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营(肥胖营养科有必要看吗)

上观新闻 0
文章目录:

中国肥胖人数达 3.46亿,这家上海的科学减重企业,悄然变身体育产业“小巨人”

肥胖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今年夏天,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协会和巅峰减重将联合打造“动感假期”青少年运动减肥训练营,同时推出青少年“公益减肥计划”。

为困难家庭提供减肥保障项目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肥胖、体重超重人数达 3.46亿人以上,全球每年因运动不足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530万人,死于肥胖的人超过280万人。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死亡率和慢性疾病病发率持续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大提高成年人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青少年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发达城市,长期以来城市青少年儿童肥胖率居高不下。专家指出,由于青少年儿童食用越来越多西式的高糖、高热量食品,肥胖比例持续增长。不少困难家庭青少年在不健康饮食习惯之下,吃得多动得少,产生肥胖之后,又受到经济条件所限,无法接受科学正规的健康减肥治疗。

此次提出的“青少年公益减肥”概念将降低门槛,帮助更多青少年远离肥胖,培养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活动将面向上海市范围内 15 岁以下青少年,重点倾斜12岁以下少年儿童。同时,突出夏令营公益特点,针对困难家庭的青少年设计全公益的保障项目。

14年减重历程打通产学研

2005年,上海体育学院大三学生余安奇及小伙伴们,在陈文鹤教授的支持下创办巅峰减重,针对重度肥胖患者,以科学运动结合科学膳食来指导瘦身。患者在封闭式训练营里先接受体质测评和运动医学测试,控制运动强度的老师,会监督运动减肥全过程,保障安全与效率。巅峰减重创始人余安奇介绍,“前来寻求减肥帮助者,一个月里能减掉体重的10%。如今,我们的训练营遍布北京、上海、深圳、武汉、青岛、海南等地;接下来三到五年,巅峰减重的训练基地会扩容至50到100家,力争覆盖全国所有的一二线城市。”

14年来,公司从3万元起家的“小婴儿”,成长到估值6个亿的“小巨人”,企业累计帮助数百万人健康减肥,规模及影响力居行业领先地位。巅峰减重陆续取得“体重控制行业国家标准制订单位”、“体重控制行业国家标准制定副组长单位”等代表行业高度的金字招牌。

在创业过程中,上海体育学院的资源和学科优势,起到很大助力,陈文鹤教授作为巅峰减重的技术创始人,承担整个企业技术框架的构建和夯实、理论基础的搭建工作;现在巅峰减重100多人的团队里,更有至少80人是上海体育学院的毕业生。体育学院的专业基因,还促使巅峰减重形成产学研高度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团队成员们将过去所学到的知识转换于服务社会的产业,在产业发展中遇到新的问题又被不断研究,十多年来在期刊上发表数十篇论文。

据介绍,巅峰减重将发展集研发、生产与康养服务为一体的国际肥胖症及慢病综合干预中心。嫁接专业的医疗健康(医疗、康复、护理和养老)和配套业态运营方,与国际接轨尤其是对接日本、中国台湾等比较前沿的肥胖症及慢病综合干预科研成果,打造可持续转化生产力的科研平台,建立长期的肥胖症综合干预康复服务及慢性病康养运营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栏目主编:陈华 文字编辑:秦东颖

减肥背后的“生意经”:全国1000家减肥训练营,费用最高达数万元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身材焦虑的蔓延,减肥训练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众多追求纤瘦身材的男女。据报道,目前在中国各地约有1000家减肥训练营,通常这些训练营会制定严格的日常锻炼和饮食方案,以达到帮助学员快速减重的目的。然而,一些学员猝死事件发生后,也引发关于这种减肥模式的争议。

长春一家减肥基地内,学员在训练

“疯狂”的减肥训练营

今年30岁的李潇潇(化名)刚从杭州一家科技公司离职,之前繁忙的工作节奏让外卖奶茶成为家常便饭,也让她没有时间和精力保持规律的运动。“这几年胖了二十多斤,血脂等指标也有点高,我想趁着这段职场间歇期,赶紧去减肥营减减肥。”谈及为何选择减肥营,李潇潇说,主要看重减肥营的高效,而且怕自己减肥管不住嘴。下定决心后,李潇潇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找寻合适的训练营,并在咨询后前往参观,其中包括一家位于浙江淳安的封闭式减肥训练营。她发给记者的视频显示,训练营的运动场地是由一个废弃厂房改造而成,地上的拼接地毯已经变得斑驳。一进门就能看到左右两面墙上高挂着减重成功的学员赠送的锦旗,场地左侧还有一张大幅海报,上面写着“不怕山高,就怕腿软”“生命在于运动”。场地中央是一个大舞台,配有音响和灯光设备。减肥学员们在这里每天伴随着蹦迪音乐,在教练带领下进行有氧运动。

不仅训练强度高,减肥营的管理也十分严格,宿舍区门口有监控,非放假时间严禁外出,外卖不允许进入。由于是全封闭训练营,学员们需要住在营地提供的宿舍。李潇潇跟随教练参观了位于一家老旧酒店内的宿舍,“房间脏乱差到令人难以置信,空间拥挤、衣物无处晾晒。每天早上,教练还会挨个敲门叫醒学员。学员的房卡必须挂在门外,没有隐私可言。”她说道,“我觉得环境糟糕得令人震惊,带我参观的教练却说,‘你是来减肥的,享福是不能减肥的’。”

“这种模式下,谁进去都会瘦!”李潇潇感慨道。她还提到,“学员大概有120多人,我观察了一下,每个人看起来都很疲惫,气色很差的样子。”

李潇潇看到的并非个例,社交平台上,还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入营”经历,称本以为是专业又科学的安排,没想到每天重复固定几种高强度运动,没有考虑每个人的身体状态和承受能力,饮食也是清汤寡水,饿得人眼冒金星。

公开报道显示,近年来不乏减肥训练营学员猝死的案例:2023年5月,短视频博主“翠花要逆袭”在陕西省华阴市一家健身训练营不幸离世;2024年3月,山西林先生在西安一家减肥训练营训练时从“动感单车”上滑落,不省人事,后不幸离世……这些悲剧令人唏嘘,也让人思考,这种高强度全封闭的减肥模式真的健康合理吗?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张一民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减肥需要谨慎对待,因为它涉及个体健康和安全。对于超重的儿童或者成年人来说,减肥不仅是为了外表,更是为了健康。特别是对于没有锻炼习惯的人来说,突然开始高强度锻炼可能会带来风险。对于重度肥胖者,尤其是那些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减肥更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减肥背后的“生意经”

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减肥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显示,中国瘦身网民在选择瘦身方式时,效果是他们的首要考虑因素,占比为54.3%;其次是安全,占比为52.4%。强烈的减肥目标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使花费精力、费用这两个因素在中国瘦身网民的考量中重要性居后。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愿意在瘦身上支出的金额集中在2001-4000元,比例为32.7%;愿意支出金额为1001-2000元的人占比也较大,为26.3%;愿意支出金额为8001元及以上的人占比为6.7%。

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收费高昂的减肥训练营,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据了解,根据营地标准、各地消费水平以及个人肥胖程度,减肥训练营的费用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

部分训练营还存在隐性收费问题,即入营前宣传低价或免费项目,入营后学员却发现需要额外支付费用。比如,一些训练营可能会额外收取训练设备、生活用品、食物等费用,甚至出现“喝水、洗澡都要办水卡”的情况。

更有甚者,在签订合同时设置许多“霸王条款”,使学员难以满足退费条件。一些训练营承诺学员在28天或30天内减掉体重的8%至10%,并承诺“签约减重,无效退款”。然而,这类合同往往有条件:不能违反训练营的任何规定,比如不能请假、迟到、旷课、偷吃等。即便是符合各项规定但仍没有达到承诺的体重,也可能因为训练营的各种借口导致退费难。

一些价格低廉的减肥训练营则是以牺牲训练、住宿、餐食的质量为代价,为消费者编织了另一个消费陷阱。“1980元28天,包吃包住,专业教练……”社交媒体上,不乏这样的招生广告。然而从运营成本来看,要达到宣传视频中的质量与水平,这类机构想要盈利几乎是不可能的。

经过广泛的考察后,李潇潇最终选择了一家不封闭、非签约式的减肥营。目前正在减肥营训练的她对记者表示:“这里住宿是酒店式公寓,吃得比较健康营养,不住宿的学员可以像上学一样每天来训练。教练会根据学员的自身条件循序渐进安排运动,感觉更像是私教。不过价格也更贵,是之前那家的两倍,单人间住宿一个周期(28天)需要1.2万元。”她还透露,虽然不是签约减重,但是训练的目标感还是很强的,“早上8点-9点排队称体重,晚上有小助理发给你表格,显示体重的变化。虽然这里规则约束感不会那么强,但是在这种氛围里,学员都会自我约束。”

律师:训练营要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当前,市场上减肥训练营良莠不齐,那么开设一家减肥训练营具体需要哪些条件?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郭琳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开设健身房或者减肥训练中心,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公共场所安全合格证、卫生许可证、消防安全证等。专业资质证明并不是一项必需的证件,减肥训练营教练拥有专业资质证明将提升训练营的信誉。6月28日,北京市体育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制定了《健身房服务规范》北京市地方标准,要求健身教练应具有健身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健身器材和设备的性能,掌握各种健身器材和设备的操作方法,具备急救等技能。

对于在减肥训练中学员出现死亡事故,组织方是否负有责任,法律专业人士也给出了肯定的回答。郭琳表示,减肥训练营一般被认为是公共场所、经营场所,其责任人需要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具体指责任人在其经营、控制的场所对消费者、潜在的消费者或者其他进入场所的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依法承担安全保障义务。她认为,减肥训练营的责任人应从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处理三方面进行完善,避免学员猝死事件发生。如保证教练持证上岗、在学员报名时进行身体状况调查、配备专业救生设施设备及具备相关知识的救护人员等;营业期间急救人员应随时待命;当学员受伤或突发疾病时,应正确履行救助义务,及时送医治疗。

对于想要瘦身的人来说,该如何健康、科学地减肥?张一民表示,科学减肥的第一步是调整饮食。肥胖人群应避免通过极端节食或过度运动来减肥,这些方法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且难以持续。科学的做法是减少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增加蔬菜和粗粮的摄入,保证营养均衡。同时,适量运动是减肥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周3天、每天一小时左右的运动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张一民提醒,对于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28的个体,减肥应在医疗监督下进行,持续监测体重和身体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减肥计划,以确保减肥过程的安全性,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

(来源:环球时报)

逾半数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巅峰训练营以科学减重助力全民健康

中国超过一半的成年(18岁以上)居民超重或肥胖,其中超重率34.3%、肥胖率16.4%;成年居民男性和女性的平均体重分别为69.6千克和59千克,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加3.4千克和1.7千克……

近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份《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关于体重的一组数据引发热议。从报告中不难看出,我国居民的体重近年来不断上升,肥胖已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重要因子,科学减重亦成为更多人的健康需求。

2020年12月31日,作为体重控制行业国家标准制定单位,不久前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的巅峰减重举行“巅峰跨年之夜”活动,进一步推广科学减重理念,推动健康减重领域的多方合作。

自2005年成立以来,巅峰减重始终致力于为肥胖群体提供集体质测试、运动与营养干预和生活方式重建为一体的全方位减重方案,帮助肥胖群体预防和改善因肥胖引起的慢性疾病,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刚刚过去的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包括体育产业在内的各行各业造成冲击,也让更多人认识到运动和健康的重要性。面对这样的大环境,巅峰减重将线下业务与互联网资源有机结合,推出线上减重服务类产品,在线指导大众居家健康减重。孵化出多名网红减肥达人和健身教练的二咸事业部,则通过网络平台输出优质视频内容,为大众普及科学、靠谱、有效的运动健身知识,为特殊时期宅在家里的网友提供健身教程,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引领健康生活方式。

据统计,自成立以来,巅峰减重训练营已有累计超过10万人次参加,累计减重超过220万斤;来自全球300余个城市的逾1000万肥胖网友,在线接受减肥指导帮助。2020年,巅峰减重在原有基础上开设西安、青岛、南昌、盐城、太原等九大线下训练营,预计2021年还将有50家训练营陆续开放。

活动现场,巅峰减重旗下明星教练——抖音运动健身领域“大V”仲昭金(@仲昭金Adam)、崔总教(@崔总教特训营);励志健身博主大美丽(@千斤半逆袭记)、王昭君(@多肉王昭君)、康宝(@全脂仙),以及众多健康减重行业的关注者和健身爱好者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