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断肥胖

中医皮肤卫静 0
文章目录:

胖人“难瘦”,是痰湿作怪,一方祛痰湿、消内脂,断了肥胖的根

一入冬,就有许多人犯困,睡不醒、总想睡、成天犯困。

其实,有的人是偶尔的疲乏劳累,休息休息就好了;但还有一些人,则是体内痰湿作怪所致。那么如何分辨体内有没有痰湿淤积呢?

首先,得看你胖不胖。

中医认为,嗜睡、犯困、浑身沉重的毛病,多半与体内痰湿堆积有关,尤其是肥胖人群,这个问题很是常见。

分享一个针对【痰湿型肥胖】的常用基础方,多年来对症加减化裁,看好的肥胖患者没有千例也有九百。

组方:藿香、佩兰、苍术、厚朴、陈皮、法半夏、茯苓、石菖蒲。

针对:身型肥胖、胸闷痰多、疲乏无力、肢体沉重、腹胀、嗜睡等症。

分享个门诊上的医案:

患者钱先生,38岁,体型肥胖,前年找我咨询,说是大概从半年前开始,总犯困,就喜欢躺着,睡醒了还犯困,早上不想起,整天都是迷迷糊糊的。

后来,他的情况持续加重。甚至有时能睡上一整天。

患者的家属很着急,担心他是不是患什么病了,就带他做了好几次检查,但是什么毛病都查不出。当地大夫告诉他:你多运动运动,少吃油腻的能好些。可是他试了几天,没坚持住。

初诊时,我见患者舌苔白腻,不到175cm的身高,体重却有180斤,心中立刻就有了思路。接着我问他:平时痰多不多?有没有胸闷、胃胀的情况?果然不出所料,这些毛病患者都有。

所以,我给他开方:藿香、佩兰、苍术、厚朴、陈皮、法半夏、茯苓、石菖蒲,随症加减调理。

一周后,患者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舌头上的白腻苔有所退化,痰多和胸闷的症状也减轻了。 二诊在原方基础上,加郁金、制胆南星,患者反馈体重减掉近30斤,精神状态良好,不再嗜睡,种种不适恢复正常,随访半年,体重并无反弹。

以上,就是整个医案的经过。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先说舌象,患者很明显是体内痰湿过盛了。

苔白腻,痰湿上犯,所以平时痰多;痰湿中阻,胃气不降,就容易腹胀、食欲减退胸闷,那是痰湿阻滞,气机不畅的写照;痰湿泛溢,化作脂肪储存于体内,所以身材就容易肥胖。患者嗜睡,还得怪痰湿。

中医讲:“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也就是说,你的头脑要想清醒,必须得有充足的阳气来灌溉。但是,如果体内有太多痰湿浊邪,那么阳气的升发就会被遏制。而痰湿浊邪源于脾,困于脾,所以对症解决,首先得从脾胃着手

方中用药:

藿香、佩兰——芳香化湿;陈皮、半夏、茯苓——行气、健脾、利水、燥湿化痰;苍术、厚朴——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石菖蒲——化痰开窍。后续又随症加入——郁金、胆南星,进一步增加化痰清热、行气开窍之能。

如果你经常迷迷糊糊、想睡觉、睡不醒、总是没精神、犯困,同时还有肥胖或发胖的趋势,一定要注意。

山楂巧搭配,断了肥胖的根,脂肪肝和赘肉都消失了,掉了36斤

如今“肥胖”是一个热门话题,夏天是减肥欲望最强烈的季节。很多人盲目的减,折腾几个月是一斤不瘦。还把脾胃搞坏了,天天拉肚子、吃不下,肚胀,你说说是不是得不偿失!

咱们说的“中医减肥”,其实不是减肥肉,而是看看五脏六腑哪里出了问题,咱们把它修复好,以后正常吃饭,也不用担心怕长肉,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了。

很多人担心中医效果,我也非常理解的,不妨来看看这则医案:

患者刘先生,身高173,体重195斤,患有中度脂肪肝,血脂、尿酸也都存在异常。

怎么办呢?身体已经出现问题,这个体重不得不减了。

经过仔细询问,了解到他平时有这些情况:容易肢体困倦、头晕目眩、胃脘隐痛、腹胀纳呆、食后腹胀、呕恶嗳气等,且皮肤出油多、易长痘。

于是我根据他的情况,开了一个方子。

前后调理了3个月,基本上两周复诊一次,期间调整方药。再次复诊时,他非常高兴的告诉我说:用了您的药后,我浑身都感觉轻松了,称体重,居然整整减掉了36斤,一点都没反弹,并且我也有按您给的食谱吃饭,一点不饿肚子,就是运动有时候偷懒一下。

我笑着告诉他:主要还是你配合的好。

到底是什么方药这么神奇呢?

方见:苍术、山楂、白术、泽泻等。全方虽简单,但是作用很全面。

苍术---化去患者体内的痰湿,减轻脾胃的负担,提升脾胃的运化能力。

山楂---作为方中的主力军,有着消食健胃、化浊降脂,提高机体代谢的能力。

白术---它的主要作用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强健脾胃的同时,还能卸去体内残留的水湿。

泽泻---相当于一个利水渗湿剂,胖人多湿、多水肿,方中加入泽泻再合适不过了。

患者坚持用了一段时间,再去检查他的脂肪肝、血糖、尿酸也都逐渐恢复到了正常水平。我很高兴能够帮他恢复健康,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的了。

身体易发胖怎么破 中医告诉你这么调

生活中,我们常说胖子没有春天;在本公子认为,胖子还没有未来!作为微胖界的“常驻大使”,每每想到如此,本公子也是无限哀伤,然后在心中默默发誓:吃完这顿,我一定好好减肥。很多人都说:上帝是公平的!但为什么有些人吃再多也不胖?而我只是喝了点水,体重还稳如泰山呢?真相只有一个,就是你脾虚胆虚,消化吸收不好!中医认为,身体易胖多半跟脾虚胆虚相关,要想瘦首先得调理脏腑。具体怎么调呢?且听本公子来分解!

中医认为身体易发胖 多半是脾虚胆虚

“明明我只是喝了杯水,而她吃了那么多的米饭还有那么多的肉,为啥俺是个悲哀的胖纸,而她却是个窈窕的妹纸?”这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朋友都会遇到的问题,瞬间感觉累觉不爱了有木有啊?

其实呢,身体易发胖是有原因的,除了我们熟知的饮食过量、缺乏运动、遗传因素,体质的原因是发胖的根本。如果了解自己的体质特点,并进行有效的调理、建立健康的膳食结构、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从微胖界、胖子界顺利毕业,成为瘦纸将不再是梦想!

中医认为,身体易发胖,多半跟脾虚(脾虚包括脾气虚和脾阳虚)、胆虚等密切相关。

“脾气不好”容易发胖

所谓“脾气不好”,在中医中称为脾虚,一个人若脾虚,很容易导致脾运化水谷的能力失健,从而导致消化不好、体内废水无法外排导致肥胖。在中医中,脾胃被称为酒囊饭袋,仓廪之官,其掌管人体的受纳运化之功能,脾喜燥恶湿,若脾被痰湿所困必然会造成脾阳受损,运化水谷的能力就会减弱。《四圣心源》里说到:脾升而善磨,即水谷入胃,全依赖于脾阳来运化,脾有多好运化能力就有多强。

关于脾虚致肥胖,主要有两点论述:

第一, 脾主肉,《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曾说打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这里所说的肉主要指肌肉,其营养主要从脾的运化吸收而得,肌肉的丰满与消瘦,与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若脾气足,则肌肉丰满,形体健美,如脾虚,则肌肉松弛,形体臃肿。

本公子友情提醒:对于爱健身的朋友来说,上午巳时(9:00-11:00)是最佳锻炼时机,此时脾经最旺,最利于锻炼肌肉!

第二,脾虚会导致水谷运化不利,而水谷运化不利包括水液运化不利和五谷运化不利。前者长期如此必造成体内湿气重,使得体内的废水不能排出,从而出现水肿;后者必然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等不能够被分解,从而积聚体内、滋于肉下,造成肥胖。

脾虚怎么破?本公子告诉你这么调!

近些年来,中医临床上脾虚之症越来越高发,这主要与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相关。长期吃喝生冷之食是造成脾虚的主要原因。故调节脾虚多从饮食出发,因脾喜阳,所以脾虚者应该多吃温性食物,像冷饮、冷菜、凉茶、生冷瓜果、辣椒、油炸类等该戒的就戒了吧,该少吃的也要少吃。此外,推荐一款食疗粥,红豆薏米粥,常吃当饭吃不仅养脾除湿,还美容养颜,让你瘦到没朋友!

你这个胆小鬼,居然还是个胖子

很受伤有木有,人家胆子已经够小了,为何还是个胖纸,中医认为胆虚也是肥胖的原因之一。胆是六腑之一,所谓肝胆相照,胆与五脏之肝互为表里,与肝相连,有浓缩、储存、排泄胆汁的作用。《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到:“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胆为中正之官,,断所出,胆气升,则脏腑之气皆升,而脾胃的正常受纳运化、消化吸收同样依赖于胆汁的正常分泌。胆气足,则胆汁分泌旺盛,脾胃升降有序,消化能力才强;反之,若胆虚,则胆汁分泌不足,相应就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导致其受纳运化失健,从而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水肿等症。

另一方面,胆虚会致肥胖还与胆汁相关,胆囊分泌的胆汁是分解脂肪的第一战将,当人体进食后,胆囊就会外排胆汁如十二指肠,帮助消化系统进行消化和吸收。若胆虚则胆汁分泌不足,脂肪便得不到充分分解,滋于皮下,就会形成肥胖。还有我们常说肝胆相照,其实胆汁即是由肝的精气所化,且胆汁的排泄必须依赖肝的疏泄功能。当机体胆汁分泌出现障碍时,亦可反致肝气郁结,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届此肝胆皆失衡,肥胖同时亦会出现头面浮油长痘。

胆虚怎么破?本公子告诉你这么调!

在临床上,很多人会切除胆囊,认为胆并非人体生存之根本,其实不然,这绝对是对自己生命的折减,因为五脏六腑这十二官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胆腑的健康与否,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思维谋断。不仅如此,其还是人体的消化吸收、体表形象(如发质、肥胖)等密切相关。关于养胆腑,本公子给出三点建议,第一,子时入眠,因为子时胆经当令,胆经最旺,此时入睡有助于养胆经,可使晨起后头脑清醒、气色红润;第二,杜绝宵夜,因为吃宵夜会阻碍胆汁的分泌,不仅容易长胖,还不利于养胆;第三,敲打胆经,通过敲打胆经上的重点穴位,可舒筋活血,防止少白头的产生。

结语:市面上的减肥方法有很多,无论是健康的少食多运动,还是不健康的节食吃减肥药,都拍死了很多减肥者。前者难以坚持,后者于身体不利,所以从机体体质进行调理才是根本,只有将身体的内环境塑造成为易瘦体质才能真正享“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