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怕肥胖(怕肥胖症)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想要吃得好又怕胖?教你几个技巧

【想要吃得好又怕胖?教你几个技巧】民生视角宅在家的日子里,总是忍不住点各种外卖,或是下厨房一展身手。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却又不想长肉怎么办?@健康杭州 送你几个简单的小技巧,吃得健康又不怕胖~小伙伴们收好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心脏很怕胖

我们知道,肥胖是心血管病的风险因素之一,如果已经患有心血管病还放任体重增长更危险。《心脏》杂志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心血管病患者体重大幅增加,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更高。

体重大幅增加增心血管病死亡风险

在心脏病领域权威杂志《心脏》上发表的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英国生物银行的数据对此进行了研究后发现,在伴有心血管疾病的肥胖个体中,体重的大幅增加与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率的高风险相关。

在这项基于人群的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研究人员计算了基线和随访期间体重测量的绝对间隔变化评分。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模型获得了风险率等数据,以评估体重变化与心血管死亡、脑血管病和缺血性心脏病以及全因死亡率风险之间的关系。

在8000余名患有心血管疾病且反复测量体重的肥胖参与者中,43.1%为女性,平均年龄为56.6岁,研究的总中位随访时间为13.9年。52.7%的参与者体重变化稳定(体重减轻或增加<5千克),14.2%的参与者体重减轻幅度较大(≥10千克),5.1%的参与者体重增加幅度较大(≥10千克)。与体重稳定相比,只有体重大幅增加与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率风险增加相关。因此,心血管患者遇上体重快速增加可谓是雪上加霜,威胁生命安全。

肥胖严重危害心血管健康

此前的一些研究就表明,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之一,尤其与心力衰竭和冠心病相关。一些研究表明,肥胖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同时患有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危险。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也指出,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体重指数的心血管病年龄标化死亡率为38.64/10万,11.98%的心血管病死亡归因于高体重指数。

《柳叶刀》子刊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的研究表明,在中老年各个年龄阶段,代谢因素都是最主要的可改变心血管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和腹型肥胖最为突出。可见,高血压和啤酒肚,最易致心血管病。

一项基于开滦研究的分析提示,曾经超重/肥胖、但现在体重指数正常的人,心脏代谢疾病风险仍然较高。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腹型肥胖是心梗的重要危险因素。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定义为腹型肥胖。即存在腹型肥胖,就会增加急性心梗的发病风险;而无腹型肥胖,也意味着内脏脂肪组织还非过量,实质性的过度心血管风险也相对较低。

终身避免肥胖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那么,如何降低心血管病风险?美国肥胖医学协会和国家脂质协会一些专家联合发表文章,全面阐述了有关肥胖、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病风险的病理生理学和临床考虑因素,建议终生避免肥胖(脂肪增加)可能会显著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文章指出,对于患心血管病或有心血管病风险的患者,应尽早进行生活方式和(或)药物干预,同时治疗肥胖和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或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

在日常饮食中,用不饱和脂肪酸或蛋白质替代饱和脂肪酸、用不饱和脂肪酸或蛋白质替代碳水化合物、用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酒精,可同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用不饱和脂肪酸替代碳水化合物,还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当然,营养摄入对脂质谱、脂蛋白和心血管风险的影响在不同个体间可能存在差异。

此外,增加身体活动是管理心血管风险的优先事项之一,其中包括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记者 || 燕声

编辑 || 颜红波

心有“3怕”,最好都不占,做好3防,2保,心脏越来越健康

要说什么是人生永恒的追求,可能非健康长寿莫属了!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养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很多人追求长寿却恶习累累,很多人想要养生却满头雾水!我是《妇科苏医师》,每天给大家分享一些养生健康的小知识,愿大家安康!

心脏,是人最重要器官之一,心脏为人了血液循环系统提供动力,中医认为,人之所以都活动,都是靠心脏来支撑,“心主神明”,心脏是供血器官,心脏负责协调其他脏器的生理生活,在五脏六腑中起“君主”地位。

心有“3怕”

怕血压高

高血压加重了心脏的负担。血压升高加重心脏后负担,引起左心室肥厚,继而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反复心衰发作有关。此外,高血压也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常合并冠心病,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

怕肥胖

“我现在除了体重有点问题,其他的地方都很健康。”但在那些你看不见,摸不着的身体部位心血管系统,其实隐藏着不小的危机。心血管系统对机体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一旦该系统受损,如血管变窄,甚至血管内形成硬化斑块,发生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怕生气

当人发怒或感到十分紧张时,其心率会处在一种可以危及生命的不规则状态。长期以来,人类社会中流传着像“气死了”这样的说法,暗示当人暴怒时,可引起心脏工作出现故障而死亡。中医也有“急火攻心”导致身体变坏的说法。

养心做3防

防饮食油腻

饮食油大,吃油多,可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酸过多。而这些过多胆固醇和脂肪酸会附着沉积在血管上,造成动脉硬化,最终还会形成血栓。血栓一旦阻塞心血管,结果就是心脏病发作;一旦阻塞脑血管,结果就是脑中风。

防烟酒过量

烟草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体。烟草燃烧时(吸烟时)所产生的烟气中,大约含有一千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尼古丁的危害最大。一支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足以毒死一只小白鼠。 健康人饮酒后心脏收缩功能可减低,这种变化是可逆的;此外,饮酒尚能使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扩张,对某些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利。

防过度兴奋

中医认为喜伤心指喜乐过极则损伤心神。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前人认为心藏神,正常的喜乐,使精神愉快,心气舒畅。若狂喜极乐,过度兴奋,会使心气弛缓,精神涣散,而产生喜笑不休、心悸、失眠等症,有些人过度兴奋还会失心疯及休克。严重的还会猝死。

养心做2保

保证睡眠

长期熬夜,更会慢慢地出现失眠、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过度劳累使身体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体内主要的器官和系统失衡,比如发生心律不齐、内分泌失调等等,充足的睡眠时间,不单单对心脏有好处,对整个人都有好处。

保证喝水

夏天身体水量代谢比别的季节要更大,当人体水少了,就会发生心火炎上,人就容易口腔溃疡,水占人体重量的60%以上,尤其是大脑和肝脏含水量更高。夏季天气炎热,人体会流失大量汗液,从而造成血液浓缩,血黏度增加,更易形成血栓,危及生命,但喝水时不要过猛。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