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期(肥胖期待)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你超了吗?体重标准来了!

体重是客观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的

重要指标

体重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肥胖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和进行性疾病

是一项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

中国的肥胖患病率也在迅速上升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报告(2020年)》

显示

我国成年人中超重或肥胖者已过半

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

肥胖是多种并发症的公认危险因素,包括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骨关节炎等。儿童期肥胖会影响儿童的运动能力和骨骼发育,对行为、认知及智力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儿童青少年肥胖可持续至成年期,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加重医疗及社会经济负担。

按照现行标准

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应在

18.5~23.9 kg/m²

BMI=体重÷身高的平方

体重单位:千克

身高单位:米

BMI在18.5 kg/m²以下

则属于体重过低

消瘦是指人体因疾病或其他因素

出现体重大幅下降

低于标准体重的90%时

即称为消瘦

人体的脂肪与蛋白质减少,会出现明显的衣服变宽松、腰带变松、鞋子变大,及皮肤松弛、骨骼突出等表现。消瘦与生长迟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骨量下降等相关,同样危害身体健康。

总之要牢记

体重过高或者过低都对健康不利

那怎样的体重才算是健康体重呢?

不同人群健康体重的标准

01

孕妇

对于孕妇来说,应在孕前维持适宜体重、孕期合理增重、产后减少体重滞留。妊娠前体重应保持在18.5 kg/m²≤BM<24.0 kg/m²。妊娠早期的体重增长值范围应保持在0~2.0kg范围内,中期和晚期应保持在0.26~0.48范围之内。

02

儿童青少年

对儿童青少年来说,可使用卫生行业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WS/T 586—2018)》提供的不同年龄和性别相对应的BMI界值来判断。应确保孩子长高同时,控制体重增速,让体重与身高协调,所以,应更注重儿童青少年体重的动态管理。

03

成年人

根据我国成年人体重指数分类的建议:18.5~23.9kg/m²为BMI适宜范围,24.0~27.9kg/m²为超重,28.0 kg/m²以上为肥胖。

04

老年人

65~79岁的一般老年人BMI适宜范围为20.0kg/m²~26.9kg/m²,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的BMI可以略高,在22.0kg/m²~26.9kg/m²之间为宜。老年人不宜采取极端减重或增肥措施,关键在于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维持或增加肌肉和骨骼的健康。

看完这篇文章

算一算你的BMI在哪个范围吧~

记者建议大家

不要盲目追求减轻体重

而是要合理地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

转自:义乌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 义乌交通广播

肥胖这件事真的会“传染”!肥胖有6个关键期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看看周围,是不是有一两个朋友,也是胖乎乎的?这种胖真的是会“传染”的!

2007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肥胖之间真的是会“传染”的,尤其是在家庭成员和经常待在一起的朋友之间,这种“传染”现象更为显著。调查显示:

· 如果你的体重增加了7.7公斤,而和你常在一起吃、玩的朋友,体重则会相应增加2.3公斤。

· 在固定的时间段,如果调查对象变胖了,而调查对象的朋友变胖的概率则会增加57%;而调查对象的兄弟姐妹或配偶等,变胖的概率则会增加37%-40%。①

肥胖“传染”这种情况,

是怎么发生的呢?

其实,肥胖“传染”的重要途径,总结起来,无非就是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那些相同的饮食喜好、生活习惯、运动习惯等。

原因1:一起瘫在沙发上玩手机,不爱动!

忙碌了一天,回到家就一起瘫在沙发上,看电视、刷手机,大家一起动也不动。

长时间的久坐导致运动量变小,身体消耗的热量也变少。如果是经常吃完饭就坐着,很容易影响消化,从而导致脂肪堆积在腹部。

从此刻起做出改变:饭后不要一直坐着、躺着,先站立30分钟,踮踮脚,腹式呼吸;晚上回去和朋友约着到外面散散步,大家一起运动。

原因2:一起吃甜点、喝奶茶,糖超标!

朋友们相约一起吃甜点、喝奶茶……不知不觉中,热量摄入严重超标,肥胖也就上身了。

市面上的奶茶,里面更多的是糖分和反式脂肪酸的奶精,特别容易发胖。一杯常规奶茶热量约400千卡,奶茶中可能还会加入珍珠、椰果,吃多了极容易发胖,而100克的蛋糕热量就高达348大卡。

原因3:一起熬夜,游戏、聊天、吃夜宵!

熬夜的人更容易胖,尤其是和朋友一起熬夜,可能还要一起吃夜宵,能不胖吗?

熬夜会影响人体生物钟运行,导致代谢率下降,形成易胖体质。再吃进夜宵,摄入能量过多,代谢得少,也容易发胖。②

肥胖6个关键时期,

看你在哪个时期?

关键时期1:出生前的肥胖

宝宝还未出生时,母亲因营养过剩等原因,孕前体重太大或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使得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体重过大,再加上出生时的“精心喂养”,从而导致婴幼儿就过胖。这就为成年期的肥胖埋下了隐患。

关键时期2:儿童少年期的肥胖

这种多为长期错误的饮食习惯导致的肥胖。很多肥胖的孩子,不爱吃蔬菜,天天炸鸡、炸薯条、蛋糕、冰淇淋等高盐高糖高脂的食物吃个不停。后果就是餐后血糖和血脂上升,长此以往就胖起来。

关键时期3:工作后压力大过劳肥

这种多为长期久坐办公室,经常熬夜加班,使身体越来越累,越来越胖,尤其是下半身特别明显,肚子、大腿部位有很多的赘肉。过劳肥多出现在压力较大的群体身上,比如工程师、装修、程序员、销售行业等。

关键时期4:胡乱减肥后的反弹

有些人选择过度节食、乱吃减肥药等减肥方式,比较急功近利,导致的后果可能就是代谢紊乱,以致减肥越来越难,很容易反弹,而反弹后却是越来越肥。

关键时期5:孕期和哺乳期的肥胖

孕期和哺乳期往往吃得比较好,而身体激素的分泌往往也会让人长胖。另外,哺乳期活动减少,经常久坐或卧床,摄入的热量也全部堆积在体内,导致发胖。

关键时期6:中年时期的发福

中年发福很常见,一不注意就会长胖,并且难以瘦回去。这种多为体内激素紊乱、基础代谢率下降、运动量减少或者一些疾病导致的。

这种时候的胖可不仅仅是体型不好看,过大的体重也会增加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痛风等疾病发作的风险。③

你天天做的这些事,

会让你变胖!

天天夜宵,顿顿外卖……这些好像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如此下去,给身体肠胃带来负担的同时,还会让身材变胖。

1、吃饭狼吞虎咽

经常吃饭速度过快,食物在口腔中停留时间过短,还没充分咀嚼的食物进入胃肠道,从而加重胃肠道的负担。

另外,快速进食狼吞虎咽的时候,大脑根本不能及时做出反应,一直传输给你“没吃饱”的信号,一不小心就吃了太多的食物,长此以往你不胖谁胖。

2、三餐时间不规律

很多人吃饭总是饥一顿饱一顿,三餐不规律,这都会对胃部产生一定的刺激,导致一系列的胃病问题,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等。

而饮食不规律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发胖!三餐不规律会引起很明显的饥饿感,再下次进食时就会食欲大大增加,很容易进食过多,吃更多高脂高盐的食物,还更容易吃宵夜,这样下去肥胖自然就找上你了。

3、过量摄入水果

很多人喜欢把水果当饭吃,觉得吃再多的水果,都不害怕发胖。水果虽然能帮助人体摄入维生素及部分矿物质,但同样不宜多吃,尤其本身胃就不好的人。

比如柠檬、猕猴桃、山楂等果酸丰富的水果,会使胃酸分泌过多;枣这种难消化的,则会加重胃部病变;梨、山竹这种寒凉的水果,本身胃不好的人会损伤胃功能。

还有一些热量和糖分含量高的水果,可能越吃越肥。

4、经常性的熬夜

经常熬夜会使生物钟紊乱、进食不准时,使胃排空时间和消化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胃炎等胃病的康复,甚至会加重胃病的病情。

熬夜的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水平会升高,而瘦素的分泌水平会降低,二者相互叠加,会引起熬夜时食欲亢进,促使熬夜人群进食。而夜间选择的食物大多为零食,其热量较高,且夜间进食后活动量小,能量消耗降低,自然就胖了。④

本文综合自:

①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https://www.nejm.org

②2022-10-14人民日报健康号“宣武医院普外科刘殿刚”《你发现没?胖这件事,真的会“传染”!》

③2022-10-10人民日报健康号“宣武医院普外科刘殿刚”《肥胖的6大关键时期,看你需要减肥吗?对照看下你在哪一个时期?》

④2022-10-12人民日报健康号“宣武医院普外科刘殿刚”《这些你天天做的事,不仅伤了你的胃,而且还会让你变胖!》

本文专家:刘殿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

(来源:健康时报)

女性一生三个时间段最易发胖,改善自身健康最佳时间表请查收

今天,三八妇女节把节日的问候送给扮演N种角色的女性朋友们祝所有女性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今天为她们送上一份健康“锦囊”

女性改善自身健康的最佳时间

1.改善体质的最佳时间

第一时间段是月经初潮时期。此期若能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地调整膳食结构,勤上运动场,可使抗病能力大大提高。

第二个时间段是孕期和产后。由于怀胎、分娩等生理过程会导致内分泌变化,从而直接影响人的体形与体质。这时如果你想改变过胖或过瘦的体形,务必抓住这个天赐良机。

第三个时间段是绝经期。此时人体应激反应相应迟钝,易致体内平衡遭受破坏。此阶段注意营养,保持心理平衡,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将惠及你的晚年。

2.补钙的最佳时间

人的一生都要注意补钙,对女性而言以12~14岁的儿童时期最为重要,因为这几年是人体骨骼发育的敏感期。

3.预防肥胖的最佳时间

女性一生中有三个时间段最容易发胖。

一是儿童期。一项调查资料表明,凡10~13岁期间体重超标者,到30岁后,有88%的可能性成为大腹便便者。如此阶段体重正常,以后发胖的可能性减少60%。

二是15~25岁的10年间。这10年间正是脂肪细胞兴旺发达的高峰期,加上性激素的大量分泌,食欲及食量大增,最易“发福”。

三是40岁以后。头脑中的下丘脑功能降低,饱腹感迟钝,容易贪食而肥胖。

女性两癌防治,牢记这些要点

一、乳腺癌预防,调整生活方式,重视疾病筛查

1.非乳腺癌高风险人群筛查:

20~39岁:不推荐对该年龄段人群进行乳腺筛查。

40~70岁: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对致密型乳腺(乳腺X线提示腺体为c型或d型)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

70岁或以上: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

2.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

推荐乳腺筛查起始年龄更早(<40岁),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每6~12个月1次乳腺超声检查,必要时每年1次乳腺增强MRI。

二、远离宫颈癌,做到以下几点很重要

1.宫颈癌筛查(TCT检查)。根据《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的建议,任何有3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妇女都应该定期筛查。

2.讲卫生和保持正当性行为。推迟开始性生活的年龄,避免早婚、早育、多产、性生活紊乱。要注意会阴部清洁。妇女要加强月经期、产褥期和性生活卫生。

3.加强保健工作。积极治疗妇科疾病,如生殖道滴虫、真菌等感染。

4.关注男性健康。应注意包皮的清洁,包皮过长者可进行手术治疗,性生活前应注意清洗干净。

女性要多吃6种绿叶菜常见的深绿色叶菜有20多种,通过分析相关营养数据,中国注册营养师筛选出来营养最全面的6种,建议每天至少吃2拳头(200克左右)。分别是:菠菜、芥菜、小白菜、木耳菜、芥蓝、西兰花。

营养专家表示,特别推荐女性常吃这类蔬菜,原因有以下几个:

1.有助补钙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中国4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为4.4%,女性却高达20.9%。因此,女性从年轻时就要好好补钙,以增加骨量的积累。绿叶菜是非常好的补钙来源,其不仅富含钙,还富含维生素K,后者能促进钙沉积到骨骼上。

2.维生素C含量高

补血是女性养生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补血离不开补铁。成年至绝经期的女性每天需要20毫克铁,孕期和哺乳期需要25~35毫克,男性每天仅需要15毫克。植物性食物中的三价铁无法被人体直接吸收,维生素C可以将其转化为能直接吸收的二价铁。

3.富含抗氧化成分

除了维生素C,绿叶菜还富含β胡萝卜素、α生育酚、叶黄素、玉米黄素,它们联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抗氧化、抗炎。

4.富含异硫氰酸盐

西兰花、芥蓝、油菜、小白菜、芥菜等绿叶菜属于十字花科,这类蔬菜富含异硫氰酸盐。异硫氰酸盐及其代谢产物可以促进雌激素转化为2羟基雌酮,进而弱化雌激素引起的乳腺细胞的增殖和癌变。

5.富含叶酸

对于快速发育的胚胎细胞来说,DNA合成的速度更快,对叶酸的缺乏最为敏感。所以,备孕期、孕期女性要注意补充叶酸,绿叶菜是最重要的膳食来源。

女性朋友们多多注重身体健康好好爱自己

才是最好的礼物哟!

资料参考:健康时报 腾讯医典 生命时报

来源 @北京健康教育

编辑 王琼

流程编辑 马晓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