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针(肥胖针灸处方)

番茄医学社 0
文章目录:

爆火的新型“减肥针”,真能一月2针狂甩肉?司美地位要保不住?

在减肥方法层出不穷的当下,一种新型“减肥针”的出现,无疑为众多减肥人士带来了新的希望。据悉,这款新型减肥针具有“一月2针,降脂率达70%”的显著特点,一经推出便在减肥领域引发了广泛关注。它的出现,让人们不禁将其与当前热门的减肥药物司美格鲁肽相比较,那么,它究竟能否代替司美格鲁肽,成为减肥界的新宠?

为何新型减肥针降脂率如此高?

新型减肥针之所以能实现如此高的降脂率,其背后有着复杂而精妙的科学原理。这款减肥针主要通过抑制一种关键的酶——脂蛋白脂肪酶(LPL)的活性来发挥作用。脂蛋白脂肪酶在脂肪代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将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以便被身体组织摄取和利用。当LPL活性过高时,会导致脂肪在体内过度积累,进而引发高血脂等问题。

新型减肥针中的有效成分能够特异性地与LPL结合,阻止其正常发挥分解甘油三酯的功能。这样一来,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就会逐渐降低,从而达到降脂的目的。此外,该减肥针还能调节体内的代谢途径,增强肝脏对脂肪的摄取和代谢能力,进一步促进脂肪的消耗,减少脂肪在体内的堆积。

在一项针对新型减肥针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招募了数百名患有高血脂和肥胖症的志愿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新型减肥针的治疗,另一组则注射安慰剂。在为期数月的试验过程中,严格控制两组志愿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试验结果显示,接受新型减肥针治疗的志愿者,在一个月内注射两针后,血脂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其中,甘油三酯的平均降低幅度达到了70%,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志愿者们的体重也出现了明显减轻。此外,与肥胖相关的一些疾病指标,如血糖、血压、胰岛素抵抗等,也都有了显著的改善。

这些临床数据充分证明了新型减肥针在降脂和减重方面的卓越效果,为其在肥胖症和相关代谢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司美格鲁肽的辉煌与争议

在新型减肥针崭露头角之前,司美格鲁肽早已在减肥领域掀起了一阵热潮。司美格鲁肽原本是一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属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它通过模拟 GLP-1 的作用,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人们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司美格鲁肽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具有显著的减重效果。这一发现如同在减肥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司美格鲁肽的减肥功效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众多减肥人士纷纷分享自己使用司美格鲁肽后的减肥经历和成果,一些网红和明星也加入了推荐的行列,使得司美格鲁肽逐渐成为了减肥界的“明星产品”。

然而,随着司美格鲁肽在减肥领域的广泛应用,其背后的隐患也逐渐浮出水面。首先,司美格鲁肽在我国的主要适应证是2型糖尿病和伴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于减肥属于超适应症用药。超适应症用药存在诸多风险,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可预测的不良反应。

从药品说明书上可以看出,司美格鲁肽存在诸多不良反应。其中,甲状腺癌风险备受关注。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司美格鲁肽可能会增加甲状腺C细胞瘤的发生率。虽然目前尚未确定这一风险在人类身上的具体情况,但也足以引起人们的警惕。

此外,胃肠道不适是司美格鲁肽使用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这些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除了上述不良反应外,司美格鲁肽还可能引发其他问题,如低血糖、胰腺炎、过敏反应等。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以及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使用司美格鲁肽的安全性更是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在使用司美格鲁肽减肥之前,必须充分了解其潜在风险,并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

新型减肥针能否取而代之?

从减肥效果来看,新型减肥针一月两针就能实现70%的降脂率,在减重方面也有出色表现,而司美格鲁肽在减肥效果上虽然也较为显著,但不同个体的减重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且整体降脂效果远不及新型减肥针。

在适用人群方面,司美格鲁肽主要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伴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于减肥属于超适应症用药。而新型减肥针是专门针对肥胖症和高血脂人群研发的,适用人群更为明确和精准,对于那些单纯性肥胖且没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新型减肥针无疑是更合适的选择。

安全性上,新型减肥针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且较为轻微。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的轻微红肿、疼痛,以及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的短暂性头晕、乏力等症状,但这些不良反应大多在数天内自行缓解,不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司美格鲁肽存在甲状腺癌风险、胃肠道不适等多种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对使用者的健康存在潜在威胁。

尽管新型减肥针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优势,但要取代司美格鲁肽成为减肥界的主流,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价格问题,作为一种新研发的药物,新型减肥针的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可能较高,这将直接反映在药品价格上。

韩国曝出非法滥用药物惊人乱象 减肥针随意打

央视网消息:在韩国,非法滥用药物现象惊人。据韩媒报道,最近一年的时间里,约有16万人平均每天注射两次异丙酚,甚至有人一天注射超过5次。

韩国规定异丙酚只能用于特殊治疗 滥用违法

异丙酚,是一种快速短效的麻醉药,呈乳白色液体状。据称,它可以让人在几秒钟内进入深度睡眠,药效过后,又会立刻醒来,因此很多人对它上瘾。

韩国2011年将它界定为精神药物,规定只能用于特殊医疗,出于其他原因注射异丙酚涉嫌违法。但即便如此,还是没能拦住异丙酚滥用的乱象。

一年内 16万韩国人平均每天注射两次异丙酚

据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的统计,从2018年六月起,到2019年六月的一年时间里,有16万700多人平均每天注射两次异丙酚。

有17人上午、下午在不同的医院注射异丙酚,一天的次数居然超过五次。还有的患者,在一年的时间内,注射了265次异丙酚。

事实上,异丙酚第一次出现在大众媒体上,是2009年6月,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被发现死于自己的寓所,而他的死因就是“异丙酚急性中毒”。

三星家族长女涉嫌非法使用异丙酚

而2019年3月,韩国三星家族长女也被曝与这种药物沾上了关系。

韩国MBC 电视台 主持人:首尔地方警察厅搜查了涉嫌向三星家族长女,新罗酒店社长李富真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的首尔江南区某整容医院。

涉事整形医院一名前助理护士接受韩媒采访时说,李富真2016年定期在这家医院非法注射异丙酚,频率高达一个月两次。但李富真否认了这一指控。

韩媒:每10支减肥针中9支是非法流通的

在韩国,被非法滥用的药物还不仅仅是异丙酚。

韩国MBC电视台 主持人:被称为 “江南减肥针”的注射剂是处方药,却可以轻松买到,有数据显示,每10支减肥针中,有9支是在没有处方笺的情况下进行非法流通的。

减肥针是处方药 被非法推荐给正常体重人士

这就是从去年开始风靡韩国的减肥针。它原本是出于治疗目的,给肥胖患者开的处方药,可能会引起呕吐、腹泻、胆结石等副作用。不过,不法分子为了获利,会极力推荐正常体重的人士使用。

韩国某医院医生:您的脂肪量确实比较少,所以不用刻意调节饮食,只要坚持注射这个减肥针一个月就会有效果。

韩媒:有处方的减肥针仅占总数的一成

通过分析韩国保健当局的资料,韩媒发现,去年一年,韩国进口的减肥针数量超过76万支,但与此相关的处方只有2万8千多份,即便一次开了3支,也不过8万5千支。也就是说,超过67万只减肥针是在没有医生处方的情况下,非法流通的。

恒瑞医药诺利糖肽注射液临床试验获批 用于治疗肥胖或超重

新京报讯(记者 张秀兰)12月2日晚间,恒瑞医药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关于诺利糖肽注射液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并将于近期开展临床试验。

诺利糖肽注射液拟用于治疗肥胖或超重,国家药监局同意其开展肥胖或超重合并至少一个体重相关并发症适应症的临床试验。截至目前,恒瑞医药针对该产品累计已投入研发费用约5617万元。

目前,针对肥胖或超重适应症的同类产品仅有利拉鲁肽获批上市,为诺和诺德旗下产品。EvaluatePharm数据库显示,2019年利拉鲁肽用于治疗肥胖或超重的全球销售额约为8.52亿美元。稍早前,英国国家卫生和保健卓越研究所(NICE)推荐利拉鲁肽用于肥胖的治疗,推荐适应症为:用于体质指数(BMI)≥35kg/m2且伴有高血压或高胆固醇等心血管疾病高危险因素的非糖尿病性高血糖成年人的肥胖治疗。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药品说明书中尚未批准利拉鲁肽用于减肥。广东省药学会官网发布的最新版《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目录(2020年版)》中,已包含利拉鲁肽用于肥胖/超重治疗的描述:用于治疗BMI>25kg/m2合并至少一项肥胖并发症的患者;或BMI>30kg/m2的单纯性肥胖患者。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