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与脚(肥胖脚肿怎么回事)

环球网 0
文章目录:

肥胖久坐都是诱因!脚痛别大意,或与这种疾病有关

来源:武汉晚报

当你早上揉着惺忪的双眼

迷迷糊糊踏出第一步

突然脚后跟传来一阵尖锐刺痛

瞬间睡意驱散

转而疑惑不安

这脚既没红也不肿

怎么会这么疼呢

01、中老年人尤其要提防足底筋膜炎

汉口60多岁的余奶奶,近半年来被足底筋膜炎折磨得苦不堪言,简直像在“刀尖上跳舞”。起初,她以为静养一段时间就能好转,但却事与愿违。她这才选择就医,一去就被查出足底筋膜炎

余奶奶纳闷,明明在家进行过锻炼,为啥毫无缓解?医生解释道,足底筋膜炎需要科学规范治疗,如果采取不正确的锻炼方法,反而会加重疼痛,耽误病情。

02、久穿厚底雪地靴易发足底筋膜炎

首先,足底筋膜是指位于足底部皮下的一层致密坚韧的筋膜,包括内侧带、中央带和外侧带三部分。其呈弓弦状,起到维持足纵弓的作用。

足底筋膜炎即是指足底筋膜组织的炎症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足跟和足底部位的疼痛,尤其在起床后迈出的第一步,或长时间休息后重新行走时,疼痛感最为强烈,随着活动量的增加,疼痛可能会有所缓解;但过度行走或站立时,疼痛又会加剧

通常,这种疾病多发于40-60岁人群。人们从事攀爬、长跑活动或长时间站立都会加重这种疼痛。尤其高足弓、扁平足等,都可能增加足底筋膜的负担,使其容易发生炎症。

其实,某些日常生活行为和特定人群易发足底筋膜炎:

不合适的鞋子:长时间穿不合适的鞋子运动会诱发足底筋膜炎,长时间穿高跟、厚底鞋也同样有风险。

在冬季,不少人选择流行款的厚底雪地靴来穿,殊不知,超过4厘米的厚底雪地靴会导致鞋底偏硬,长时间行走容易引发足底筋膜炎。

不合理的运动:短时间大幅增加跑步里程或频繁参加高强度训练,足底筋膜长期受到牵扯,就很容易引发此症状。

久坐或久站:由于职业因素需要长时间久坐久站的人群,如教师、服务员等,足底长时间承受巨大压力也可能造成炎症突发。

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因缺乏运动,足底筋膜缺乏拉伸,更容易出现这类问题。

体重超标:脚底承受的负重大,也是足底筋膜炎的高发人群。

03、疼痛突袭,如何缓解

脚底疼痛来袭,如何及时缓解?

拉伸与休息:当脚后跟突发疼痛时,尽量坐下休息,减少站立和行走的时间,给脚部足够的休息时间。

同时,可做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如坐在椅子上,将脚伸直,用手抓住脚趾并向身体方向拉伸,重复几组能帮助放松足底筋膜。

冰敷与热敷:在疼痛发作的48小时内,采用冰敷的方法:每次冰敷15至20分钟,每天3至4次。

注意,疼痛缓解后改为热敷,用温水泡脚或热毛巾敷足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当然,能提前预防是更优之选:

控制体重:体重过重也会增加脚底负担,因此减重可减轻足部的负担。

选择合适的鞋子:选择鞋底柔软、有弹性,并且具有良好足弓支撑的鞋子,能预防足底筋膜炎。

合理运动:合理进行运动,避免过度运动造成疼痛。可以选择一些对足底压力较小的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

04、足底筋膜炎的疗法

1、牵拉疗法

包括足底和腓肠-足底筋膜牵伸、脚趾弯曲、脚趾毛巾弯曲训练和单侧足跟抬高伴足趾背屈运动练习。

美国足踝外科协会推荐跖筋膜非负重下牵引治疗,作为急性期跖筋膜炎的治疗手段之一。

2、贴扎技术

胶带支撑受累足底表面可能对某些患者,尤其对第1步疼痛的患者有益。使贴扎法,可缓解短期(7至10天)疼痛。也可用于跖筋膜炎的急性期止痛治疗。

当然,治疗方法不限于以上几种。另外,中医特色干预在改善足底筋膜炎方面也有着一定的优势,比如温针灸疗法、中药足浴以及推拿等。

(37度里长江健康融媒丨武汉晚报)

肥胖久坐都是诱因!脚痛别大意,或与这种疾病有关

本文转自【武汉晚报】;

当你早上揉着惺忪的双眼

迷迷糊糊踏出第一步

突然脚后跟传来一阵尖锐刺痛

瞬间睡意驱散

转而疑惑不安

这脚既没红也不肿

怎么会这么疼呢

01、中老年人尤其要提防足底筋膜炎

汉口60多岁的余奶奶,近半年来被足底筋膜炎折磨得苦不堪言,简直像在“刀尖上跳舞”。起初,她以为静养一段时间就能好转,但却事与愿违。她这才选择就医,一去就被查出足底筋膜炎

余奶奶纳闷,明明在家进行过锻炼,为啥毫无缓解?医生解释道,足底筋膜炎需要科学规范治疗,如果采取不正确的锻炼方法,反而会加重疼痛,耽误病情。

02、久穿厚底雪地靴易发足底筋膜炎

首先,足底筋膜是指位于足底部皮下的一层致密坚韧的筋膜,包括内侧带、中央带和外侧带三部分。其呈弓弦状,起到维持足纵弓的作用。

足底筋膜炎即是指足底筋膜组织的炎症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足跟和足底部位的疼痛,尤其在起床后迈出的第一步,或长时间休息后重新行走时,疼痛感最为强烈,随着活动量的增加,疼痛可能会有所缓解;但过度行走或站立时,疼痛又会加剧

通常,这种疾病多发于40-60岁人群。人们从事攀爬、长跑活动或长时间站立都会加重这种疼痛。尤其高足弓、扁平足等,都可能增加足底筋膜的负担,使其容易发生炎症。

其实,某些日常生活行为和特定人群易发足底筋膜炎:

不合适的鞋子:长时间穿不合适的鞋子运动会诱发足底筋膜炎,长时间穿高跟、厚底鞋也同样有风险。

在冬季,不少人选择流行款的厚底雪地靴来穿,殊不知,超过4厘米的厚底雪地靴会导致鞋底偏硬,长时间行走容易引发足底筋膜炎。

不合理的运动:短时间大幅增加跑步里程或频繁参加高强度训练,足底筋膜长期受到牵扯,就很容易引发此症状。

久坐或久站:由于职业因素需要长时间久坐久站的人群,如教师、服务员等,足底长时间承受巨大压力也可能造成炎症突发。

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因缺乏运动,足底筋膜缺乏拉伸,更容易出现这类问题。

体重超标:脚底承受的负重大,也是足底筋膜炎的高发人群。

03、疼痛突袭,如何缓解

脚底疼痛来袭,如何及时缓解?

拉伸与休息:当脚后跟突发疼痛时,尽量坐下休息,减少站立和行走的时间,给脚部足够的休息时间。

同时,可做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如坐在椅子上,将脚伸直,用手抓住脚趾并向身体方向拉伸,重复几组能帮助放松足底筋膜。

冰敷与热敷:在疼痛发作的48小时内,采用冰敷的方法:每次冰敷15至20分钟,每天3至4次。

注意,疼痛缓解后改为热敷,用温水泡脚或热毛巾敷足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当然,能提前预防是更优之选:

控制体重:体重过重也会增加脚底负担,因此减重可减轻足部的负担。

选择合适的鞋子:选择鞋底柔软、有弹性,并且具有良好足弓支撑的鞋子,能预防足底筋膜炎。

合理运动:合理进行运动,避免过度运动造成疼痛。可以选择一些对足底压力较小的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

04、足底筋膜炎的疗法

1、牵拉疗法

包括足底和腓肠-足底筋膜牵伸、脚趾弯曲、脚趾毛巾弯曲训练和单侧足跟抬高伴足趾背屈运动练习。

美国足踝外科协会推荐跖筋膜非负重下牵引治疗,作为急性期跖筋膜炎的治疗手段之一。

2、贴扎技术

胶带支撑受累足底表面可能对某些患者,尤其对第1步疼痛的患者有益。使贴扎法,可缓解短期(7至10天)疼痛。也可用于跖筋膜炎的急性期止痛治疗。

当然,治疗方法不限于以上几种。另外,中医特色干预在改善足底筋膜炎方面也有着一定的优势,比如温针灸疗法、中药足浴以及推拿等。

(37度里长江健康融媒丨武汉晚报)

男子春节期间脚“胖”了一圈,医生一查:危险!阳康后更需重视……

60多岁的金先生阳康后一直乖乖在家中歇着,春节期间连续几天与家人、亲戚在家中打牌,不知不觉中左脚肿胀。

在家人劝说下到了医院,检查发现是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医生说,若是血栓脱落致肺栓塞,那就危险了。

一连几天打牌后脚肿了

金先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烧4天,转阴后乏力明显,咳嗽延绵难绝。以前,金先生也喜欢与好友到处走动,但此次家人一再叮嘱其在家中好好休息,以利于尽快康复。

在家中时间长了,金先生不免心神不宁,烦躁。家人就想方设法帮其排遣,知道他喜欢打牌,老伴和孩子忙里偷闲尽可能抽时间陪着玩。

春节到了,子女及亲戚都放假了,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连几天与金先生“过瘾”。畅玩两三天后,金先生觉得左脚肿起来还有点痛,到了初四,疼痛愈发难忍,家人得知后,一致认为应该到医院检查一下。

阳康期间久坐少动 、脚肿脚痛……接诊医生想到了一种病,马上开出急诊脚部血管超声检查。超声结果证实,金先生左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医生急诊在血栓上方放置了滤网,目前金先生情况稳定。

“血栓的可怕之处在于血栓从脚上会蔓延,会脱落。当脚上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栓堵塞血管引起回流血液受阻,从而使血液凝结成血栓。当血栓一路蔓延到了管径比较大的髂静脉、下腔静脉的时候,这时候由于血管较大,有部分血流会冲刷血栓造成大的血栓脱落,一旦大块血栓脱落,会引起大面积肺栓塞,致死率非常高。”医生的一番解释,让金先生和家人既庆幸又后怕。

医生分析认为,金先生此次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其打牌久坐不动、喝水少,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因素有关。

阳后应更重视防治血栓

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蒋劲松介绍,据相关报道,新冠感染会导致全身的炎症活动,容易让动脉斑块趋于不稳定,会导致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增加心梗、脑梗的发生可能性。此外,新冠感染也会显著增加动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研究人员发现,感染者在确诊新冠 30 天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5 倍!肺栓塞风险增加 33 倍!与未感染新冠的人相比,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升高持续 3 个月,肺栓塞风险升高持续半年。

蒋劲松主任表示,一个月来已接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病人近30例。具体分析,感染者在家活动较少,没补足水分,导致的血流滞缓;体内炎症因子引起的凝血功能异常,如D二聚体升高、纤维蛋白原升高等异常表现;炎症介子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尤其是老年人,本身可能就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基础疾病,血液本身就是高凝状态。

蒋劲松主任提醒:

第一,阳康者(包括未阳者)多喝水,尤其在空调制造的温暖干燥环境中,保持每天1.5升以上的饮水;

第二,适当活动,避开清晨晚上低温可进行散步等,特别要多活动脚踝,若打牌搓麻将2小时左右,就应该站起来走动走动;

最后,一旦出现了胸痛、咯血、呼吸困难、脚肿等一系列症状,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救治。

综合:橙柿互动、FM93交通之声

来源: 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