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卵巢多囊 肥胖(卵巢多囊 肥胖怎么办)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肥胖多毛不孕 当心多囊卵巢综合征

本报讯 (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陈锋)小玲(化名)体形偏胖,平时月经不准,婚后3年没有怀孕,到医院一查,医生说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过治疗,最近她终于如愿怀上了宝宝。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内分泌专家提醒,如果女性月经不规律、体毛多、容易长痘,要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种疾病不仅影响生育,还与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关系密切。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里缺乏长大成熟的卵泡,没有正常排卵,影响女性激素分泌,从而出现内分泌失调,常见的症状主要有:月经异常、长痘、肥胖、体毛增加、皮肤黝黑粗糙以及因不排卵造成的怀孕困难。

需注意的是,月经异常往往表现多样、原因复杂,不一定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已经来过月经的女性,出现月经延迟或不规律出血,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可能性才比较大。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首先要存在月经异常,再考虑是否有面部痤疮、多毛、脱发等表现,另外还需检查激素六项、彩超等,才能综合诊断确定。

肥胖的女性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几率增大,容易内分泌失调,进而引发卵泡发育障碍,出现月经异常、高雄表现等一系列问题。肥胖不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决定性因素,不过,临床研究发现,减脂对于女性恢复规律月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仅引起月经紊乱、不孕,还会带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远期影响。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往往需要接受激素治疗。对于非生育要求的患者,推荐短效避孕药,这是高雄激素和不规律月经的一线治疗药物;对于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还需针对血糖、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血压偏高等情况,相应地采取降脂、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有生育意愿的患者,可以通过前期的激素调整后,配合促排卵药物,达到排卵和生育的目的。

医生提醒,药物治疗只是第一步,患者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科学运动、按时作息等,才能更好地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来源: 厦门日报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超重/肥胖,如何进行生活方式管理?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多数合并超重/肥胖,后者增加PCOS患病风险,促使PCOS患者的生殖、代谢及心理问题更严重,有效管理体重是此类患者的治疗基石。《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重管理内分泌专家共识》提出了超重/肥胖PCOS患者体重管理的诊疗建议,关于超重/肥胖PCOS患者的生活方式管理,一起来看专家共识怎么说?

1 控制体重

推荐降低基础体重的5%~15%,尤其是注重减少内脏脂肪、治疗中心性肥胖(腰围<80cm、腰臀比<0.8),并根据BMI、能量需求及体力活动消耗,设定合适的个体化减重目标,坚持长期管理。

2 饮食管理

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和减重目标制定可持续的限制能量平衡饮食、恢复健康饮食结构,包括:控制碳水化合物比例、减少摄入饱和脂肪酸和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减少单糖和盐的摄入、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如ω-3脂肪酸)、高膳食纤维、维生素D和富含铬食物的摄入等。目前常用的饮食模式有地中海饮食、得舒(DASH)饮食、限热量饮食、限碳水化合物饮食等。生酮饮食短期内减重效果显著,但鉴于这种不均衡饮食对健康的潜在风险,建议要遵循专业医生指导,且不能长期应用。

(1)青春期:青春期PCOS患者相关饮食治疗的研究证据较为有限。参考《中国超重/肥胖的医学营养治疗指南》推荐,肥胖儿童青少年采用限制能量的平衡饮食,即按照同年龄正常体重儿童每天所用的总能量,适当减少能量供给,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为碳水化合物50%~60%,脂肪20%~30%,蛋白质15%~25%,同时应避免食用过度加工、营养素单一或能量密度过高的食品,如含糖饮料、高脂饮食。

(2)育龄期:推荐减少饮食中总热量的30%或减少500~750kcal/d,每天总热卡在1200~1500kcal。

(3)绝经期:建议定时定量、均衡饮食;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避免反式脂肪酸、油炸、油煎食物;少食动物脂肪;限盐、控糖、少油、限酒、足量饮水;确保饮食结构要多样化。

3 运动管理

运动干预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以及两者结合。可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和减重目标制定适合且可持续的运动方案,应注意关节等运动器官的保护,严防运动相关损伤。

(1)青春期: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次60min中度至高强度运动(包括力量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可以减少时间成本,更有助于PCOS患者的健康获益,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量身定制运动计划,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参与度和自我驱动力。

(2)育龄期:减重推荐每周进行≥250min的中等强度运动或每周≥150min高强度运动;预防增重推荐每周进行≥150min的中等强度运动或每周≥75min的高强度运动,同时,每周进行2d肌肉力量训练。

(3)绝经期:推荐每周至少坚持150min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走路、慢跑、骑车、游泳、跳舞等;每周至少进行2~3次肌肉力量训练,以增加肌肉量和肌力,运动前与医生进行沟通,确定运动方式和强度,并根据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4 行为管理

包括认知和行为调整。通过积极宣教及引导正确认识PCOS疾病的危害和长期生活方式管理的重要性,保证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缓解不良的情绪,必要时可转诊至心理医学科等相关学科进一步干预治疗,应限制使用加重PCOS症状(如体重增加)的药物。建议提供全面的家庭支持,并由专业团队帮助患者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过渡。

来源: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重管理内分泌专家共识[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5,41(01):1-11.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方法正确+严格执行,多囊易胖体质也能月瘦10斤

胖多囊的女性,一说起体重总是有苦难言,我之前也跟大家科普过胖多囊的人比起单纯性肥胖的人更难减,而且她们的体重控制非常不容易,常常会有“喝水都会长胖”的错觉。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类复杂的内分泌和代谢紊乱疾病,据调查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肥胖或体重超重者占60-70%;这种肥胖居多是以上半身肥胖为主,腰臀比例>0.85。

肥胖对于多囊患者,不仅仅是身材问题,还会引起内分泌失调、不孕、代谢紊乱等,远期危害则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疾病风险升高。

对于胖多囊的患者来说,减肥是治疗胖多囊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所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个案例就是胖多囊减肥。

多囊减肥案例

身高162cm,体重89.9kg,已经确诊多囊的小Q,在网上冲浪的时候发现了我的科普视频,认为这个美男子医生讲的科普通俗易懂,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门诊找我调理多囊减肥。

我之前科普的时候说过,胖多囊的人是易胖体质,存在胰岛素抵抗,意味着胖多囊的人会比单纯性肥胖的人更难减,小Q就是属于这一类,胖多囊的她必须减肥了!

根据她的情况,我给她制定了专属的易瘦体质方案,每周断食一天,可以很好地改善胰岛素抵抗,中药调理体质,还有营养师一对一指导饮食。

小Q在门诊的时候,我也跟她提过胖多囊的人的确是比其他人难减,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要做好长期“打仗”的准备。

据营养师反映,前期没有什么营养知识的小Q,运动比较少,饮食上总是出现馒头等精细主食、肉也偏少,饮食也比较油;我们都知道精细的主食容易引起血糖波动,促进脂肪的合成,对于多囊减肥是非常不利的;

(前期饮食)

(前期饮食)

经过了营养师的一番指导,小Q逐渐掌握了技巧,后期饮食逐渐清淡起来、饮食搭配得越来越好,体重也开始平稳地下降。

(后期饮食)

(后期饮食)

从6月16号开始执行易瘦体质方案到7月14号,深知比他人难减的小Q,认真执行易瘦体质方案、听从营养师的指导,体重从89.9kg减到84.35kg,体脂率从46.4%下降到44.4%,28天一共减重5.55kg,减脂4.26kg,减脂率高达76.8%;

对于多囊的小Q来说,这个减重成绩已经非常好了!

(小Q28天的减重成绩)

(小Q28天的减重成绩)

总结

深知比他人难减的小Q,认真执行易瘦体质方案,对减肥这件事比较上心、用心,自制能力比较好,饮食上的执行力比较强,对于营养师的建议也能迅速调整、执行,正因如此,比别人难减的她,才能拥有这么不错的减重成绩。

虽说执行易瘦体质方案后,她的各项指标都在变好,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小Q仍需继续努力;她所需要做的就是继续执行这个方案,后期还需要增加自己的运动量,按时复诊。

THE END

我是中医邱超平医生,感谢大家的关注、点赞和收藏。