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1(肥胖肚子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高血压+肥胖,1+1=?
近年来,我国的肥胖发病率与日俱增,在青少年身上尤为多见。而高血压患者的大军里也出现了一支名叫“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突入部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究竟是什么在肥胖和高血压两者间建立了联系呢?
肥胖与高血压:1 1=2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重要特征为高血压的发生与肥胖密切相关,控制体重就能有效降低血压。对于高血压与肥胖发生的时间关系,目前临床上并未予以明确区分,既可以是肥胖发生先于血压升高,也可以是血压升高先于肥胖,统称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
近20年来,全球范围内肥胖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两者常合并存在。肥胖既可以增加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难度,也可促进多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聚集,加重心脑血管损害。
中国人群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组分为肥胖合并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占53.7%),其次为肥胖合并糖代谢异常和高血压(占30.5%)。超重和肥胖及其相关糖脂代谢紊乱已成为中国高血压患病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超过理想体重20%或更多的人,发生高血压的概率是正常体重者的10倍;高血压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中分别有75%和65%存在超重和肥胖。由此可以看出,高血压、肥胖往往呈现“结伴而行”的趋势。
肥胖与高血压:1 1>2
那么,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中枢性盐喜好性增加有研究显示,肥胖会导致中枢性盐喜好性增加。肥胖往往伴随着盐味觉改变和盐摄入量增加,高盐很有可能是导致肥胖发生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这提示我们,肥胖可能会导致中枢性盐喜好性增加,促进盐的摄入,进而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脂联素的作用脂联素水平能预示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展,并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和炎症的潜力。低脂联素血症患者易出现血管损伤,使高血压更容易发生。
瘦素不能发挥功效瘦素受体广泛存在于人体的下丘脑、肝脏、肾脏、心脏、肺和胰岛细胞等器官和组织的表面。瘦素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使我们瘦,通过与下丘脑受体结合,发挥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和降低体重等作用。瘦素的外周作用包括调节糖代谢的平衡、促进脂肪分解和抑制脂肪合成、参与造血及免疫功能的调节、促进生长等。许多肥胖患者的瘦素水平很高,但却没有发挥出抑制食欲、增加产热的功效,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出现了瘦素抵抗现象(指身体对瘦素的反应减弱或无反应),从而导致瘦素的功效大打折扣。
内脏脂肪堆积如果内脏脂肪发生病变,人体就会产生更多的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α等。其中,抵抗素可以对抗胰岛素的作用;肿瘤坏死因子-α可以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诱导高胰岛素血症,使得交感神经激动,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因此认为,脂肪组织的堆积与高血压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敏感性下降大量研究已证实,在体重增加的过程中,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敏感性是下降的。这就导致压力感受性反射无法及时获取动脉压力升高的信息并将之传递出去,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压。
肥胖与高血压:1 1<2
尽管体重控制策略已成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综合干预的重要基础,但目前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的体重控制仍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困境:一是如何安全有效、长期稳定地控制体重?二是怎样才能把控制体重转化为远期心血管风险降低?这两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阐明。
总之,生活方式的干预和药物治疗对控制高血压和减轻体重十分重要,但效果有限。虽然外科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减肥手段,但仅局限于重度肥胖且对生活方式改善和减肥药物无效者。外科治疗属于有创性治疗,不宜在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中广泛开展。
持之以恒的生活方式干预,基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的抗高血压治疗方案,再联合针对性的代谢调节药物,可能更适合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综合干预。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往往合并多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故对其的干预应兼顾血压控制、体重控制和改善代谢紊乱三个方面,且治疗策略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贯彻综合干预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特别要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
比起单纯的肥胖或高血压,肥胖相关性高血压在药物选择上,必须保证降压和改善代谢紊乱并重,必要时还要考虑进行减肥手术以控制体重。
也许“事倍功半”的治疗会让患者感到迷茫和无助,但要相信,面对已发生的肥胖相关性高血压,只有保持积极的治疗,才能“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高血压防治——科学证据解读》
本书主编: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 陈思娇
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教授 刘道燕
声明:本材料仅供疾病认知教育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推荐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人卫健康)
高血压妈妈冒险怀二孩,生下1斤1两重宝宝,皮肤薄得像一层纸
26周出生只有成人巴掌大,可能是目前广州救治成功的最低体重早产儿。这个宝宝命真大!
才26周就早早降临人间,出生时仅540克,重量和一瓶矿泉水差不多,只有成年人的巴掌那么大,皮肤薄得像一层纸,连血管都清晰可见。
小宝宝连闯几道生死关,在出生后的第88天,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体重达到2205克,顺利出院,刷新了广医三院成功救治早产儿最低体重纪录,可能也是目前广州救治成功的最低体重早产儿。
出生第二天,宝宝只有成年人巴掌大。
//高血压妈妈冒险怀二胎宝宝26周出生仅540克//
月月(化名)的妈妈是一位有十年病史的高血压妈妈,怀孕于她而言是一件充满风险的事。尽管孕期一直小心翼翼,但状况还是发生了。
5月19日,月月妈妈因头晕到广医三院产检,医生发现她尿蛋白升高,随时有可能进展为子痫发生抽搐。
由于她血压控制不理想且合并糖尿病、前置胎盘等,出于对母婴安全的考虑,广医三院多学科会诊后出决定为她提前剖宫产。
于是,2019年5月24日,才26周的月月提前降临人世。
出生时,她体重540克,也就一斤多一点儿,个儿只有成人巴掌大,胳膊大小与成人手指相当,脚丫子还没有成人拇指长,全身皮肤“吹弹可破”,血管隐约可见,属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宝宝出生时的脚印,比成年人的拇指还短
//住进“宝马”箱接受特别救护//
月月出生时呼吸微弱、全身器官发育极不成熟,等候在旁的广医三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马上展开一系列复苏抢救工作,新生儿科学科带头人崔其亮教授亲自指挥抢救:保鲜膜包裹保暖、气管插管、正压通气、静脉置管……
随后,这个孱弱幼小的生命,被迅速转运到广医三院NICU病房里,“住进”一个特殊的保温箱——“宝马箱”(一款高档婴儿培育保温箱,由于价格高达50万,与一辆宝马汽车价格相当,所以被医护人员称为“宝马箱”)里进行下一步的救治。
//88天精心守护,宝宝化险为夷//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月月连闯几道生死关——
第一道生死关:呼吸关
26周便生下来,月月肺部发育极不成熟,面对的第一大难题就是“保命”——维持呼吸。
进入新生儿科后,月月立即接受了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并在气管插管下予以呼吸机治疗,但这是一种创伤性较大的治疗方式,容易导致肺部感染。
为此,医护人员精心做好肺部疾病的治疗和呼吸机管路维护,仅在她出生9天就成功拔除了气管插管,出生37天就顺利脱离了氧疗实现自主呼吸,拔管和撤机速度与救治效果可谓“神速”。
宝宝肺部发育极不成熟,面对的第一大难题就是“保命”——维持呼吸。
第二道生死关:颅内出血
闯过呼吸关,月月还面临着颅内出血的威胁。
“超早产儿极其容易出现脑出血,严重的脑出血会导致脑瘫,这也是很多早产儿被放弃治疗的重要原因。”广医三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吴繁介绍。在月月出生后,新生儿科便启动了一系列的护脑计划,包括镇痛镇静、集束化护理、减少刺激和减少血氧波动等。
当月月出生第三天发生轻微颅内出血时,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的心都悬了起来。幸亏干预及时,月月的颅内出血没有进一步加重,避开了早产儿脑瘫的风险。
第三道生死关: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早产儿的救治中有一个老大难题——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这是一种在早产儿中发病率较高、进展快、死亡率高、手术机率高的严重并发症,对幼儿以后的人生有严重影响,如营养不良、腹泻、无法进食等。
所以,积极的营养策略对于月月来说非常重要。根据最新欧洲的早产儿营养管理理念,崔其亮教授和吴繁主任医师为月月制定了详细的营养治疗方案,从她出生当天就开始接受肠内微量喂养以促进胃肠道发育,并辅以静脉营养,保证足量的热卡的同时,还要保证液体补充得不偏不倚。
为了让月月能尽快喝到“黄金液”——妈妈的奶水,从第五天开始,医护人员便从1ml开始逐日增加月月的奶量。到她出生17天时不再需要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实现了母乳喂养。
在88天的救治中,尽管月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但在广医三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护下,一一化险为夷。8月20日,月月体重达到2205克,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终于可以出院了。
“出生胎龄这么小、体重这么低的早产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在这么短的时间救治成功,可以说是奇迹。”广医三院新生儿科黄小霞医生感叹道。
在广医三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护下,月月闯过一道道生死关,化险为夷。
9月9日上午,月月回到广医三院做儿保,妈妈说她挺能吃的,一天吃八次,一次能吃60-65ml的奶。出生时身高只有30厘米长、540克重的她如今已长到47.5厘米,体重3080克,头围34.7cm,纠正胎龄42周 2,发育得越来越好。
宝宝回广医三院做儿保
//有救治系统工程护航早产儿存活率逐步提高//
实际上,在相关文献中,这类超早产、超低出生体重儿成功哺育的报道亦很少。
广医三院新生儿科学科带头人崔其亮说,广医三院每年救治危重症新生儿接近2000例,其中早产儿占60%-70%,为提高救治成功率,该院构建了早产儿救治系统工程,包括产前的管理、出生时的复苏、NICU的积极救治和出院后的随访管理等多方面。
“我们不仅把早产的宝宝救活,还要让他们活得健康、活得有质量”据广医三院主任医师吴繁介绍,我国的超早产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救治存活越来越多。
广医三院新生儿科研究显示,接受救治的超早产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在逐年增多,由2008年的不足120例增加至2017年的600余例,整体存活率也由2008年的42.9%上升至2017年64.5%。这说明早期的积极干预和高级生命支持措施对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具有积极意义。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黄小霞、白恬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翁淑贤、黄宏斌 通讯员黄小霞、白恬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石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男性身高1米75,多重才不算肥胖?超过这个数就要减肥了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人出现肥胖的情况,尤其是久坐在办公室的人群,肥胖的概率更高。虽然不少男性没有像女性一样追求“骨感美”,但从健康角度来讲,也需要把体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那么,身高1米75的男性,体重多少才算标准?
- 国际标准体重公式:身高(cm)-105=标准体重(kg)
如果男性身高在1米75,那么用标准体重公式算,能得出他的体重为140斤左右,可以在130斤到160斤之间浮动。如果这个高度的男性体重没有达到130斤,就说明他偏瘦;而如果体重超过了160斤,那么该男性就应该要减肥了。
虽说男性骨骼较大,相比女性会更重,但若超过160斤,甚至达到200多斤,就已经是肥胖了,容易诱发其他多种病症,需要及时减肥。
- BMI体重指数公式: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国际单位kg/㎡)
BMI体重指数也是很常用的公式,计算之后的数值如果处在18.5到23.9之间,就代表这个人的体重是正常的。低于这个范围属于过瘦,而高于这个范围则属于肥胖。
男性肥胖的原因?1、饮食不当
多数男性经常会有聚会或应酬,这就容易导致吃太多或摄入太多高脂肪食物,造成肥胖。另外,平时如果饮食不健康,经常叫外卖、吃宵夜或吃零食,也容易发胖。
2、饮酒过多
啤酒肚常发生在男性身上,因为很多男性出于工作需要或个人喜好,会过量喝酒。而酒精特别是啤酒,含有很高热量。经常饮用会使人体摄入太多热量,造成肥胖。
3、缺乏运动
不少上班男性出门以车代步,且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整天,会导致运动量大大减少,使脂肪无法消耗,引起肥胖。
男性如何减重?对男性而言,要减重就应该多注意锻炼,可选择去健身房运动,也可以选择多走路、多骑车来达到减肥的目的。饮食上也要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建议少食多餐,少喝酒,少吃高热量食物,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保证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