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症的药(肥胖症吃什么药)

吴文博中医药科普 0
文章目录:

单纯性肥胖症与中成药治疗

吴文博中医药科普

声明:介绍现代疾病与中成药治疗,只是为了介绍中成药的临床应用相关知识,不涉及第三方利益。使用中成药,需要中医师或中药师的指导。主要参考文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

1. 单纯性肥胖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单纯性肥胖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概念摘自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 化浊轻身颗粒

在2005年《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中,明言可以治疗“营养性疾病之肥胖症”的中成药 是化浊轻身颗粒(治疗单纯性肥胖)。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 何首乌、龙胆草、夏枯草、玄参、陈皮、益母草、黄芪、冬瓜皮、夏枯草。

[功能与主治] 滋补肝肾、清热降浊。用于肝肾阴虚、痰湿郁结而致的单纯性肥胖症,以及肥胖症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闭经、月经不调。

[方解]方中何首乌味苦、甘、涩、微温,功擅补肝肾,益精血,润肠通便,化浊降脂,为君药。龙胆草清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夏枯草清肝火,散瘀结:玄参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三药合用,助君药清热降浊,以为臣药。陈皮理气除湿;益母草活血化瘀;黄芪健脾升阳,利水消肿;冬瓜皮淡渗利湿,利水消肿;合用佐助君药活血化痰,除湿降浊,以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清热降浊之功。

[临床应用] 肥胖此因肝肾阴虚,痰湿郁结所致,症见头晕月眩,耳鸣耳聋,腰膝瘦软,胸中烦闷,痰多,肢体麻木,口苦咽干,二便不畅,闭经或月经不调,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或弦滑。

[注意事项]1.脾胃虚寒者不宜用。2.饮食宜清淡、低糖、低盐、低食勿过饱。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用法与用量]用开水冲服。一次2.5~5g,一日2次。饭前服.

明确5种减重治疗药物

来源:科技日报

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以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为基础的新型减重药物频频问世,引起不少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关注,甚至一度被认为是“减肥神器”。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这是首部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肥胖症诊疗权威指南。在药物治疗方面,《指南》明确了目前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成年原发性肥胖症患者减重治疗的5种药物,包括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及替尔泊肽。除奥利司他外,其余4种药物均为GLP-1类药物。

“《指南》最突出的部分之一,就是明确了这几种GLP-1类药物可用于治疗肥胖症,让肥胖症有更多药物可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周后德说。

《指南》详细列出了这几种GLP-1类药物的禁忌证。周后德说,这类药物有一些普遍的禁用人群,比如患甲状腺髓样癌或有甲状腺髓样癌家族史的人群、患有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的人群等。GLP-1类药物还有一些常见副作用,比如恶心、呕吐、便秘等,因此胃肠道功能不良或出现肠胃病症状的人群最好不要使用。此外,易过敏体质人群、重度高血脂人群等也要慎用此类药物。

《指南》特别提示了利用减重药物治疗肥胖症可能出现反弹风险。目前已有部分研究关注到GLP-1受体激动剂停药后的减重效果,结果均显示停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体重反弹。

“无论使用什么药物治疗肥胖症,改变生活方式都是最重要的,不能从心理上认为有了药物治疗就万事大吉了。”周后德说,即便使用药物治疗,也要结合生活方式干预对体重进行管理,否则患者停药后可能失去对饮食的自主控制,导致体重反弹,甚至体重可能超过用药前的水平。

另一个可能造成体重反弹的原因是药物误用。周后德介绍,GLP-1类药物治疗肥胖症的维持剂量远大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剂量,但如果一开始的使用剂量过大,就会使人体对此类药物产生抗药性。因此,患者在实际用药时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适应。例如《指南》中写明,司美格鲁肽起始剂量为0.25毫克,每周一次皮下注射,维持剂量为2.4毫克或1.7毫克每周一次。

除了药物治疗,《指南》还列出了行为心理干预、运动干预、临床营养治疗等一系列治疗肥胖症的方法。其中关于力量抗阻训练、有氧耐力运动,以及饮食模式等内容,也能为公众提供具体直观的指导。

“从《指南》中我们还可以获得很多提示。”周后德举例,比如肥胖症的心理干预方式中就包括互助团体支持,鼓励患者参与互助小组或支持团体,构建良好的社区支持网络,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坚持治疗的信心。

“对生活方式进行干预确实很难。人们在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减重时,最好以团队的形式来开展,既可以互相监督,形成良好生活习惯,也可避免因社会孤独感而增加肥胖症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此外,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手段,辅助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周后德补充说。

国家药监局批准了哪五种药用于肥胖患者的减重治疗?有哪些副作用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五种药物用于成年原发性肥胖症患者的减重治疗,这些药物包括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及替尔泊肽。

一、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五种治疗肥胖的药

1、奥利司他

  • 适应症:奥利司他是一种脂肪酶抑制剂,适用于超重或肥胖症患者的减重治疗。
  • 临床应用:通过抑制胃肠道的脂肪酶,减少对膳食中甘油三酯的吸收,促进脂肪从肠道排出体外。建议餐时或餐后一小时内口服,每日三次,每次推荐口服剂量120mg。
  • 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包括脂肪泻、大便次数增多、胃肠排气增多等。

2、利拉鲁肽

  • 适应症:作为GLP-1 RA的长效制剂,适用于通过减少能量摄入使体重降低的效果。
  • 临床应用:作用于下丘脑,增加饱食信号,减少饥饿信号;同时作用于胃肠道,延缓胃排空,减少胃酸分泌。一天一次皮下注射,用于成人减重最高剂量为每日3.0mg。
  • 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腹痛等。

3、贝那鲁肽

  • 适应症:作为GLP-1 RA的短效制剂,通过增加饱腹感、延缓胃排空达到减轻体重的作用。
  • 临床应用:用于减重的剂量为每次0.2mg,每日三次皮下注射。
  • 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其他在研究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还包括头晕、头痛、非严重低血糖事件、注射部分反应等。

4、司美格鲁肽

  • 适应症:作为GLP-1 RA的长效制剂,适用于降低饥饿感,增加饱腹感,降低能量摄入,改善饮食控制实现减重。
  • 临床应用:起始剂量为0.25mg每周一次皮下注射,维持剂量为2.4mg或1.7mg每周一次。
  • 副作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系统疾病,包括恶心、腹泻、便秘、呕吐等。

5、替尔泊肽

  • 适应症:针对GLP-1受体和GIP受体的双靶点激动剂,适用于在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基础上,体重指数(BMI)符合以下要求的成人的长期体重管理:≥28 kg/m²(肥胖),或≥24 kg/m²(超重)并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
  • 临床应用:推荐起始剂量为2.5mg,皮下注射,每周一次,最大给药剂量为15mg,皮下注射,每周一次。
  • 副作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腹痛、消化不良等。

二、五种减重药物的相互比较

  • 减重效果:根据临床试验数据,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显示出较其他药物更显著的减重效果。替尔泊肽在临床试验中显示,根据使用剂量不同,去除安慰剂效应后的体重下降幅度为11.9%-17.8%,减重幅度达到5%以上的患者比例为85%-91%。
  • 副作用:所有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均为胃肠道反应,但具体副作用的类型和发生率可能有所不同。
  • 用药方式:奥利司他为口服,而其他药物均为皮下注射,其中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提供了每周注射一次的便利用药方式。
  • 减重的机制:奥利司他是一种脂肪酶抑制剂;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是GLP-1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是针对GLP-1受体和GIP受体的双靶点激动剂。

三、减重药物的潜在副作用有哪些?

  1. 胃肠道反应:这是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腹泻、呕吐、便秘、腹痛、腹胀和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这些副作用通常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
  2. 营养素不足:体重快速下降可能会导致营养素不足引起的脱发、骨量减少、贫血等问题。
  3. 月经紊乱:在一些女性中,可能会出现月经紊乱的情况。
  4. 胆囊问题:一些研究发现减重药物可能影响胆囊,导致使用者出现胆囊炎、胆汁淤积等情况。
  5. 心理健康问题:司美格鲁肽使用者的心理健康可能会受到影响,可能出现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等心理问题。
  6. 急性胰腺炎和胰腺癌风险:关于GLP-1类药物的使用与急性胰腺炎、胰腺癌之间相关性的争论仍在继续,尽管目前的研究尚未发现贝那鲁肽具有这些风险。
  7. 注射部位反应:对于需要皮下注射的减重药物,可能会有注射部位的反应,如皮肤瘙痒或不适。
  8. 其他潜在风险:包括心脏病、高血压、头痛、失眠等,这些副作用可能与减肥药中的化学成分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这些副作用,且副作用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在使用减重药物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进行健康监测以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