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热(肥胖热量计算方法和三餐分配)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一到夏天就变胖?8条建议助你夏日保持好身材

夏天好想减肥啊!可我夏天明明吃得更清淡,胃口也不那么好了,但一到夏天就会发胖,究竟是为什么呢?

夏天出汗多,大家特别想喝水,还总想喝点有甜味的水或吃水果和冷饮。这就会使人体摄入过多的糖分。这些东西蛋白质含量很低,维生素也很少,同时,夏天炎热,很多人怕晒,不愿意出门活动,运动量下降,能量消耗也减少了。

确实是这样!夏天一吃冷饮就停不下来,真的不知不觉吃进去了好多糖,而且天太热,也懒得出去运动,怪不得……

是的,糖分多,蛋白质少,运动不足,这样很容易造成体脂率上升、肌肉量下降,虽然增加的体重不多,但脂肪比肌肉比重小,松松的脂肪替代了一部分紧实肌肉,人一下子就臃肿了不少。

那我要节食,今晚就吃西红柿和黄瓜了!

那可不能见效,夏天经常吃水果替代一餐。开始体重可能会略有减轻,但长此以往就会因为营养不良带来轻度蛋白质营养不良性水肿,反而更显“胖”。

但其实,

夏天维持紧实苗条的好身材并不难,

8条建议帮你成功减肥!

01

别太贪吃水果,每天最多吃1斤

不要用西瓜等水果替代正餐,特别是日常吃鱼肉蛋类较少的人,消化吸收能力较差的人,腹部松软、体力低下的人,更不适合吃过多水果。

02

天热出汗多,适当吃点咸味菜肴

有些只吃水果的减肥法能在几天内减重,是通过高钾低钠食物使身体排出水分,并不是真的能降低体脂率。然而,出汗要损失钠盐,总是不吃咸味食物只吃水果,会使人肌肉疲乏无力,体力活动消耗的热量减少,反而更容易发胖。

03

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B的摄入

正常吃主食,蛋奶每天吃,鱼和肉每天吃一种,或用豆制品替代。充足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是减肥时所必需条件,若用水果替代主食,碳水虽然够多,蛋白质却太少,是变相减少了蛋白质,这样会流失肌肉,造成营养不良。

04

烹调适当少油

把油炸爆炒改成蒸煮凉拌,一天能省下十几克或二十几克的油,少摄入一两百千卡热量。

05

少喝甜饮料,少吃冷饮

喝不下白水,可以喝不加糖的杂粮粥,喝不加糖的豆汤、米汤,喝大麦茶、淡乌龙茶、淡柠檬水等,总之尽量使用没有糖分又有点香味的方式来补充水分。

06

用牛奶、豆浆、酸奶等含蛋白质饮品替代冷饮

牛奶、酸奶、豆浆等既能补充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又能补充水分。如果很想喝凉的,可以冰镇后饮用。

07

坚持运动,维持肌肉

在避免中暑的前提下,每天要有20分钟日光下的活动,还能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过少也与肥胖风险相关联。而有了充足运动,三餐吃饱也不胖。

08

按时睡觉,少吃夜宵和高热量零食

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额外的热量摄入。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夏天为什么易发胖?8条建议让你拥有好身材

夏天,人们减肥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夏季的饮食更清淡,三餐的胃口也不那么好,但总有人一到夏天就会发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夏天出汗多,大家特别想喝水,还总想喝点有甜味的水或吃水果和冷饮。这就会使人体摄入过多的糖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水有甜味,就会喝进去很多糖。就算是“淡甜”的绿豆汤,也至少含有6%的糖。吃水果,也会吃进去很多糖。现在市面上出售的小西瓜品种,含糖量都在8%~13%之间。吃雪糕和冰淇淋,那就既有糖又有脂肪了。

范志红说,这些东西蛋白质含量很低,B族维生素也很少,所以夏天特别容易出现碳水供能比升高,蛋白质供能比下降。同时,夏天炎热,很多人怕晒,不愿意出门活动,运动量下降,能量消耗减少。

“糖分多,蛋白质少,运动不足。这样很容易造成体脂率上升、肌肉量下降,虽然增加的体重不多,但脂肪比肌肉比重小,松松的脂肪替代了一部分紧实肌肉,人一下子就臃肿了不少。”范志红说。

范志红提示,还有一部分人,夏天经常吃水果替代一餐。开始体重可能会略有减轻,但长此以往就会因为营养不良带来轻度蛋白质营养不良性水肿,反而更显“胖”。同时,因为营养不良,人就会特别犯懒,全身乏力,疲倦嗜睡,不想做运动。即便还运动,体力也会下降,效果大不如前。

“夏天维持紧实苗条的好身材并不难。”范志红给出以下8条建议。

1.别太贪吃水果,每天最多吃1斤。不要用西瓜等水果替代正餐,特别是日常吃鱼肉蛋类较少的人,消化吸收能力较差的人,腹部松软、体力低下的人,更不适合吃过多水果。

2.天热出汗多,适当吃点咸味菜肴。有些只吃水果的减肥法能在几天内减重,是通过高钾低钠食物使身体排出水分,并不是真的能降低体脂率。然而,出汗要损失钠盐,总是不吃咸味食物只吃水果,会使人肌肉疲乏无力,体力活动消耗的热量减少,反而更容易发胖。

3.正常吃主食,蛋奶每天吃,鱼和肉每天吃一种,或用豆制品替代。充足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是减肥时所必需条件,若用水果替代主食,碳水虽然够多,蛋白质却太少,是变相减少了蛋白质,这样会流失肌肉,造成营养不良。

4.烹调适当少油。把油炸爆炒改成蒸煮凉拌,一天能省下十几克或二十几克的油,少摄入一两百千卡热量。

5.少喝甜饮料,少吃冷饮。喝不下白水,可以喝不加糖的杂粮粥,喝不加糖的豆汤、米汤,喝大麦茶、淡乌龙茶、淡柠檬水等,总之尽量使用没有糖分又有点香味的方式来补充水分。

6.用牛奶、豆浆、酸奶等含蛋白质饮品替代冷饮。牛奶、酸奶、豆浆等既能补充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又能补充水分。如果很想喝凉的,可以冰镇后饮用。

7.坚持运动,维持肌肉。在避免中暑的前提下,每天要有20分钟日光下的活动,还能补充维生素D。有研究提示,维生素D过少也与肥胖风险相关联。而有了充足运动,三餐吃饱也不胖。

8.按时睡觉,少吃夜宵和高热量零食。(闫妍)

来源: 人民网

极端高温致多人死亡!今夏为何如此炎热?罪魁祸首真的是人类吗?

太!热!了!

在我的记忆里,往年夏天虽然也很热,但真的没有热到像今年这样,傍晚出门都能热出一身汗。记得以前夏季晚上,还会和朋友一起去吃路边的烧烤,小龙虾,但今年热到即便是傍晚,也不想出门。

更重要的是,我家养了两条狗,其中一条已经6岁,往年夏季遛狗都没有问题,但今年它出门就想回家,不愿意在外面多待一分钟,稍微多走几步路,回家之后就要守在空调口,伸着舌头。

不知道你对今年夏季的高温有没有感觉?

稍微留意一下今年的新闻,就会发现,今年竟然有很多人因高温而中暑、昏迷甚至死亡。

7月12日,浙江杭州一名65岁的赵大伯,因为家里空调坏了,一直没有开空调,就这样硬撑着度过高温,结果却出现呕吐、乏力等症状,最后昏迷,送往医院抢救被确诊热射病。

7月17日,福建泉州一名44岁的女子,在工厂突然昏迷,被送往医院之后发现,体温竟然高达40.6℃,尽管医生尽全力抢救,但因突发热射病导致身体多脏器衰竭死亡。

7月12日,一名37岁的装修工人在连续工作4小时后,出现头晕,呕吐症状,就医之后被确诊为热射病。

热射病

热射病,也可以看作是重度中暑,实际上它比中暑严重多了,中暑可能休息一会儿就没事了,但确诊热射病就意味着有生命危险,死亡率高达50%,严重情况下可达到80%以上。

人体患有热射病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温环境。

咱们人属于恒温生物,体温维持在一定范围之内,而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人体又会产生热量,平时人体主要通过:热辐射,热传导、热对流和排汗的方式散热。

当外界气温在32-35℃(皮肤温度)时,人体难以通过热辐射,热对流的方式散热,排汗成为了人体散热的唯一途径。

排汗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散热方式,但是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较高时,排汗会受到影响,人体体温就会上升。

除此之外,肥胖,年龄,脱水,基础疾病等也会影响体温的自我调节,导致身体热量难以排出,引发中暑。

轻度中暑只需要及时补水,降温即可自愈,但中暑之后如果还继续在高温环境中,症状将会加剧,出现呕吐,乏力,甚至会昏迷。

虽然热射病是重度中暑,但是发展到热射病阶段已经是非常严重了,判断是否达到热射病的标准有三个:

  • 核心体温升高到40℃以上
  • 无汗
  • 惊厥,昏迷,意识模糊、意识丧失等

当发展到热射病阶段时,对方的情况就会变得非常不好,因为高温会破坏身体细胞,造成细胞启动凋亡程序,所以有时候即便热射病人后续体温会下降,但症状仍旧会发展,这也是热射病人死亡率非常高的原因。

避免热射病的方式是:老人不要不舍得开空调,老人皮肤对外界变化不敏感,以为不热实际上却很危险。

劳力性热射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避免这种方法则是企业严格落实夏季露天工作政策,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发放高温津贴,且避开最热的时段工作,以及为员工提供足够的、有效的消暑饮品等;日最高气温达到40摄氏度以上,则停工!

今年夏季为何如此炎热?

夏天的热是正常的,可如此炎热实在是太反常了,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我国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呢?

首先要说的是,夏季的高温,多是受副高引起,影响我国的副高主要是“西太平洋副高”,它常年停留在海洋上,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它也会逐渐西伸北抬,登陆影响我国多个地区。

受西太副高统治的地方,将会盛行下沉气流,空气会增温增压,导致气温上升。

而另一方面,因为盛行下沉气流,水汽难以在当地凝结成云雾,出现晴朗无云的天气,导致太阳可以直射到地面。受太阳辐射影响,地球表面升温迅速,而地表反射的热量又会反过来加热大气,导致气温更高。

副高的出现也会带来降水,暖湿气流会顺着副高的边沿来到副高的西北侧,与来自北方的干冷气流相遇,形成降水。

每年,随着副高的位置变化,我国雨带也会发生变化,由此形成了“龙舟水”、“梅雨”、“七下八上”等雨季。

必须要说的是,副高的出现虽然会带来高温环境,但是每年夏天我们都会经历这样的高温。而今年高温异常极端,多地出现打破历史性高温,比如:宜兴打破原有历史记录,创下历史新高。

上海也出现40.9℃的高温,与2017年夏季最高温度并列为历史最高温。

而导致这一切的,就是: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

据《新科学家》报道,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07℃。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就是高了1.07℃嘛,怎么会导致今年如此炎热呢?

这其实是因为,全球变暖并不是导致全球各地均匀变暖,也不是每天都在均匀变暖,而是受各方面影响,热量聚集在某一个地区,导致极端高温环境的出现,目前北半球多国就遭受极端高温,导致不少人因热射病死亡。

另一方面,全球变暖还会导致暴雨频发,洪涝灾害变得严重,极端高温还导致了干旱频发,美国西部极端干旱已经导致河流水位下降,当地居民饮用水都成了问题,更不要说农业用水。

全球变暖还会带来许多影响,比如:海洋酸化,极地冰川、永冻层融化,珊瑚死亡等。

那究竟是什么引发了全球变暖呢?

引发地球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碳排放,研究发现自从目前全球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已接近400亿吨,是1950年的7倍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燃烧。

有人认为,自从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以来,向地球排放了太多的二氧化碳,导致了全球变暖,罪魁祸首是人类!

但其实气候变化没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在人类还未出现之前,地球上也出现过全球变暖,比如: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当时的全球平均温度比现在还高,极地地区甚至没有永久冰川。

但是,科学家们也没有否认,人类活动确实对气候产生了影响。

(来源:第四纪大冰期遇上全球变暖 人类生存环境究竟是冷是热?)

地球气候犹如多米诺骨牌,全球平均气温稍微提高一点点,就可能引起南北极海冰融化,而海冰融化又会导致反射阳光效率下降,导致更多的太阳能量留在地球表面,造成地球升温;地球升温又会反过来导致更多的海冰融化,就这样形成负反馈。

除此之外,极地永冻层中还封存着大量的甲烷,海冰和永冻层的融化也会导致甲烷从液态变成气态,释放到大气层中,要知道的是,甲烷是强力温室气体,它也会引发全球变暖。

从这里可以看出,引发全球变暖的因素有很多,即便没有人类,有时候地球也会变暖。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活动确实对气候存在明显的影响。

#西班牙本轮高温造成至少360人死亡##高温##热射病##西安一建筑工因热射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