌导致"假饥饿"
行为干预三招:
- 正念饮食法:用非惯用手进食,速度降低50%
- 5秒冲动阻断:想吃零食时先做5个深蹲
- 睡眠减肥法:保证7小时睡眠,缺觉者肥胖风险增加55%
- 女性体脂率低于17%可能出现闭经
- 男性BMI<18.5伴随脱发、乏力
- 任何导致电解质紊乱的极端方法(生酮饮食需医生监督)
2021年《柳叶刀》报告指出:微胖人群(BMI 25-27)死亡率最低。健康的意义,从来不是体重秤上的某个数字。
真正的科学减肥,是找到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享受美食但不被食欲控制,保持活跃但不强迫运动,接纳自己但不忘健康底线。记住,我们要战胜的从来不是脂肪,而是那些急功近利的焦虑。当您放下"月瘦20斤"的执念时,或许会惊喜地发现:镜子里的自己,正在悄然变得更健康、更从容。
怎样逆转易胖体质?权威研究给出答案:慢跑
世界上可以简单分为两种人:胖人和瘦人。胖人又可以分为两种人:好多年才长胖的人,以及轻轻松松长胖的人。
前者可能以前很瘦,工作、有娃之后运动减少,又对美食无法抗拒,慢慢就胖了起来。后者更“可怜”一些,他们可能就没有瘦过,或者只瘦过很短的时间,但胖起来却非常迅速。
这种人自己内心也非常委屈,明明吃的一样的食物,我也没比你多吃,甚至吃的还比你少,为什么我就喝口水都要长肉呢!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悲剧,可能因为你是【易胖体质】。
难道,易胖体质就没有活路了吗?当然不是。权威研究表明:慢跑是易胖人群减肥的最佳运动。
它甚至可以逆转你本身易胖的体质,让你变得不再易胖。
有这样一项研究,登上了《遗传学》杂志。研究团队收集了超过1.8万名中国成年人的数据,通过识别大约14.2万个DNA个体变异,计算出了他们的肥胖风险。
有更多的基因差异,就意味着一个人更容易肥胖。但是,加入特定的锻炼可以降低肥胖的风险。
与不运动的易胖人群相比,那些进行慢跑、徒步、散步、快走、瑜伽等人的BMI指数更加健康。但在这其中,慢跑是效果最好的。因为它是唯一一种可以在多种肥胖指标上降低基因影响的运动。
这项研究对于基因如何影响体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涵盖了5个方面:BMI指数、体脂率、腰围、臀围以及腰臀比。
此前的研究只针对BMI指数,但BMI指数并没有将腹部肥胖考虑在内,而腹部肥胖会增加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体脂率和腰围则很好地反映了中段肥胖。
那么,为什么是慢跑呢?
运动有助于减肥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这项研究,深入比较了18种不同的运动对于肥胖的影响。
研究团队发现,尽管属于易胖人群,但有规律慢跑的人,比规律骑行、游泳等运动的人,拥有更健康的BMI指数、体脂率以及其他体重指标。
这说明,慢跑除了可以帮助人们减肥,同时还可以减轻基因的负面影响。
这也就是石老师所说的,慢跑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人体的代谢水平,从而实现体质的逆转。瑜伽也有类似的效果,但它所要求的运动时间比慢跑更长。
同时,研究还发现,骑行、游泳对于抵消易胖基因的影响没有任何作用。当然,这并不是让你完全摒弃这些运动。他们依然可以帮助你减肥,同时也是很好的交叉运动项目。
此外,中国台湾、英国也有着类似的研究,也得出了慢跑是易胖人群减肥、改变体质的最佳运动的结论。
抛开你是否是易胖人群,是否需要减肥,跑步对于每个人都有着很大的好处。
比如,跑步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身体输送到肌肉的氧气量。研究还表明,跑步可以提高记忆力,对抗认知能力下降,减轻压力,降低任何原因造成的死亡风险。
总结起来,坚持跑步,你会得到如下的好处:
1.跑步可以延长寿命
2.跑步可以提高免疫力,降低患癌风险
3.降低血压和血糖
4.改善认知能力,减轻压力
5.帮助你减轻、保持体重
慢跑的好处,那就更多了,它也是所有运动的基础。
1. 在有氧区间进行跑步,能最高效地燃烧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2. 提高摄氧量,有助于更长时间的维持目标配速。
3. 改变骨骼肌细胞,增加细胞里的线粒体数量,从而让细胞工作产生更多的能量。
4. 增加骨密度,骨骼是活体组织,它们可以通过增加自身的密度来应对大量的压力,而慢跑的积累能刺激骨骼增加密度。
5. 增强肌腱和韧带的力量,加强毛细血管网密度。
从上面的总结可以看出,没有慢跑,就谈不到其他训练。
慢跑,虽然有“慢”字在先,但这并不是说它是用速度来衡量的。很多人总是爱问这些问题:
“我配速6分半,算慢跑吗?”
“我配速5分半,算慢跑吗?”
“我配速9分钟,算慢跑吗?”
脱离了心率谈配速,其实都是在耍流氓。到底用什么速度慢跑,怎样的速度才叫慢跑,其实都要与心率挂钩。
在慢跑时,要将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70%-85%,如果你才刚开始跑步,基础还比较差,可以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以上,但上限不要超过最大心率的85%。
如何计算自己的最大心率呢?传播最广泛的计算方法是220-年龄,但该公式偏差比较大,因此推荐208-(0.7X年龄)。
比如你的年龄为40岁,那么你的最大心率就是180。那么慢跑时你的心率就不要超过153。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心率不超过150次/分钟,都是比较正常的慢跑。
除了心率,你还可以通过体感来大致判断。
当你跑步时,还能说长句子,说明此时配速是轻松跑;如果只能说短语或词语,那么说明跑步配速接近乳酸阈值配速;如果不能顺畅的说出词语,那么就是高强度跑了。
另外,即便是慢跑,也不代表跑姿、步频、步幅就不再重要了。想要跑得健康,慢跑也要讲究技术。
慢跑有两点非常重要:
1. 用步幅去控制你的速度,步幅大速度就快,步幅小速度就慢;
2. 减慢速度,步频一定不能降低,慢跑时步频最好也保持在180左右。
为什么?很多跑者最容易忽略步频的问题,总觉得双腿倒的慢一些更省力,但是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双腿受力时间的长短(触地时间)。
在跑步中,如果双脚想受到更小的冲击力,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离开地面。脚在地面上花的时间越长,受到的冲击力也就越大,需要的推动力就会越多,就会越跑越累。
小编在公园常会看到一些人跑步“一颠一颠”地跑,核心摇摆不稳,全靠腿在倒腾大步跑。
特别是对于初跑者,一般臀腿、脚踝力量较弱,长期步幅过大,跑姿就会变形,脚在着地时会出现异常:
① 双脚落点远离重心,脚跟先着地
② 小腿过伸,与地面形成夹角
③ 膝盖关节对直,增大关节压力
步幅过大,带来的坏处就是:明显的刹车作用,过长的支撑时间,显著增加的反作用力,从而更容易拉伤肌肉,伤及膝、腰部,甚至背部;同时会比正常的跑步消耗更多能量,造成低效跑步。
所以,如果你在平时也是慢跑,距离不很长,反而会出现膝盖和脚踝疼,就要从步频步幅、跑姿落地缓冲、肌肉力量、跑步发力等这些跑步技术方面去找问题,看看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错误。
那么,正确的慢跑应该怎样跑呢?
跑步姿势:速度减慢,肚脐下小腹的位置、肩膀都微微向回收,就像汽车减速收油门;同时,落地前小腿微收,落地点接近重心下方,就像汽车挂低档。
摆臂:幅度与步幅大小成正比,步幅小,上臂微弯,端在身体两侧,小幅振臂。
跑步发力:步频的保持,靠的是髋、膝、踝的灵活转动,就像车轮在转动,发动机不是装在车轮上,因此跑步而不是靠脚下发力。
不论多慢,都要跑出空挡滑行的感觉。来看一下石老师的示范: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技术,你才能不受伤,才会将慢跑坚持下去,这是第一步。至于想要通过慢跑来减肥的朋友,可以具体看一看这篇文章是怎么说的:《高效减脂跑五要素:冬季这样跑,轻松、无伤还掉肉!》
你曾经是否因为自己是易胖人群而十分苦恼呢?喝口水都在长肉的感觉,确实太酸痛了。
但现在,研究已经给你指明了道路,希望你可以慢慢改变自己的体质,变瘦变美,惊艳其他人,也惊艳自己。
可不要再拿自己是易胖人群找借口啦!
全身三层复合面料;外层防风、防泼水;单软壳;兼具耐用、舒适;修身版型、简洁剪裁、立体拼接;风帽、下摆均可调节,减少冷风钻入;前、后多处反光,助力夜跑安全;马孔多防风软壳连帽跑步外套清仓史低价,只要159元,包邮!记得要先领券后下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