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蚕

环球网 0
文章目录: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乐安小桑蚕“织出”大产业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江西乐安7月1日电 (巫发阳 王昱 熊细娇)眼下正值桑蚕养殖繁忙期,走进江西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广袤的田野上种植了连片桑树,农户们忙着采摘翠绿的桑叶,无声地述说着丰收的喜悦。

蚕房内,养蚕大户周家茂正将新鲜的桑叶铺在架子上,一条条雪白肥胖的蚕吃得不亦乐乎。“我从1991年开始养蚕,从2亩地发展到350亩地,蚕房超3000平方米,现在每年能够产出500多张蚕、干茧10吨,年毛收入120万元左右。”

图为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养蚕大户周家茂正将新鲜的桑叶铺在架子上。乐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回顾30多年的养蚕经历,周家茂告诉记者,20世纪九十年代,为增加家庭收入,他开始尝试养蚕,但是由于桑树种植面积小,加之缺乏经验和技术,一年到头只能产出半张蚕。然而,他并没有气馁,通过不断摸索和学习逐步解决了技术难题。

种桑养蚕不仅让周家茂一家实现脱贫致富,还有效解决了周边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村民董春贵告诉记者,“我在这里工作了13年,老板人很好,工资从原来的60元一天涨到了110元一天。这份工作不仅方便我照顾小孩,还可以补贴家用。”

图为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桑树林。乐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了解,每当蚕桑园农忙时,一天就有几万斤的桑叶采摘喂食需求,因此周家茂雇用了当地10多名村民来基地帮忙,每年支付村民的工资就达到了50万元以上。

桑蚕产业是乐安县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共有11个桑蚕种养乡镇,200多户蚕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免费为农户购买养蚕保险,增强保障系数。同时,安排专人技术服务,定期邀请桑蚕专家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促进桑蚕产业做大做强。”乐安县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陈继明介绍。

为保障种桑养蚕户持续增收,乐安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着力打造多个桑蚕产业基地,通过整合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推动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更多的蚕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乐安小桑蚕“织出”大产业

中新网江西乐安7月1日电 (巫发阳 王昱 熊细娇)眼下正值桑蚕养殖繁忙期,走进江西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广袤的田野上种植了连片桑树,农户们忙着采摘翠绿的桑叶,无声地述说着丰收的喜悦。

蚕房内,养蚕大户周家茂正将新鲜的桑叶铺在架子上,一条条雪白肥胖的蚕吃得不亦乐乎。“我从1991年开始养蚕,从2亩地发展到350亩地,蚕房超3000平方米,现在每年能够产出500多张蚕、干茧10吨,年毛收入120万元左右。”

图为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养蚕大户周家茂正将新鲜的桑叶铺在架子上。乐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回顾30多年的养蚕经历,周家茂告诉记者,20世纪九十年代,为增加家庭收入,他开始尝试养蚕,但是由于桑树种植面积小,加之缺乏经验和技术,一年到头只能产出半张蚕。然而,他并没有气馁,通过不断摸索和学习逐步解决了技术难题。

种桑养蚕不仅让周家茂一家实现脱贫致富,还有效解决了周边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村民董春贵告诉记者,“我在这里工作了13年,老板人很好,工资从原来的60元一天涨到了110元一天。这份工作不仅方便我照顾小孩,还可以补贴家用。”

图为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桑树林。乐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了解,每当蚕桑园农忙时,一天就有几万斤的桑叶采摘喂食需求,因此周家茂雇用了当地10多名村民来基地帮忙,每年支付村民的工资就达到了50万元以上。

桑蚕产业是乐安县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共有11个桑蚕种养乡镇,200多户蚕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免费为农户购买养蚕保险,增强保障系数。同时,安排专人技术服务,定期邀请桑蚕专家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促进桑蚕产业做大做强。”乐安县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陈继明介绍。

为保障种桑养蚕户持续增收,乐安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着力打造多个桑蚕产业基地,通过整合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推动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更多的蚕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完)

河南鲁山:好生态育出“绿色”蚕

5月19日,在河南省鲁山县下汤镇松树庄村的柞蚕高效养殖示范园区内,五颜六色的蚕宝宝体态肥胖、呆萌可爱,养殖大户陈仁绍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将蚕苗转场。

“我养10公斤蚕卵,现在蚕成活率达70%左右,今年收成预计有4500公斤。我们从父辈开始就养蚕了,一直沿袭传统养殖方法,拒绝农药等化学品,这样的话蚕苗成活率高,蚕丝品质好,包括蚕蛹等都是原生态的。”陈仁绍说。

鲁山县西部山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中有柞坡137万亩,是全国典型的一化柞蚕主产区。近年来,该县注重守山护水,大力推进生态林建设,同时出台政策扶持蚕桑产业发展,极大地激发了蚕农的养殖热情。2024年,鲁山县共放养柞蚕近10万亩,预计产鲜茧411吨,产值约3300万元。

鲁山县下汤镇袁庄村蚕农燕兆平祖孙三代养蚕,靠养蚕不仅在村里盖起了楼房,还在县城买了商品房。如今,燕兆平养蚕的同时,还开办了一家丝绵加工厂,年纯收入在50万元以上。

“我们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效利用柞树资源,做好柞蚕这一土特产文章,推动传统产业与现代技艺有机融合,加快绿色高质高产柞蚕示范园区建设,开发柞蚕的文旅、非遗等多种功能、多元价值,在丝绸市场上打响‘仙女织’等品牌,促进蚕业增效、蚕农增收。”鲁山县委书记刘鹏如是表示。(蔡长伟 王永安 张海林 杨国岭/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