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与关节(肥胖关节炎如何减肥)

封面新闻 0
文章目录:

骨关节不能承受肥胖之“重”!|健康在线

封面新闻记者 周卓玥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问题愈发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不仅影响体型与外观,也成为了威胁骨关节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期健康正前方,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到成都八一骨科医院康复科主治医师时刚解答。

肥胖对骨健康的危害从关节磨损开始

“出现关节损伤,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痛!”时刚介绍,肥胖人群由于体重过重,对骨关节的负荷大大增加,容易引发关节磨损和损伤。举个例子,大家经常提及的“半月板损伤”“滑膜炎”等都属于关节损伤的一种。轻度的关节损伤可能表现为走路有轻微的疼痛;中度的关节损伤多有韧带松弛,关节疼痛,膝关节增生等;重度的关节损伤,多是关节软骨遭到破坏,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疼痛到几乎不能走路,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如果出现重度关节损伤,就需要置换人工关节。

体重大的肥胖人群更容易出现关节损伤。时刚说:“我们可以把关节理解为一个‘轴承系统’,体重越大,轴承系统的磨损也就越大。当关节磨损到一定程度,比如软骨部分被磨掉时,我们就会感到非常的疼痛。”

那么关节损伤仅仅是“痛”而已吗?其实不然,时刚解释,关节磨损还可能引起骨质增生、骨刺、韧带松弛等问题,而骨刺压迫神经后,会引起上肢疼、手疼、麻,甚至会造成下肢一侧或两侧的腿疼等。椎体因为体重受损的道理也是如此,比如椎间盘突出后,压迫周围的神经,导致病人无法行走。

肥胖人群减肥需谨慎,切勿盲目运动

面对肥胖问题,许多人会选择运动减肥。对此,时刚提醒,肥胖人群在运动减肥时需谨慎,如果运动不当,对关节的磨损也会加大,甚至会出现0型腿。盲目运动可能加重关节负担,甚至引发新的损伤。

“有些骨质疏松的肥胖病人,没有外伤也会出现骨折,可能就稍微弯弯腰,就会出现压缩性骨折。”时刚说道,除了骨质疏松、骨折等,肥胖人群可能也会有呼吸道的问题,锻炼时喘气困难,以至于越胖就越不喜欢锻炼,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外伤、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也会对关节、肌肉等造成影响,影响骨骼系统的健康。因此,肥胖人群在选择运动方式时,应尽量避免负重运动和高强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低强度、非负重运动。

科学合理运动,既减肥还能预防骨关节损伤

针对肥胖人群的减肥问题,时刚建议应把握运动方式和运动量,保护骨骼健康,尽量选择不负重的运动方式,不做激烈的运动,运动强度要比正常人最低减少4%,科学减重最为重要。

比如,尽量不要做跑步等运动,特别有斜坡的跑步,可以尝试上肢的运动,比如拉力器等。另外,滑雪的运动也是可行的,但不要像运动员那样做大坡度的回旋式的动作。时刚建议,肥胖人群可尝试游泳,不仅拼耐力、拼肺活量,加之不是负重的锻炼,关节不会受到压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做各个肢体的运动,包括髋关节、膝关节、脚部、腹肌等的运动都非常好。

最后,时刚表示,肥胖对骨关节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肥胖人群应树立科学减肥观念,选择适合自己的减肥方法,保护骨骼健康。同时,公众也应提高健康意识,关注肥胖问题对骨骼健康的影响,共同推动健康生活的普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肥胖对骨健康的影响,详解都在这里!

骨质疏松、关节损伤、脆性骨折、关节突出、O型腿、活动障碍……有多少骨科疾病与肥胖有关,你知道吗?肥胖是怎样对骨健康造成危害的?肥胖人群应该怎样科学运动,正确减肥,减少对骨骼系统的伤害?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矫形外科学科带头人王江宁教授做客“健康大家谈”直播间,围绕肥胖与骨健康的问题,为大家答疑解惑。

说说肥胖与骨健康

01

怎样理解骨健康?

王江宁教授:实际上,骨健康不是医学术语,它是老百姓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骨健康。首先,人体的206块骨头是不是畸形,是不是出现了疼痛等症状?第二,和骨相连接的韧带,比如说膝关节的侧副韧带是不是松弛了?第三,和骨相连,为人体运动提供动力来源的肌肉和肌腱,是不是健康?平时正常活动时有没有疼痛?如果正常活动时感受到疼痛,可能就是骨关节系统出现了异常。另外,也要警惕骨质疏松。比如骨头拍片检查是正常的,但是人体有疼痛的症状,这可能就是骨质疏松的表现。

检查骨骼系统的健康状况,医学上有多种手段。第一,可以用X线、CT来查骨头。第二,可以查骨密度。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能够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第三,可以通过核磁检查关节。核磁检查可以看到关节的软骨以及周围韧带的损伤情况。通过以上几种手段,我们可以评价骨头和相关的韧带、肌肉、肌腱是否正常。

整体上来讲,当人体的骨头、韧带、关节等整体的骨骼系统处于健康水平时,就可以称为骨健康。比如人们平时运动时没有异常,骨头没有畸形等。如果骨密度降低,就会有骨质疏松,甚至是脆性骨折的情况。所谓脆性骨折,指轻微活动或日常生活受力,即可发生的骨折。

02

肥胖的人群可能会遇到哪些骨科疾病?

王江宁教授:肥胖对骨健康的影响是从关节磨损开始。

从关节活动来讲,轻度的关节损伤可能表现为走路有轻微的疼痛,中度的关节损伤多有韧带松弛,关节疼痛,膝关节增生等。重度的关节损伤,多是关节软骨遭到破坏,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疼痛得几乎不能走路,带来人体劳动力的丧失。如果出现重度关节损伤的情况,就需要置换人工关节。

在体重的压迫下,肥胖人群的关节容易出现损伤。首先,骨关节损伤会引起疼痛。如果把关节理解为一个轴承系统,体重越大,轴承系统的磨损也就越大。当关节磨损到一定程度,比如软骨部分被磨掉时,人体肯定会感到非常疼痛。其次,关节磨损也会引起骨质增生、骨刺、韧带松弛等问题,影响病人的正常行走能力。骨刺压迫神经后,会引起上肢疼、手疼,然后麻,甚至下肢一侧或两侧的腿疼等。椎体因为体重受损的道理也是如此。比如椎间盘突出后,压迫周围的神经,导致病人一走路就疼痛。

另一方面,肥胖人群运动时,对关节的磨损也会加大,甚至出现O型腿。西方人由于体重因素出现O型腿的情况就比较多。O型腿想要变直,难免要经过手术截骨,但这种手术效果有时间限制。假如维持10年或者20年以后不行了,就需要进行全髋或者全膝关节的置换手术。

有些骨质疏松的肥胖病人,没有外伤也会出现骨折,比如可能稍微弯弯腰,就出现压缩性骨折。除了骨质疏松、骨折等,肥胖人群可能也会有呼吸道的问题,锻炼时喘气困难,以至于越胖就越不锻炼,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外伤、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也会对关节、肌肉等造成影响,影响骨骼系统的健康。

我遇到过一位250多公斤的病人,伴随多个骨科疾病,甚至有多次骨折,踝关节扭伤,尤其是韧带的损伤最常见。当韧带损伤甚至韧带断裂以后,就需要打石膏固定,而且韧带损伤以后就容易松弛,如果再经常扭动,就容易引起外伤,骨性关节炎的几率也越来越大。同时,出现髋关节、骨坏死的概率也非常大。因为股骨头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股骨头缺血、塌陷,出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情况。

异常疼痛、关节突出等要警惕

03

对于老年人、儿童青少年这些特殊人群,如果肥胖的话,会不会带来一些骨健康的问题?

王江宁教授:老年人因为年龄的原因,骨密度逐渐降低,往往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如果叠加肥胖,即使没有外伤,可能也会引起压缩性骨折。

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肥胖也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引起骨骺滑脱,O型腿或者K型腿等。首先,青少年骨骺长得不是很结实,体重增加以后可能会出现骨骺脱位的情况。其次,青少年的骨头不是很硬,长时间走路加上肥胖,一旦引起骨头歪斜,孩子出现O型腿或者K型腿的几率就比较大。

04

肥胖的人群身体出现哪些症状,需要警惕骨骼系统受到了损伤?

王江宁教授:疼痛和活动障碍是骨骼系统损伤的典型症状。对于肥胖的人来说,如果有长久的身体部位疼痛,或者走路久了腿疼,需要尽快蹲下缓解的情况,可以尽早检查,预防早期的关节损伤,半月板撕裂,早期的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甚至是关节软骨的病变等。

此外,骨关节突出(正常的骨头突然鼓出来),走路时腿的形状发生变化等,这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尽快找专科医生来诊断。

糖尿病足也是肥胖对骨健康的一大危害。过度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足的概率较大,严重时病人会面临截肢的危险。我遇到过一个糖尿病足患者,37岁,115公斤,重度肥胖,糖尿病伴随血管堵塞,下肢溃烂,肾功能损伤,甚至糖尿病引起一侧眼睛失明。

这位病人管不住嘴,也迈不开腿,整日睡在床上,脚部因为糖尿病足烂掉了约1/3。我们团队多方研究,通过膝关节的介入手术和小腿外侧的腓肠神经皮瓣手术,才避免了病人的截肢。经过两个多月的恢复,病人也能够下地走路了。对于这类患者,要特别避免过多的能量摄入,合理饮食,注意锻炼。

科学运动和减肥

减少肥胖对骨骼系统的伤害

05

对于肥胖人群来说,怎样合理运动,预防骨关节的损伤?

王江宁教授:预防骨关节的损伤,是不是肥胖的人就不能去运动?当然不是,肥胖人群完全可以运动,但要把握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尽量选择不负重的运动方式,不做激烈的运动,运动强度要比正常人最低减少4%。

比如,尽量不要做跑步等运动,特别有斜坡的时候跑步,这对关节的损害非常大。可以尝试上肢的运动,比如拉力器等。滑雪的运动也是可行的,但不要像运动员那样做大坡度的回旋式的动作。

游泳是我们提倡肥胖人群尝试的运动。游泳不仅拼耐力,拼肺活量,而且它不是负重的锻炼,关节不会受到压力。同时各个肢体的运动,包括髋关节、膝关节、脚部、腹肌等的运动都非常好。

对于糖尿病足,或者怀孕、骨折等卧床休养的肥胖人群,可以做上肢和抬腿运动,甚至可以用肺部去做呼吸运动。比如躺在床上吹球,可以增加肺活量,增强肺的排痰功能,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可能性。

06

肥胖人群节食暴瘦,会不会对骨健康带来影响?

王江宁教授:我们不主张突然间暴瘦。如果通过低碳饮食(碳水供能占比在45%以下)的方式减肥,摄入碳水占比低于正常的标准,尤其是低于25%就容易出现内分泌失调,反倒会引起或者加重骨质疏松。而管住嘴,迈开腿,合理饮食、科学运动的科学减肥方式,对骨健康没有太大的损害。

总体上来讲,减少肥胖对骨骼系统的伤害,肥胖人群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调整饮食结构,营养均衡,降低体重。

第二,常做体检,警惕身体的突然疼痛。体检不仅能看出体重的变化,还可以通过x光片、核磁等,查看骨密度值,关节受损等状况。

第三,经常锻炼。管住嘴,迈开腿,是我们维系骨健康的最基本要求。

第四,科学减肥,找到适合自己的减肥方式。对于减肥的年轻人来说,合理补充营养和体育锻炼都不能少。对于上了年纪的肥胖朋友来说,运动所带来的减肥效果并不明显,而早饭和午饭吃好,晚饭少吃或者不吃,减肥的效果会更立竿见影。

辟谣常见的骨骼系统问题

07

冬天骨头会变脆,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王江宁教授:医学上没有“骨头变脆”这个概念,到了冬天骨头就变脆了,其实是一则谣言。

有人误认为冬天骨头会变脆,多是进入了惯性思维的误区:一提到骨折,除了跌倒或击打的外因,很多人就会认为与骨头太脆、缺钙等因素相关,所以中老年人冬季骨折频发时,人们习惯性地就认为,到了冬季骨头就变脆了。

还有人给这种说法添加了看似合理的解释,认为由于冬天过于寒冷,人们出门活动的时间明显减少,以至于缺乏足够的日晒时间,进而引起体内钙、磷失常,最终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也就是使骨头变脆了。

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人体若要出现骨质疏松,需要一个长时间渐变的过程,不会仅仅因为冬天出门活动减少、日晒时间不足而导致。冬季因出门活动时间减少导致的钙流失问题,也完全可以通过其他三个季节在外活动弥补回来。

冬天骨折高发,多是因为冬天地面变硬、易滑以及人们穿着过于厚重、行动过于笨拙易摔倒所致,跟所谓的“骨头变脆”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08

孩子做不了坐位体前屈的动作,是骨骼发育的问题吗?

王江宁教授:不一定。体前屈是测量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人的四肢的长度是有比例的,立位或坐位体前屈成绩较差,不是腿长胳膊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躯干、腰、髋关节的韧带、肌肉的伸展性差引起的。

(本文根据直播内容整理)

医者名片

王江宁,北京世纪坛医院矫形外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现任国际医学保肢协会副主席,国际医学保肢协会中国区主席,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感染与损伤防治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全国主任委员,教育部及北京市科技进步奖行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卫健委批准的全国唯一糖尿病足知名专家团队首席专家,是中国治疗糖尿病足、褥疮及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瘫、急慢性骨髓炎的顶级专家。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

“健康大家谈”简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推进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支持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科学的健康科普知识,2020年初,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向社会公布了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名单。为动员专家积极参与科普活动,形成系列品牌,专家库管理办公室将开展“健康大家谈——国家健康科普专家系列直播活动”,由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平台具体实施,力争聚合国家级专家资源,打造精品科普栏目,并通过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矩阵进行推广,扩大权威科普内容传播。

策划:方彤

文字:李君

编辑:李君

别让肥胖成为关节的负担!防治骨关节炎,从科学管理体重开始

#长沙头条##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体重是施加在关节上的主要负荷之一。随着体重的增加,尤其是肥胖状态下,膝关节、髋关节等承重关节承受的压力显著增大。从而引发或加剧骨关节炎的进程。

目前,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骨关节运动医学科接诊了一位特殊患者周女士。周女士身高一米六,体重却有两百斤,属于重度肥胖。

近年来,周女士感觉双膝疼痛加剧,以致不能走路,晚上也经常痛醒,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使用各种办法都无法缓解。为解除病痛,周女士前来就诊。

骨关节运动医学科主任李宝军医生诊断周女士为严重的双膝骨性关节炎,并分期为其进行了双膝全膝关节置换。手术顺利,术后第一天,周女士即可扶助行器下地行走,目前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患者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影像

为什么周女士的双膝骨性关节炎这么严重呢?可以说与她的肥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李宝军主任介绍道:

1. 增加关节负荷

体重增加会直接导致下肢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承受更大的负荷。每增加一公斤体重,行走时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就会相应增加数倍,长期累积下来,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诱发或加重骨关节炎。

2. 炎症反应与代谢异常

肥胖个体常伴有慢性炎症和代谢紊乱,如胰岛素抵抗、高胆固醇血症等。这些病理状态可能通过影响关节内环境,促进关节滑膜炎症、软骨基质降解及骨质增生,从而加速骨关节炎的进展。

3. 激素水平变化

肥胖还可能通过影响激素水平来间接作用于骨关节炎。例如,雌激素在女性骨关节炎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而肥胖可能干扰雌激素的正常代谢,进而影响关节健康。此外,肥胖还可能影响维生素D的代谢和吸收,维生素D的缺乏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体重与骨关节炎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肥胖不仅增加了关节承受的负荷,还可能通过代谢异常和激素水平变化等途径影响关节健康。

▲患者双膝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影像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肥胖率的上升,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也呈现增加趋势。因此,通过合理的体重管理和生活方式调整,对于预防和治疗骨关节炎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体重管理在骨关节炎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有哪些呢?李宝军主任介绍道:

1. 减重

减重是预防和治疗因肥胖导致的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减轻体重可以显著降低关节承受的负荷,减少软骨磨损,缓解关节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肥胖患者在运动中膝关节磨损过重,这使得他们要更加慎重选择减肥运动项目,爬楼、爬山、长跑都不太适合,建议选择膝盖负担较小的运动来减肥——比如游泳,或者其他水中运动。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减重计划,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2. 生活方式调整

除了减重外,调整生活方式也是预防骨关节炎的重要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进行适量的低冲击运动,如游泳、散步、骑自行车等,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注意保暖,避免关节受凉;戒烟限酒,减少不良习惯对关节的损害。

3. 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

对于已经出现骨关节炎症状的患者,除了体重管理外,还需要结合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进行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关节软骨保护剂等,用于缓解疼痛、控制炎症;物理治疗则包括冷疗、超声波治疗、关节松动术等,旨在促进关节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

李宝军主任最后提醒,建议公众保持健康的体重,通过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等方式,积极预防和治疗骨关节炎。对于已患骨关节炎的患者,减重应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骨关节运动医学科 彭一川 毛旖旎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