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基(肥胖基因会遗传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跆拳道基础是什么

在逛街的时候往往会见到一些跆拳道补习班,同样在一些大学的社团也是可以见到的。跆拳道学的好不仅有着保护自己的能力,对于帮助身体健康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而对于每个运动都是有个基础的,跆拳道这个运动也是有一定的基础的。并不说上来就是教怎么打、提。那么,跆拳道基础是什么?

跆拳道的准备姿势是开始训练前的基础动作。而且身体前的两个胳膊形成的圆形象征“和平、统一”的意义。这是创始人崔将军的理想。跆拳道的每个动作都是有意义的动作,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跆拳道的动作有其特定的意义,这就是跆拳道的灵魂所在。

跆拳道基础-准备的姿势

两脚平行站立。两脚外侧间的距离是自己肩的宽度。两手握拳放在身体的正前方,高度与腰带同高,肘部弯曲,大臂放松,两个胳膊围成一个椭圆形。挺胸抬头,目视前方。

跆拳道基础-准备的姿势

两脚外侧间的距离是自己肩的宽度。

跆拳道基础-准备的姿势

两拳距自己身体的距离也是一拳,拳眼向上。

跆拳道基础-准备的姿势

两拳间的距离为一拳.

练跆拳道的好处:

1. 扩张血管,减少血流阻力,降低心脏扩张器的血压。

2. 增加供血,尤其能增加红细胞和血色素。

3. 供给更多氧气,使身体组织更加健康。

4. 增强心脏,能够抵抗任何冲击。

5. 使睡眠安稳,易于排除排泄物。

6. 跆拳道不仅使瘦的人增加肌肉,相反,还是肥胖的人减少脂 肪,使体重恢复正常。

7. 有利于发达有力的肌肉。

8. 培养活动力,培养应付任何难关的能力。

9. 培养方向转换的能力。

10 培养在一定空间使身体迅速的从一个地点移到另一个地点的活动能力。

11 使关节、肌肉及筋更加柔韧有节奏性。

12. 发达末梢神经和视觉。

13. 培养集中力,取消杂念。

14. 学会移动身体的方法和技术。

关于跆拳道基础是什么,上文中大家看过后也知道的差不多了。每个练习的动作都是有着其作用的,不论是学习还是锻炼。基础是以后成功的最基本的要求,所以说想联系跆拳道的朋友们一定要好好的看下内容,这样的也能对于帮助自己练习跆拳道有很大的帮助。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三个关键词透析语文命题思路

高考首日,社会关注。今年高考语文考了哪些内容,出了什么作文题,更是大众的焦点所在。“重视基础,凸显应用;创设情境,鼓励创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如此概括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

据悉,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科共有8套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3套,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分省自主命制5套,所有试题均保持较高质量及合理难度。

关键词1:立德树人

高考语文命题组专家表示,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坚持立德树人价值导向,通过科学设计命题,厚植家国情怀,倡导品德修养,讲述奋斗故事,引导考生传承爱国精神。

比如,全国Ⅱ卷作文试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试题向考生展开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2049年)的特定历史时空,从中精心选择5个标志性历史节点: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五四运动100年、新中国成立100年,突出各自的时代主题,启示考生深刻领悟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深刻感受中国青年与祖国、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在创造青春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同时,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从材料选择、题目设置等方面充分挖掘优秀品德文化内涵,切实发挥优秀文化的浸润功能、榜样人物的示范功能,对考生及青少年的品德修养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如全国Ⅲ卷默写题要求默写《论语·子罕》中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喻示的是青少年要有坚定的理想,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全国Ⅱ卷古代诗歌阅读选取唐代诗人杜荀鹤的《投长沙裴侍郎》,诗歌表达了诗人立身刚直、不卑不亢、高洁耿介的品格。

此外,试题通过讲述奋斗故事、弘扬奋斗精神,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感受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激励他们敢于担当,勇于拼搏。如全国Ⅰ卷名篇名句默写李白《蜀道难》中“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两句,隐含的是传说中“五丁开山”的奋斗故事。全国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选用了鲁迅的《理水》,小说塑造的大禹及其随员正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实干家、奋斗者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2: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

命题组专家表示,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紧密衔接高中课程标准,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凸显语文学科的应用导向,突出试题命制的情境设计。在服务高校人才选拔的同时,引导基础语文教育的改革方向,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今年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继承以往成功经验,并不直接设置单独的知识考查试题。全国卷统一遵循顶层设计原则,分别设置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四大模块,以对语文学科最为核心的阅读素养、表达素养及语文关键能力的考查为导向,将对语文必备知识的考查融会其中。

值得关注的是,“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是新一轮高考内容改革的重点。今年高考语文命题全面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逻辑思辨、审美鉴赏、探究创新、语言表达等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凸显应用性考查要求,引导考生重视实践,学以致用。

试题重点选择既能体现语文学科特色,又与国家发展、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素材,引导考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全国卷中,材料广泛涉及港珠澳大桥、一带一路、嫦娥四号等国家发展热点,世乒赛、冬奥会等体育热点,传统音乐、中国书画等文化热点,压力与肥胖、生物酶与饮酒等生活热点。这种选材设计,有助于引导考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理解语文、应用语文,在应用语文中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社会、服务社会。

同时,高考语文加大了对考生实用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力度。全国Ⅰ、Ⅱ、Ⅲ卷均在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及文言文阅读部分专门设题,重点考查考生面对不同问题情境时的信息处理能力。不管是面对文学审美还是实用求知,不管是对材料进行信息筛选还是逻辑推理,都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求密切相关。

关键词3:体美劳教育

命题组专家透露,高考语文试卷在充分体现德育和智育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命题突出美育导向,遴选艺术经典,培养审美能力,以美启真、以美向善,充分发挥美育促进素质教育的功能。

语文试题注重引导考生在艺术经典的审美熏陶中感受美、体悟美。全国卷中既有《邹忌讽齐王纳谏》人物的形象美,也有《阿房宫赋》雄壮的建筑美,还有《赤壁赋》中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美,《题许道宁画》的淡雅之美等,使考生获得美的滋养。

同时,语文试题将艺术审美与价值导向紧密结合,在完成审美能力考查的同时,实现对考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面引导。北京卷的微写作题,直接考查对《呐喊》《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边城》《红楼梦》等名著的理解,启发考生品味经典,思考社会,实现美育“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命题还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展现劳动之美。全国Ⅲ卷古代诗歌阅读,节选自唐代诗人刘禹锡一首具有民歌风味的《插田歌》,描述的正是农人田间劳作的美景,尤其是“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插田画面,表达农民劳动的愉悦。

体育教育有助于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今年,全国Ⅲ卷的语言文字运用题以第55届世乒赛这一热点赛事为素材,在命题设计上突出中国队包揽5枚金牌、马龙成为50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选手等关键信息,意在展示国球的骄人成绩,激扬刚健有为的体育精神,激发青年学子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全国Ⅲ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呼应奥运精神,从志愿服务的角度鼓励青年关注奥运、关注体育,增强参与意识,使体育精神落到实处。(晋浩天)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08日 07版)

肾上腺性高血压的早期识别

桑苗苗 孙子林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

东南大学糖尿病研究所

肾上腺性高血压概述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长迅速,目前已居于世界之首。其中,继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可达14%,内分泌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中常见的类型(约占51.3%),随着人们对内分泌性高血压的不断认识以及筛查方法的不断改进,肾上腺性高血压的诊断率也逐渐升高,已成为继发性高血压与内分泌性高血压的“主力军”。

肾上腺性高血压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肾上腺相关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库欣综合征和嗜铬细胞瘤等。原醛症是最常见的肾上腺性高血压,在一般高血压人群中患病率最高可达19.2%,难治性高血压中最高可达29.8%,在新诊断高血压患者中患病率最高可达13.2%。重庆医科大学相关学者的最新研究显示,在中国新诊断高血压患者中,确诊原醛症的患病率为4%,可疑患病率为3%。库欣综合征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1%~2.1%,嗜铬细胞瘤占高血压人群中1%~2%。

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肾上腺性高血压往往具有以下特点:①起病年轻;②伴有激素分泌异常,常伴有高血压以外的其他损害;③血压多为顽固性;④并发症多,致死率与致残率较高;⑤确诊后可通过手术或药物得到根治或有效治疗。

研究显示,14%~35%的原醛症患者可出现心血管并发症。此外,卒中、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在原醛症中也较为常见,发生率分别为15.5%、21.4%、6.9%。在库欣综合征中,40%的患者死于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嗜铬细胞瘤引起的急性血压升高可引起致死性的心血管急症,包括心肌梗死、卒中以及心衰。然而,经过治疗后,几乎所有嗜铬细胞瘤切除后血钾水平均能恢复正常,血压完全恢复正常比例可达30%~60%;库欣综合征治疗后高皮质醇水平缓解的患者其标准化死亡率(SMR)与年龄匹配的正常人群相当。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纠正高血压及代谢紊乱对于肾上腺性高血压至关重要。

肾上腺性高血压往往伴有某些特征性的表现,如:原醛症典型的特点为高血压、低血钾、高血清醛固酮、低肾素;嗜铬细胞瘤的高血压可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以及典型的“头痛、多汗、心悸”三联征;库欣综合征可表现为满月脸、多血质、向心性肥胖、紫纹、糖尿病倾向、高血压等。但临床上的高血压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大,不典型,因此需要完善检查,逐一排查常见的高血压病因,最终确诊是否存在肾上腺性高血压。

肾上腺性高血压的筛查

01原醛症

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以下人群进行原醛症的筛查:

  • 持续性高血压>150/100 mm Hg,难治性高血压(联合使用3种降压药物,其中包括利尿剂,血压仍>140/90 mm Hg;联合使用4种及以上降压药物,血压降至<140/90 mm Hg);
  • 高血压合并自发性或利尿剂所致的低钾血症;
  • 高血压合并肾上腺意外瘤;
  • 早发性高血压家族史或早发(<40岁)脑血管意外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
  • 原醛症患者中存在高血压的一级亲属;
  • 高血压合并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

ARR(醛固酮/肾素)是目前较为公认的原醛症筛查指标,当醛固酮单位为ng/dl,最常用切点是30;当醛固酮单位为pmol/L,最常用切点是750。相关学者认为,ARR阳性同时合并血醛固酮水平升高(>15 ng/dl)可提高筛查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近些年也出现了预测原醛症的新指标,比如SUSPPUP指数以及贝叶斯判别分析法。此外,也有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尿液PH值、性别以及血钾进行原醛症的预测,但目前均在探索研究阶段,临床有效性尚需进一步通过大量研究数据进行验证。

当筛查结果阳性时,可进一步完善确诊试验(盐水负荷试验、口服高钠负荷试验、卡托普利抑制试验、氟氢可的松试验)进行确诊。国内相关学者提出,醛固酮>20 ng/dl、直接肾素浓度<2.5 mU/L、伴低钾血症的高血压患者无需进行确诊试验即可诊断原醛症。亦有研究显示,当盐水负荷结果不明确时,也可通过盐水负荷前肾素的浓度、盐水负荷后醛固酮的浓度、盐水负荷前每日的补钾剂量以及盐水负荷前血钾的浓度纳入方程进行计算,从而预测原醛症的可能性。

由于研究显示醛固酮与糖代谢异常相关,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原醛症的患病率。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在高血压合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原醛症的患病率为19%;2型糖尿病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原醛症的患病率为14%。

02库欣综合征

国内外研究推荐以下人群进行库欣综合征的筛查:

  • 出现与年龄不相称的临床表现,比如年轻患者出现高血压以及骨质疏松;
  • 存在库欣综合征的多种临床表现且进行性加重,特别是较为典型的库欣综合征症状,如肌病、多血质、紫纹、淤斑和皮肤变薄;
  • 体重增加而身高百分位下降,生长停滞的肥胖儿童;
  • 肾上腺意外瘤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不建议在缺乏特殊临床表现的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人群常规筛查库欣综合征。

目前,国内指南推荐首先完成24 h尿游离皮质醇、午夜唾液皮质醇以及皮质醇昼夜节律中的两项检查,当出现异常后进行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1 mg隔夜法或2 mg标准法)进行确诊。国外指南建议完善24 h尿游离皮质醇、午夜唾液皮质醇以及DST(1 mg隔夜法或2 mg标准法)的一项检查,排除生理性高皮质醇血症后再次复查异常指标或重复其他的试验进行诊断,必要时可联合地塞米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联合试验或者午夜血清皮质醇检测。国外相关学者建立了库欣综合征的诊断模型,预测模型的纳入指标包括是否存在骨质疏松、颈背脂肪垫、肌肉萎缩以及午夜唾液皮质醇的水平。

特殊人群的筛查:

  • 妊娠:推荐检测24 h尿游离皮质醇,不推荐DST;
  • 癫痫:推荐检测血、24 h尿以及唾液皮质醇,不推荐DST;
  • 肾功能衰竭:严重肾功能衰竭建议1 mg DST,不推荐24 h尿游离皮质醇;
  • 周期性库欣综合征:推荐24 h尿或午夜唾液皮质醇,不推荐DST;
  • 肾上腺意外瘤:推荐检测1 mg DST或午夜血、唾液皮质醇,不推荐24h尿皮质醇。

03嗜铬细胞瘤

国内外指南推荐以下人群进行嗜铬细胞瘤的筛查:

  • 有嗜铬细胞瘤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尤其有阵发性高血压发作的患者;
  • 使用DAD2受体拮抗剂、拟交感神经类、阿片类、去甲肾上腺素或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药物可诱发嗜铬细胞瘤症状发作的患者;
  • 肾上腺意外瘤伴或不伴高血压的患者;
  • 有嗜铬细胞瘤家族史或嗜铬细胞瘤相关遗传综合征家族史的患者;
  • 有既往史的嗜铬细胞瘤患者。

对于嗜铬细胞瘤的筛查主要依赖激素及代谢产物的测定,首选生化检验为测定血游离MNs [甲氧基肾上腺素(MN)及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合称MNs]或尿MNs浓度,其次可检测血或尿儿茶酚胺(CA)以及尿香草扁桃酸(VMA)的浓度以帮助进行诊断。

国外相关学者通过肾上腺肿瘤的CT指标包括肿瘤最大径、形状、中央坏死以及环形征等特点预测嗜铬细胞瘤。

04肾上腺意外瘤

以上肾上腺性高血压的筛查人群中,原醛症以及嗜铬细胞瘤的筛查人群中均提及了存在相关疾病家族史的患者,并且3种肾上腺性高血压均提及到了肾上腺意外瘤。2017年国外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显示,在1149例肾上腺意外瘤患者中,30.3%属于功能性的肾上腺意外瘤,其中显性库欣综合征4.4%、亚临床库欣综合征7.1%、原醛症11.5%、嗜铬细胞瘤7.3%,因此,应重视肾上腺意外瘤患者中肾上腺性高血压的筛查。

总结

我国是高血压大国,基数庞大,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肾上腺性高血压筛查不切实际,同时也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应该科学筛查肾上腺性高血压:首先明确目标人群,然后明确筛查方法。目前指南推荐的肾上腺性高血压筛查均是依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从筛查至确诊往往过程较为复杂。近些年虽有相关人员也在探索指南之外较为简单的筛查方法,但多为单中心小样本研究,临床实用性尚不明确。我们期待在今后能够通过更加灵敏特异、方便廉价的方法进行肾上腺性高血压的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