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追踪(肥胖检测工具在线)

生命时报 0
文章目录:

20年追踪研究:肥胖让肺“报废”快!这个部位胖更危险

复工后见到同事、出门买菜碰到熟人,一些人免不了被别人评价:“你胖了。”变胖总是很容易,瘦下来却是件奢侈的事。

你可能习惯了发福越来越明显的身体,但却没意识到疾病也悄然而至。

《生命时报》采访权威专家,告诉你变胖对健康的影响,并教你医生眼中科学减脂的好方法。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减重门诊内分泌主任医师 袁振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减重门诊营养师 井路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减重门诊康复运动医师 王荣丽

天津市肿瘤医院营养科主任 王昆

发胖加速肺功能衰退

据健康日网站报道,西班牙巴塞罗那全球卫生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体重增加会加速肺功能衰退,该研究结论发表在《胸腔杂志》上。

研究通过对来自欧洲和澳大利亚3700名20~44岁间的中青年志愿者,进行平均为期20年的追踪发现,中年时期体重增长的多,老年后肺功能下降速度快;而在整个成年时期保持稳定健康体重的人,变老后肺功能的下降速度慢得多。

巴塞罗那全球健康研究所非传染性疾病和环境计划负责人加西亚·艾默里奇说:“尽管先前已有研究表明体重增加与肺功能下降有关,但我们的研究是首个在更长时间内分析人群变化的研究。”她表示,以前的大多数研究都对参与者进行了不超过10年的研究,并且关注的对象是50岁以下的成年人。

研究人员表示,超重与肺功能降低存在关联性有两种可能原因:

  • 腹部和胸部堆积大量脂肪会限制吸气时肺的空间扩张;
  • 脂肪生成的炎症性化学物质会损害肺功能并缩短气道直径。

研究者提示,在成年期保持良好的肺功能对于预防慢性呼吸道疾病至关重要。而通过减肥,可以逆转超重和肥胖对肺部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

肥胖,致癌因素之一

肥胖是明确的致癌因素之一,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曾指出,身体脂肪过多和13种癌症存在相关性,包括绝经后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结直肠癌、食道癌、胆囊癌、肾癌、肝癌、胰腺癌、胃癌、甲状腺癌、脑瘤和多发性骨髓瘤。

专家指出,癌症的发生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而肥胖患者的免疫功能普遍都异常。肥胖者大都有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

胆固醇升高

这会导致人体巨噬细胞膜的胆固醇含量升高,使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和异物的功能下降。同时,淋巴细胞也会因为细胞膜胆固醇、胰岛素过高,功能受到抑制。

胰岛素过高

如果身体已有癌细胞,胰岛素过高会显著促进癌细胞的增长繁殖。肥胖还伴随着慢性炎症,脂肪细胞可充当肿瘤免疫逃逸的保护伞。

此外,体内高脂肪还会引起与性激素代谢异常相关癌症的发生,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

2019年,《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刊登的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和凯斯综合癌症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肥胖相关癌症的发病年龄,正在向64岁以下人群移动。

科学家对2000年至2016年间近267万肥胖相关癌症案例和345万非肥胖相关癌症案例进行对照分析后发现,在65岁以上、50~64岁、20~49岁3个年龄组中,50~64岁人群患肥胖相关癌症的病例增加幅度最大,其中女性增加了25%,男性增加了近两倍;而65岁以上人群患肥胖相关癌症的比例有一定程度下降。

此前,美国一项针对25~84人群的肿瘤发病数据也显示,在年轻人(25~49岁)中,6种与肥胖相关的癌症发病率显著增加。

肥胖分两种类型

英国《每日邮报》曾刊登过澳大利亚营养学家李•霍姆斯新观点,身体各部位的脂肪可能透露着不同健康隐患。

他认为,长胖意味着全身脂肪量的增加,但如果某些部位脂肪堆积较为集中,可能透露着不同的健康风险。比如:

  • 大腿、臀部脂肪增加,可能是体内雌激素失衡导致;
  • 腹部变胖,可能意味着压力过大或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过多;
  • 背部脂肪、上臂赘肉增加,可能是饮食中缺乏蛋白质;
  • 小腿变粗、水肿,可能是钠摄入过量。

袁振芳对此表示,这种观点很新颖,可供减肥者参考。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导致肥胖的原因非常复杂,大多由遗传、少动以及摄入过多能量共同导致的。此外,一些内分泌疾病、不良环境因素也是诱发肥胖的重要原因。

临床上,根据脂肪分布特点,肥胖主要分两类:

  • 中心性肥胖是内脏脂肪增加,脂肪多堆积在腹部,形成苹果型体型,腰围较大;
  • 外周性肥胖,增加的是皮下脂肪,脂肪多堆积在臀部,形成梨型体型。

两种肥胖类型中,中心性肥胖危害更大,这是因为这种肥胖更易伤害内脏。

过多脂肪细胞沉积在肾脏,会影响其净化血液的功能,严重时可能导致肾衰竭;脂肪沉积在胰腺,可造成胰岛细胞脂化、功能不全,引发糖尿病;脂肪沉积在肺,可导致血氧量不足,影响免疫功能。

科学减肥要满足3点

不少人在减肥过程中都会陷入“乱吃减肥产品”“盲目吃素挨饿”等误区,轻则体重反弹,重则危害生命。其实科学减肥,最好满足以下几点:

进行肥胖诊断和风险评估

根据诊断,调整不良生活方式,或治疗引发肥胖的原发疾病。目前肥胖人群的减重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内科药物及外科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

饮食注意热量和营养

推荐需要减脂者3种饮食方法:

  • 高蛋白膳食模式:把饮食中的蛋白质供给比例增加到20%以上,多吃瘦肉、蛋、禽、鱼等。
  • 限能量平衡膳食模式:在保证膳食平衡的情况下,减少每种营养物质的摄入。
  • 轻断食模式:1周内5天正常进食,其他2天(非连续)摄取平常的1/4能量(女性约500千卡/天,男性600千卡/天),并且长期坚持。

普通的肥胖者,一般建议选用高蛋白膳食模式,有肾病的患者要用限能量平衡膳食模式,无法接受以上两种膳食模式的人,可用第3种轻断食模式。以上几种模式可间歇性混合用。

建议肥胖者用橄榄油、茶油来烹调,吃零食前注意看食品营养标签,学会计算食物能量,以控制热量摄入。

运动兼顾高效和安全

肥胖者制订运动计划前,先要做基础疾病情况、体脂分布、肌力、运动耐力、柔韧性等评估。

对于肥胖者来说,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相结合是较好的运动方式,具体方法是:先做无氧运动(如卷腹、仰卧举腿等)消耗掉体内多余的糖,后做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等)进一步消耗体内脂肪。

无氧运动每次15分钟到20分钟,有氧运动半小时到40分钟,一周至少做4~5次,最好坚持每天训练。此外,运动前先做牵伸热身准备,运动中一定要注意安全,运动后做舒缓的整理运动。▲

本期编辑:张宇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狗狗莫名发胖,女子晚上跟踪它出门,气“疯”了!网友:狗狗情商180

最近,美国有个妹子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家里一只叫“公主”的狗狗,不知不觉间竟然胖了一大圈。

要知道,这个妹子一直以来对狗狗的健康都是很上心的,平时喂狗狗、带狗狗运动都很有规律,狗狗怎么就胖了呢?这完全不科学啊!

于是,这名叫贝特西的美国妹子开始仔细观察起自家的狗狗。她还真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每天深夜,狗狗都要偷偷溜出门。

某天夜里,当贝特西发现狗狗再次偷偷出门后,她悄悄开车跟了上去。

接下来的发现,差点气坏了贝特西,原来——

这只贪吃狗,悄悄来到家附近的一家麦当劳,然后静静的在旁边的车道坐着,假装自己是一只无家可归的流浪狗,以此骗吃骗喝!

贝特西记录下了狗狗的整个“犯罪”过程↓↓↓

看到这里,虽然心里很生气,但贝特西还是沉住气,开车到了狗狗的旁边。狗狗以为又有新猎物上钩,眼睛盯着车子走过去。

结果车窗摇下来......

这司机似曾相识啊........不好,东窗事发了!!

那啥......我可以解释......我只是半夜失眠出来逛逛......你相信我......

被自家狗狗气坏的贝特西,回到家马上在网络上发了个帖子,忠告附近的居民——

“如果你们见到我家的狗出现在麦当劳旁边,不要再喂食这只死胖狗了,这货经常晚上自己溜出门,它不是一只流浪狗!它只是假装自己是流浪狗,去骗别人的汉堡吃而已。”

结果妹子把照片和帖子发出去后,一下子就火了,大家被这只狗狗的手段折服了!

@小宋:

这年头,连狗都不能相信了!

@戴皇冠的公主:

它的诡计很有效啊,大家都被它的可怜样骗到了。

@冬眠的蛇:

狗狗一脸可怜的样子站在那里,真的好可爱!

@等待花开:

我要是见到我也会喂它的,真的好聪明。

所以,如果你家的狗无缘无故发胖,记得留意一下它有没有晚上偷溜出门


网友评论:
我媳妇就是这么发现我半夜趁她睡着偷吃楼下牛肉面的....我家喵知道在主人睡觉的时候喵喵喵叫,主人就会给它食物,所以它在回老家的时候先去奶奶的房间叫,大约1个小时以后去妈妈的房间叫,最后去找我要食物,它现在12.8斤,动物没我们想得那么简单!成功养活并养胖自己的狗子之前有个大学的学生发现一只橘猫卡在柱子里了,只能从缝隙里伸出一个头,全校为之轰动,大家每天都去喂它吃的,为它揪心。后来发现柱子后面是通的,橘猫每天吃了东西还会回保安叔叔办公室里的窝睡觉

(来源:西湖之声;编辑:YO;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每天运动却瘦不下来?科学揭秘:这样运动才能甩掉脂肪

"每天跑步1小时,体重纹丝不动""健身房苦练3个月,腰围反而粗了2厘米"...你是否正在经历运动减肥的困境?运动医学专家最新研究揭示:90%的人正在用错误方式消耗卡路里。本文结合全球20项权威研究,拆解运动减肥的底层逻辑,文末附赠21天高效燃脂方案。

---

一、颠覆认知:运动减肥的三大真相(数据说话)

1.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燃脂效率超慢跑3倍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研究发现,每周3次20分钟HIIT训练,一个月平均减脂2.3kg,是传统有氧的3.2倍。其秘密在于"后燃效应"——运动后24小时持续消耗脂肪。

2. 力量训练才是减脂加速器

美国德州大学实验显示,增加1kg肌肉,每天多消耗110大卡。结合抗阻训练的人群,腰围缩小速度比纯有氧组快47%。

3. 黄金燃脂时段藏在早晨

《国际肥胖杂志》追踪300名受试者发现:晨间运动组全天少摄入350大卡,空腹有氧可多燃烧20%脂肪(需低血糖人群慎用)。

---

二、全球健身教练都在用的"532运动公式"

- 5种必备运动组合

✅10分钟动态拉伸(激活褐色脂肪)

✅20分钟抗阻训练(深蹲/划船/战绳)

✅15分钟HIIT(波比跳/登山跑)

✅30分钟中低强度有氧(快走/游泳)

✅5分钟冷身运动(预防肌肉结块)

- 3大关键参数

最佳心率区间:(220-年龄)×60%-80%

⏰持续时长:45-90分钟(含组间休息)

频率:每周5天运动 2天动态恢复(瑜伽/散步)

- 2个必须打破的瓶颈期

▎平台期破解:每4周更换1次训练模式

▎心理倦怠期:设置阶段性奖励机制

---

三、营养学家警告:运动后这5件事让你前功尽弃

1. 狂喝运动饮料(1瓶=10块方糖)

2. 完全不吃碳水(导致代谢下降23%)

3. 报复性进食(1小时运动=1块蛋糕热量)

4. 熬夜刷手机(缺眠降低燃脂效率40%)

5. 过度依赖补剂(可能引发代谢紊乱)

【专家建议】运动后黄金30分钟补充:

✅蛋白质20-30g(鸡蛋/乳清蛋白)

✅低GI碳水25g(全麦面包/燕麦)

✅电解质水500ml(自制:水 柠檬 海盐)

---

四、21天高效燃脂方案(小白友好版)

第一周:体能激活期

晨间:空腹快走30分钟(配速6km/h)

晚间:全身循环训练(8个动作×3组)

第二周:脂肪轰炸期

加入Tabata训练(20秒冲刺 10秒休息×8组)

开启"16 8"饮食模式

第三周:塑形突破期

分化训练(胸/背/腿日) 有氧舞蹈

加入冷热交替淋浴法(提升代谢率17%)

【案例见证】34岁宝妈实测:体脂率从32%→24%,腰围-13cm(不节食)

---

五、运动黑科技:让燃脂效率翻倍的新装备

1. 智能运动手环(实时监测燃脂心率)

2. 筋膜枪(加速乳酸代谢)

3. 血氧仪(避免过度训练)

4. 控温运动服(提升15%热量消耗)

【结语】记住:减肥不是与卡路里的战争,而是重塑代谢系统的工程。掌握"科学运动 精准营养 规律作息"的三角法则,你会在某天清晨突然发现:镜子里的自己,早已脱胎换骨。

(本文数据来源:美国运动医学会/中国营养学会/《运动医学与科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