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山
龙岩一绝天马山栈道(原创)
青山环绕的龙岩城,三条河流穿过城区,给城市增添了灵气。特别是“玉带环腰”的天马山公园作为“城市绿肺”,面积达128公顷,森林覆盖率90%以上,居于整个城市中央,使得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城市处处是景市,处处都是好居所。而居于城中的天马山与莲花山、登高山相连,为龙岩城增加了觏丽的风采。山上还有莲山寺、净慈寺等8座寺庙,其中莲山寺是闽西最大寺庙之一。环绕在天马山上环山栈道长度3.8公里,栈道地面铺着美国红松,弹性很好,栏杆为钢制,便于行走锻炼。栈道穿行于原始森林中,空气新鲜,湿度大,栈道两边亭台楼阁,既可以让游客休闲,又可以避风躲雨。
天马山位于龙岩城南郊,莲花山东侧。据史料记载:山的东麓原有一庵名“乌石”,一巨石上刻有明代嘉靖年间知县胡景华写的“清平郊野”四个大字。岁月沧桑,如今庵、石俱在,只是字无可觅。这既是一座普通的山,但也是一个很著名的龙岩新景点。山的东南西北各有一条石阶山径通向天马山,半山腰的竹林、树林中穿梭着如一条如巨龙般的栈道。在栈道上穿过密林,依稀可見龙岩城的各种建筑,有高有低,有大有小,错落有致。城市道路车来车往,环城的铁路上不时飞驰着动车,龙津河接纳着几条小溪水闪着波光穿城东去。真是一座充满话力的新城。而栈道上每天从清晨到深夜,游人如织,比肩接踵,既不为烧香也不因拜佛,就是为了锻炼身体,饱览城市风光。去过的、登过的人,都异口同声说:走栈道图得是时尚,图得是出一身汗,图得是有个好身材,图的是健康……是的,如今人们生活好了,大人小孩,小伙姑娘,个个腰圆体胖,得了“时代病”。怎么让肥胖的身体变得窈窕曲美,皮肤变得细腻光泽,老人更健康,小孩更活泼,男人更酷更帅,姑娘更美丽更漂亮,吃“减肥茶”,抽脂肪等等,既花了钱财,又受罪,可肥美的身体依然如故,最终的出路唯有回归大自然,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劳其筋骨,舒其胸怀,出出臭汗,排污去毒,才是健身强体的最好良方。于是,登莲花山、爬天马山,走木栈道成为龙岩市民的一大时尚。
天马山栈道像一条玉带环绕于整个山间,人称“玉帶环腰” ,据媒体报道,这天马山栈道还获得国家的“人居环境范例奖”。难怪有诗人盛赞它的美:
《临江仙· 龙岩天马山栈道》
作者:马瑛
天马行空霞万丈, 何人驾雾乘龙?两山云气更相融。朝朝暮暮,健步乐从容。
揽胜登高城尽望,风光四季难重。环山绕翠御清风。夜来灯启,有路近瑶宫。
举报/反馈
阿尔卑斯山出现两岩羚羊:为争配偶权,一只摔下山崖,一只被狼吃
阿尔卑斯山脉呈弧形东西延伸1200千米,最高峰只有4000多米,却与8000米级的喜马拉雅山脉相提并论。其实,这里根本就没有住着传说中的宙斯众神,却生活着一群飞檐走壁的岩羚羊。
冬季的阿尔卑斯山脉,风雪肆无忌惮地掩埋着山间的每一寸土地。阿尔卑斯山的岩羚羊,性情很温和,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冷。母羊带着小羊喜欢成群生活,平常少则三五只,多达上百头,成年公羊只有在繁殖季节才加入到群体中来。
公岩羚羊为争夺难得的生育权利,延续自己的基因,使得阿尔卑斯山脉的冬季变得异常残酷。因为为了争夺配偶,在岩羚羊的世界里,也有自己的一套解决方式,那就是生死决战。通过打架来决出胜负,这也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每到繁殖季节,公羊都会为了母羊打架。半山腰上的两只雄羚羊,一只瘦一点,另一只不仅长得有点肥胖,而且角还比较长,它俩同时看上了一头母羊,战争不可避免。
两只公羊大打出手,场面相当激烈,它们的羊角都交缠在一起了,谁也不让谁。其中瘦羊本来想来个突袭,用角戳对方的肚子,结果有点窜得猛了,竟然一下跳到了长角羊的头上。
这可是送货上门,处于下面的长角羊正好把握好了时机,用角插入了瘦羊的身上,瘦羊被直接挑上天后又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碰巧这里的冰雪出现了裂缝,瘦羊就直接滚下山崖。母羊在旁边若无其事,照样吃它的嫩叶。
坠落山崖的瘦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追求另一半的权利,它们可以说是用生命诠释了爱的含义。对于瘦羊来说,为了爱,就是付出了生命也在所不惜。
经过了激烈的角逐,战胜了的长角公羊,伸头去看了看瘦羊,又退后了几步,趾高气扬地抬起了头“咩咩咩”连叫了三声。它觉得自己十分具有“男羊”气概,十分开心,径直走向了母羊。
母羊开始还很害羞,小跑了几步,又回过头来,看长角羊追来了没有,其实,长角羊早就跟在它后面了。两羊开始躲在雪地里约会,也许在甜言蜜语说着悄悄话。
正当它们陷入爱河时,也许放松了警惕,不知不觉被灰狼盯上了。难道刚才秀恩爱,灰狼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灰狼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良机。这小两口还没来得及亲热,看到灰狼来了,显然被吓坏了,长角羊赶紧起身想跑,都不管母羊死活!
但是灰狼这次选择了体型较大刚刚获胜的长角羊,直接跑了过去,张嘴咬住了它的肚子,母羊幸运捡了一条命。
长角羊尝试用力挣脱,还不断地用后腿踢狼,不断呼叫,希望有兄弟姐妹来帮它。但是大难临头各自飞,连母羊都逃跑了,更别说自己的兄弟姐妹了。
真的没有任何的羊过来帮助它。羚羊悲惨的叫声,反而又引来了几头灰狼来,大伙一起上来,有的咬屁股,有的咬背,还有的咬住腿,这回真是插翅也难飞了。不一会,羊肚子已撕开了口,内脏流了出来。
大自然向来是很残酷的,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动物们活着也不容易,它们不仅为了食物进行争夺,就连交配权都需要通过打架才能获得。
雪灵谷动物实验室/出品
参考资料:CCTV纪录频道、中国科学报、中国动物志、中国林业网
青未了/冯哲老师之印象
冯喆老师印象
文|秦英霞
偶然的机会,有幸认识了冯喆老师。
我在《山石榴》公众号上经常读到冯老师发的作品,有诗歌有散文。歌颂亲情,感恩老师,怀念母亲,感谢妻子,思念儿女……题材丰富多样,感情真挚生动,诗句别致新颖。让我甚是敬佩。
教了几十年语文,我被课本里的名篇束缚了思维,尤其对诗歌欣赏,特别在意韵律、节奏和意境的美。冯老师把日常熟悉的事物写进了诗歌,别有一番情趣。
《妻子是个大导演》:“……看大葱站成几句茁壮的诗行,一畦韭菜隔三差五就能发表一篇又一篇碧绿的原创……”句句都是他对相濡以沫妻子的赞美;
他这样夸儿子的优秀“天大的学海,你乘风破浪,举起一束又一束璀璨的芬芳,把我们有些昏花的眼一次又一次擦亮。”
再看这首“看肥胖的玉瓜低头瞌睡,叶子发出一声声无奈的叹息。但更多的是果实结成的惊喜……”真挚的感情在冯老师笔下汩汩流淌,变成了一篇篇新奇的诗行……
冯老师文思如泉,以饱满的创作热情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在大量悦读冯老师的作品之后,也对冯老师渐渐有了些许了解:冯老师是茌平区某中学退休老师,他在各地报刊及微信平台上发表了上千篇文学作品。
2021年,冯老师创办了【茌平文苑】》微信公众号原创文学平台,后来向我约稿,我有点为难,因为自己不会用邮箱发稿,给大平台投稿,都按编辑要求找女儿帮忙。如果用微信向平台投稿,势必增加冯老师的工作量。冯老师心细如发,他察觉出作者群里,像我这样不会用邮箱的大有人在。就特地声明:可以直接把投稿内容用微信发送。又特地嘱咐我,写好了的文章直接发给他就行。
每次都是这样,冯老师收到我的稿子,不厌其烦地修改润色,然后编辑刊发在平台上。
记得第一篇是写乌以强老师,他给改了题目发在公众号头条上。有一篇文章写邻里关系的,我以邻居名字为题目,他改成《好邻居》,又教给我怎么用倒序和插插叙等手法进行描写;还有一篇《冬天的故事》他改成《取暖》之后,删去了一段文字,添加了一些更细致的情节。为了提高作品宣传力度,他把这些作品推到都市头条上,阅读量几十倍增长。
冯老师不遗余力的提携新人,他把我拉进一个个作者交流群,给我提供刊物的邮箱,告诉我副刊用稿风格,他希望我能够有所建树。
冯老师是茌平区作协副主席,他虽远在外地,担负着照看孙女的任务,但他依然兢兢业业地为了茌平文学创作事业的繁荣努力工作着。迄今为止,他已经主持编写了三本《茌平文学作品精选》;主持搞了两次全国征文大赛;并且身先士卒、无怨无悔地经营着【茌平文苑】公众号;协助其他作协领导组织中学生作文大赛等等。冯老师真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我认为。
冯老师本来可以悠闲自在地享受退休生活,体验含饴弄孙的快乐,现在却忘我地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有时候我经常想,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作者,他都这样热情相助,作为他的学生们,该是多么幸福呢?冯老师,您走过贫穷的童年,少年立志求学,青年时期又为工作为生活打拼。教书育人的同时把自己的儿女培养那么优秀。如今为了文学爱好者们,整理文稿,改错指正,辛苦编审刊发推送,无悔无怨地奉献着自己。”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正是您真实的写照。
请允许我由衷地说一声“冯老师,您辛苦啦!
壹点号 好梦成真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