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球(肥胖球病最忌三种药)
脆皮中锋!胖成球了!米罗还有救吗?
一个纽约球迷晒出聊天记录,自己给尼克斯中锋米切尔-罗宾逊发消息:下一个被交易的就是你!没想到米切尔-罗宾逊回复:“说实话,我真的一点都不在乎。”2024年5月份,米罗接受左脚踝手术,本赛季一场比赛都没打。
从米罗自己晒出的视频来看,他又胖了不少。尼克斯坚信米罗将在2月初复出,主帅锡伯杜透露:米罗开始做一些低强度的康复活动和力量训练,他同时也在注意饮食。现在已经1月底了,米罗还没开始对抗训练,短期内很难回归球场。
由于米罗太脆了,尼克斯从休赛期开始听取他的交易报价,瓦兰是尼克斯的目标之一。米罗的合同是4年6000万美元,2026年夏天到期。由于不是合同年,所以米罗不担心自己是否被交易。而且米罗也不承认自己太玻璃、太脆皮!
有球迷指责米罗太容易受伤,他这样回复:“你还想让我做什么?那个N**(恩比德)抓住了我的腿!你让我怎么应对这种情况?”恩比德则为自己辩解:“我只是想确保米罗不会落在我身上,因为我之前就是这样被库明加压到腿。”
这次拉拽发生在2024年4月26日,尼克斯和76人的系列赛G3。2024年5月13日,米罗接受左脚踝手术,到现在已经休战8个多月。很多人不知道,2023年12月,米罗的左脚踝已经接受过一次手术。短短半年,同一位置两次手术!
2023-24赛季,米罗打了31场常规赛。本赛季只剩下36场常规赛,照这样下去,他的出场次数还不如上赛季。米罗是2018年的36号秀,生涯7个赛季一共只打了320场常规赛。跟他同届的大桥,已经打了520场,相差整整200场。
上赛季,米罗常规赛场均出战24.8分钟,得到5.6分8.5篮板1.2抢断1.1盖帽,投篮命中率57.5%。季后赛场均出战19.2分钟,得到2.8分6.8篮板1抢断1.2盖帽,投篮命中率50%。米罗最大的问题是打打停停,在尼克斯已经沦为替补。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前边提到的交易流言:尼克斯想用米罗去换瓦兰丘纳斯,依然想给唐斯找一个靠谱的大中锋。唐斯本赛季场均出战34.7分钟,已经是近七年生涯最高。最离谱的还是大乔,场均出战38.5分钟,高居联盟第一!
联盟上场时间前六名,有三个都是尼克斯球员,锡伯杜对唐斯已经够客气了。回想去年的季后赛,尼克斯连续多人伤停,抢七大战被步行者淘汰,最终止步东部半决赛。如果锡伯杜再不给主力球员减负,今年季后赛恐怕重蹈覆辙。
最后一问:你觉得尼克斯应该交易米罗吗?
可可西里网红狼已成“胖球”,真的别再喂了! | 新京报快评
在人们的投喂下,国道周围讨食的狼越来越多。图/网络视频截图
从2023年开始走红的可可西里网红狼,如今竟然成了“胖球”。
据央视新闻报道,由于经常受到过往的司机和游客投喂,这只网红狼不但体形慢慢变胖,还会向过往车辆摇尾巴、露肚皮,撒娇讨食。有网友戏称,几个月就从狼进化成狗。而在人们的投喂下,国道周围讨食的狼越来越多。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向来以其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生态系统而闻名。也正因为往来游客众多,野生动物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零食,以至于当地野狼被“驯化”、喂成了“胖球”,甚至开始讨食、挑食。
这些网红狼颇有些名气,它们的视频非常滑稽,被配上了各种调侃的文案在互联网上传播。但是,这些流行的搞笑短视频,或许遮蔽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可可西里的自然生态,其实已经被干扰了。
可可西里网红狼都已经成了“胖球”,就别再喂了!要知道,随意投喂的高盐食物,很容易造成野狼自身的健康隐患,若因野狼习惯被人类投喂而失去野外捕食生存能力,还有可能给可可西里带来生态失衡等诸多问题。
有专家就担忧,“如果造成它不太喜欢去捕捉野生动物,而导致了比如说藏羚羊、藏原羚,这些野生的有蹄类动物数量激增的话,一旦地表上草的覆盖度降低,很容易会造成沙化等一系列的生态学问题”。
由此可见,看上去只是一种好心、猎奇的投喂,对野生动物并不友好,在自然生态脆弱的地区,更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而且,投喂行为本身也有风险,游客未见得能准确把握行为尺度,如果激怒了野生动物后果很难预料。加之车流密集,这种大规模投喂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无论对人还是野生动物都是隐患。
所以,对于这种投喂行为,人们应当端正认知:这不是喜爱而是伤害,是在制造不必要的风险隐患。
客观来看,这样的情形并不罕见。随着自驾游的流行,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到大漠雪原、野外异域去追逐自然之美。但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态意识如何相应地提升,也成了一个新课题。
比如2023年也有媒体报道,在草原上抓鼠兔拍照成了社交平台流行的门类,但随后有专家表示前述行为存在染疫风险,游客不可以触摸投喂鼠兔。
野外毕竟不同于人类聚集的城市空间,在这里一整套行事逻辑可能都需要重构。在自驾游、野外游大热的今天,人们更迫切需要掌握一种适配环保的行为模式,去降低自身行为的负外部性,去学会和自然和谐地相处。
对当地来说,对这种投喂行为不妨加强引导和管理。比如在路边设立相应的警示,并派专人在高峰时段进行巡查,制止游客投喂等不当行为,更好保护好野生动物,也逐步扭转来访游客的认知。
另外,社交平台也不妨对视频内容进行提醒。比如草原抓鼠兔一事曝光后,一些平台就进行了“尊重自然规律,请与野生动物保持合理距离”的提示。对投喂野狼的情形,平台也不妨及时警示,甚至采取限流、下架之类的措施,避免误导公众。
无论如何,人们应当具备这样的共识:对于野生动物,不打扰才是保护,才是真正的热爱。投喂也好、触摸也罢,那些过度干预自然的行为还是早些收手吧。
撰稿 / 江城(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
球形机器人来了!温州街头惊现现实胖球版机器战警
嘿,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过在未来的某一天,街头巷尾巡逻的不再是警察叔叔,而是圆滚滚、科技感十足的球形机器人?别惊讶,这一幕已经在温州真实上演了!这可不是什么科幻大片,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黑科技”警力变革。
话说这球形机器人,简直就是从科幻电影里走出来的“机器战警”。它们是由浙江大学王酉副教授团队倾力打造的,体重160公斤,圆滚滚的身材里藏着大能量。最快速度能达到35公里/小时,两秒内就能瞬间加速到极限,这速度,简直比刘翔还快!而且,它们无论是在野外、滩涂还是沙漠,都能如履平地,执行各种复杂的警务任务,简直就是警界的“全能选手”。
更神奇的是,这些机器人还能根据实战需求,灵活搭载各种警用器械,比如网捕枪、催泪喷射器、烟雾弹等等。一旦有多个机器人协同作战,那场面,简直就像是在看《变形金刚》一样刺激。警察叔叔们对它们也是赞不绝口,称它们是“补位神器”,在极端环境和复杂人群中,这些机器人都能轻松应对,大大提升警方的现场处置能力。
而且啊,这些球形机器人的创意灵感还源自瑞典的水星探测器课题呢。不过,国外团队在控制和智能化方面可是遇到了大麻烦。好在咱们王酉团队迎难而上,买下了专利,攻克了重重难题,最终打造出这款集稳定性、感知能力、自动巡航于一体的黑科技产品。这简直就是给中国科技长脸啊!
现在啊,这些球形机器人不仅在警务领域大放异彩,还广泛应用于民航机场、地下管廊、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在大兴机场,三个球形机器人协作巡逻,24小时不间断守护,简直就是机场的“守护神”。而在温州,机器人巡逻的五马路更是成了网红打卡点,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围观拍照。
怎么样,小伙伴们,看到这些球形机器人是不是也觉得超级酷炫?科技改变生活,未来已来!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黑科技解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纷呈吧!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