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中年发福竟与代谢无关!想要甩掉小肚腩?饮食建议做到这几点→

迈入中年之后,“发福”成了横亘在每个中年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迈过29岁这个“坎”之后,想要保持苗条的身形会逐渐变成hard模式……过去吃什么都不胖的人,现在喝水都发胖;过去一顿三碗饭,现在半碗就管饱。

01

为什么中年发福来的这么迅猛?

过去我们总认为,这口让人发胖的锅需要基础代谢来背,走上下坡路的身体代谢让我们无法消耗摄取的能量,从而积攒在体内转换成了大把大把的脂肪。

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却打破了这个认知——其实,我们20~50岁期间的能量消耗是稳定的,并没有在跨过某个坎之后就出现急转直下的降低。

比较明显的代谢水平下降,其实出现在60岁之后,人体已经迈入衰老时。60岁之后,新陈代谢每10年会降低7%左右,到了90多岁时,日常的能量消耗平均会被50多岁的人群低20%~25%。随着年龄的增长,体重的下降,尤其是肌肉质量的下降,新陈代谢的降低也会越发显著。

显然,刚刚30多岁的中年人,远没有到代谢降低的这一步。咦?代谢没降低,吃的东西也没有徒增,为什么还会发胖?

原因很简单,动得少了。在研究中,人们发现30岁以后的人群比20岁的人群少动了20%左右。

遥想当年,20岁的我们精力旺盛,能熬夜K歌散步,还能说走就走,拎起行囊就一路硬座到西藏。而30岁的我们,被生活压榨得疲惫不堪,别说每天运动了,就是每天晚下班一小时就够让人心力交瘁了。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动得越来越少了,被繁重的工作死死地焊在了工位上。虽然我们吃不多,身体基础消耗也没变,但我们原本有的额外运动消耗没了,整体算下来能量还是能轻松累积下来,成为我们腰间的游泳圈,脸上的双下巴……

不仅如此,迈入中年后我们还面临着压力、熬夜、情绪问题等“催肥剂”,以及加班、带娃等一系列让我们有心运动也没时间运动的阻碍事件;再加上忙于工作只能吃高油高热量的外卖或者精加工的食品,而没有时间自己去做一顿美味又健康的食物……

总而言之,中年发福,哪里是我们不想减肥,分明是我们被生活压迫得死死的,根本没工夫减肥啊!也难怪,如今的中产们追求的潮流已经不是名车名表了,而是谁有钱又有闲,能够每周甚至每天坚持运动。

02

怎么减缓中年发福速度?

中年发福其实与代谢水平无关,主要由我们的生活方式决定:日益减少的运动量,和增加的压力,以及为了释放压力而暴风吸入的不健康食品们,都是中年发福的推手。

看到这里,你或许想说:如果我有钱有闲,我当然也能每天运动啊!

确实,肥胖与个人经济情况也有很强的关联:收入水平、职业类型、受教育程度都会影响到人的体型。此外,性别也会影响到同年龄段内人群的体型。比如同样是中年,高学历男性就会比低学历男性更胖。有趣的是,在女性群体中确实反过来的,高学历的女性会比低学历的女性更苗条。这背后,显然也与个人经历、职业导致的个人观念差异有关。

但是,已经踏入中年的我们,显然已经来不及从奋斗中改变这些外在条件了。想要对抗中年发福,还是得靠最经典的那一句“管住嘴,迈开腿”。

对于缺少时间的中年人来说,像年轻时那样每天花上几个小时去做高强度有氧运动已经不现实了,但每天从工作和家务中抽出十几分钟或者半个小时来做做HIT一类的短时高效运动还是可以的,它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提升你一天的能量消耗。

当然,管住嘴也同样重要,毕竟我们的运动量只有一点点,多吃的每一口高热量食物都在助推我们的发胖。要怎么管住嘴?其实不难,但需要长期坚持。

首先,摄取食物需要考虑整体的营养素密度,像高糖甜品、饮料,以及酒类、油炸食品、饼干、泡面一类的食物最好少吃。是的,你最爱的奶茶也最好戒掉,这不光减肥还省钱,毕竟几十块一杯的奶茶除了给你带来短暂的快乐,剩下的全是发福的痛苦。

其次,一定要长期关注摄入的总热量,以及膳食结构。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都要适量摄入,为了减肥目的可以优化结构,主食可以在白米饭里增加些粗粮的摄入,比如燕麦米、糙米、荞麦,甚至是杂豆也很不错。没必要为了减肥,而生生饿肚子,毕竟我们还需要满满的能量去应对事务繁忙的每一天。

最后,多吃蔬菜,适当吃水果,保证摄入了足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能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果吃的不够,可以考虑吃复合维生素片补充,预防维生素摄入不足。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肥胖患者的好消息!美科学家发明最新减肥法:吃一颗小胶囊,产生饱腹感

据CNN报道,据开发该产品的生物技术公司Gelesis称,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最近批准了一种新的胶囊,用于帮助超重或肥胖的成年人在饮食和锻炼的同时减肥。

肥胖问题蔓延全球

周一,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的第26届欧洲肥胖大会上,大会代表一致认为这种体重管理方法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Gelesis公司本月宣布获得美国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并指出,这款名为“丰满”的产品是唯一一款允许体重指数在25或更高的超重成年人使用的处方性质的体重管理产品。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一个人的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这种测量方法用于筛查肥胖。BMI在25到29.9之间为超重,BMI在30或以上为肥胖。

在美国2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近40%的人患有肥胖症。

肥胖问题有低龄化趋势

尽管它看起来像一颗药丸,但它其实被认为是一种医疗设备。水凝胶胶囊可以在午餐和晚餐前与水一起服用。在胃里,胶囊释放出成千上万的颗粒,这些颗粒吸收水分并膨胀,形成一个个小的凝胶块。这些凝胶片增加了胃和小肠的体积和弹性,帮助你感受到饱腹感。一旦进入大肠,水凝胶部分被酶分解,失去其三维结构,释放出被吸收的水分,然后被排出体内。

“这种方法最引人注目的方面是它的有效性、新颖的作用机制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安全数据。”该项目的负责人肯藤冈博士在该公司的声明中说。他说:“这种方法在体重管理的治疗算法中创造了另一种途径,可以被绝大多数与体重问题作斗争的人使用。”

今年2月发表在《肥胖》研究数据显示,服用该产品的223名患者中,平均每人减轻了体重的6.4%。据Gelesis介绍,该设备应谨慎用于胃肠道疾病患者,如胃食管反流疾病、溃疡或胃酸患者。与治疗相关的最常见不良事件是胃肠道疾病,包括胃肠道不适。所以,肠胃有疾病的肥胖患者可能不太适合此类药物。

封面新闻记者 汤晨 编译报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儿童肥胖危害大,家有小胖子的爸妈看过来

门诊查体时经常碰到小胖子,相比于小瘦子,家长对孩子的胖确是不以为然:孩子还小,胖点没事儿,你看胖乎乎的多可爱;我们胖,说明我们营养好,营养好了大脑才聪明啊;胖点咋了,能吃能喝还成病了?

其实不然,肥胖不但是病,对儿童的危害也是巨大的,甚至比成人更为严峻。

先来看一下什么是肥胖?

肥胖是能量代谢失衡,导致全身脂肪组织过度增生、体重超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无论在经济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超重和肥胖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增长,已构成21世纪全球医学和公共卫生的严重问题。儿童期肥胖不仅会对身体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会增加成年后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发病风险,使成年期慢性病的发生低龄化;另外,超重和肥胖的儿童更容易发生心理行为问题。

那么,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标准是什么?

体重与身高的平方之比(kg/m2),又称体块指数,是国际上推荐评价儿童超重和肥胖的首选指标。下面来看一下我国2-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界限值,看看你家娃是不是超重或肥胖呢?

儿童肥胖的原因有哪些呢?

儿童肥胖大部分为单纯性肥胖,一般认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极少数孩子为继发性肥胖,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低、下丘脑或垂体的肿瘤、某些遗传代谢综合征如肥胖-视网膜退化-神经性耳聋综合征、医源性肥胖如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1.遗传因素

肥胖呈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研究显示:

父亲肥胖 母亲肥胖=下代70%肥胖

父亲或母亲肥胖=下代40%肥胖

父亲和母亲均不肥胖=下代10%肥胖

2.饮食因素

膳食结构不合理、摄食过度以及不良饮食行为与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发生密切相关。母亲孕期营养过剩,体重增加过速,合并妊娠糖尿病,使胎儿体脂过多和出生体重超重。婴儿期过度喂养和过早添加辅食,儿童期过食、贪食等均可成为肥胖的原因。肥胖也是一种与饮食行为密切相关的行为性疾病,如进食的频率和次数、食物的选择和数量、烹调方式等都将影响热量的摄入量。传统饮食中的陋习大吃大喝、逼迫式劝饮或食、快食、重肉轻蔬;西方饮食模式的高脂快餐、含糖饮料、甜点和炸土豆片等高能量食物,均可能引起肥胖。

3.家庭环境

家庭健康信念与健康思维模式是导致上述不良饮食习惯的重要因素。家长营养知识的缺乏、显富、错爱、缺乏对肥胖程度的正确判断和危险性认识,助长了儿童的多饮多食。特定的家庭生活行为方式和习惯、运动类型,决定了儿童行为方式与取向。如父母肥胖的家庭,在把肥胖的体质遗传给儿童的同时,也把不良的生活习惯传给了下一代,在这种氛围下子女发生肥胖的机会也大大增加。

4.运动量不足

静坐为主的生活方式缺乏体力活动,减少热量消耗,使多余热量转变为脂肪储存起来是导致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体育活动少,运动强度低,以车代步、看电视、玩游戏、玩手机等时间过长,静坐为主的生活方式增多等,都是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

5.心理、睡眠

孩子睡眠过多或不足,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改变,易致肥胖;孩子因学习压力焦虑,或是家庭因素心理波动等心理问题也易致肥胖;还有研究发现,感染特异病毒或肠道菌群失调也会导致儿童肥胖。

6.环境污染物

一些研究显示环境污染物也是导致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临床调查发现己烯雌酚、双酚、邻苯二甲酸盐和有机锡等化学物质能够通过促进前脂肪细胞分化、加强葡萄糖摄取、激活脂肪生成相关受体而导致肥胖,而这些成分广泛存在于婴儿奶嘴和玩具等塑料用品或与儿童密切接触的环境中。儿童特殊的生活饮食习惯使得他们更容易因摄入这些环境污染物而产生肥胖。

重点来了,家有小胖墩儿,应该怎么办?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在身高、体重不断增长中控制向肥胖发展,严禁使用饥饿或变相饥饿疗法、使用减肥药物或减肥饮品。

1.饮食调整

适当限制脂肪和糖类的供给,但要保证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摄入,以增强患儿的耐饿性。主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限制甜食、含糖饮料以及含热量高的食物。多给蔬菜、水果,以米饭、面食为主食,加适量瘦肉、蛋、鱼、豆制品。正餐不应以糕点、甜食取代主副食品。为满足患儿食欲,选择同样重量但体积大、热量少、膳食纤维含量多的食物,如芹菜、西红柿、黄瓜、红薯和白菜等,以增加饱腹感。经常鼓励,树立信心,持之以恒。

2.运动疗法

儿童选择体育运动形式应遵循安全、有趣味、价格便宜、便于长期坚持的原则。通过运动,有效减少脂肪,增加肌肉力量,同时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机体代谢率。

肥胖较重者可根据个体最大氧消耗制订运动训练方案。以个体最大有氧能力的50%为平均训练强度,每日训练1-2小时,每周训练5日,1个疗程12周,把减脂肪的任务均匀分配到3个月之内。每次训练必须先做准备活动,在每个训练活动间要有小休息。身体不适或受伤时要停止训练,学会自我保护。

运动形式应包括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这种锻炼,氧气能充分燃烧(即氧化)体内的糖分,还可消耗体内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包括走路、跑步、跳绳、游泳、球类、骑自行车和跳舞等,避免激烈运动。抗阻运动指肌肉在克服外来阻力时进行的主动运动,可以有效提高肌肉耐力和肌肉力量,包括仰卧起坐、俯卧撑、哑铃、弹力棒、拉力带、器械等。建议以中等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氧代谢运动为主,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交替进行,技巧运动和大肌肉运动相结合,逐渐增加体力活动时间、活动量和运动强度。鼓励平时走路上学,爬楼梯,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