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虫

北青网 0
文章目录:

吃了这种肉 有人体内长出4米长的虫子!预防方法→

近来,吴女士(化名)时常感到肛门瘙痒,人也有些消瘦,一次在洗澡时,吴女士居然发现肛门内排出了一节白色的片状物,这可把她吓得不轻。经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的检测,证实了吴女士排出的这一小段白色物体为牛带绦虫的孕节。

确诊后,在寄生虫病所专家的帮助下,吴女士在医院感染科接受了规范的“打虫”治疗,排出了一条长约4米的牛带绦虫虫体,平安度过了这场“绦虫感染危机”。

带绦虫?孕节? 这都是什么东西?

带绦虫是绦虫的一种,因其成虫扁平,长如带状而得名,一般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常见感染人体的带绦虫除了这次吴女士感染的牛带绦虫(肥胖带绦虫)外,还有猪带绦虫(链状带绦虫)及亚洲带绦虫两种。

绦虫成虫的身体很长,可分为头节、颈部、幼节、成节、孕节几部分。其中孕节在虫体的末端,一个孕节内可含有数以万计的虫卵,孕节会从虫体上脱落下来,并保持一定的活动能力,受挤压后使虫卵散出。牛带绦虫的孕节活力较强,且经常自动逸出肛门,这也是吴女士能从肛门发现节片的原因。

可怕的带绦虫 究竟是如何感染的?

带绦虫的虫卵被中间宿主吞食后,会在猪、牛、羊等动物的体内发育为囊尾蚴(即幼虫阶段),寄生于肌肉、内脏中。囊尾蚴呈囊泡状,乳白色,半透明,像一个黄豆大小,向内翻卷收缩的头节形成米粒大小的白点,因此,含有囊尾蚴的猪肉也常被叫做“米猪肉”。如果人误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囊尾蚴的肉制品或内脏制品,囊尾蚴就会乘虚而入,附着于人体肠壁,在肚子里慢慢长大发育为成虫,之后开始排出孕节和虫卵。

需要注意的是,猪带绦虫的感染方式还不止于此。猪带绦虫的虫卵是可以直接感染人体的,如果误食猪带绦虫的虫卵或孕节,虫卵就能在人的体内直接发育为囊尾蚴,导致更为严重的囊尾蚴病(又称囊虫病)。

吴女士回忆自己的饮食情况,想起2023年她在旅游时吃了当地特色的牛肉,没有完全煮熟,可能就是牛肉中含有感染性的囊尾蚴,让吴女士不幸“中招”。

感染之后会怎样?

如果是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一般只在人体肠道内寄生,引起腹部不适、消瘦、肛门瘙痒等症状,偶可导致阑尾炎、肠梗阻和肠穿孔等并发症。

但如果是猪带绦虫感染,情况就变得有点复杂:

  • 如误食囊尾蚴,使其进入肠道发育为成虫,会引起腹泻、腹痛、体重减轻等症状,与其余两种带绦虫感染类似;
  • 但如果是由虫卵感染,其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成虫,猪带绦虫的囊尾蚴会寄生于各类器官,如皮下、肌肉、眼部等,甚至可寄生于脑部,引起的症状多种多样,如肌肉酸痛、视力障碍,严重的还可导致失明、癫痫、脑水肿、颅内压力升高乃至死亡。

这么大的虫,有没有得治?

当然有得治!

对于成虫,我国传统的驱虫方法“槟榔南瓜子法”效果良好且副作用小。槟榔对绦虫头节和未成熟节片有麻痹作用,南瓜子使虫体中、后段瘫痪,两药合用,可使整个虫体麻痹变软,失去对肠壁附着力,通过导泻药加强肠蠕动作用,将虫体排出体外。驱虫时查见头节十分重要,如果头节还附在肠壁,带绦虫就有可能继续生长,需要进一步的随访治疗。

对于囊尾蚴病,常用的方法是手术治疗,以手术摘除虫体。

应该怎么预防?

  1. 不吃生的或半熟的猪肉、牛肉或其他内脏制品;
  2. 尽量去正规的市场、超市购买经检验检疫的肉类;
  3. 处理食材须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如果怀疑带绦虫感染,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接受规范检查治疗。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拾城记丨美呆了!大自然最可爱的虫子:性感的肥蚕

齐鲁网7月9日讯

《拾城记》是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闪电新闻客户端重点打造的山东城市文化特色系列人文纪录片专栏。纪录片不仅仅是怀旧和记录历史,更注重传统和现代的融合,通过对新时代生活百态的纪录唤起大家对城市的记忆和热爱。

精彩片段 第 1 段 《大自然最可爱的虫子》

绵延百里的正棋山光照充足,地势开阔,柞树繁盛茂密,是胶东地区远近闻名的养蚕聚集区。

山蚕,因以柞树叶为食故名柞蚕。

在春夏之交,海上的暖湿气流很容易形成平流雾。这种山腰间频繁出现的云雾飘带,在这天傍晚终于汇聚成了滚滚的云海。

昼夜的温差,让柞树上积满了露水。经历了漫长休眠期,柞蚕在露水的滋养下快速觅食,身体渐渐变胖。

柞蚕自卫能力极差,不但各种鸟类喜食蚕虫,就连草丛中的蚂蚁、土蜂都赶来赴宴了。

昆虫界的超大个体能有多大体型?最长超过半米,最重媲美麻雀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生物一定是昆虫,大到蟑螂知了,小到蚊子蚂蚁,都属于昆虫家族的一份子,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按照最规范的分类,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也不怪我们接触的机会多,昆虫的种类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

墙角的蚂蚁是最常见的了

昆虫的生活习性是最难概括的,群居生活的和单打独斗的各有自己的生存法则,群居生物往往依靠自己超大的种群优势碾压同级别竞争者,比如说蚂蚁、蜜蜂,单打独斗的昆虫也不在少数,它们往往拥有坚硬的盔甲或者强悍的攻击性,亦或者放下身段在幽暗的角落默默营生,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印象中这些昆虫们个体都不是很大,很多人见到4厘米左右大小的美洲大蠊,就已经是在挑战自己的“承受”极限了,如果见到再大只的“大虫子”,恐怕就要担心大脑会不会承受不住刺激而“休班”

熟知昆虫的朋友肯定会说这才哪到哪,4厘米的体型真的在昆虫界属于是“弟弟”级别的体型,像大兜虫、捕鸟蛛、泰坦甲虫等,哪一个不是占满整个手掌的巨大体型,巨大的虫牙恨不得一下咬掉一块肉,当然在这些巨无霸之中,肯定有最突出的个体,那我们就来看看昆虫家族最长和最重的“大虫子”到底是哪些。

世界上最长的昆虫,竹节虫,不算腿长也得有小臂般长度。

竹节虫形状细长似竹节,从外形上看就是像几节细长枯树枝或者枯竹杆一样的昆虫。竹节虫目(Phasmatodea)这个词来自于希腊单词“phasma”,意为“幽灵”,作为大自然的伪装大师,它们完全配得上“幽灵”这一名字,它们可以十分逼真的模仿树枝或者树叶,身材和树枝相仿只是最基本的特点,它们最得意的伪装技巧是身上的斑纹和树枝或者树叶上的斑纹、树瘤、枝节、纹路非常相似,再加上它们一般生活在竹林和树枝的顶端,不熟悉的朋友即便是虫在眼前也很难发现。

如果你能看到我,我就让你。。。

全世界竹节虫约有2200余种,中国大约有20多种,虽然种类繁多,但个体长度都个顶个的夸张,世界上最长的竹节虫物种为尖刺足刺竹节虫平均躯干长度在33厘米左右世界上最长的竹节虫个体是在中国广西省境内生长的一种竹节虫,长度到达62.4厘米,打破了此前一只是马来西亚竹节虫保持的最长个体的记录,其体长为56.7厘米。

世界上最长的竹节虫

拥有如此身长的竹节虫并不喜欢运动,非常的懒惰,它们可以一动不动待在一个地方好几个小时,由于运动少,竹节虫的食物消耗量也偏小,只有与其体重差不多的蝗虫食量的五分之一左右,不过这样的食量如果数量多了也会危害植被,所以竹节虫被人类定义为“害虫”。由于特别的懒惰,竹节虫的交配也非常的“慢热系”,印度有一种竹节虫交配时间竟然达到了惊人的79天,懒惰行动缓慢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如此长的交配期可以保证雌虫不被其他雄虫抢夺,相比之下它们还算积极的,毕竟还想着交配,像幽灵竹节虫这种,直接孤雌繁殖全程无需雄虫的参与,够懒不够懒?

世界上最重的昆虫,巨沙螽,体重能和麻雀相仿,十足的“巨无霸”

说起体重,可能对最重的个体存在争议,毕竟是可以吃胖的嘛,不过昆虫因为外骨骼的原因,天生变相的穿着一套塑身衣,瘦了可以撑“牌面”,胖了可以保身材,所以昆虫要想胖出很多是非常困难的,巨沙螽的体重是毋庸置疑的,世界上最重的昆虫实至名归。

过于庞大的体型,翅膀不退化留着好看?

巨沙螽(Giant weta),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巨大昆虫,体重当然没得说,身子也非常长,成年个体长达约8-10厘米。由于生活在与世隔绝的新西兰孤岛上,沙螽在近两亿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一点进化,其形体特点一直保持,是整个自然界最大的昆虫,其中有的重达七八十克,能比肩麻雀,比苍蝇大100-150倍,是一般蝗虫的50倍。

正所谓成也孤岛,败也孤岛,巨沙螽生活的相对孤立的孤岛上缺少大型天敌,在新西兰,光螽斯科就有70多种,分布在各个岛屿上,巨沙螽眼里只有这些个体小的虫子们,称霸久了自然失去了和其他捕食者抗争的能力,随着贸易往来的频繁,曾经孤立的岛屿上涌入了大批以田鼠为主的鼠类,别看鼠类喜欢吃粮食,看见如此肥嫩的“移动蛋白质”不嘴馋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世界上真正的纯素食主义者并不多,多的是食草动物在吃肉的时候并没有美味的感觉,就在鼠类的捕捉下,这些只想着吃吃茎果和小昆虫的巨沙螽濒临灭绝了。

结语

对于昆虫来说,巨大的个体并不全是优点,庞大的身躯在应对同级别竞争者是会有巨大优势,但在天敌面前,巨大的身体并不会让捕食者产生噎嗓子的顾虑,一口吃不下可以分开吃啊,一顿吃饱还省得四处找食。

像巨沙螽的亲戚鬼王斯,它们进化出了长满长刺的外骨骼,既能充体型,也能制衡一下捕食者嘴巴的最大张度,很多昆虫都是走了这个进化路线,而不是像巨沙螽那样非要把自己实实在在的进化成一个胖子,猪怕壮昆虫们也怕啊

长满刺的鬼王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