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肥胖(伴肥胖的二型糖尿病宜选用)
女子7年来逐渐发胖,不是内分泌紊乱,竟是肺癌……
“钦主任,你看,有没有发现我又瘦了!”
最近,又到了张女士3个月定期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复查的日子,所有的检查指标显示正常,体形也逐步恢复正常,她高兴地向肿瘤内科副主任钦志泉主任医师“展示”自己的身材,“再瘦一点,就是我二十几岁年轻时候的样子了!”
谁能想到,如今活力满满的她,曾是一个肺类癌患者,还饱受肥胖困扰。
七年来逐渐发胖
误以为是内分泌紊乱
钦志泉医生还记得,一年前,在门诊见到张女士时,37岁的她整个人呈现出一种非健康的肥胖,“满月脸”“水牛背”,1米6个头的她有130多斤。“满月脸顾名思义就是脸如满月,而水牛背就是像水牛一样的背,有点背部突出,像是轻微驼背的样子。”
问诊中得知,这七年来,张女士的体重一直在缓慢上升,每年胖一点。因为没有感觉到其他症状,以为是随着年龄增长发福了或是内分泌紊乱,才引起肥胖。
直到一次全身体检,报告显示右肺上有一个肿块,怀疑是肺癌。随后,心胸外科为张女士做了“右肺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张女士患的是一种病理类型非常少见的肺癌:肺类癌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分泌。
“不是说得了癌会越来越消瘦么?为什么我得了癌症反而发胖了?”手术后,这一点还是令张女士百思不得其解,她觉得,如果是七年来不断消瘦,可能会更早发现自己的病情。
肺癌中的这种罕见类型
会让人变胖
肿瘤内科主任卢丽琴主任医师解释,目前肺癌是全球范围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张女士这种罕见病理类型的肺类癌只占所有肺癌比例的1%-2%。类癌是起源于胃肠道和其他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肺类癌就属于其中一种。
“张女士这种类型的肺癌,很容易让患者出现Cushing(库欣)综合征,因为伴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会导致患者体内皮质醇水平的持续升高。就好比患者每天都在不停地吃激素,所以会出现体重上升、内分泌紊乱的症状,外貌上则会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
幸运的是,这种类型的肿瘤发生率较低,恶性程度也较低,病灶发展不快,才能在张女士体内躲藏了7年。
肺部肿瘤成功切除后一个月,复查时张女士又出现了新问题——乏力、没有食欲。难道又有新的毛病了?在针对张女士的病情会诊中,内分泌科副主任邢玉波副主任医师表示,在患病期间,张女士长期处于一种高糖皮质激素水平状态,而具有异位内分泌激素特性的肺部肿瘤切除后,患者出现了类似“激素戒断”的症状。因此建议患者继续补充外源性皮质醇激素,根据定期的血液激素水平的监测,逐渐调整减量。
最终,经过近一年的精细化管理,张女士停掉了外源性皮质醇激素,体重也减掉了近30斤,眼看着能恢复到七年前的体重水平。
医生提醒:肺类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疲劳、变胖、腹泻都可能是征兆
说到肺癌,大家可能都会觉得,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才是肺癌的典型征兆,但浙江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卢丽琴提醒,一些肺外表现也可能是癌症征兆。
“部分肺类癌可能发生于肺的外周部位,早期可能无症状,但当肿瘤生长较大时,压迫邻近肺组织,可能会出现活动后气短、易疲劳、乏力等症状;部分肺类癌病灶会分泌激素或类激素样物质,引起脸色潮红、水样腹泻、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肌力下降等肺外表现。”
肺类癌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以40-60岁居多,男女发病率相近。不同于其他肺癌种类,肺类癌与吸烟并没有明确的相关性。目前来说,胸部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类癌的两大“利器”,手术则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卢主任表示,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发病。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肺类癌预后的关键。
资料:都市快报
实习编辑:赵星悦
女子“怪病”缠身:血压居高不下,体重增长
因为高血压、肥胖、月经不调等问题,于女士(化名)这两年过得相当难熬。“明明降压药一直在吃,也采取饮食控制来进行减肥了,怎么总也看不到效果呢?”最近,于女士在徐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垂体肾上腺性腺专病门诊就诊,竟然被告知自己患有皮质醇增多症,所谓的高血压正是由肾上腺问题导致的。
血压居高不下 警惕肾上腺问题
于女士今年41岁,两年前发现自己血压存在异常,最高血压达到160/110毫米汞柱。为了控制血压,她每天主动服用降压药,基本可以将血压控制在140/100毫米汞柱左右,但仍时不时地感到头晕。
除了血压问题,于女士还发现自己在没有暴饮暴食的情况下,莫名增重10余斤,哪怕进行了大半年的饮食控制,体重仍然没有降低。此外,月经不调、面部长痤疮、多毛等乱七八糟的问题也一并向她扑来,弄得她情绪不振,手足无措。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莫非得了什么怪病?”无奈之下,于女士来到徐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垂体肾上腺性腺专病门诊就诊,周传礼副主任中医师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安排进一步检查发现,于女士患有皮质醇增多症,右肾上腺腺瘤。
“初步考虑,该患者的高血压、肥胖症状均与其肾上腺腺瘤有关。”周传礼说,经内分泌科、泌尿外科专家会诊后,为于女士进行了腹腔镜下肾上腺病损切除术。术后1天,患者即能正常下病床活动,术后4天出院。
出院后,于女士停用降压药物,血压却保持正常,体重也慢慢在下降。3个月后,于女士再到垂体肾上腺性腺专病门诊复查,其各项激素水平均正常,血压正常,月经规律,颜面部痤疮也消失了。“多亏医生帮我揪出了‘真凶’,让我终于恢复了正常生活。”于女士说。
继发性高血压不能依赖降压药,需要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血压高无非是通过药物来控制,但为什么于女士服用降压药后却一点作用都没有呢?这就牵扯到高血压的分类问题。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周传礼介绍:“目前中国高血压患病人群大多数是原发性高血压,需要终生坚持服用降压药物。另外小部分的患者属于继发性高血压,这是种病因明确的高血压,当查出病因并有效去除或控制病因后,作为继发症状的高血压可被治愈或明显缓解。”于女士就是典型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可表述为由“皮质醇增多症”所导致的内分泌性高血压。
周传礼解释,“内分泌性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范畴,是因为一些内分泌疾病所导致的高血压,一经确诊,多可通过手术或其他方法得到根治或有效治疗。原发疾病治愈后,高血压可随之消失,免去了终生服药的痛苦。”
以于女士所患的皮质醇增多症来说,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上腺长期分泌过量皮质醇而引起的症状,以高皮质醇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满月脸、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痤疮、皮肤紫纹、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
“另类高血压”莫忽视,可中西医结合治疗
据了解,内分泌性高血压范围较广,包括下丘脑和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腺、性腺等,一般不容易诊治。
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导致血压升高。
比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因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分泌过多的醛固酮所致,最主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为高血压,多表现为缓慢进展的中度高血压,少数为恶性、急进性高血压病,常用的降压治疗效果欠佳。
还有垂体瘤。功能性垂体肿瘤本身可分泌过量垂体激素引起相应腺体功能亢进,血压升高。当垂体瘤增大引起局部压迫症状以及颅内压升高时,也可出现血压升高。
周传礼说,就像中医院内分泌科开设了垂体肾上腺性腺专病门诊,专门针对这些内分泌高血压进行明确诊断、中西医结合施治。
首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详细查体,或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明确继发病因;其次,根据致病因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如醛固酮腺瘤、肾上腺皮质瘤引起的高血压,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瘤体来治疗,避免长期服药,大大提高生活质量。若是糖尿病、甲亢等引起的高血压,则可根据患者整体情况,进行辩证施治,利用中医药来调节患者体内阴阳平衡来治疗疾病,同时可配合贴敷、艾灸等中医特色技术,针对性地疏导补泄,从而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
周传礼提醒说,如果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应警惕是否存在内分泌性高血压的问题,建议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1.高血压伴经常乏力的患者;2.顽固性高血压使用3种以上降压药效果不好,或者治疗有效但使用4种以上降压药者;3.40岁以前发病的高血压患者;4.高血压合并肾上腺意外瘤;5.高血压合并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6.高血压伴肥胖者,特别是向心性肥胖者;7.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出汗、心慌、头痛的患者;8.生长发育异常合并高血压者。
徐报融媒记者
王任飞
17岁高中生“肠胃炎”一周,体重增加30斤!竟是这病惹的祸
来源:钱江晚报
一个17岁的中学生捂着肚子喊痛,
你首先想到的是?
高二少年超超(化名)前不久“肠胃炎”,在社区卫生院挂了三天盐水,不仅没见好转,腿都“挂”肿了,体重还增加了30斤。这奇怪的“肠胃炎”最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现出原形,竟是肾病综合征,为啥肾病会导致腹痛?为啥小小年纪就得了肾病?
17岁高中生“肠胃炎”一周
挂水到腿肿还未好转
17岁的超超是杭州某中学高二学生。前不久,超超在体育课后觉得肚子隐隐作痛,刚开始以为是运动后喝了冰饮料导致的肠胃不适,便没当回事。直到第二天起床准备上学,腹痛还未好转,超超便跟妈妈说了。
“平时早饭要按时吃,不要经常买饮料喝,那都是添加剂,渴了就多喝热水。”超超妈妈下意识地认为超超这是胃痛,伴着唠叨,给超超塞了几颗胃药到书包里。
在学校里,超超吃了胃药后腹痛并未好转并且变得更加严重,便打电话给超超妈妈,妈妈带着超超到了社区卫生院。
卫生院觉得超超很有可能是肠胃炎导致的腹痛,便开了三天护胃、止痛的盐水。
“妈,我还是觉得肚子痛,并且我洗澡的时候发现我两条腿肿起来了。”三天盐水挂完后的当天晚上,超超捂着肚子还是喊痛,为此,超超妈妈带着儿子驱车前往浙大一院。
几个关键症状抓“病因”
最终竟是这个器官出问题
“医生,我儿子肚子痛快一周了,盐水挂得腿都肿了还是不见好。”浙大一院急诊科医生对超超做了一系列检查当下就排除了急腹症,所谓急腹症就是指腹腔内、盆腔和腹膜后组织和脏器发生了急剧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以腹部为主要的症状。最常见的急腹症有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溃疡性急性穿孔等疾病。
“喂,肾脏病中心吗?急诊外科诊间有个17岁的高中生患者主诉腹痛,并且腿肿、阴囊肿,血肌酐高,急诊CT显示肠道胰腺水肿,请帮忙过来看看。”急诊科医生拿到超超的血液报告后,立即给肾脏病中心当晚值班的
二唤医生周静怡副主任医师打了电话,周静怡副主任医师立即赶到急诊科。
“血白蛋白15g/L,血肌酐110umol/L。”看到这个指标的周静怡副主任医师皱起了眉头,“除了肚子痛和肿,有没有其他的变化?”超超和妈妈被问得一头雾水,表示好像没什么,“比如最近体重有没有增加很多?小便里有没有泡泡?嘴巴干不干?”
“哦!都有都有哎!”这时,刚好超超的急诊尿常规结果出来显示尿蛋白 。
“您孩子这个肚子痛不是肠胃炎,而是肾病综合征。”听到这里的超超妈妈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一直强调自己儿子平时身体健康并且年纪轻轻怎么会有肾病。
周静怡副主任医师耐心解释,肾脏原本是排除毒素的器官,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肾脏发生了病变,在排除毒素的同时,大量人体有用白蛋白也从小便流失,临床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而一旦血液中的白蛋白变少,血液里的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随之也会流失到组织间隙,比较常出现在下垂部位比如下肢、阴囊,也可以出现肠道、胰腺等水肿,有部分年轻病人会因为胃肠道水肿痉挛出现腹痛,这时就很容易被当做胃肠疾病以及胰腺炎诊治,超超就是这样的情况。
警惕这种肾病疾病很有迷惑性
不及时治疗很危险
“超超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周静怡副主任医师表示,超超目前血肌酐已经升高,存在急性肾损伤,并且需警惕因血液浓缩、血白蛋白降低而增加的血栓风险。
超超当即被收住在浙大一院肾脏病中心程军主任医师医疗组。程军主任医师表示,青少年肾病综合征有时确实有较强的迷惑性,他们临床上见过不少像超超一样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因为腹痛、胰腺水肿经常被当做胃肠疾病或者胰腺炎进行治疗。
但至于超超为什么年轻轻轻就得了肾病综合征,程军主任医师表示肾病综合征病因太复杂,目前还不清楚。
“肾病综合征需要及时治疗,尤其在出现急性肾损伤的情况下,要及时识别急性肾损伤原因。像超超这个患者,口干、血压低,明显容量不足,所以虽然他水肿非常严重,体重比平常增加了将近30斤,也不能盲目利尿,反而要先补液扩容。”程军主任医师表示,除了急性肾损伤之外,肾病综合征还易发生血栓栓塞,超超入院后出现了胸闷、一过性氧饱和度下降的疑似肺栓塞情况。
经过及时治疗,超超的肾功能在入院三天内就恢复正常,体重在入院十天内下降14公斤,恢复到接近病前水平,复查血白蛋白回升、尿白蛋白减少。“虽然肾病综合征不是一个明确的疾病诊断,大部分情况下需要行肾穿刺活检来明确具体疾病分类,从而指导治疗。但对于超超这种起病急骤、激素治疗效果显著的青少年患者,从专业角度和家属意愿考虑,可以暂时不做。根据经验基本可以判断他是一种叫微小病变型肾病的毛病。
如果从一开始治疗效果不好,或者后面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那么就会强烈建议患者做个肾穿明确一下了。”程军主任医师嘱咐超超出院后继续服药,定期复查。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胡枭峰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子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