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肺(肥胖肺活量多少正常)
「求真」您知道吗,肥胖可能会增添肺部的负担欧
假期过后,见到朋友和同事,
最最不想听到的一句话就是:
“呦呵,胖了哈!”
于是一首歌曲徘徊在耳畔:“肥肉是会呼吸的痛,它活在我身上所有角落......”
其实,肥胖真的有可能会成为“会呼吸的痛”!
西班牙巴塞罗那全球卫生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体重增加会加速肺功能衰退:
1.腹部和胸部堆积大量脂肪会限制吸气时肺的空间扩张;
2.脂肪生成的炎症性化学物质会损害肺功能并缩短气道直径。
并且该研究追踪研究对象长达20年,研究者提示大家,在成年的时候关注肺部健康以及预防呼吸道疾病是非常重要的!减肥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方式超重和肥胖对肺部造成的不良影响的!
您知道吗,肥胖可能会致癌!
目前,已经明确,肥胖的确是多种癌症的致癌因素,比如:结直肠癌、食道癌、胆囊癌、肾癌、肝癌、胰腺癌、胃癌、甲状腺癌、脑瘤和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
为什么?因为癌症的发生是和免疫功能异常有关系的,而超重和肥胖的朋友,免疫功能的确普遍异常!
重要提示:胆固醇↑、胰岛素↑是肥胖者免疫功能异常的主要的影响因素。
您是“梨形肥胖”还是“苹果型肥胖”?
所谓的苹果型肥胖是指中心性肥胖(内脏脂肪增加)!脂肪过多的在肚子的位置!
所谓的梨型肥胖是指外周性肥胖(皮下脂肪增加)!是指脂肪过多的堆积在臀部!
重要提示:中心性肥胖的危害是更大的!
如何才能科学减肥呢?
1.对于超重患者,一定要到医院,听从医嘱进行科学合理的减重治疗!切勿食用减肥药!
2.科学膳食,切勿采取绝食和催吐的形式!可适当的采用高蛋白膳食模式!(多吃瘦肉、蛋、禽、鱼等)
3.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相结合!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提醒您:关注嘴,迈开腿!科学减肥,真能能护肺欧
文章来源: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编辑:月半马尧
审核:怀楠
监制:王林 郝峰
戳右下角小花分享给更多人
科学家首次在肥胖患者肺中发现脂肪组织,或可解释“肥胖致哮喘”
据BBC报道,10月17日,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分析了52人的肺样本,发现脂肪量的多少与体重指数一致。这一发现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超重或肥胖会增加患哮喘的风险。
这项研究发表在《欧洲呼吸杂志》上。科学家们用染料在显微镜下对1400个肺部样本的气道进行了详细分析。在调查的样本中,15人没有哮喘报告,21人有哮喘但死于其他原因,16人死于哮喘。
研究人员在超重对象的样本的气道壁上发现了脂肪组织,体重指数高的人体内脂肪组织较多。研究发现,脂肪的增加似乎会改变呼吸道的正常结构,引起肺部炎症,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超重或肥胖的人患哮喘的风险增加。
位于珀斯的西澳大利亚大学的诺布尔博士参与了这项研究,他说:“以前有数据表示,超重或肥胖已经与哮喘或更严重的哮喘症状有关。但经过这次的实验,这种联系可能是由体重超标给肺部带来的直接压力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体重超标引起的炎症增加造成的。”
诺布尔博士说:“我们发现,多余的脂肪堆积在气道壁上,占据了气道的空间,似乎会增加肺部的炎症。我们认为这导致了气道的增厚,从而限制了空气进出肺部,这至少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肥胖人士的哮喘症状会明显偏多。”
欧洲呼吸学会主席蒂埃里·特罗斯特斯教授说:“这是关于体重和呼吸系统疾病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发现,因为它表明超重或肥胖可能会使哮喘患者的症状更加严重。”
研究人员称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确定这种脂肪组织的积累是否可以通过减肥来消除,这应该才是哮喘患者应该得到帮助。
英国胸科学会呼吸内科的伊丽莎白·萨皮博士说,这是首次发现体重会影响肺部的气道结构。
她说:“考虑到全球范围内肥胖症发病率的不断上升,这项研究对于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哮喘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健康问题,并对发现改善哮喘治疗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新闻记者 汤晨 编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20年追踪研究:肥胖让肺“报废”快!这个部位胖更危险
复工后见到同事、出门买菜碰到熟人,一些人免不了被别人评价:“你胖了。”变胖总是很容易,瘦下来却是件奢侈的事。
你可能习惯了发福越来越明显的身体,但却没意识到疾病也悄然而至。
《生命时报》采访权威专家,告诉你变胖对健康的影响,并教你医生眼中科学减脂的好方法。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减重门诊内分泌主任医师 袁振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减重门诊营养师 井路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减重门诊康复运动医师 王荣丽
天津市肿瘤医院营养科主任 王昆
发胖加速肺功能衰退据健康日网站报道,西班牙巴塞罗那全球卫生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体重增加会加速肺功能衰退,该研究结论发表在《胸腔杂志》上。
研究通过对来自欧洲和澳大利亚3700名20~44岁间的中青年志愿者,进行平均为期20年的追踪发现,中年时期体重增长的多,老年后肺功能下降速度快;而在整个成年时期保持稳定健康体重的人,变老后肺功能的下降速度慢得多。
巴塞罗那全球健康研究所非传染性疾病和环境计划负责人加西亚·艾默里奇说:“尽管先前已有研究表明体重增加与肺功能下降有关,但我们的研究是首个在更长时间内分析人群变化的研究。”她表示,以前的大多数研究都对参与者进行了不超过10年的研究,并且关注的对象是50岁以下的成年人。
研究人员表示,超重与肺功能降低存在关联性有两种可能原因:
- 腹部和胸部堆积大量脂肪会限制吸气时肺的空间扩张;
- 脂肪生成的炎症性化学物质会损害肺功能并缩短气道直径。
研究者提示,在成年期保持良好的肺功能对于预防慢性呼吸道疾病至关重要。而通过减肥,可以逆转超重和肥胖对肺部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
肥胖,致癌因素之一肥胖是明确的致癌因素之一,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曾指出,身体脂肪过多和13种癌症存在相关性,包括绝经后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结直肠癌、食道癌、胆囊癌、肾癌、肝癌、胰腺癌、胃癌、甲状腺癌、脑瘤和多发性骨髓瘤。
专家指出,癌症的发生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而肥胖患者的免疫功能普遍都异常。肥胖者大都有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
胆固醇升高
这会导致人体巨噬细胞膜的胆固醇含量升高,使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和异物的功能下降。同时,淋巴细胞也会因为细胞膜胆固醇、胰岛素过高,功能受到抑制。
胰岛素过高
如果身体已有癌细胞,胰岛素过高会显著促进癌细胞的增长繁殖。肥胖还伴随着慢性炎症,脂肪细胞可充当肿瘤免疫逃逸的保护伞。
此外,体内高脂肪还会引起与性激素代谢异常相关癌症的发生,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
2019年,《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刊登的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和凯斯综合癌症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肥胖相关癌症的发病年龄,正在向64岁以下人群移动。
科学家对2000年至2016年间近267万肥胖相关癌症案例和345万非肥胖相关癌症案例进行对照分析后发现,在65岁以上、50~64岁、20~49岁3个年龄组中,50~64岁人群患肥胖相关癌症的病例增加幅度最大,其中女性增加了25%,男性增加了近两倍;而65岁以上人群患肥胖相关癌症的比例有一定程度下降。
此前,美国一项针对25~84人群的肿瘤发病数据也显示,在年轻人(25~49岁)中,6种与肥胖相关的癌症发病率显著增加。
肥胖分两种类型
英国《每日邮报》曾刊登过澳大利亚营养学家李•霍姆斯新观点,身体各部位的脂肪可能透露着不同健康隐患。
他认为,长胖意味着全身脂肪量的增加,但如果某些部位脂肪堆积较为集中,可能透露着不同的健康风险。比如:
- 大腿、臀部脂肪增加,可能是体内雌激素失衡导致;
- 腹部变胖,可能意味着压力过大或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过多;
- 背部脂肪、上臂赘肉增加,可能是饮食中缺乏蛋白质;
- 小腿变粗、水肿,可能是钠摄入过量。
袁振芳对此表示,这种观点很新颖,可供减肥者参考。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导致肥胖的原因非常复杂,大多由遗传、少动以及摄入过多能量共同导致的。此外,一些内分泌疾病、不良环境因素也是诱发肥胖的重要原因。
临床上,根据脂肪分布特点,肥胖主要分两类:
- 中心性肥胖是内脏脂肪增加,脂肪多堆积在腹部,形成苹果型体型,腰围较大;
- 外周性肥胖,增加的是皮下脂肪,脂肪多堆积在臀部,形成梨型体型。
两种肥胖类型中,中心性肥胖危害更大,这是因为这种肥胖更易伤害内脏。
过多脂肪细胞沉积在肾脏,会影响其净化血液的功能,严重时可能导致肾衰竭;脂肪沉积在胰腺,可造成胰岛细胞脂化、功能不全,引发糖尿病;脂肪沉积在肺,可导致血氧量不足,影响免疫功能。
科学减肥要满足3点不少人在减肥过程中都会陷入“乱吃减肥产品”“盲目吃素挨饿”等误区,轻则体重反弹,重则危害生命。其实科学减肥,最好满足以下几点:
进行肥胖诊断和风险评估
根据诊断,调整不良生活方式,或治疗引发肥胖的原发疾病。目前肥胖人群的减重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内科药物及外科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
饮食注意热量和营养
推荐需要减脂者3种饮食方法:
- 高蛋白膳食模式:把饮食中的蛋白质供给比例增加到20%以上,多吃瘦肉、蛋、禽、鱼等。
- 限能量平衡膳食模式:在保证膳食平衡的情况下,减少每种营养物质的摄入。
- 轻断食模式:1周内5天正常进食,其他2天(非连续)摄取平常的1/4能量(女性约500千卡/天,男性600千卡/天),并且长期坚持。
普通的肥胖者,一般建议选用高蛋白膳食模式,有肾病的患者要用限能量平衡膳食模式,无法接受以上两种膳食模式的人,可用第3种轻断食模式。以上几种模式可间歇性混合用。
建议肥胖者用橄榄油、茶油来烹调,吃零食前注意看食品营养标签,学会计算食物能量,以控制热量摄入。
运动兼顾高效和安全
肥胖者制订运动计划前,先要做基础疾病情况、体脂分布、肌力、运动耐力、柔韧性等评估。
对于肥胖者来说,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相结合是较好的运动方式,具体方法是:先做无氧运动(如卷腹、仰卧举腿等)消耗掉体内多余的糖,后做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等)进一步消耗体内脂肪。
无氧运动每次15分钟到20分钟,有氧运动半小时到40分钟,一周至少做4~5次,最好坚持每天训练。此外,运动前先做牵伸热身准备,运动中一定要注意安全,运动后做舒缓的整理运动。▲
本期编辑:张宇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