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没(肥胖没劲是怎么回事)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专家谈肥胖:是病需就医、治疗没有“一招鲜”

肥胖问题困扰不少民众,但很多人对其认知有误解。许多人低估其对健康的严重威胁。有不少人认为,只有极度肥胖才会产生健康危害,轻度或中度肥胖无伤大雅。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曲伸教授10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肥胖是一种病,必须进行医学干预。其次,肥胖的轻重,要根据是否代谢异常来判断。第三,肥胖的治疗没有绝招,没有一招鲜,必须采用各种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

据悉,近期,世界肥胖联盟发布了《2024年世界肥胖报告》。该报告预测,到2035年全球将有近33亿成年人受到超重和肥胖的威胁,高BMI(超重 肥胖)的成年人比例将从2020年的42%增加到2035年的超过54%,5岁至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患病率达到39%。中国的超重或肥胖情况也不容乐观。

据悉,从科学角度来看,肥胖症其实是一种以大脑为中心,由生物、遗传、社会、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疾病。正常情况下,大脑中的“饥饿中枢”和“饱中枢”处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一旦平衡出现异常,“饥饿中枢”的作用将明显增强,人体就会产生强烈的饥饿感,从而食欲大增,而非简单的仅靠意志力就能控制住进食的渴望。

曲伸教授表示,根据临床经验及病因,他把胖子分为红(高代谢型肥胖)、白(代谢正常型肥胖)、黑(炎症代谢型肥胖)、黄(低代谢型肥胖)四种。能吃、能喝、有高血压,一喝酒脸红红的,能喊、能叫的是“红胖子”,他们代谢旺盛,吸收非常好。“红胖子”将来最容易得高血压。“我们和美国有关机构合作研究已经证实了这类肥胖患者的存在。”他说。

黑胖子一般很有劲,像鲁智深一样,能吃能干。很多美国橄榄球运动员都是黑胖子。现在年轻的黑胖子比较多,表现为脖子发黑、女孩子月经不正常、毛发增多、肌肉多,脂肪也多。

黄胖子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一胖就胖肚子,有气无力、甲减、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代谢率降低,喝西北风也胖,一胖就出病。

代谢健康性肥胖者被称为白胖子,他们体重指数超标,但白白胖胖的,皮肤弹性好。医学名词就叫正常代谢性肥胖,就是代谢没有问题。

这四种类型肥胖患者治疗方法完全不一样。对黄胖子,医生会帮其提升激素水平,代谢率高了,自然而然会瘦下来了。黑胖子,减重比较难,必须降低体内的胰岛素水平。红胖子时常出现大便干燥,肠道通畅以后才能减重。而对于白胖子,一般不能轻易减重,否则会导致月经不正常、没力气,需要预防持续性发胖。

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容易发胖,有的人怎么吃也不胖?“不同的基因构成决定了身体的代谢类型,从而影响体重。心理因素和部分药物的使用也会导致体重的增加。”曲伸教授告诉记者,有的人胰岛素水平很高,就特别爱吃。有的人感觉永远吃不饱,这和中枢调控有关。这位专家透露,其现在正在研究肥胖的中枢调控机制,并发现:每个人从出生开始,脑子就有一个“调定点”,设定该长多少体重。有的人可能注定会胖到100公斤,大脑才认为“够了”。

曲伸教授说,虽然人一辈子会长成什么体形大概率由先天决定,但是,如果有人很自律,对疾病的认识超前,或许能控制不增加到原定体重;但是如果任之为之,在原定基础上发胖,那会很严重。这位专家表示,因此,大家所说的“超级肥胖”,就是源于此。

对于更年期女性发福现象,曲伸教授直言,更年期女性最大的问题是向心性肥胖,更年期的替代治疗(常指:激素替代疗法)或是一个减重好办法。“我们说的‘替代治疗’其实很复杂,并不是单纯的雌激素替代治疗,缺钙、缺维生素D,都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他指出,“对于更年期女性,调整内分泌紊乱,获能避免体形就发生剧烈改变;开展针对性治疗,应减少其腹内脂肪和脂肪肝,肠通了、肝通了,腰围就不会增加了。”曲伸教授说。

“减重一定要从全方位出发。”曲伸教授表示,“我一直认为肥胖不能‘一招鲜’。”对于社会上流行的生酮饮食、低卡路里饮食、16 8饮食等“减肥方法”,这位专家认为,都是“赶时髦”。他直言,营养治疗是第一步。曲伸教授表示,因为肥胖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糖尿病发病率、肿瘤发病率变高令人担心。但是瘦了以后,骨质疏松引起的死亡更多,所以千万不要减重过度:该减的减,不该减的不能乱减。大规模研究发现了“U形曲线”:体重指数小于18.5的人全因死亡率,远远高于体重指数在25-30者。全因死亡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种原因导致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人口数之比。

许多肥胖症患者为了减重可能采取快速却不健康的方法,如极端节食或过度运动,其实这些方法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他指出,应该采用各种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个体化治疗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发病原因对症治疗,尤其肥胖症合并相关心血管等疾病的患者,通常伴随慢性生理或心理障碍,需要接受多学科综合护理或多种药物治疗,不单以减重为目标,还应涉及肥胖相关危险因素和并发症。(记者陈静)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哈佛大学发现:不吃甜食和油炸的人,肥胖一下就没了?可信吗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我那朋友老刘,年轻时是个玉树临风的大小伙,结果三十岁一过,肚子像吹了气一样,呼啦一下就鼓起来了。

起初还自信地说,“我这不是胖,是中年发福,是福气!”

后来有一次他蹲在地上系鞋带,猛地起身,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这才慌了,跑去医院一查,医生看着他的体检报告,长叹一口气,说:“你这血脂高得能炸油条了,血糖也快飙上天了,再不控制,早晚得吃药。”

于是老刘痛下决心,和甜食、油炸食品彻底分手。

他媳妇每天给他做水煮菜,主食换成了糙米和红薯。

一开始他还挺高兴,觉得自己一定能瘦成一道闪电。

可过了仨月,体重只掉了两斤,裤腰一点没松,他气得直跺脚:“不是说不吃甜食和油炸就能瘦吗?怎么我还是个胖子?”

这事儿让我想起前阵子网上疯传的一篇文章,说哈佛大学研究发现,不吃甜食和油炸食品,肥胖一下就没了。

听着挺让人激动,可仔细一想,这话靠谱吗?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

甜食和油炸食品,真是肥胖的罪魁祸首吗?

咱们先说甜食。

糖是个好东西,吃一口甜的,脑子里就会分泌多巴胺,让人心情愉悦,怪不得失恋的人都爱吃巧克力。

但问题是,糖吃多了,身体就会囤积脂肪,尤其是那些含有大量精制糖的食品,比如奶茶、蛋糕、碳酸饮料,这些东西热量高,还会让血糖迅速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把多余的糖转化成脂肪存起来

吃甜食太多,确实容易胖,还容易得糖尿病。

再说油炸食品。

油炸的东西香啊,谁能拒绝外酥里嫩的炸鸡?可惜,油炸食品的热量高得吓人,一块炸鸡腿的热量顶得上两碗米饭,关键是这些食品里常常含有反式脂肪,容易导致血管堵塞,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长期吃这类食物,别说减肥了,连健康都搭进去了。

这么看,不吃甜食和油炸食品确实能减少热量摄入,对减肥有帮助,但问题是,光靠戒掉这两样,就能让肥胖“一下就没了”吗?

光戒掉甜食和油炸,能瘦下来吗?

答案是:不一定。

减肥这事儿,光靠不吃某些食物是不够的,关键还得看整体饮食结构、运动量、代谢情况。

老刘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他戒了甜食和油炸食品,但每天还是大碗米饭伺候,晚饭后还爱嗑点坚果,再加上工作忙,基本不运动,摄入的热量远远超过消耗的,当然瘦不下来。

有些人虽然不吃糖,但爱吃白米饭、白面包、土豆泥,这些高GI(升糖指数)食物吃多了,同样会让血糖飙升,胰岛素大量分泌,把糖变成脂肪存起来。

有些人天生代谢慢,吃得不多,但就是容易胖。

这类人如果光靠不吃甜食和油炸食品,而不调整整体饮食、增加运动量,那体重恐怕还是纹丝不动。

减肥不是简单地“少吃某种食物”,而是要控制总热量,调整饮食结构,同时增加能量消耗。

真正有效的减肥方式

1.吃得聪明,而不是吃得少

很多人以为减肥就是少吃,其实关键是吃对。

高蛋白、低GI、高纤维的食物能让人更有饱腹感,同时减少脂肪囤积

比如早餐来个水煮蛋 全麦面包,中午吃点鸡胸肉 蔬菜,晚餐控制主食,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这样既能保证营养,又不会摄入太多热量。

2.让身体动起来

运动是燃烧热量的最佳方式。

有人说,“我每天走路上班,怎么还瘦不下来?”日常走路消耗的热量有限,想减肥得适量增加一些中高强度的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跳绳,让身体真正进入燃脂模式。

如果不喜欢跑步,可以试试跳舞、爬楼梯,甚至做家务,关键是让自己动起来。

3.睡眠和压力管理同样重要

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其实睡眠不足和压力过大都会影响体重

熬夜会影响荷尔蒙分泌,让人更容易饿,压力大会促使皮质醇升高,导致脂肪堆积。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对减肥同样重要。

那哈佛的研究到底说了啥?

哈佛大学的研究并没有说“只要不吃甜食和油炸食品,肥胖就会一下子消失”。

他们的研究更多是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认为减少高糖、高脂食品的摄入确实有助于控制体重,但减肥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不能只靠单一的饮食调整。

网上很多夸张的说法,往往是断章取义,把科学研究的结论简化成一句耸人听闻的话,让人误以为“只要不吃某些东西,就能轻松瘦下来”。

但现实是,减肥没有捷径,只有科学的方法和长期的坚持。

写在最后

老刘后来终于醒悟了,他戒掉了奶茶和炸鸡,还减少了米饭的摄入,每天晚上去公园快走半小时。

三个月后,他的裤腰终于松了,体重也下降了五公斤。

最关键的是,他觉得自己比以前更有精神了,爬楼梯不喘了,睡觉也踏实了。

减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不能指望“戒掉某种食物”就能一劳永逸。

健康的饮食搭配适量运动,才是真正能让体重下降的方法。

别再相信那些“一招瘦十斤”的忽悠了,科学减肥,才是王道。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中国营养学会.(202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哈佛大学发现:不吃甜食和油炸的人,肥胖一下就没了?可信吗

哈佛惊爆:告别甜食油炸,真能秒变瘦子?

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谁不想拥有轻盈的身材?走在大街上,看到那些身材苗条的人,心里是不是满是羡慕?要是这时有人告诉你,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只要不吃甜食和油炸食品,就能轻松瘦下来,你会不会心动得马上想试试?这听起来就像天上掉馅饼,可真有这么简单吗?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

甜食与油炸食品:肥胖背后的 “秘密黑手”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咱得先搞明白,为啥甜食和油炸食品会和肥胖挂上钩。想象一下,炎热的夏天,你走进一家甜品店,点上一份香甜浓郁的巧克力蛋糕,或者路过小吃摊,买上一份金黄酥脆的炸薯条。这些美食一入口,那种满足感简直爆棚。可你知道吗,就在你享受美味的同时,身体内部正在发生一场 “脂肪堆积大战”。

甜食,那可是糖分的 “重灾区”。一块小小的蛋糕,可能就含有大量的精制糖。这些糖进入身体后,会迅速被分解成葡萄糖,让血糖像坐过山车一样快速上升。为了平衡血糖,身体会分泌胰岛素,把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而油炸食品,裹着厚厚的油脂外衣,是高脂肪的代表。当你咬下一口炸鸡翅,那满嘴的油腻感,其实就是大量的脂肪进入了你的身体。身体消化这些高脂肪食物可不容易,多余的脂肪就会在你的腰间、腹部安营扎寨。

哈佛大学的研究数据更是触目惊心。长期保持高糖、高脂肪的饮食习惯,肥胖风险会大幅增加。不仅如此,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都可能找上门来。就拿那个摆在甜品店橱窗里,看起来无比诱人的甜甜圈来说,它可不只是一个美味的点心,而是一颗隐藏的 “健康炸弹”。长期吃甜甜圈,不仅会让你的体重直线上升,还可能影响大脑功能,让你变得越来越不爱动,甚至产生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

告别甜食油炸,就能秒变瘦子?想得太简单!

既然甜食和油炸食品这么 “可恶”,那是不是从明天开始,坚决和它们说拜拜,就能马上瘦成一道闪电了呢?要是真有这么容易,减肥就不会成为困扰无数人的难题了。

虽然哈佛大学的研究揭示了甜食、油炸食品和肥胖之间的紧密联系,但仅仅戒掉这两类食物,可不会让你一夜之间变身瘦子。肥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绝不是单一的饮食习惯就能决定的。人类的代谢系统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情绪压力大的时候,有的人就会通过暴饮暴食来缓解,这时候即使不吃甜食和油炸食品,也可能因为摄入其他高热量食物而长胖。生活压力大,长期熬夜,也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导致体重增加。还有遗传因素,如果家族里普遍都是易胖体质,那减肥之路可能会更加艰难。

就算你真的铁了心,一口甜食、一口油炸食品都不吃了,但如果还是整天坐在沙发上追剧、打游戏,缺乏运动,那体重也很难有明显的下降。身体消耗的热量太少,即使减少了甜食和油炸食品的热量摄入,多余的热量还是会在体内堆积。

拒绝甜食油炸,到底有没有用?

先别急着否定哈佛大学的研究成果。其实,改善饮食结构,减少甜食和油炸食品的摄入,对体重管理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甜食和油炸食品的热量高得离谱。一块巧克力蛋糕的热量,可能比一顿正常的午餐还要高。而且这些食物里的糖和脂肪,消化吸收的速度慢,会在身体里停留很长时间,给身体带来沉重的负担。当你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就相当于减少了大量的热量来源,体重自然会有下降的趋势。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能高枕无忧了。身体的代谢能力才是决定体重的关键因素。举个例子,你不再吃那些高热量的甜点和油炸食品了,但每天还是过着 “葛优躺” 的生活,基本不运动。虽然减少了热量摄入,但身体消耗的能量也少,体重下降的速度就会很慢,甚至可能停滞不前。真正要实现健康减肥,除了控制饮食,还得搭配适当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

被糖 “控制” 的大脑:戒糖没那么容易

比起油炸食品,甜食里的 “主力军”—— 糖,更像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 “小恶魔”。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原本只想吃一小口蛋糕,可一旦吃起来,就停不下来,最后把一整块蛋糕都消灭掉了。这背后,其实是大脑在 “作祟”。

当我们吃糖的时候,大脑会分泌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就像大脑里的 “快乐使者”,它能让我们产生愉悦、满足的感觉。所以,吃糖不仅仅是满足了味蕾,更是让大脑享受到了一种 “奖励”。久而久之,大脑就会对这种感觉产生依赖,让我们越来越想吃糖,甚至产生 “糖瘾”。

有研究表明,过量摄入糖分会导致食欲失控。一旦开始吃甜食,就很难控制自己的食量。原本只是想尝尝味道,结果不知不觉就吃了很多。而且,要戒掉这种 “糖瘾” 可不容易,就像戒烟、戒酒一样,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耐心。很多人在戒糖的过程中,会出现烦躁、焦虑、疲劳等戒断反应,这也让戒糖变得更加困难。

运动:减肥路上的 “必备神器”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明白了,不吃甜食和油炸食品只是减肥的第一步,要想真正实现 “轻松瘦下来” 的目标,运动绝对不可或缺。

千万不要以为只要管住嘴,就能拥有完美身材。那种想法就和幻想天天躺着吃零食还能保持苗条一样不切实际。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以替代运动对减肥的作用。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就像是身体的 “脂肪燃烧器”。

想象一下,清晨,你穿上跑鞋,在公园里慢跑。随着步伐的节奏,身体开始加速运转,心跳加快,呼吸变得急促。这时候,身体里的脂肪就像被点燃的燃料,开始快速燃烧。跑步、游泳、骑行这些有氧运动,不仅能直接消耗多余的热量,还能提高身体的基础代谢率。也就是说,即使你运动结束后,躺在床上休息,身体依然在消耗热量,这就是运动的神奇之处。

和那些高糖、高脂的食物相比,运动带来的是健康和美丽。那些美食虽然能给你短暂的味觉享受,但最终可能让你付出肥胖和健康受损的代价。而运动,虽然过程可能有点辛苦,但它能让你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迷人的身材。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