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太肥胖(太肥胖的人容易得什么病)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专家谈肥胖:是病需就医、治疗没有“一招鲜”

肥胖问题困扰不少民众,但很多人对其认知有误解。许多人低估其对健康的严重威胁。有不少人认为,只有极度肥胖才会产生健康危害,轻度或中度肥胖无伤大雅。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曲伸教授10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肥胖是一种病,必须进行医学干预。其次,肥胖的轻重,要根据是否代谢异常来判断。第三,肥胖的治疗没有绝招,没有一招鲜,必须采用各种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

据悉,近期,世界肥胖联盟发布了《2024年世界肥胖报告》。该报告预测,到2035年全球将有近33亿成年人受到超重和肥胖的威胁,高BMI(超重 肥胖)的成年人比例将从2020年的42%增加到2035年的超过54%,5岁至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患病率达到39%。中国的超重或肥胖情况也不容乐观。

据悉,从科学角度来看,肥胖症其实是一种以大脑为中心,由生物、遗传、社会、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疾病。正常情况下,大脑中的“饥饿中枢”和“饱中枢”处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一旦平衡出现异常,“饥饿中枢”的作用将明显增强,人体就会产生强烈的饥饿感,从而食欲大增,而非简单的仅靠意志力就能控制住进食的渴望。

曲伸教授表示,根据临床经验及病因,他把胖子分为红(高代谢型肥胖)、白(代谢正常型肥胖)、黑(炎症代谢型肥胖)、黄(低代谢型肥胖)四种。能吃、能喝、有高血压,一喝酒脸红红的,能喊、能叫的是“红胖子”,他们代谢旺盛,吸收非常好。“红胖子”将来最容易得高血压。“我们和美国有关机构合作研究已经证实了这类肥胖患者的存在。”他说。

黑胖子一般很有劲,像鲁智深一样,能吃能干。很多美国橄榄球运动员都是黑胖子。现在年轻的黑胖子比较多,表现为脖子发黑、女孩子月经不正常、毛发增多、肌肉多,脂肪也多。

黄胖子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一胖就胖肚子,有气无力、甲减、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代谢率降低,喝西北风也胖,一胖就出病。

代谢健康性肥胖者被称为白胖子,他们体重指数超标,但白白胖胖的,皮肤弹性好。医学名词就叫正常代谢性肥胖,就是代谢没有问题。

这四种类型肥胖患者治疗方法完全不一样。对黄胖子,医生会帮其提升激素水平,代谢率高了,自然而然会瘦下来了。黑胖子,减重比较难,必须降低体内的胰岛素水平。红胖子时常出现大便干燥,肠道通畅以后才能减重。而对于白胖子,一般不能轻易减重,否则会导致月经不正常、没力气,需要预防持续性发胖。

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容易发胖,有的人怎么吃也不胖?“不同的基因构成决定了身体的代谢类型,从而影响体重。心理因素和部分药物的使用也会导致体重的增加。”曲伸教授告诉记者,有的人胰岛素水平很高,就特别爱吃。有的人感觉永远吃不饱,这和中枢调控有关。这位专家透露,其现在正在研究肥胖的中枢调控机制,并发现:每个人从出生开始,脑子就有一个“调定点”,设定该长多少体重。有的人可能注定会胖到100公斤,大脑才认为“够了”。

曲伸教授说,虽然人一辈子会长成什么体形大概率由先天决定,但是,如果有人很自律,对疾病的认识超前,或许能控制不增加到原定体重;但是如果任之为之,在原定基础上发胖,那会很严重。这位专家表示,因此,大家所说的“超级肥胖”,就是源于此。

对于更年期女性发福现象,曲伸教授直言,更年期女性最大的问题是向心性肥胖,更年期的替代治疗(常指:激素替代疗法)或是一个减重好办法。“我们说的‘替代治疗’其实很复杂,并不是单纯的雌激素替代治疗,缺钙、缺维生素D,都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他指出,“对于更年期女性,调整内分泌紊乱,获能避免体形就发生剧烈改变;开展针对性治疗,应减少其腹内脂肪和脂肪肝,肠通了、肝通了,腰围就不会增加了。”曲伸教授说。

“减重一定要从全方位出发。”曲伸教授表示,“我一直认为肥胖不能‘一招鲜’。”对于社会上流行的生酮饮食、低卡路里饮食、16 8饮食等“减肥方法”,这位专家认为,都是“赶时髦”。他直言,营养治疗是第一步。曲伸教授表示,因为肥胖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糖尿病发病率、肿瘤发病率变高令人担心。但是瘦了以后,骨质疏松引起的死亡更多,所以千万不要减重过度:该减的减,不该减的不能乱减。大规模研究发现了“U形曲线”:体重指数小于18.5的人全因死亡率,远远高于体重指数在25-30者。全因死亡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种原因导致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人口数之比。

许多肥胖症患者为了减重可能采取快速却不健康的方法,如极端节食或过度运动,其实这些方法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他指出,应该采用各种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个体化治疗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发病原因对症治疗,尤其肥胖症合并相关心血管等疾病的患者,通常伴随慢性生理或心理障碍,需要接受多学科综合护理或多种药物治疗,不单以减重为目标,还应涉及肥胖相关危险因素和并发症。(记者陈静)

来源: 中国新闻网

6 个发胖恶习,这才是你瘦不下来的根本原因

6 个发胖恶习,这才是你瘦不下来的根本原因:

1、偷偷吃零食

你平时是否总在吃零食?零食往往富含高热量、高糖分和高脂肪,比如薯片、巧克力、饼干等。就拿巧克力来说,一小块可能就蕴含了几十甚至上百卡路里的热量。

减肥的人,如果你总是偷偷吃零食,很容易低估了食物热量,这样是很难控制热量摄入,身材也容易发胖。

2、睡前吃宵夜

夜晚时分,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会减缓,此时摄入食物,身体无法有效地将其消化和消耗,多余的能量就会被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如果你经常睡前吃宵夜,身材是很难瘦下来的 ,无论是泡面、炸鸡还是烧烤 ,都是热量不低的垃圾食品,会让你发胖,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经常熬夜,睡眠不足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导致体内激素失衡,尤其是影响瘦素和胃饥饿素的分泌。瘦素能抑制食欲,而胃饥饿素会促进食欲。当睡眠不足时,瘦素分泌减少,胃饥饿素分泌增加,使人更容易感到饥饿,从而增加进食量。

不仅如此,长期熬夜还会影响身体的排毒功能,使得新陈代谢变慢,易胖体质会找上你,脂肪更容易堆积。

4、一周喝奶茶次数超过2次

奶茶如今已成为许多人喜爱的饮品,但过量饮用却会带来肥胖的风险。市面上常见的奶茶大多添加了大量的糖分和奶油,一杯奶茶的热量可能高达数百卡路里。

若一周喝奶茶的次数超过 2 次,累积摄入的热量可能超过了700大卡,一个月时间就能摄入2800大卡热量,体重就会不知不觉增长0.7斤左右,一年时间体重会飙升8斤多。

5、每天步行数低于3K步

你每天步行数是多少?低于 3K 步意味着身体的运动量严重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步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运动方式,能够帮助消耗热量、促进新陈代谢。如果你每天步行数达到一万步,一天就能多消耗400大卡,还能抵抗久坐带来的健康风险。

6、爱吃肉,很少吃蔬菜

如果你总是无肉不欢,蔬菜少吃,往往更容易发胖。肉类往往富含脂肪和蛋白质,过量摄入容易导致热量超标。而蔬菜富含纤维和各种维生素,热量低,能增加饱腹感,促进消化。

如果你能调整一下饮食,吃饭的时候先吃一份高纤维蔬菜提升饱腹感,再吃其他高热量食物,这样一顿饭下来热量摄入就会得到控制,营养也会比较均衡,身材也不容易发胖。

太好“科”了丨真相暴击!被肥胖盯上很难跑掉,身体竟然会“记住”肥胖

【来源:四川在线】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长了二两五。冬天减肥真的太!难!了!运动一整年,好不容易减下去的十几斤,一入冬又长回来了。国际科学顶刊《Nature》最新研究成果揭秘:身体竟然会记住肥胖,即便减重已达2年的人,肥胖所引发的细胞转录变化仍旧留存。

监制:胡敏 赖永强

主创:徐莉莎 兰珍

剪辑:郭雨荷

编辑:张运骄

主播:徐莉莎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